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杨郡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历代变更
设置 秦朝
使用状况 江苏省南京市
秦朝 鄣郡
西汉 鄣郡→丹杨郡(前121年)
新朝 丹杨郡
东汉 丹杨郡
三国 丹杨郡(孙吴)
西晋 丹阳郡
南北朝 丹阳尹(宋)
丹阳尹(齐)
丹阳郡(梁)
丹阳郡(陈)
隋朝 蒋州→丹阳郡(607年)
改称为扬州(620年)
唐朝 润州→丹阳郡(742年)
改称为润州(758年)
丹杨郡
地望 江苏省南京市
安徽省黄山市
浙江省西北部一带
治所 宛陵县(汉)
建业县(三国吴、西晋)
建康县(东晋、南朝)
始置年代 前121年(西汉)
废置年代 {{{废置年代}}}
别名 {{{别名}}}

丹杨郡[1],中国古代的郡。西汉鄣郡[2][3]

沿革

秦汉

鄣郡(一说名为故鄣郡[4]),治故鄣县(今浙江安吉县西北)。辖境约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江苏省茅山、浙江省天目山以西和安徽、浙江两省的新安江流域。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5]改鄣郡为丹杨郡。辖原鄣郡十二县及原庐江郡四县,治宛陵,隶属于杨州刺史部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丹杨郡领十七县:

东汉前期,省宣城县[7]顺帝桓帝年闲复置宣城县。灵帝时釐置安吉、原乡二县。汉献帝时,析丹杨郡南部置新都郡孙权改秣陵为建业,移治于此。又分丹杨郡置临川郡[8],寻废。又析置宁国、怀安、广德、始安、安吴、永平、临城、臼阳八县。

六朝

三国定都建业。孙皓宝鼎元年(266年),分吴郡之阳羡、永安、余杭、临水,丹杨郡之故鄣、安吉、原乡、于潜、乌程九县置吴兴郡[9]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分秣陵县立临江县,改永平县为永世县,复立溧阳、湖熟二县,分丹杨郡之宛陵、广德、怀安、宁国、宣城、安吴、泾、临城、陵阳、石城十县立宣城郡。太康二年(281年),改临江县为江宁县。[10]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县为建邺县。太康中,丹杨郡领十一县:建邺、江宁、丹杨、于湖、芜湖、永世、溧阳、江乘、句容、湖熟、秣陵。[11]太康十年(289年),立皇子司马晏为吴王,以丹杨、吴兴、吴三郡为国,丹杨太守改称内史。[12]建兴元年(313年),为避晋愍帝讳改建邺县为建康县。

晋元帝太兴元年(318年)三月,称帝,建都建康。同年六月,撤销吴王司马晏的封国,改丹杨内史为丹杨尹。[13]太兴三年(320年),在丹杨郡境内立怀德县,以安置过江的琅邪国人。晋成帝时,在丹杨郡境内侨立淮南郡上党郡,以安置流民。咸康元年(335年),割丹杨郡之江乘县境侨立琅邪国,省怀德县。晋末,割丹杨郡之于湖县为淮南境;在芜湖县境内侨立襄垣县,属上党郡。后省上党郡为县,芜湖县并入襄垣县,上党、襄垣二县改属淮南郡。此时,丹杨郡余八县:建康、秣陵、江宁、丹杨、永世、溧阳、句容、湖熟。[10]

梁武帝时,分丹杨郡立南丹杨郡,分秣陵县立同夏县。陈文帝天嘉五年(564年),南丹杨郡并入丹杨郡。[14]陈宣帝太建十年(578年),立建兴郡,同夏、湖熟二县改属建兴郡。[15]

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丹杨郡,改置蒋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蒋州为丹杨郡。丹杨郡领三县:江宁、当涂、溧水。[16]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杜伏威降唐,改丹杨郡为杨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润州为丹杨郡。丹杨郡领六县:丹徒、丹杨、延陵、江宁、句容、金坛。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分丹杨郡之江宁、句容二县置江宁郡。乾元元年(758年),改丹杨郡为润州,江宁郡为昇州[17]

