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郡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陈留郡,中国古代的,前身为济川国济川郡,后曾改称济阳国陈留国建昌郡北陈留郡。西汉始置。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1][2]

沿革

汉朝

汉景帝六年(前144年),立梁孝王之子桓邑侯刘明为济川王,分梁国置济川国,都济阳(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3]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济川王坐杀人废,国除为济川郡。后颍川郡尉氏县改属济川郡。元朔中,削梁国宁陵、傿二县,别属济川郡。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改济川郡为陈留郡,移治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东南陈留城)[4]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陈留郡属兖州刺史部

汉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立皇子刘康为济阳王,改陈留郡为济阳国建昭五年(前34年),徙封济阳王为山阳王,复为陈留郡汉成帝时,河南郡酸枣县改属陈留郡[5]。至此,陈留郡领十七县(侯国):陈留、小黄、成安、宁陵、雍丘、酸枣、东昏、襄邑、外黄、封丘、长罗、尉氏、傿、长垣、平丘、济阳、浚仪[6]。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民权县、宁陵县以西,开封市、尉氏县以东,延津县、长垣县以南,杞县睢县以北之地。

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省并成安、长罗二县。汉章帝建初初,梁郡菑县(改为考城县)改属陈留郡。建初四年(79年),以傿、宁陵二县益梁国,以长垣县益济阴国。后长垣县还属陈留郡。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析置己吾县。后削陈国圉、扶沟二县,别属陈留郡。至此,陈留郡领十七县(侯国):陈留、小黄、雍丘、酸枣、东昏、襄邑、外黄、封丘、尉氏、长垣、平丘、济阳、浚仪、考城、己吾、圉、扶沟。[7]

魏晋十六国

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进封襄邑公曹峻为陈留王,改陈留郡为陈留国。黄初五年(224年),降封陈留王为襄邑王,复为陈留郡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进封襄邑王为陈留王,复置陈留国[8]

曹魏前后,因民户凋敝,省并陈留、东昏、平丘、己吾、圉、考城、扶沟七县。至此,陈留国领十县:小黄、浚仪、封丘、酸枣、济阳、长垣、雍丘、尉氏、襄邑、外黄,移治小黄(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东北)[9]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以陈留国转封魏帝曹奂[10]西晋后期,复置考城、扶沟二县。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立赵王司马伦之子司马馥为济阳王[11],分陈留国济阳、外黄、考城三县置济阳国光熙元年(306年),进封东嬴公司马腾为东燕王,分濮阳郡、陈留国置东燕国,酸枣、长垣二县改属东燕国。至此,陈留国领七县:小黄、浚仪、封丘、雍丘、尉氏、襄邑、扶沟。永嘉之乱后,国除为陈留郡,移治浚仪县仓垣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北)[12]

十六国时期,陈留郡(建昌郡)先后为后赵(322年-350年)、冉魏(350年-351年)、东晋(351年-359年)、前燕(359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东晋(384年-387年)、翟魏(387年-392年)、后燕(392年-398年)、东晋(398年-399年)、后秦(399年-416年)所有,曾复置陈留县。后赵武帝建武元年(335年),改陈留郡为建昌郡,改属洛州晋穆帝永和七年(351年)收复建昌郡后,复称陈留郡,还属兖州,后屡失陷。[12]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东晋再次收复陈留郡,为区别于侨置的陈留郡,改称北陈留郡晋恭帝元熙元年(419年)至二年(420年),北陈留郡为刘裕宋国二十郡之一[13]

南北朝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复北陈留郡为陈留郡[14]。至此,陈留郡领六县:酸枣、小黄、雍丘、白马、襄邑、尉氏[15]

北魏明元帝泰常七年(422年),攻占南朝宋陈留郡[16][17]。后复置封丘县。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小黄县并入济阳郡外黄县。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封丘县并入酸枣县。北魏文成帝兴安元年(452年),尉氏县并入荥阳郡苑陵县。北魏孝文帝太和中,复置小黄县。太和十八年(494年),废陈留郡,领县并入荥阳郡东郡等邻郡。[18]

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分荥阳郡等郡复置陈留郡,属司州,分小黄县复置浚仪县,郡治浚仪县大梁城(今河南省开封市市区)。孝昌四年(528年),分东郡、陈留郡置阳夏郡。至此,陈留郡领五县:浚仪、封丘、小黄、开封、尉氏[18]。辖境为今开封、封丘县一带。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分司州梁州,陈留郡改属梁州,分陈留郡开封、尉氏二县置开封郡。至此,陈留郡领三县:浚仪、封丘、小黄[18]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封丘、小黄二县并入浚仪县;废开封郡,其所领尉氏县并入开封县,改属陈留郡。至此,陈留郡领二县:浚仪、开封。[12]

北周北齐后,改梁州汴州,陈留郡仍属之[12]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陈留郡,领县直属汴州[19]

唐朝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汴州陈留郡,治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市区),领六县:开封、浚仪、陈留、雍丘、封丘、尉氏。燕光烈帝圣武元年(756年),改陈留郡为汴州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复改为陈留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汴州燕昭武帝顺天元年(759年),复改为陈留郡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复改为汴州,陈留郡之名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名称。[20]

