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郡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江夏郡,中国古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1]

建置沿革

汉代

西汉时郡治不详,或云西陵(县治在今武汉市新洲区一带),或云安陆(县治在今云梦县[2]东汉治西陵,属荆州刺史部。西汉末年,江夏郡领十四县:西陵、竟陵、西阳、襄、邾、轪[3]、鄂、安陆、沙羡、蕲春、𫑡、云杜、下雉、锺武。东汉时省襄、锺武二县,增置平春县、南新市县[4]

建安年间,权臣曹操攻打荆州牧刘表,夺取了江夏郡的一部分[5]。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手下江夏太守黄祖孙权所杀,孙权占据江夏南部[6]。同年曹操平定荆州诸郡,占据荆州北部,自此两家瓜分荆州南北。

三国

东汉末年时,江夏郡分属两国,曹操领有江夏郡北部的襄、蕲春、北新市、𫑡、西阳、轪、邾、安陆,孙权则领有江夏郡南部的西陵、南新市、竟陵、鄂、沙羡、云杜、下雉、锺武。三国鼎立后,孙权数度伐魏,攻取了江夏北部的蕲春、安陆、石阳,240年夺取邾并于次年筑城[7]建立后,羊祜任荆州刺史,重新占据夏口北岸,孙吴在江夏郡的领地压缩回沔口周边的临江狭窄地带。晋于太康元年(280年)灭吴,江夏郡移治安陆,改吴国所置江夏郡为武昌郡

异说

  • 后世研究注者谢锺英个人认为,孙权攻江夏郡只取得其同年析置的蕲春郡,并以刘表命长子刘琦继任江夏太守作为引证,所以江夏没有被孙权攻占[8]。而且认为刘琦万人留镇夏口,江夏全境属于刘琦所有[9]。赤壁之战后,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刘琦死后由其手下推刘备继任,江夏郡南岸的沙羡、鄂县、下雉等地被孙权占领,这个时候孙权才有江夏[10]。谢锺英论点与史书记述相反,史书则记述208年孙权数伐黄祖已得江夏南部,而当时刘琮投降曹操平定荆州诸郡,刘琦不可能如谢锺英所说拥有江夏全境。刘备与刘琦一同奔到夏口北,由于曹操袭来之后二人奔入孙氏的江南境地[11],之后听从鲁肃的计划所以刘备进住孙权境地的鄂县樊口[12]。蜀书说刘琦死后其臣下推刘备为荆州牧[13],但是《资治通鉴》等史书则记述是孙权表刘备为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给刘备才有地盘[14]。另外建安二十年(215年),割湘水为界分割东西,史书两方各有说法。吴书刘备向孙权求和请盟,孙权派诸葛瑾回报刘备,重新盟好,孙权割湘水,还零陵给刘备,之后分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自己,分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刘备[15]。蜀书则说刘备与孙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属东,南郡、零陵、武陵属西[16]。《三国志》吴书及《资治通鉴》说孙权主导分割,《三国志》蜀书说刘备主导分割,各执一词。清朝学者吴增仅和杨守敬研究也与史书记述相同,208年孙权破黄祖得到江夏南部[17]。无论三国志或是其他史书,刘备都没有获得过江夏,相反史书记述是魏吴所属以及互相争夺,及后晋所得。
  • 谢锺英又引诸葛亮说“孙权不能越江,魏贼也不能渡汉水”,所以认为孙权得到江夏后,因为能力只能自保所以被魏夺取土地。近代学者认为曹魏在江陵作战期间占领了沔北的安陆、新市、云杜、竟陵诸县和石阳、邾,魏吴以汉水为界[18]。史书记述与谢锺英相反,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均在沔南而不是沔北[19],陈健梅指“黄武中沔北之地入魏,吴失安陆、新市两县,然云杜、竟陵在沔南,仍为吴境”[20];宋杰参考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魏、吴荆州图及梁允麟《三国地理志》魏国江夏郡条,认为云杜县治今湖北京山县,与南新市(治今湖北京山东北)相近,且黄龙元年(229年)吴将张梁还建议“遣将入沔,与敌争利”并得到孙权的赞同,可见当时吴国势力仅在沔口附近,尚未溯汉水进军收复失地,而竟陵县治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距离沔口有三百余里,当属曹魏,故赞成谢锺英的说法。但孙权一直都有越江攻城略地。黄武七年(228年),安陆县尚在孙权治下。[21]清朝吴增仅杨守敬认为孙权在建安十三年(208年)领有安陆县,与南新市都在嘉禾初年即约232年为魏所占[22]。按《元和郡县图志》记述,安陆则本属于魏晋领土[23]。另外按史书记述,曹操平定荆州后领有沔北,任文聘为江夏太守镇守沔口(汉口汉水)[24]。孙权曾经派兵攻打文聘不能克,在魏青龙后就是嘉禾中年份被吴攻下沔州,吴将张梁因功为沔中督[25],陆逊和诸葛瑾屯沔口[26]。沔地先属魏后属吴,直到晋朝重新收复[27]。史书记述竟陵由后汉管治,三国时代由吴所得,地理在石城,直到晋灭吴后才得此地[28]
  • 当代学者李晓杰认为曹魏江夏郡领有石阳、𫑡、平春、西陵、西阳、轪等六县,吴江夏郡领有沙羡、鄂、下雉、竟陵、云杜、安陆、南新市、蕲春、邾等九县[29]。当代学者钱林书认为孙权消灭黄祖时曾置石阳县,但很快被曹操占领[30]