人口

  •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丹杨郡有107541户,405171口。[18]
  • 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丹杨郡有136518户,630545口。[7]
  •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丹杨郡有51500户。[11]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丹杨郡有41010户,237341口。[10]
  •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丹杨郡有24125户。[16]
  •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丹杨郡有102033户,662706口。[17]

行政长官

丹杨太守(前121年—9年)

丹杨太守(23年—289年)

丹杨内史(301年—318年)

  • 朱逵,或名建,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见在任,二年(305年)被杀。[41][42]
  • 王旷,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被陈敏驱逐。[43]
  • 顾荣,字彦先,吴国吴人,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受陈敏之命假。[43]
  •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由陈敏任命,三年(306年)离任。[43]
  • 王导,字茂弘,琅邪临沂人,晋怀帝永嘉末出任。[44]
  • 薛兼,字令长,丹杨人,晋元帝承制时出任,太兴元年(318年)改为尹。[43]

丹杨尹(318年—589年)

  • 薛兼,字令长,丹杨人,晋元帝太兴元年(318年)由内史改称。[43]
  • 刘隗,字大连,彭城人,晋元帝太兴四年(321年)离任。[13]
  • 戴邈,字望之,广陵人,晋元帝太兴四年(321年)到晋明帝永昌元年(322年)在任。[45]
  • 诸葛恢,字道明,琅邪阳都人,晋明帝时在任。[45]
  • 殷融,晋明帝时在任。[45]
  • 温峤,字泰真,太原祁人,晋明帝太宁中到晋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在任。[46][47]
  • 阮孚,字遥集,陈留尉氏人,晋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出任,寻离任。[48]
  • 羊曼,字祖延,泰山南城人,晋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出任,三年(328年)遇害。[46][48]
  • 许柳,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由苏峻任命。[49]
  • 褚翜,字谋远,河南阳翟人,晋成帝时在任。[45]
  • 桓景,谯国铚人,晋成帝时在任。[39]
  • 顾众,字长始,吴郡吴人,晋成帝时在任。[50]
  • 何充,字次道,庐江灊人,晋成帝时在任。[45]
  • 周谟,汝南安成人,东晋时在任。[51]
  • 刘成,南阳安众人,东晋时在任。[51]
  • 高崧,字茂琰,广陵人,东晋时在任。[52]
  • 王胡之,字修龄,琅邪临沂人,东晋时在任。[50]
  • 刘惔,字真长,沛国相人,东晋时在任。[53]
  • 韩伯,字康伯,颍川长社人,东晋时在任。[53]
  • 王劭,字敬伦,琅邪临沂人,东晋时在任。[44]
  • 王琨,琅邪临沂人,东晋时在任。[44]
  • 孔严,晋穆帝升平中在任。[54]
  • 庾龢,字道季,颍川鄢陵人,晋穆帝升平中到晋哀帝时在任。[39][54]
  • 王坦之,字文度,太原晋阳人,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年)离任。[55]
  • 王混,晋孝武帝宁康中在任。[56]
  • 王雅,字茂达,东海郯人,晋孝武帝太元中在任。[56]
  • 沈嘉,晋孝武帝太元中在任。[57]
  • 王蕴,字叔仁,太原晋阳人,晋孝武帝太元中在任。[58]
  • 王恭,字孝伯,太原晋阳人,晋孝武帝太元中在任。[57]
  • 王恺,字茂仁,太原晋阳人,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在任。[12]
  • 王国宝,太原晋阳人,晋安帝隆安中在任。[53]
  • 车胤,字武子,南平人,晋安帝隆安中在任。[56]
  • 司马恢之,字季明,河内温人,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被杀。[59]
  • 卞范之,字敬祖,济阴宛句人,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到楚武悼帝永始元年(403年)在任。[59]
  • 孟昶,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出任,义熙六年(410年)自杀。[60]
  • 袁豹,字士蔚,陈郡阳夏人,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到七年(411年)在任。[61]
  • 郗僧施,字惠脱,高平金乡人,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到八年(412年)在任。[62]
