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郡(西晋)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高平郡,中国西晋时设置的郡、国

建置沿革

晋代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封陈骞为高平公,改山阳郡高平国治所昌邑县(今山东省巨野县南),属兖州。辖境相当今独山湖金乡巨野邹城等市县之间地。高平国领七县(侯国):昌邑(侯国)、钜野、方与、金乡、湖陆、高平(侯国)、南平阳(侯国)。[1]

永嘉之乱后,后赵改高平国为高平郡,后为东晋所收复。晋废帝太和元年(366年),前燕攻陷高平郡。[2]太和四年(369年),东晋收复高平郡。[3]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387年),翟魏攻陷高平郡[4],收复后又一度为前秦所占领。太元十九年(394年),后燕攻陷高平郡。[5]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北伐南燕,收复高平郡,为了区别于侨郡而改为北高平郡[6]

东晋时,高平郡移治高平县,省昌邑、湖陆二县,改南平阳县为平阳县,任城郡之任城、亢父二县并入高平郡。[7]

南北朝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改北高平郡为高平郡[6]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省兖州,高平郡改属徐州。元嘉三十年(453年),复立兖州,高平郡还属兖州。南朝宋时,移治高平县(今邹城市西南),省任城县。此时,高平郡领高平、方与、金乡、钜野、平阳、亢父六县。[7]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十二月,宋失淮北四州,北魏攻陷高平郡。[8]

北魏时,复置任城县,分高平郡之任城、亢父、钜野三县置任城郡,高平郡仅余四县。[9]北齐时,高平郡移治任城县(今济宁市任城区)。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灭北齐,高平郡由齐入周。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高平郡,其地属兖州[10]

侨郡(一)

东晋时,在扬州境内侨立高平郡,以安置流民,领金乡、湖陆、高平、钜野、昌邑五县。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改高平郡为南高平郡宋文帝元嘉十八年(441年),钜野县并入高平县,昌邑县亦省并。[7]

侨郡(二)

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十二月,失淮北四州,北魏攻陷高平郡。[8]泰始五年(469年),在淮南郡当涂县境内侨立高平郡,以安置流民,领高平、金乡二县,同年又立睢陵县。[7]

人口

  •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高平国有3800户。[1]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高平郡有6358户,21112口,南高平郡(侨)有1718户,9731口。[7]
  • 东魏孝静帝武定中(543年—550年),高平郡有11124户,25896口。[9]

行政长官

高平相(265年—310年代)

高平太守(—409年)

北高平太守(409年—420年)

高平太守(420年—577年)

高平郡守(577年—583年)

  • 向道力,陈州人,隋文帝开皇初伪作,后被捕。[24]

行政长官(侨一)

高平太守(—377年)

高平相(377年—403年)

高平太守(403年—404年)

  • 刘怀肃,彭城人,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在任。[26]

高平相(404年—420年)

  • 刘怀肃,彭城人,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在任。[27]

南高平太守(420年—)

行政长官(侨二)

高平太守(469年—)

国主

西晋高平国(265年—310年代,377年—403年,404年—420年)

高平国(265年—310年代,377年—403年,404年—420年)[34][35][36]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3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高平公 武公 陈骞 265年—281年
2 高平公 陈舆 陈骞子
3 高平公 陈植 陈舆子
4 高平公 陈粹 ?—310年代 陈植子
西晋末国绝,377年继绝
5 高平郡开国公 377年—? 陈骞玄孙
6 高平郡开国公 陈浩之 ?—420年 陈?弟子
楚受禅,国除;晋匡复,复国
宋受禅,国除

参见

注释及征引文献

  1. 1.0 1.1 《晋书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
  2. 2.0 2.1 《晋书 卷七十三 列传第四十三》
  3. 3.0 3.1 《资治通鉴 卷一百〇二 晋纪二十四》
  4. 《晋书 卷九 帝纪第九》
  5. 《资治通鉴 卷一百〇八 晋纪三十》
  6. 6.0 6.1 《宋书 卷三 本纪第三》
  7. 7.0 7.1 7.2 7.3 7.4 《宋书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8. 8.0 8.1 《宋书 卷八 本纪第八》
  9. 9.0 9.1 《魏书 卷一百六中 地形志二中第六》
  10. 《隋书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11. 《晋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四十七》
  12. 《晋书 卷九十一 列传第六十一》
  13. 《晋书 卷七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14. 《晋书 卷八十四 列传第五十四》
  15. 《宋书 卷五十 列传第十》
  16. 《宋书 卷九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
  17. 《梁书 卷十一 列传第五》
  18. 《宋书 卷六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19. 《魏书 卷八十四 列传儒林第七十二》
  20. 《周书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
  21. 《魏书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22. 22.0 22.1 22.2 《新唐书 卷七十二 表第十二》
  23. 《新唐书 卷七十一 表第十一》
  24. 《隋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二十一》
  25. 《晋书 卷九十九 列传第六十九》
  26. 《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七》
  27. 《晋书 卷三十七 列传第七》
  28. 《宋书 卷九十四 列传第五十四》
  29. 《南齐书 卷二十七 列传第八》
  30. 《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31. 31.0 31.1 《南齐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
  32. 《南齐书 卷三十 列传第十一》
  33. 《南齐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十六》
  34. 《晋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五》
  35. 《册府元龟 卷一百七十三 帝王部 继绝》
  36. 《艺文类聚 卷五十一 封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