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郡(中国)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河东郡,中国古代的

建置沿革

秦汉

战国时,秦国河东郡,郡安邑(今山西夏县一带)。

西汉时,河东郡为三河之一,属司隶校尉部,领安邑、大阳、猗氏、解、蒲反、河北、左邑、汾阴、闻喜、濩泽、端氏、临汾、垣、皮氏、长脩、平阳、襄陵、彘、杨、北屈、蒲子、绛、狐讘、骐二十四县。王莽时,改河东郡为兆阳郡东汉初,复为河东郡,省左邑、长脩、狐讘、骐四县。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年),改彘县为永安县。[1][2]

魏晋

三国时分平阳、杨、端氏、永安、蒲子、襄陵、绛、濩泽、临汾、北屈、皮氏诸县置平阳郡晋武帝太康中,河东郡领安邑、闻喜、垣、汾阳、大阳、猗氏、解、蒲坂、河北九县。[3]

十六国时期,河东郡先后为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西燕后秦的领土。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北伐时收复了河东郡,两年后又被北魏攻占。[4]

北朝隋唐

北魏太武帝神䴥元年(428年),置雍州,河东郡改属雍州。延和元年(432年),改雍州为泰州北魏时,闻喜县改属南太平郡,汾阳县改属龙门郡,分河东郡之安邑、河北、太阳三县置河北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析置安定县。太和十一年(487年),分解县为南解、北解二县。太和中,罢泰州。东魏孝静帝天平初,复置泰州,东垣县改属新安郡[5]西魏文帝大统三年(537年),攻占河东郡,废泰州。[6][7]北周明帝二年(558年),于河东郡置蒲州[8]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河东郡,其地属蒲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蒲州为河东郡。河东郡领十县:河东、桑泉、汾阴、龙门、芮城、安邑、夏、河北、猗氏、虞乡。[9]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河东郡为蒲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蒲州为河东郡。河东郡领八县:河东、桑泉、解、猗氏、虞乡、永乐、宝鼎、闻喜。天宝十三载(754年),改桑泉县为临晋县。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河东郡为蒲州。[10]

人口

  •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河东郡有236896户,962912口。[1]
  • 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河东郡有93543户,570803口。[2]
  •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河东郡有42500户。[3]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河东郡(侨)有2423户,10487口。
  •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河东郡有157078户。[9]
  •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河东郡有70800户,469213口。[10]

行政长官

河东守(—前148年)

河东太守(前148年—9年)

兆阳大尹(9年—23年)

河东太守(23年—222年)

河东相(222年—225年)

河东太守(225年—557年)

河东郡守(557年—583年)

河东郡太守(607年—618年)

河东郡太守(742年—758年)

国主

曹魏河东国(222年—225年)

河东国(222年—225年)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河东王 曹霖 222年—225年 魏文帝第五子
徙封馆陶

参见

征引文献及注释

  1. 1.0 1.1 《汉书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2. 2.0 2.1 《后汉书 志第十九 郡国一》
  3. 3.0 3.1 《晋书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
  4. 4.0 4.1 《宋书 卷四十八 列传第八》
  5. 《魏书 卷一百六中 地形志二中第六》
  6. 6.0 6.1 6.2 6.3 《周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七》
  7. 《魏书 卷一百六下 地形志二下第七》
  8. 《周书 卷四 帝纪第四》
  9. 9.0 9.1 《隋书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10. 10.0 10.1 《旧唐书 卷三十九 志第十九》
  11. 《史记 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12. 《汉书 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
  13. 13.0 13.1 13.2 13.3 《汉书 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14. 《汉书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15. 《汉书 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16. 16.0 16.1 《后汉书 卷十六 邓寇列传第六》
  17. 《后汉书 卷三十三 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
  18. 《后汉书 卷六十六 陈王列传第五十六》
  19. 《三国志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裴注引《楚国先贤传》
  20. 20.0 20.1 《后汉书 卷六十四 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21. 《后汉书 卷十九 耿弇列传第九》
  22. 《后汉书 卷七十八 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23. 23.0 23.1 《后汉书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24. 《宋书 卷七十六 列传第三十六》
  25. 《三国志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26. 26.0 26.1 26.2 《三国志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27. 《三国志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28. 《三国志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裴注引《别传》
  29. 《晋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十三》
  30. 《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二十一》
  31. 《晋书 卷四十 列传第十》
  32. 《三国志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毌丘诸葛邓钟传第二十八》裴注引荀绰《冀州记》
  33. 《晋书 卷六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34. 《晋书 卷六十 列传第三十》
  35. 《晋书 卷五 帝纪第五》
  36. 《晋书 卷九十 列传第六十》
  37. 37.0 37.1 《晋书 卷六十三 列传第三十三》
  38. 《晋书 卷一百七 载记第七》
  39. 39.0 39.1 《宋书 卷四十五 列传第五》
  40. 《晋书 卷一百十七 载记第十七》
  41. 《宋书 卷二 本纪第二》
  42.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
  43. 《宋书 卷九十五 列传第五十五》
  44. 44.0 44.1 44.2 44.3 《魏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
  45. 《魏书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46. 46.0 46.1 《魏书 卷六十九 列传第五十七》
  47. 《周书 卷三十八 列传第三十》
  48. 48.0 48.1 《魏书 卷五十七 列传第四十五》
  49. 《魏书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
  50. 《魏书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七》
  51. 《魏书 卷六十一 列传第四十九》
  52. 《周书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53. 《周书 卷二十七 列传第十九》
  54. 《周书 卷三十二 列传第二十四》
  55. 《周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九》
  56. 《隋书 卷三十九 列传第四》
  57. 《旧唐书 卷一百一十三 列传第六十三》
  58. 《旧唐书 卷一百八十七下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
  59. 《旧唐书 卷九 本纪第九》
  60. 《旧唐书 卷一百一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
  61. 《唐刺史考全编》

参考书目

  1. 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2.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3. 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4. 隋书地理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5. 旧唐书地理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6. 谭其骧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简化字版),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7. 谭其骧等,1990,《中国历史地图集》(繁体字版),台北:晓园出版社
  8. 周振鹤,1987,《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9. 李晓杰,1999,《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0. 周振鹤,2006,《汉书地理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