  •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莒人,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出任,十三年(417年)卒官。[63]
  • 徐羡之,字宗文,东海郯人,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到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在任。[64]
  •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到二年(421年)在任。[64]
  •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到三年(422年)在任。[65]
  •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出任。[66]
  • 徐佩之,东海郯人,宋少帝时在任。[64]
  • 江夷,字茂远,济阳考城人,宋文帝元嘉初在任。[66]
  • 刘义庆,临川王,彭城人,宋文帝元嘉六年(429年)离任。[67]
  • 王准之,字元曾,琅邪临沂人,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卒官。[68]
  • 萧摹之,兰陵人,宋文帝元嘉十二年(435年)前后在任。[69][70]
  • 何尚之,字彦德,庐江灊人,宋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出任。[71]
  • 刘湛,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离任。[67]
  • 孟𫖮,宋文帝元嘉十八年(441年)离任。[67]
  • 徐湛之,字孝源,东海郯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444年)除,以母忧不拜。[72]
  • 赵伯符,字润远,下邳僮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出任。[73]
  • 羊玄保,太山南城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74]
  • 徐湛之,字孝源,东海郯人,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到二十八年(451年)在任。[72]
  • 褚湛之,字休玄,河南阳翟人,宋文帝元嘉末出任,刘劭太初元年(453年)离任。[61]
  • 臧质,字含文,东莞莒人,刘劭太初元年(453年)出任,同年投奔刘骏[75]
  • 刘宏,字休度,建平王,彭城人,刘劭太初元年(453年)出任,同年离任。[76]
  • 尹弘,刘劭太初元年(453年)出任,同年伏诛。[77]
  • 褚湛之,字休玄,河南阳翟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出任,同年离任。[78]
  • 萧思话,兰陵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到孝建元年(454年)在任。[69][78]
  • 褚湛之,字休玄,河南阳翟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出任,同年免官,后又出任。[61]
  • 刘延孙,彭城吕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出任,同年离任。[69]
  • 刘遵考,彭城人,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出任,同年离任。[78][79]
  • 颜竣,字士逊,琅邪临沂人,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离任。[78]
  •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到三年(459年)在任。[78][80]
  • 孔灵符,会稽山阴人,宋孝武帝大明中在任。[74]
  • 王僧朗,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离任。[78]
  • 刘子仁,字孝和,永嘉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到八年(464年)在任。[81][82]
  • 柳元景,字孝仁,河东解人,宋前废帝大明八年(464年)到永光元年(465年)在任。[83]
  • 颜师伯,字长渊,琅邪临沂人,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年)领。[83]
  • 刘子真,字孝贞,始安王,彭城人,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年)出任,同年离任。[81][82]
  • 刘子顼,字孝烈,临海王,彭城人,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出任,同年举兵反。[82]
  • 刘秉,字彦节,彭城人,宋明帝泰始初在任。[79]
  • 刘子真,字孝贞,始安王,彭城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除,未拜,赐死。[82]
  • 王景文,琅邪临沂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84]
  • 刘景素,建平王,彭城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76]
  • 褚渊,字彦回,河南阳翟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85]