南北朝

时移治夏口,为郢州州治。南朝因之。

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江夏郡,其地属鄂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鄂州为江夏郡。江夏郡领四县:江夏、武昌、永兴、蒲圻。[31]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改江夏郡为鄂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鄂州为江夏郡。江夏郡领四县:江夏、武昌、永兴、蒲圻。天宝二年(743年),开山洞置唐年县。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江夏郡为鄂州。[32]

县名 现在地名 简介 备注
江夏县 武汉市武昌区 望。有铁。
永兴县 黄石市阳新县 紧。有铜,有铁。北有长乐堰,贞元十三年筑。
武昌县 鄂州市 紧。有樊山,有银,有铜,有铁。
蒲圻县 赤壁市蒲圻街道 上。
唐年县 咸宁市崇阳县 上。天宝二年开山洞置。

人口

  •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江夏郡有56844户,219218口。[33]
  • 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江夏郡有58434户,265464口。[34]
  •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江夏郡有24000户。[35]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江夏郡有5072户,23810口。[36]
  •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江夏郡有13771户。[31]
  •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江夏郡有19190户,84563口。[32]

行政长官

江夏太守(前121年—9年)

  •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西汉后期在任。[37]
  • 萧由,字子骄,东海兰陵人,汉平帝元始中在任。[38]

江夏大尹(9年—25年)

江夏太守(25年—300年代)

江夏相(300年代—403年)

江夏太守(403年—404年)

江夏相(404年—420年)

  • 张畅之,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在任。[72]
  • 毛潭,荥阳阳武人,东晋晚期在任。[61]
  • 刘粹,字道冲,沛郡萧人,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在任。[73]
  • 刘虔之,彭城吕人,晋安帝义熙十一年(415年)在任。[74]

江夏太守(420年—424年)

江夏内史(424年—479年)

  • 程道惠,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离任。[75]
  • 胡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到七年(430年)在任。[74]
  • 刘蔚祖,彭城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72]
  • 臧质,字含文,东莞莒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76]
  • 刘贞之,东莞莒人,南朝宋时在任,卒官。[73]
  • 刘怀默,彭城人,南朝宋时在任。[73]
  • 朱脩之,字恭祖,义阳平氏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离任。[77]
  • 蔡兴宗,济阳考城人,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年)出任。[78]
  • 王彧,字景文,琅邪临沂人,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2年)到六年(464年)在任。[79]
  • 孔觊,字思远,会稽山阴人,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到八年(464年)在任。[80]
  • 孔道存,会稽山阴人,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出任。[80]
  • 王锡,琅邪临沂人,南朝宋时在任,卒官。[73]
  • 王奂,字彦孙,琅邪临沂人,宋后废帝元徽元年(473年)出任。[81]
  • 萧赜,字宣远,兰陵人,宋后废帝元徽四年(476年)到宋顺帝昇明元年(477年)在任。[82]
  •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宋顺帝昇明元年(477年)到二年(478年)在任。[83]