人口

长官

陈留太守(前34年-9年)

陈留太守(23年-222年)

陈留相(222年-224年)

陈留太守(224年-232年)

陈留相(232年-289年)

陈留内史(289年-310年代)

陈留太守(310年代-335年)

陈留内史(351年-359年)

  • 刘仕,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年)为江西流民郭敞等所执,降于姚襄。[66]

陈留太守(359年-384年)

北陈留内史(-420年)

  • 檀韶,字令孙,高平金乡人,晋安帝义熙初领。[68]
  • 檀祗,字恭叔,高平金乡人,晋安帝义熙初领。[69]
  • 向靖,字奉仁,小字弥,河内山阳人,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至六年(410年)领,戍堂邑。[68]

陈留内史(420年-422年)

陈留太守(422年-494年)

  • 王玉,陈留酸枣人,北魏明元帝泰常七年(422年)出任,守仓垣。[16]
  • 李修基,赵郡平棘人,北魏前期在任。[70]
  • 张代,字定燕,上谷沮阳人,北魏前期在任。[71]
  • 吕季才,赵郡人。[72]

陈留太守(526年-577年)

陈留郡守(577年-583年)

陈留郡太守(742年-762年)

国主

  • 济川王刘明,前144年-前138年在位。
  • 济阳王刘康,前41年-前34年在位。[80]
  • 陈留王刘协,189年在位。
  • 陈留恭王曹峻,222年-224年、232年-259年在位。
    • 陈留王曹澳,260年-265年在位。
  • 陈留王曹奂,265年-302年在位。
      • 陈留王曹劢魏武帝玄孙),326年-358年在位,351年封土收复,359年再次失陷。
        • 陈留王曹恢,363年-378年在位。
          • 陈留王曹灵诞,383年-408年在位,384年封土再次收复,387年再次失陷,398年再次收复,399年再次失陷。
            • 陈留王曹虔嗣,?-420年在位,416年封土再次收复。
            • 陈留王曹虔秀,?-462年在位,422年封土再次失陷。

注释及征引文献

参考书目

  • 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 谭其骧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鹤,1987,《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晓杰,1999,《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 (唐)杜佑撰. 四库家藏 通典 3.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ISBN 7-80603-833-7. 
  2. 葛剑雄主编; 冻国栋著. 中国人口史 第2卷 隋唐五代时期.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ISBN 730903161X. 
  3. 《汉书地理志汇释》
  4.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5.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
  6. 6.0 6.1 《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7.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
  8. 《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9. 9.0 9.1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10. 《晋书·卷三·帝纪第三》
  11. 《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12. 12.0 12.1 12.2 12.3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13. 《宋书·卷二·本纪第二》
  14. 《宋书·卷三·本纪第三》
  15. 《宋书·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16. 16.0 16.1 16.2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
  17. 17.0 17.1 《魏书·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七》
  18. 18.0 18.1 18.2 18.3 《魏书·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19. 《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20.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朝卷》
  21. 《续汉书·志第二十一·郡国三》
  22. 《旧唐书·卷三十八·志第十八》
  23. 《汉书·卷八十三·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24. 24.0 24.1 24.2 《汉书·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25. 《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
  26. 《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27. 《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28.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
  29. 《后汉书·卷三十三·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
  30.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31. 《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
  32. 《后汉书·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33. 《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
  34. 朱公叔鼎铭
  35. 《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二十四·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裴注引《陈留耆旧传》
  36. 《隶释·杨信碑》
  37. 《后汉书·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章怀注引《陈留耆旧传》
  38. 《后汉书·卷六十三·李杜列传第五十三》
  39. 《后汉书·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40. 《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补注引《汉纪》
  41. 《太平御览》
  42. 《隶释·天下碑录》
  43.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44.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第七》
  45.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
  46. 46.0 46.1 《蔡邕集》
  47. 《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
  48. 《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49. 49.0 49.1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
  50. 《三国志·卷十六·魏书十六·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裴注引《魏武故事》
  51. 51.0 51.1 《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十二·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52.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53. 《三国志·卷二十五·魏书二十五·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54. 《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
  55.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56. 《晋书·卷九十一·列传第六十一》
  57. 《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五》
  58. 《晋书·卷五十·列传第二十》
  59. 59.0 59.1 《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
  60. 《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61. 《晋书·卷五·帝纪第五》
  62.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
  63. 《资治通鉴·卷八十八·晋纪十》
  64. 《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九》
  65. 《资治通鉴·卷九十一·晋纪十三》
  66. 《资治通鉴·卷九十九·晋纪二十一》
  67. 《资治通鉴·卷一〇一·晋纪二十三》
  68. 68.0 68.1 《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
  69. 《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七》
  70. 《魏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71. 《魏书·卷八十八·列传良吏第七十六》
  72. 《魏书·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
  73.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
  74. 74.0 74.1 《周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八》
  75. 《周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五》
  76. 《魏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
  77. 《魏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
  78. 《北齐书·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七》
  79. 《唐刺史考全编》
  80. 《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