  • 袁粲,字景倩,陈郡阳夏人,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到七年(471年)在任。[86]
  • 刘秉,字彦节,彭城人,宋后废帝元徽二年(474年)到宋顺帝昇明元年(477年)在任。[79]
  • 王奂,字彦孙,琅邪临沂人,宋顺帝昇明元年(477年)到二年(478年)在任。[87]
  • 沈文季,字仲达,吴兴武康人,宋顺帝昇明二年(478年)到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在任。[88]
  • 王僧虔,琅邪临沂人,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到二年(480年)在任。[89]
  • 萧子良,字云英,兰陵人,齐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到四年(482年)在任。[90][91]
  • 王敬则,晋陵南沙人,齐武帝建元四年(482年)领。[92]
  • 李安民,兰陵承人,齐武帝建元四年(482年)到永明二年(484年)在任。[93]
  • 王俭,字仲宝,琅邪临沂人,齐武帝永明二年(484年)到三年(485年)领。[85]
  • 萧景先,兰陵人,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年)卒官。[94]
  • 萧晃,字宣明,长沙王,兰陵人,齐武帝永明中在任。[95]
  • 王晏,字士彦,琅邪临沂人,齐武帝永明六年(488年)到七年(489年)在任。[90][96]
  • 萧子真,字云仙,建安王,兰陵人,齐武帝永明七年(489年)在任。[91]
  • 萧锵,字宣韶,鄱阳王,兰陵人,齐武帝永明七年(489年)到八年(490年)在任。[90][95]
  • 萧顺之,兰陵人,齐武帝永明八年(490年)出任。[90]
  • 萧晔,字宣照,武陵王,兰陵人,齐武帝永明中在任。[95]
  • 萧子敬,字云端,安陆王,兰陵人,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到齐郁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在任。[91][97]
  • 徐孝嗣,字始昌,东海郯人,齐郁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出任,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伏诛。[88]
  • 萧坦之,兰陵人,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出任,同年伏诛。[96]
  • 萧宝攸,字智宣,邵陵王,兰陵人,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到二年(500年)在任。[98]
  • 萧宝嵩,字智靖,晋熙王,兰陵人,齐东昏侯永元二年(500年)出任,同年离任。[98]
  • 王亮,字奉叔,琅邪临沂人,齐东昏侯永元中在任。[99]
  • 萧颖达,兰陵人,齐和帝中兴元年(501年)到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在任。[100]
  • 王志,字次道,琅邪临沂人,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到三年(504年)在任。[101]
  •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年)到五年(506年)在任。[102]
  • 萧伟,字文达,建安王,兰陵人,梁武帝天监五年(506年)到六年(507年)在任。[103]
  • 王莹,字奉光,琅邪临沂人,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到八年(509年)在任。[104][105]
  • 王茂,字休远,太原祁人,梁武帝天监八年(509年)到十一年(512年)在任。[106]
  • 萧纲,字世赞,晋安王,兰陵人,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年)到十三年(514年)在任。[104][107]
  • 韦叡,字怀文,京兆杜陵人,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年)出任,同年以公事免。[108]
  • 萧象,字世翼,桂阳嗣王,兰陵人,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年)出任,同年以母忧去职。[109]
  • 王珍国,字德重,沛国相人,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年)出任,十四年(515年)卒官。[110]
  • 萧渊业,字靖旷,长沙嗣王,兰陵人,梁武帝天监十五年(516年)离任。[104]
  • 王莹,字奉光,琅邪临沂人,梁武帝天监十五年(516年)出任,同年卒官。[105]
  • 萧综,字世谦,豫章王,兰陵人,梁武帝天监十五年(516年)到十六年(517年)在任。[111]
  • 萧象,字世翼,桂阳嗣王,兰陵人,梁武帝天监十六年(517年)到十七年(518年)在任。[109]
  • 萧纲,字世赞,晋安王,兰陵人,梁武帝天监十七年(518年)到普通元年(520年)在任。[107]
  • 萧机,字智通,安成嗣王,兰陵人,梁武帝普通二年(521年)到三年(522年)在任。[103]
  • 袁昂,字千里,陈郡阳夏人,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出任。[112]
  • 王份,字季文,琅邪临沂人,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卒官。[101]