江夏太守(479年—481年)

江夏内史(481年—500年)

  • 褚炫,字彦绪,河南阳翟人,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离任。[84]
  •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齐武帝永明初在任。[85]
  • 沈冲,字景绰,吴兴武康人,齐武帝永明初在任。[86]
  • 刘季连,字惠续,彭城人,齐武帝永明初在任。[87]
  • 石文安,字守休,会稽人,齐武帝永明中在任。[87]
  • 孔琇之,会稽山阴人,齐武帝永明中在任。[88]
  • 王茂,字休远,太原祁人,齐武帝永明中在任。[89]
  • 孔琇之,会稽山阴人,齐郁林王隆昌元年(494年)除,未拜,卒。[88]
  • 陆慧晓,字叔明,吴郡吴人,齐郁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到齐明帝建武初在任。[90]
  • 张冲,字思约,吴郡吴人,齐东昏侯永泰元年(498年)到永元元年(499年)在任。[81]

江夏太守(500年—565年)

  • 程茂,齐东昏侯永元三年(501年)离任。[81]
  • 韦叡,字怀文,京兆杜陵人,齐和帝中兴元年(501年)到二年(502年)在任。[91]
  • 王志,字次道,琅邪临沂人,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到九年(510年)在任。[92]
  • 萧琛,字彦瑜,兰陵人,梁武帝天监九年(510年)出任。[93]
  • 丘仲孚,字公信,吴兴乌程人,梁武帝天监中在任。[85]
  • 臧未甄,东莞莒人,梁武帝天监中在任。[94]
  • 夏侯亶,字世龙,谯郡铚人,梁武帝天监十五年(516年)到十七年(518年)在任。[95]
  • 到溉,字茂灌,彭城武原人,梁武帝时在任。[96]
  • 刘孺,字孝稚,彭城人,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年)到五年(533年)在任。[97]
  • 乐法才,字元备,南阳淯阳人,梁武帝时在任。[98]
  • 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梁武帝大同中在任。[99]
  • 郝回,安陆人,南朝梁时在任。[100]
  • 褚球,字仲宝,河南阳翟人,梁武帝中大同中除,以疾不赴职。[97]

江夏内史(565年—589年)

江夏郡太守(607年—621年)

江夏郡太守(742年—758年)

  • 崔僔(天宝年间)
  • 康某(天宝年间)
  • 董某(756年—757年)
  • 崔寓(757年)
  • 韦良宰(757年—759年)[101]

国主

晋朝江夏国(300年代—403年,404年—420年)

兰陵国(291年—300年代)/江夏国(300年代—403年,404年—420年)[102][103][104]
以举门无辜受祸及伐蜀之功封,食邑4800户→8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兰陵公 成公 卫瓘 291年追封
兰陵世子 贞世子 卫恒 卫瓘子
2 兰陵公→江夏公 卫璪 ?—311年 卫恒子
3 江夏郡开国公 卫崇 卫瓘玄孙
4 江夏郡开国公 卫准
5 江夏郡开国公
6 江夏郡开国公 卫玙 ?—420年 卫准孙
宋受禅,国除

刘宋江夏国(424年—479年)

江夏国(424年—479年)丨食邑5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江夏郡王 文献王 刘义恭 424年—465年 宋武帝第五子
2 江夏郡王 宣王 刘叡 465年追封 刘义恭第二子
3 江夏郡王 愍王 刘伯禽 465年追封 刘义恭第十三子
4 江夏郡王 刘子绥 465年—466年 刘义恭兄孙
5 江夏郡王 刘伯猷 467年—471年 刘义恭兄孙
6 江夏郡王 刘跻 471年—479年 刘义恭兄孙
齐受禅,降封沙阳县开国公

