長沙郡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歷代變更
設置 秦朝
使用狀況 湖南省長沙市
秦朝 蒼梧郡(?)
西漢 長沙國
新朝 填蠻郡
東漢 長沙郡
三國 長沙郡(吳)
西晉 長沙郡
南北朝 長沙郡(宋)
長沙郡(齊)
長沙郡(梁)
長沙郡(陳)
隋朝 潭州→長沙郡(607年)
改稱為潭州(621年)
唐朝 潭州→長沙郡(742年)
改稱為潭州(758年)

長沙郡,中國秦朝唐朝時設置的的一個郡[1][2]

建置沿革

秦朝

秦朝的長沙郡,以今長沙地區為中心,涵蓋了今湖南大部分地區,北起洞庭,南逾五嶺,東鄰鄱陽湖西岸和羅霄山脈,西接沅水流域。據明朝崇禎年間編《長沙府志》沿革記載,秦朝長沙郡下設益陽陰山零陵衡山桂陽等縣,其範圍包括了今岳陽長沙湘潭株洲益陽衡陽邵陽婁底郴州永州等部分或全部,以及南、西北和廣東連州廣西全州等地,面積幾乎相當於今天整個的湖南省。其治所湘縣即大致為今長沙市轄區。

漢代

漢景帝五年(前202年),立吳芮為長沙王,以長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五郡為長沙國,其中遙領象郡、桂林、南海三郡。[3]漢文帝後七年(前157年),長沙王吳產薨,無子,國除。

漢景帝二年(前155年),立皇子劉發為長沙王,改長沙郡為長沙國[4]長沙國屬荊州刺史部西漢後期,長沙國領十三縣:臨湘、羅、連道、益陽、下雋、攸、酃、烝陽、湘南、昭陵、荼陵、容陵、安成。[5]

新莽始建國元年(9年),貶長沙王劉舜為公。始建國二年(10年),廢長沙公劉舜為庶人,改長沙國為填蠻郡東漢初復為長沙國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降封長沙王劉興為臨湘侯,改長沙國為長沙郡[6]東漢時,析置醴陵縣,烝陽縣改屬零陵郡[7]

六朝

漢獻帝初年,長沙太守孫堅起兵參與討伐權臣董卓,殺死荊州刺史王叡。董卓以獻帝名義任命劉表為荊州牧,劉表於是奪取了包括長沙郡在內的荊州的控制權。建安五年(200年),長沙太守張羨聯合曹操反叛劉表,病死後其子張懌繼任,後與零陵郡、桂陽郡叛軍都被劉表鎮壓。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死後,劉備奉劉表長子劉琦繼任荊州刺史,長沙太守韓玄向其投降。劉琦死後,其勢力推劉備繼任。時孫堅子孫權格局江東,長沙郡也有一部分如下雋等地被其佔領。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分長沙郡立漢昌郡[8]後來孫權治下的部分長沙郡被交給劉備(借荊州),漢昌郡仍歸孫權。建安十九年(214年),孫權派呂蒙奪取長沙郡,劉備亦在重新與孫權結盟時承認長沙為其所有。

三國鼎立後,長沙郡屬孫吳孫亮太平二年(257年),以長沙東部為湘東郡孫皓寶鼎二年(267年),分豫章郡廬陵郡、長沙郡立安成郡[9]

晉武帝太康中,長沙郡領十縣:臨湘、攸、下雋、醴陵、劉陽、建寧、吳昌、羅、蒲圻、巴陵。[10]晉懷帝永嘉元年(307年),分荊州江州湘州,治臨湘,長沙郡改屬湘州。晉成帝咸和三年(328年)省湘州。晉安帝義熙八年(412年)復立,十二年(416年)又省。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又立,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又省。元嘉十六年(439年),復立湘州,分長沙郡之巴陵、蒲圻、下雋,江夏郡之沙陽四縣立巴陵郡。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又省湘州。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又立湘州。[11]

隋唐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長沙郡及湘州,其地屬潭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潭州為長沙郡。長沙郡領四縣:長沙、衡山、益陽、邵陽。[12]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蕭銑,改長沙郡為潭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潭州為長沙郡。長沙郡領六縣:長沙、衡陽、湘鄉、益陽、醴陵、瀏陽。天寶八載(749年),衡陽縣移治於洛口,改為湘潭縣。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長沙郡為潭州。[13]

人口

  •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長沙國有43470戶,235825口。[5]
  • 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長沙郡有255854戶,1059372口。[7]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長沙郡有33000戶。[10]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長沙郡有5684戶,46213口。[11]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長沙郡有14275戶。[12]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長沙郡有32272戶,192657口。[13]

行政長官

長沙守(前220年代—前155年)

長沙內史(前145年—前8年)

  • 繆生,東海蘭陵人,漢武帝時在任。[14]
  • 張肱,始遷吳郡吳人,張良七世孫 漢成帝時在任。(南北朝 宋書卷53.列傳13張茂度傳)

長沙相(前8年—10年)

填蠻大尹(10年—25年)

長沙相(25年—37年)

長沙太守(37年—289年)

長沙內史(289年—291年)

長沙太守(291年—301年)

長沙內史(301年—303年)