  • 萧绎,字世诚,湘东王,兰陵人,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离任。[113]
  • 萧纪,字世询,武陵王,兰陵人,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年)离任。[113]
  • 萧纶,字世调,邵陵王,兰陵人,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年)到四年(532年)在任。[113][114]
  • 萧渊藻,字靖艺,兰陵人,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年)出任。[109]
  • 萧正德,字公和,临贺王,兰陵人,梁武帝后期在任。[115]
  • 萧恭,字敬范,兰陵人,梁武帝后期在任。[103]
  • 萧正立,字公山,兰陵人,梁武帝后期在任。[115]
  • 何敬容,字国礼,庐江灊人,梁武帝大同五年(539年)离任。[113]
  • 张缵,字伯绪,范阳方城人,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年)除,未拜。[116]
  • 萧会理,字长才,南康嗣王,兰陵人,梁武帝后期在任。[114]
  • 萧纶,字世调,邵陵王,兰陵人,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离任。[113]
  • 萧大钧,字仁辅,西阳王,兰陵人,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年)到二年(551年)在任。[117]
  • 萧大威,字仁容,武宁王,兰陵人,梁简文帝大宝二年(551年)出任,同年遇害。[117]
  • 萧大圜,字仁显,乐梁王,兰陵人,梁简文帝大宝二年(551年)出任,同年逃遁。[118]
  • 袁泌,字文洋,陈郡阳夏人,梁元帝太清六年(552年)在任。[119]
  • 杜棱,字雄盛,吴郡钱唐人,梁元帝太清六年(552年)在任。[120]
  • 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梁元帝太清六年(552年)到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年)在任。[121]
  • 胡颖,字方秀,吴兴东迁人,梁敬帝太平元年(556年)出任。[120]
  • 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离任。[121][122]
  • 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在任。[123]
  • 程灵洗,字玄涤,新安海宁人,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出任。[124]
  • 陈拟,字公正,吴兴长城人,陈文帝永定三年(559年)出任,天嘉元年(560年)卒官。[125]
  •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武康人,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到二年(561年)在任。[14][126]
  • 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陈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出任。[14]
  • 到仲举,字德言,彭城武原人,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到五年(564年)在任。[14][127]
  • 袁枢,字践言,陈郡阳夏人,陈文帝天嘉五年(564年)到六年(565年)领。[14]
  • 杜棱,陈文帝天嘉六年(565年)到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年)在任。[14][120]
  •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年)出任,同年离任。[128]
  • 陈伯固,字牢之,新安王,吴兴长城人,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年)到陈宣帝太建二年(570年)在任。[128][129]
  • 陈伯信,字孚之,衡阳王,吴兴长城人,陈宣帝太建四年(572年)离任。[15]
  • 陈方泰,南康嗣王,吴兴长城人,陈宣帝太建四年(572年)离任。[130]
  • 陈伯义,字坚之,江夏王,吴兴长城人,陈宣帝太建九年(577年)离任。[15]
  • 陈伯谋,字深之,桂阳王,吴兴长城人,陈宣帝太建九年(577年)到十年(578年)在任。[131]
  •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陈宣帝太建十年(578年)到十三年(581年)在任。[15][132]
  • 毛喜,字伯武,荥阳阳武人,陈宣帝太建十三年(581年)出任,同年离任。[15]
  • 陈叔坚,字子成,长沙王,吴兴长城人,陈宣帝太建十三年(581年)到十四年(582年)在任。[131][133]
  • 陈叔文,字子才,晋熙王,吴兴长城人,陈后主太建十四年(582年)到至德元年(583年)在任。[133]
  • 陈叔慎,字子敬,岳阳王,吴兴长城人,陈后主至德四年(586年)到祯明元年(587年)在任。[133]
  • 陈叔达,字子聪,义阳王,吴兴长城人,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到三年(589年)在任。[131][133]