南齐江夏国(481年—494年)

江夏国(481年—494年)丨食邑2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江夏郡王 萧锋 481年—494年 齐高帝第十二子
伏诛,国除

南齐江夏国(494年—500年)

江夏国(494年—500年)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江夏郡王 萧宝玄 494年—500年 齐明帝第三子
伏诛,国除

南陈江夏国(565年—589年)

江夏国(565年—589年)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江夏郡王 陈伯义 565年—589年 陈文帝第九子
陈亡,国除

参见

注释及征引文献

  1. 汉书》地理志江夏郡条下注云“高帝置”,误。
  2. 《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江夏郡首县皆为西陵。《水经注》江水、《通典》、《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谓江夏郡治安陆。《读史方舆纪要》谓治西陵。
  3. 轪音带,汉语拼音:dài。《说文解字》:“从车大声”。《康熙字典》:“轪字从车从犬。”
  4. 《续汉书》郡国志
  5. 《张辽传》: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
  6. 《吴录》载策表曰:“臣讨黄祖,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羡县。
    《孙策传》策收得勋兵二千余人,船千艘,遂前进夏口攻黄祖。时刘表遣从子虎、南阳韩晞将长矛五千,来为黄祖前锋。策与战,大破之。
    《周瑜传》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孙皎传》迁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督夏口。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自置长吏。
    《凌统传》后权复征江夏,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数十里。行入右江,斩黄祖将张硕,尽获船人。还以白权,引军兼道,水陆并集。时吕蒙败其水军,而统先搏其城,于是大获。
    《程普传》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迁荡寇将军。
    《献帝春秋》孙权欲与备共取蜀,遣使报备曰:“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操耳目,规图益州。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备欲自图蜀,拒荅不听,曰:“益州民富彊,土地险阻,刘璋虽弱,足以自守。张鲁虚伪,未必尽忠于操。今暴师于蜀、汉,转运于万里,欲使战克攻取,举不失利,此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事也。曹操虽有无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议者见操失利于赤壁,谓其力屈,无复远志也。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于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潺陵。权知备意,因召瑜还。
    《通典》汉高祖置江夏郡。后汉因之,荆州牧刘表将黄祖守在此。按吴志孙策表曰:“臣到沙羡县祖屯处,破之。”。吴分江夏,孙权初城江夏。夏口、建安十三年,孙权征黄祖,克之,后遂置兵镇。
    《武昌记》曰:大帝筑城于江夏,以程普为太守。
    《太平寰宇记》夏口为名今州即江夏郡之沙羡县地后汉因之后刘表以黄祖为江夏郡之太守又江夏记云一名夏口一名鲁口按三国志吴主破黄祖于沙羡收其地为都名遂改武昌又武昌记云大帝筑城于江夏山为江夏城即今郡以程普为江夏太守督夏口遂欲都鄂改为武昌。
  7. 《贺齐传》先是戏口守将晋宗杀将王直,以众叛如魏,魏以为蕲春太守,数犯边境。六月,权令将军贺齐督糜芳、刘邵等袭蕲春,邵等生虏宗。
    《胡综传》吴将晋宗叛归魏,魏以宗为蕲春太守,去江数百里,数为寇害。权使综与贺齐轻行掩袭,生虏得宗,加建武中郎将。
    《太平御览》初,晋宗为浠口将,以众叛如魏,还为蕲春太守,图袭安乐,取其保质。权以为耻,因军初罢,六月盛夏,出其不意,诏齐督麋芳、鲜于丹等袭蕲春,生虏宗。吴复置蕲春郡。
    《蒋济传》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大司马曹休帅军向皖,济表以为“深入虏地,与权精兵对,而朱然等在上流,乘休后,臣未见其利也。”军至皖,吴出兵安陆,济又上疏曰:“今贼示形于西,必欲并兵图东,宜急诏诸军往救之。”会休军已败,尽弃器仗辎重退还。
    《陆逊传》军到白围,托言住猎,潜遣将军周峻、张梁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石阳市盛,峻等奄至,人皆捐物入城。城门噎不得关,敌乃自斫杀己民,然后得阖。斩首获生,凡千余人。
    《建康实录》:嘉禾中,(陆逊)都护诸军,与诸葛瑾等征襄阳,定安陆、石阳。
    《陆逊传》闰月,大将军瑾卒。秋八月,陆逊城邾。
    《州郡序》邾城、赤乌四年,陆逊常以三万兵戍之。
    《通典》吴后得邾城。孙权赤乌中,使陆逊攻邾,常以三万兵守之。
    《太平寰宇记》:(黄州)汉为江夏郡西陵县地。三国时初属魏,吴赤乌三年使陆逊攻邾城,常以三万兵守之,是此地。
  8. 谢锺英按:“据此,孙权斩(黄)祖未有江夏地。”
  9. 谢钟英:盖琦战士万人留镇夏口,江夏全境俱为琦有。庐江与江夏接境,故雷绪率部曲来降。
