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郡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历代变更
设置 西汉
使用状况 江西省南昌市
西汉 豫章郡
新朝 九江郡
东汉 豫章郡
三国 豫章郡
西晋 豫章郡→豫章国(289年)
豫章国→豫章郡(311年后)
东晋/十六国 豫章郡
南北朝 豫章郡(宋)
豫章郡(齐)
豫章郡(梁)
豫章郡(陈)
隋朝 洪州→豫章郡(607年)
改称为洪州(622年)
唐朝 洪州→豫章郡(742年)
改称为洪州(758年)

豫章郡, 中国古代的

之际置。治所南昌县(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区)。西汉后期隶属于扬州刺史部。汉末,孙权釐豫章郡置庐陵郡、彭泽郡、鄱阳郡。西晋后辖境逐渐缩小。时改豫章郡为洪州明清时又改为南昌府

郡名起源

豫章,一作豫樟,本为木名。《左传》:“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1]杜预注:“豫章,大木”。《史记》引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枏豫章。”[2]张守节正义:“按温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章乃可分别。”另说豫章即樟木。《后汉书》王符传:“今者京师贵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3]李贤注:“豫章即樟木也。”

春秋战国时期豫章用为地名,该地起于今安徽霍丘六安霍山之间,西迳河南光山固始二县,抵信阳市湖北应山县之北[4]

沿革

西汉

豫章郡,汉书但云“高帝置”[5]。周振鹤认为是高帝初年分庐江郡所置[6]。高帝五年(前202年)以英布为淮南王,置淮南国,领衡山九江(包括后来的六安国)、庐江、豫章四郡。十一年,英布反,立皇子刘长为淮南王。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国除,四郡属汉。十二年,徙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十六年(前164年)刘喜还封城阳,以庐江、豫章二郡为庐江国,封淮南厉王刘长之子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景帝四年(前153年),徙庐江王刘赐为衡山王,庐江国除,复置庐江、豫章二郡。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于江北新置庐江郡,庐江郡江南故地分属于豫章郡、鄣郡。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豫章郡领县十六、侯国二:

有67462户,351965人。[7]其郡辖地大致相当于今江西省[8]

东汉

王莽时改称九江永元年闲,增置三县:临汝县、建昌县(分庐陵置)、石阳县(分海昏置)。永和五年(140年),豫章郡领二十一县:南昌、建城、新淦、宜春、庐陵、赣、雩都、南野、南城、鄱阳、历陵、余汗、鄡阳、彭泽、柴桑、艾、海昏(侯国)、平都(侯国,即西汉时安平侯国)、石阳、临汝、建昌。有406496户,1608906人。[9]灵帝时又釐置数县。献帝时,孙策分庐陵、雩都等县置庐陵郡,建安中,又釐置彭泽郡(旋废)、鄱阳郡。

魏晋南朝

三国吴以后辖境缩小,大致当今江西省彭泽、星子、永修、南昌、丰城、新干、安福等市县以西地区。南朝陈时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樟树两市地。

西晋太康中,豫章郡领十六县:南昌、海昏、新淦、建城、望蔡、永修、建昌、吴平、豫宁、彭泽、艾、康乐、丰城、新吴、宜丰、锺陵。[10]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彭泽县改属寻阳郡。后又省海昏、宜丰、锺陵三县。[11]

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豫章郡,其地属洪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洪州为豫章郡。豫章郡领四县:豫章、丰城、建昌、建城。[12]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平林士弘,改豫章郡为洪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洪州为豫章郡。豫章郡领六县:豫章、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高安、建昌、新吴(今江西省奉新县冯川镇)、武宁(今江西省武宁县新宁镇)。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豫章郡为洪州。[13]

人口

  •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豫章郡有67462户,351965口。[7]
  • 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豫章郡有406496户,1668906口。[9]
  •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豫章郡有35000户。[10]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豫章郡有16139户,122573口。[11]
  •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豫章郡有12021户。[12]
  •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豫章郡有55530户,353231口。[13]

行政长官

豫章守(前202年—前148年)

豫章太守(前148年—9年)

  • □廖(姓失载),汉宣帝神爵中为豫章太守。[14]
  • 夏侯定国,东平人。西汉末为豫章太守。[15]
  • 庆咸,人。西汉末(元、成时)为豫章太守。[16]

豫章太守(25年—264年)