長沙太守(303年—308年)

長沙內史(308年—310年代)

長沙太守(310年代—329年)

長沙相(329年—403年)

  • 袁喬,字彥叔,陳郡陽夏人,晉穆帝時在任。[29]
  • 司馬無忌,字公壽,譙王,河內溫人,晉穆帝永和初在任。[30]
  • 孫盛,字安國,太原中都人,晉穆帝昇平四年(360年)出任。[31]
  • 龔登,武陵漢壽人,東晉時在任。[32]
  • 羅含,字君章,桂陽耒陽人,東晉時在任。[33]
  • 孫放,字齊莊,太原中都人,東晉時在任。[31]
  • 盛彥,東晉時在任。[34]
  • 陶延壽,尋陽柴桑人,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年)在任。[35]

長沙太守(403年—404年)

長沙相(404年—420年)

  • 范泰,字伯倫,順陽山陰人,晉安帝義熙初除,未拜。[36]

長沙內史(420年—557年)

  • 謝述,字景先,陳郡陽夏人,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離任。[37]
  • 庾炳之,字仲文,潁川鄢陵人,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除,未行。[38]
  • 蕭簡,蘭陵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39]
  • 陸徽,字休猷,吳郡吳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出任。[40]
  • 庾深之,字彥靜,新野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到宋孝武帝孝建中在任。[41]
  • 何慧文,宋前廢帝時在任。[42]
  • 孔靈產,劉子勛義嘉元年(466年)正月離任。[42]
  • 江謐,字令和,濟陽考城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43]
  • 劉悛,字士操,彭城人,宋後廢帝元徽五年(477年)除,未行。[44]
  • 庾佩玉,潁川鄢陵人,宋順帝昇明二年(478年)被殺。[45]
  • 江謐,字令和,濟陽考城人,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到三年(481年)在任。[43]
  • 劉季連,字惠續,彭城人,齊武帝永明中在任。[46]
  • 劉繪,字士章,彭城人,齊明帝建武元年(494年)出任。[47]
  • 劉坦,字德度,南陽安眾人,齊和帝中興元年(501年)到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在任。[48]
  • 丘仲孚,字公信,吳興烏程人,梁武帝天監初在任。[49]
  • 司馬褧,字元素,河內溫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50]
  • 崔靈恩,清河東武城人,梁武帝時在任。[51]
  • 王沖,字長深,琅邪臨沂人,梁武帝大通中在任。[52]
  • 王沖,字長深,琅邪臨沂人,梁元帝承聖元年(552年)解領。[52]
  • 周弘直,字思方,汝南安城人,梁元帝承聖元年(552年)出任。[53]

長沙太守(557年—569年)

長沙內史(569年—589年)

  • 樊猛,字智武,南陽湖陽人,陳宣帝太建初領。[55]

長沙郡太守(607年—621年)

長沙郡太守(742年—758年)

國主

參見

徵引文獻及註釋

  1. (唐)杜佑撰. 四库家藏 通典 3.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4. ISBN 7-80603-833-7. 
  2. 葛劍雄主編; 凍國棟著. 中国人口史 第2卷 隋唐五代时期.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 ISBN 730903161X. 
  3. 《漢書 卷一下 高帝紀第一下》
  4. 《漢書 卷五 景帝紀第五》
  5. 5.0 5.1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6. 《後漢書 卷一下 光武帝紀第一下》
  7. 7.0 7.1 《後漢書 志第二十二 郡國四》
  8. 《三國志 卷四十七 吳書二 三嗣主傳第二》
  9.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
  10. 10.0 10.1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11. 11.0 11.1 《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12. 12.0 12.1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13. 13.0 13.1 《舊唐書 卷四十 志第二十》
  14. 《漢書 卷八十八 儒林傳第五十八》
  15. 《後漢書 卷十七 馮岑賈列傳第七》
  16. 16.0 16.1 《後漢書 卷二十九 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第十九》
  17. 《太平御覽 卷二百六十》
  18. 《後漢書 卷七 孝桓帝紀第七》
  19. 《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20. 20.0 20.1 20.2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
  21. 《三國志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22. 《三國志 卷四十 蜀書十 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23.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24. 《宋書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25. 25.0 25.1 《晉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26. 《隋書 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七》
  27. 《晉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
  28. 《晉書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29. 《晉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30. 《晉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七》
  31. 31.0 31.1 《晉書 卷八十二 列傳第五十二》
  32. 《晉書 卷九十四 列傳第六十四》
  33. 《晉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六十二》
  34. 《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35. 《晉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
  36. 《宋書 卷六十 列傳第二十》
  37. 《宋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38.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39. 《宋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40. 《宋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二》
  41. 《宋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42. 42.0 42.1 《宋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43. 43.0 43.1 《南齊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十二》
  44. 《南齊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45. 《宋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46. 《梁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47. 《南齊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48. 《梁書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三》
  49. 《梁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七》
  50. 《梁書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四》
  51. 《梁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二》
  52. 52.0 52.1 《陳書 卷十七 列傳第十一》
  53. 《陳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八》
  54. 《陳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55. 《陳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56. 《舊唐書 卷一百一十二 列傳第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