  10. 吴之全有江夏断在此时。先主传建安十三年,与曹公战于赤壁,曹公引归,先主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其时江夏全境俱为琦有,迨琦既没,吴遂略取江夏诸县以通道江陵,于是程普为江夏太守。及孙皎代程普督夏口,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见《皎传》
  11. 《孙策传》吴历曰:曹公闻策平定江南,意甚难之,常呼“猘儿难与争锋也”。
    《吴主传》傅子曰: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仇,转鬬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及权继其业,有张子布以为腹心,有陆议、诸葛瑾、步隲以为股肱,有吕范、朱然以为爪牙,分任受职,乘闲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
    《刘巴传》表卒,曹公征荆州。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曹公。
    《后汉书》:遂以琮为嗣。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将因奔丧作难。会曹操军至新野,琦走江南。
    《资治通鉴》:表卒,瑁、允等遂以琮为嗣。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将因奔丧作难。会曹操军至,琦奔江南
    《襄阳记》:表卒琮竟嗣立,以侯印与琦。琦怒而投之,伪辞赴丧,有讨瑁、允之意。会王师已临其郊,琮举州请罪,琦遂奔于江南。
  12. 《胡综传》:策薨,权为讨虏将军,以综为金曹从事,从讨黄祖,拜鄂长。
    《先主传》引《江表传》:备从鲁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诸葛亮诣吴未还,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
    《资治通鉴》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舆地广记》:上武昌县故楚之东鄂也,楚子熊渠封中子红为鄂王,二汉鄂县属江夏郡,吴孙权都之。
  13. 《先主传》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
  14. 《先主传》引《江表传》: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资治通鉴》: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
    《建康实录》:时彭城太守吕范进说权曰:“刘备虽穷迫见归,得雨非池中物,请及今困留之。”权不纳,遥表汉以备为荆州牧,使治公安。
    《通鉴纪事本末》: 十四年冬十二月,孙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
    《续后汉书》:十四年冬昭烈表孙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㑹刘琦卒权表昭烈领荆州牧。
  15. 《吴主传》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吕蒙传》刘备请盟,权乃归普等,割湘水,以零陵还之。
    《资治通鉴》会闻魏公操将攻汉中,刘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于权。权令诸葛瑾报命,更寻盟好。遂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16. 《先主传》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
  17. 吴增仅和杨守敬曰: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破黄祖遂有江夏南部,与魏对置,郡治沙羡。领有竟陵县。
  18. ◎谢锺英曰:及孙皎代程普督夏口,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见《皎传》。吴之全有江夏断在此时。其后沔北地渐入魏。嘉禾五年,遣将军周峻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见《陆逊传》。诸葛亮曰“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可知沔北之安陆、新市、云杜、竟陵于黄武中皆入魏也。
    王先谦曰:江夏郡,魏、吴分立,竟陵、云杜、南新市、安陆四县地在沔北。建安中属吴,黄武时皆属魏。
    ◎(卢)弼按:○《魏志·文聘传》:聘为江夏太守,屯沔口。○《吴志·鲁肃传》:肃子淑,为夏口督。○胡三省谓自孙权置夏口督,屯江南,而江北之夏口晦。诸葛亮曰:“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此数语,于当日情势最为了然,故沔北之安陆、新市、云杜、竟陵,黄武中皆入魏,与魏以汉水为界。文聘在江夏数十年,名震敌国,贼不敢侵,见《聘传》,可证。……《夏侯尚传》“荆州残荒,外接蛮夷,而与吴阻汉水为境”,谢氏谓魏江夏郡境北界义阳、汝南,东界弋阳隙地,西及南皆阻汉水接吴,此实魏江夏郡之辖境也。
  19. 钱林书《续汉书郡国志汇释》:竟陵大城即秦、汉竟陵县,则在东荆河西岸、汉水西南岸。……当秦、汉竟陵县,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东荆河西岸、汉江南。
  20. 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第171页