  • 周生丰,泰山南武阳人。光武帝建武七年(31年)为豫章太守。[17]
  • 李忠,东莱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建武十四年(38年)迁豫章太守。[18]
  • 姜□,彭城广戚人。姜肱之祖父。章、和之际为豫章太守。[19]
  • 张躬,和帝永元中为豫章太守。[20]
  • 曹萌,东汉中期豫章太守。[20]
  • 刘祇,安帝元初永宁中为豫章太守。[21]
  • 张云,顺帝时为豫章太守。[22]
  • 司马景,河内怀人。东汉中期豫章太守。[23]
  • 栾巴,魏郡内黄人。顺帝汉安中为豫章太守。[18]
  • 虞续,冲帝永憙时(145年)为豫章太守,二月坐贪賍下狱死。[24]
  • 王永,大约桓帝时为豫章太守。[25]
  •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王刘肥之后。大约桓帝时为豫章、会稽太守,人称“一钱太守”。[26]
  • 陈蕃,汝南平舆人。桓帝时豫章太守。[27]
  • 陈修,会稽人。桓、灵之际豫章太守。[28]
  • 封祁,汝南人。灵、献之际豫章太守。[29]
  • 祝括,中山人。灵、献之际豫章太守。[30]
  • 周术,献帝初平至兴平二年为豫章太守。[31]
  • 诸葛玄琅琊人,诸葛亮从父。周术死后刘表以其为豫章太守,建安元年为刘繇所败,退守西城。建安二年,为县民所杀。[32]
  • 朱皓,会稽上虞人,朱儁子。周术卒,朝廷以其为豫章太守,建安元年借刘繇兵逐诸葛玄,旋为笮融所杀。[33]
  • 华歆,平原高唐人。笮融被杀后继为太守。[34]
  • 孙贲吴郡富春人。孙权从兄。刘繇死,孙策遣孙贲取豫章郡,自领太守至建安二十四年。[35]
  • 孙邻,孙贲子。孙贲死后嗣立为豫章太守,领郡二十年。[35]
  • 顾邵,吴郡吴人,顾雍子。继孙邻为豫章太守,建安末卒于官。[36]
  • 蔡遗,汉、之际,继顾邵为豫章太守。[37]
  • 谢景,南阳人。三国吴初年为豫章太守。[38]
  • 谢裴,字齐由,太原中都人,孙权时豫章太守。[39]
  • 孔竺,会稽山阴人,孙吴时在任。[40]
  • 纪陟,丹阳人。吴孙休时豫章太守。[41]
  • 孔冲,孙吴时在任。[42]

豫章相(264年—266年)

豫章太守(266年—289年)

豫章内史(289年—304年)

豫章太守(304年—306年)

豫章内史(306年—310年代)

豫章太守(310年代—402年)

  • 周广,由内史改号。[47]
  • 甘卓,字季思,丹杨人,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年)出任。[48]
  • 周访,字士达,汝南安城人,晋愍帝时在任。[49]
  • 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出任。[50]
  • 刘胤,字承胤,东莱掖人,晋元帝时在任。[51]
  • 王棱,字文子,琅邪临沂人,晋元帝时在任。[52]
  • 王彬,字世儒,琅邪临沂人,晋明帝时在任。[52]
  • 史畴,东晋时在任。[50]
  • 殷羡,字洪乔,陈郡长平人,东晋时在任。[53]
  • 周抚,字道和,汝南安城人,晋成帝时在任。[49]
  • 刘劭,彭城人,晋成帝咸康中在任。[45]
  • 褚裒,字季野,晋成帝时在任。[54]
  • 庾条,字幼序,颍川鄢陵人,东晋时在任。[55]
  • 褚希,东晋时在任。[53]
  • 韩伯,字康伯,颍川长社人,东晋时在任。[55]
  • 王操之,字子重,琅邪临沂人,东晋时在任。[56]
  • 王欣之,太原晋阳人,东晋时在任。[54]
  • 王珣,字元琳,琅邪临沂人,晋孝武帝时在任。[57]
  • 范甯,字武子,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在任。[58]
  • 孙潜,字齐由,太原中都人,晋安帝时在任。[59]
  • 郭昶之,晋安帝时在任。[60]

豫章相(402年—403年)

豫章内史(403年—404年)

豫章太守(404年—406年)

豫章相(406年—416年)

豫章太守(416年—461年)

豫章内史(461年—465年)

豫章太守(465年—479年)

豫章内史(479年—502年)