丹杨郡太守(742年—758年)

国主

西晋吴国(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吴国(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以丹杨、吴兴、吴三郡为国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吴王 孝王 司马晏 289年—300年 晋武帝子
徙封宾徒县王,后复
1 吴王 孝王 司马晏 301年—311年 晋武帝子
没于刘聪,国绝

参见

注释及征引文献

  1. 作为郡、县名的“丹杨(阳)”,汉代封泥、六朝石刻均作“丹杨”,唐朝颜真卿的《祭侄稿》亦作“丹杨”,传世文献因版本不同而“丹杨”与“丹阳”互见。参见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文史》2006年第2期;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1版。
  2. (唐)杜佑撰. 四库家藏 通典 3.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ISBN 7-80603-833-7. 
  3. 葛剑雄主编; 冻国栋著. 中国人口史 第2卷 隋唐五代时期.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ISBN 730903161X. 
  4. 辛德勇认为,鄣郡当作故鄣郡,见《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第三节。
  5. 汉书地理志作元封二年,误。周振鹤云:“汉志系鄣郡改名于武帝元封二年,恐传钞导致误。”
  6. ,不作春榖、春谷
  7. 7.0 7.1 《后汉书》郡国志
  8. 其地望与后世之临川郡不同
  9. 9.0 9.1 9.2 《三国志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10. 10.0 10.1 10.2 《宋书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11. 11.0 11.1 《晋书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12. 12.0 12.1 《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13. 13.0 13.1 《晋书 卷六 帝纪第六》
  14.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陈书 卷三 本纪第三》
  15. 15.0 15.1 15.2 15.3 15.4 《陈书 卷五 本纪第五》
  16. 16.0 16.1 《隋书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17. 17.0 17.1 《旧唐书 卷四十 志第二十》
  18. 《汉书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19. 《汉书 卷九十二 游侠传第六十二》
  20. 《后汉书 卷二十一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
  21. 《后汉书 卷二十四 马援列传第十四》
  22. 《后汉书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23. 《后汉书 卷六 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
  24. 《后汉书 卷七十三 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
  25. 《后汉书 卷七十六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26. 《后汉书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
  27. 《太平寰宇记》:吴煇字光修,丹阳太守,吴景父也
  28. 《三国志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裴注引谢承《后汉书》
  29. 《后汉书 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
  30. 《三国志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31. 31.0 31.1 31.2 《三国志 卷五十 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
  32. 《后汉书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33. 《三国志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34. 34.0 34.1 34.2 《三国志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35. 35.0 35.1 《三国志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36. 《三国志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37. 《三国志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38. 38.0 38.1 《三国志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39. 39.0 39.1 39.2 《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
  40. 《梁书 卷三十六 列传第三十》
  41. 《晋书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
  42. 《晋书 卷四 帝纪第四》
  43. 43.0 43.1 43.2 43.3 43.4 《晋书 卷六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44. 44.0 44.1 44.2 《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五》
  45. 45.0 45.1 45.2 45.3 45.4 《晋书 卷六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46. 46.0 46.1 《晋书 卷七 帝纪第七》
  47. 《晋书 卷六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48. 48.0 48.1 《晋书 卷四十九 列传第十九》
  49. 《晋书 卷一百 列传第七十》
  50. 50.0 50.1 《晋书 卷七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
  51. 51.0 51.1 《晋书 卷六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
  52. 《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53. 53.0 53.1 53.2 《晋书 卷七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54. 54.0 54.1 《晋书 卷七十三 列传第四十三》
  55. 《晋书 卷九 帝纪第九》
  56. 56.0 56.1 56.2 《晋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57. 57.0 57.1 《晋书 卷八十四 列传第五十四》
  58. 《晋书 卷九十三 列传第六十三》
  59. 59.0 59.1 《晋书 卷九十九 列传第六十九》
  60. 《宋书 卷一 本纪第一》
  61. 61.0 61.1 61.2 《宋书 卷五十二 列传第十二》