  21. 《周鲂传》:别遣从弟孙奂治安陆城,修立邸阁,辇赀运粮,以为军储。
  22. 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8《吴荆州部二·江夏郡》: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破黄祖遂有江夏南境,与魏对置,郡治沙羡。又《考证·荆州安陆》:安陆入魏当在嘉禾初也。
    钱林书《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姑作吴嘉禾元年即魏太和六年(232年)安陆入魏。
    《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3《魏荆州部七·考证》江夏郡南新市县:《吴志·孙皎传》:建安中,赐南新市等四县为奉邑,知是时新市地已入吴。《陆逊传》:嘉禾五年(236年),击新市、安陆、石阳三县。疑与安陆同时入魏。
  23. 《元和郡县图志》:吴理武昌,曹魏与晋俱理安陆,故汉所理江夏郡前书多言在安陆。
  24. 《郡国志》:沔州今理汉阳县。春秋郧国之地。战国时属楚。秦属南郡。二汉属江夏郡。魏初有之,为重镇。曹公定荆州后,以文聘为江夏太守,守沔口,止石梵,吴军来攻,不克。后属吴,亦为重镇。孙权嘉禾中,陆逊屯江夏、沔口。
    《通典》:沔口、建安十五年,文聘为江夏太守,镇焉。其后吴军频攻不拔。青龙后属吴,即今汉阳县。
  25. 《孙奂传》引江表传曰:初权在武昌,欲还都建业,而虑水道溯流二千里,一旦有警,不相赴及,以此怀疑。及至夏口,于坞中大会百官议之,诏曰:“诸将吏勿拘位任,其有计者,为国言之。”诸将或陈宜立栅栅夏口,或言宜重设铁锁者,权皆以为非计。时梁为小将,未有知名,乃越席而进曰:“臣闻香饵引泉鱼,重币购勇士,今宜明树赏罚之信,遣将入沔,与敌争利,形势既成,彼不敢干也。使武昌有精兵万人,付智略者任将,常使严整。一旦有警,应声相赴。作甘水城,轻舰数十,诸所宜用,皆使备具。如此开门延敌,敌自不来矣。”权以梁计为最得,即超增梁位。后稍以功进至沔中督。
  26. 《吴主传》:夏五月,权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
  27. 《钦定古今图书》:沔州春秋郧国之地。战国时属楚。秦属南郡。二汉属江夏郡。魏初有之,为重镇。后属吴,亦为重镇。晋宋以来,并属江夏郡。后周置复州。隋炀帝初,改为沔州,寻改为沔阳郡,则通有今竟陵郡之地。
  28. 《一统志》竟陵县地属江夏郡,后汉因之。三国吴为石城,置牙门戍。晋元康九年,置竟陵郡。
    《元和志》:长寿城,本古之石城,背山临汉水,吴于此置牙门戍。晋羊祜亦置戍焉。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部都尉置竟陵郡,治石城。
    《元和郡县志》县城本古之石城,背山临汉水,呉于此置牙门戍城,羊祜镇荆州亦置戍焉,即今州理是也。
  29.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曰:曹魏江夏郡领有石阳、𫑡、平春、西陵、西阳、轪等六县。……(吴江夏郡)当领有沙羡、鄂、下雉、竟陵、云杜、安陆、南新市、蕲春、邾等九县。
  30. 钱林书《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当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吴得江夏时置石阳县。八月即入魏,为魏江夏郡治。
  31. 31.0 31.1 《隋书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32. 32.0 32.1 《旧唐书 卷四十 志第二十》
  33. 《汉书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34. 《续汉书 志第二十二 郡国四》
  35. 《晋书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36. 《宋书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37. 《汉书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
  38. 《汉书 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39. 《后汉书 卷十七 冯岑贾列传第七》
  40. 《后汉书 卷七十七 酷吏列传第六十七》
  41. 《后汉书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42. 《后汉书 卷四十八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43. 《三国志 卷六十 吴书十五 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裴注引虞预《晋书》
  44. 《后汉书 卷四十六 郭陈列传第三十六》
  45. 《后汉书 卷三十四 梁统列传第二十四》
  46. 《后汉书 卷八十二下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下》
  47. 《后汉书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48. 《三国志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弟一》
  49. 《后汉书 卷七十四下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