  • 刘文蔚,高昭皇后兄弟,广陵人,南齐时在任。[80]
  • 刘休,字弘明,沛郡相人,建元四年(482年)出任。[81]
  • 虞悰,字景豫,会稽余姚人,齐武帝时在任。[82]
  • 江籞,字叔文,济阳考城人,建元年间在任。[83]
  • 萧遥光,字元晖,始安王,齐武帝时在任。[84]
  • 袁昂,字千里,陈郡阳夏人,南齐时在任。[85]
  • 王缋,字叔素,琅邪临沂人,隆昌(494年)年间在任。[86]
  •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人,永元(499年—501年)年间在任。[75]

豫章太守(502年—504年)

豫章内史(504年—525年)

  • 萧颖达,兰陵兰陵人,天监初在任。[88]
  • 萧昌,字子建,兰陵兰陵人,天监初出任,天监六年(507年)离任。[89]
  • 袁君正,陈郡阳夏人,梁武帝时在任。[85]
  • 张缅,字元长,梁武帝时在任。[90]
  • 谢举,字言扬,天监十四年(515年)出任。[91]
  • 张绾,字孝卿,梁武帝时在任。[90]

豫章太守(525年—531年)

豫章内史(531年—551年)

  • 丘仲孚,字公信,吴兴乌程人,梁武帝时在任。[92]
  • 伏芃,字玄耀,梁武帝时在任。[91]
  • 刘潜,字孝仪,太清元年(547年)出任。[93]
  • 陈霸先,字兴国,吴兴长城人,大宝元年(550年)出任。[94]
  • 熊昙朗,南梁后期在任。[95]
  • 庄铁,梁武帝后期在任。[96]

豫章太守(551年—569年)

豫章内史(569年—589年)

  • 程文季,字少卿,新安海宁人,太建二年(570年)出任。[101]
  • 陈方泰,南康王,太建六年(574年)出任。[102]
  • 蔡景历,字茂世,济阳考城人,太建年间在任。[103]
  • 钱法成,太建年间在任。[104]
  • 周罗㬋,字公布,九江寻阳人,陈朝后期在任。[105]

豫章郡太守(607年—622年)

豫章郡太守(742年—758年)

国主

孙吴豫章国(264年—266年)

豫章国(264年—266年)
传位 谥号 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时间 备注
第1代 豫章王 孙𩅦 2年 264年-266年 孙休长子

西晋豫章国(289年—304年)

豫章国(289年—304年)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王 司马炽 289年—304年 晋武帝第二十五子
立为皇太弟,国除

西晋豫章国(306年—311年)

豫章国(306年—311年)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王 司马诠 306年—307年 司马遐第三子
2 豫章王 司马端 307年—311年 司马遐第四子
立为皇太子,国除

晋楚豫章国(402年—404年)

豫章国(402年—404年)[60]
以平司马元显之功封,食邑7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郡开国公 桓玄 402年
2 豫章郡开国公→豫章郡王 桓昇 402年—404年 桓玄子
伏诛,国除

东晋豫章国(406年—416年)

豫章国(406年—416年)[107]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食邑10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郡开国公 刘裕 406年—416年
进封宋公

南朝宋豫章国(461年—465年)

西阳国(456年—461年)/豫章国(461年—465年)丨食邑2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西阳郡王→豫章郡王 刘子尚 456年—465年 宋孝武帝第二子

南朝齐豫章国(479年—502年)

豫章国(479年—502年)丨食邑3000户→4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郡王 文献王 萧嶷 479年—492年 齐高帝第二子
豫章世子 哀世子 萧子廉 萧嶷长子
2 豫章郡王 萧元琳 ?—502年 萧子廉子

南朝梁豫章国(504年—525年)

豫章国(504年—525年)|食邑2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郡王 萧综 504年—525年 梁武帝第二子

南朝梁豫章国(531年—551年)

豫章国(531年—551年)|食邑2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郡王 安王 萧欢 531年—540年 萧统长子
2 豫章嗣王 萧栋 ?—551年 萧欢子

南朝陈豫章国(569年—589年)

豫章国(569年—589年)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郡王 陈叔英 569年—589年 陈宣帝第三子

人物

  • 唐檀,字子产,豫章南昌人。安、顺时方士,著有《唐子》二十八篇。[108]
  •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汉顺帝时为细阳令。[22]
  • 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汉顺帝时为南顿令。[22]