  62. 《宋书 卷二 本纪第二》
  63. 《宋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二》
  64. 64.0 64.1 64.2 《宋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
  65. 《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四》
  66. 66.0 66.1 《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三》
  67. 67.0 67.1 67.2 《宋书 卷五 本纪第五》
  68. 《宋书 卷六十 列传第二十》
  69. 69.0 69.1 69.2 《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70. 《宋书 卷九十七 列传第五十七》
  71. 《宋书 卷六十六 列传第二十六》
  72. 72.0 72.1 《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
  73. 《宋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六》
  74. 74.0 74.1 《宋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十四》
  75. 《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76. 76.0 76.1 《宋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77. 《宋书 卷九十九 列传第五十九》
  78.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宋书 卷六 本纪第六》
  79. 79.0 79.1 79.2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
  80. 《宋书 卷八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81. 81.0 81.1 《宋书 卷七 本纪第七》
  82. 82.0 82.1 82.2 82.3 《宋书 卷八十 列传第四十》
  83. 83.0 83.1 《宋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84. 《宋书 卷八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85. 85.0 85.1 《南齐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四》
  86. 《宋书 卷八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87. 《南齐书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
  88. 88.0 88.1 《南齐书 卷四十四 列传第二十五》
  89. 《南齐书 卷三十三 列传第十四》
  90. 90.0 90.1 90.2 90.3 《南齐书 卷三 本纪第三》
  91. 91.0 91.1 91.2 《南齐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一》
  92. 《南齐书 卷二十六 列传第七》
  93. 《南齐书 卷二十七 列传第八》
  94. 《南齐书 卷三十八 列传第十九》
  95. 95.0 95.1 95.2 《南齐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十六》
  96. 96.0 96.1 《南齐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二十三》
  97. 《南齐书 卷四 本纪第四》
  98. 98.0 98.1 《南齐书 卷五十 列传第三十一》
  99. 《梁书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九》
  100. 《梁书 卷十 列传第四》
  101. 101.0 101.1 《梁书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五》
  102. 《梁书 卷十三 列传第七》
  103. 103.0 103.1 103.2 《梁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六》
  104. 104.0 104.1 104.2 《梁书 卷二 本纪第二》
  105. 105.0 105.1 《梁书 卷十六 列传第十》
  106. 《梁书 卷九 列传第三》
  107. 107.0 107.1 《梁书 卷四 本纪第四》
  108. 《梁书 卷十二 列传第六》
  109. 109.0 109.1 109.2 《梁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七》
  110. 《梁书 卷十七 列传第十一》
  111. 《梁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九》
  112. 《梁书 卷三十一 列传第二十五》
  113.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梁书 卷三 本纪第三》
  114. 114.0 114.1 《梁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三》
  115. 115.0 115.1 《南史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116. 《梁书 卷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八》
  117. 117.0 117.1 《梁书 卷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八》
  118. 《北史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七》
  119. 《陈书 卷十八 列传第十二》
  120. 120.0 120.1 120.2 《陈书 卷十二 列传第六》
  121. 121.0 121.1 《陈书 卷十七 列传第十一》
  122. 《陈书 卷二 本纪第二》
  123. 《陈书 卷八 列传第二》
  124. 《陈书 卷十 列传第四》
  125. 《陈书 卷十五 列传第九》
  126. 《陈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七》
  127. 《陈书 卷二十 列传第十四》
  128. 128.0 128.1 《陈书 卷四 本纪第四》
  129. 《陈书 卷三十六 列传第三十》
  130. 《陈书 卷十四 列传第八》
  131. 131.0 131.1 131.2 《陈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
  132. 《陈书 卷二十六 列传第二十》
  133. 133.0 133.1 133.2 133.3 《陈书 卷六 本纪第六》
  134. 《旧唐书 卷一百四十六 列传第九十六》
  135. 《旧唐书 卷九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
  136. 《旧唐书 卷十 本纪第十》
  137. 《唐刺史考全编》

参考书目

  •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 谭其骧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鹤,1987,《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晓杰,1999,《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