  50. 《三国志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51. 《三国志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52. 《三国志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53. 《三国志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54. 《三国志 卷四十六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55. 《三国志 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56. 《三国志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
  57. 《三国志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58. 《新唐书 卷七十一 表第十一》
  59. 《晋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十三》
  60. 60.0 60.1 《晋书 卷六十六 列传第三十六》
  61. 61.0 61.1 61.2 61.3 61.4 《晋书 卷八十一 列传第五十一》
  62. 《晋书 卷七十 列传第四十》
  63. 《晋书 卷九十六 列传第八十四》
  64. 《晋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65. 《晋书 卷七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66. 《晋书 卷三十七 列传第七》
  67. 《晋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68. 68.0 68.1 《晋书 卷八 帝纪第八》
  69. 69.0 69.1 69.2 69.3 《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四十四》
  70. 70.0 70.1 《晋书 卷九十九 列传第六十九》
  71. 《晋书 卷六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72. 72.0 72.1 《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七》
  73. 73.0 73.1 73.2 73.3 《宋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二》
  74. 74.0 74.1 《宋书 卷五十 列传第十》
  75. 《宋书 卷五 本纪第五》
  76. 《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77. 《宋书 卷六 本纪第六》
  78. 《宋书 卷五十七 列传第十七》
  79. 《宋书 卷八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80. 80.0 80.1 《宋书 卷八十四 列传第四十四》
  81. 81.0 81.1 81.2 《南齐书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
  82. 《南齐书 卷三 本纪第三》
  83. 《南齐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五》
  84. 《南齐书 卷三十二 列传第十三》
  85. 85.0 85.1 《梁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七》
  86. 《南齐书 卷三十四 列传第十五》
  87. 87.0 87.1 《梁书 卷二十 列传第十四》
  88. 88.0 88.1 《南齐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三十四》
  89. 《梁书 卷九 列传第三》
  90. 《南齐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二十七》
  91. 《梁书 卷十二 列传第六》
  92. 《梁书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五》
  93. 《梁书 卷二十六 列传第二十》
  94. 《梁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六》
  95. 《梁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
  96. 《梁书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四》
  97. 97.0 97.1 《梁书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五》
  98. 《梁书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三》
  99. 《陈书 卷十七 列传第十一》
  100. 《新唐书 卷七十三 表第十三》
  101. 《唐刺史考全编》
  102. 《晋书 卷三十六 列传第六》
  103. 《宋书 卷六十 列传第二十》
  104. 《谢温墓志》

参考书目

  • 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 谭其骧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鹤,1987,《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晓杰,1999,《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