参见

注释及征引文献

  1. 《左传》哀公十七年
  2.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豫章二字,《史记》、《汉书》、《文选》皆作豫章,明万历汪士贤刻《司马长卿集》作豫樟
  3. 《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
  4. 《箬园日札》春秋豫章考,杨伯峻
  5. 地理志条下自注
  6.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四章第三节
  7. 7.0 7.1 汉书地理志
  8.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分册
  9. 9.0 9.1 后汉书郡国志
  10. 10.0 10.1 《晋书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11. 11.0 11.1 《宋书 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12. 12.0 12.1 《隋书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13. 13.0 13.1 《旧唐书 卷四十 志第二十》
  14. 见汉书武五子传
  15. 见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16. 见汉书儒林传
  17. 见后汉书桓谭冯衍传注引《豫章旧志》
  18. 18.0 18.1 后汉书本传
  19. 后汉书姜肱传
  20. 20.0 20.1 水经注赣水
  21. 见后汉书方术传
  22. 22.0 22.1 22.2 后汉书独行传
  23. 晋书宣帝纪
  24. 事见后汉书冲帝纪
  25. 见后汉书党锢传
  26. 后汉书循吏传
  27. 后汉书本传、徐稺传
  28. 说郛五八引谢承《会稽先贤传》
  29. 风俗通义十反
  30. 风俗通义穷通
  31. 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献帝春秋》
  32.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献帝春秋》。三国志谓诸葛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
  33. 后汉书皇甫嵩朱儁传、陶谦传、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献帝春秋》
  34. 三国志魏志本传
  35. 35.0 35.1 三国志吴志宗室传
  36. 三国志吴志本传
  37. 见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38. 见三国志吴志张昭传
  39. 见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引《吴录》
  40. 《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
  41.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吴录》
  42. 《晋书 卷八十八 列传第五十八》
  43. 《晋书·列传第五十九》
  44.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
  45. 45.0 45.1 《晋书 卷六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46. 《晋书·帝纪第六》
  47. 《晋书 卷六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
  48. 《晋书 卷七十 列传第四十》
  49. 49.0 49.1 《晋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50. 50.0 50.1 《晋书 卷四十九 列传第十九》
  51. 《晋书 卷八十一 列传第五十一》
  52. 52.0 52.1 《晋书 卷七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
  53. 53.0 53.1 《晋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四十七》
  54. 54.0 54.1 《晋书 卷九十三 列传第六十三》
  55. 55.0 55.1 《晋书 卷七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56. 《晋书 卷八十 列传第五十》
  57. 《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五》
  58. 《宋书 卷九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59. 《晋书 卷八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
  60. 60.0 60.1 《晋书 卷九十九 列传第六十九》
  61. 61.0 61.1 《宋书·列传第二》
  62. 《宋书·列传第五十二》
  63. 《宋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十六》
  64. 《宋书 卷五十七 列传第十七》
  65. 65.0 65.1 65.2 《宋书 卷五 本纪第五》
  66. 66.0 66.1 66.2 66.3 66.4 《宋书 卷八十四 列传第四十四》
  67. 《宋书卷六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68. 《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69. 《宋书 卷六 本纪第六》
  70. 《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三》
  71. 《宋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72. 《宋书 卷八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73. 《宋书·列传第四十七》
  74. 《南齐书·列传第十四》
  75. 75.0 75.1 75.2 《南齐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二十七》
  76. 《宋书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一》
  77. 《宋书 卷八 本纪第八》
  78. 《宋书 卷八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79. 《南齐书 卷二十七 列传第八》
  80. 《南齐书·列传第一》
  81. 《南齐书·列传第十五》
  82. 《南齐书·列传第十七》、《南齐书·列传第十八》
  83. 《南齐书·列传第二十四》
  84. 《南齐书·列传第二十六》
  85. 85.0 85.1 《梁书·列传第二十五》
  86. 《南齐书·列传第三十》
  87. 《梁书 卷二十 列传第十四》
  88. 《梁书·列传第四》
  89. 《梁书·本纪第二》、《梁书·列传第十八》
  90. 90.0 90.1 《梁书·列传第二十八》
  91. 91.0 91.1 《梁书·列传第三十一》
  92. 《梁书·列传第四十七》
  93. 《梁书·列传第三十五》
  94. 《陈书·本纪第一》
  95. 《陈书·列传第二》
  96. 《梁书·列传第三十八》
  97. 97.0 97.1 97.2 《陈书 卷九 列传第三》
  98. 98.0 98.1 98.2 《陈书·列传第六》
  99. 《陈书 卷十三 列传第七》
  100. 100.0 100.1 《陈书 卷十八 列传第十二》
  101. 《陈书·列传第四》
  102. 《陈书·列传第八》
  103. 《陈书·列传第十》
  104. 《陈书·列传第三十》
  105. 《隋书·列传第三十》
  106. 《唐刺史考全编》
  107. 《宋书 卷一 本纪第一》
  108. 后汉书方术传

参考书目

  •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 谭其骧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鹤,1987,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晓杰,1999,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