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郡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武昌郡三国隋朝

建置沿革

汉献帝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孙权公安都鄂,改鄂县武昌县,分江夏郡之武昌、阳新、沙羡、下雉四县,豫章郡之柴桑县,庐江郡之寻阳县立武昌郡,属荆州,治武昌县(今湖北省鄂州市)。[1]不久,孙权改武昌郡为江夏郡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灭吴,改吴之江夏郡武昌郡,复立鄂县,而武昌如故。[2]太康中,武昌郡领七县:武昌、柴桑、阳新、沙羡、沙阳、鄂、官陵,包括今湖北省长江以南,嘉鱼县咸宁县通山县以东、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等地。[3]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立寻阳郡,柴桑县改属寻阳郡。后省并官陵县。晋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年),省并沙阳县。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沙阳县改属巴陵郡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分荆州立郢州,武昌郡改属郢州。[2]南齐时,析置义宁、真阳二县。[4]梁武帝时,设立双头郡西阳武昌二郡[5]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武昌郡,以郢州改置鄂州[6]

人口

  •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武昌郡有14800户。[3]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武昌郡有2546户,11411口。[2]

行政长官

武昌太守(221年—?)

武昌太守(280年—324年)

  • 褚洽,河南阳翟人,西晋时在任。[8]
  • 刘根,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遇害。[9]
  • 熊远,字孝文,豫章南昌人,晋怀帝永嘉中领。[10]
  • 冯逸,晋怀帝永嘉中在任。[11]
  • 陶侃,寻阳柴桑人,晋愍帝建兴中在任。[12]
  • 赵诱,字元孙,淮南人,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战死。[13]
  • 王谅,字幼成,丹杨人,晋元帝太兴元年(318年)在任。[14]
  • 周抚,字道和,汝南安城人,晋明帝永昌元年(322年)离任。[11]

武昌相(322年—324年)

武昌太守(324年—452年)

  • 刘诩,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年)离任。[15]
  • 桓宣,谯国铚人,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年)出任。[15]
  • 陈嚣,晋成帝咸康五年(339年)离任。[16]
  • 陶茂,寻阳柴桑人,东晋时在任。[17]
  • 熊鸣鹄,豫章南昌人,东晋时在任。[10]
  • 谢恩,或名思,字景伯,陈郡阳夏人,东晋时在任。[18]
  • 徐彦则,东晋时在任。[19]
  • 庾楷,颍川鄢陵人,晋安帝隆安中在任。[20]
  • 阮长之,字茂景,陈留尉氏人,宋文帝元嘉初在任。[21]
  • 蔡兴宗,济阳考城人,宋文帝元嘉后期在任。[22]

武昌内史(452年—455年)

  • 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宋文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假。[23]

武昌太守(455年—483年)

武昌内史(483年—485年)

武昌太守(485年—537年)

  • 刘灵真,平原人,南朝齐时在任。[29]
  • 伏曼容,字公仪,平昌安丘人,齐明帝建武中离任。[30]
  •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梁武帝天监中在任。[31]
  • 夏侯夔,字季龙,谯郡谯人,梁武帝普通七年(426年)离任。[5]
  • 萧恭,字敬范,兰陵人,梁武帝时在任。[32]

武昌内史(537年—546年)

武昌太守(552年—582年)

  • 周炅,字文昭,汝南安成人,陈武帝永定中到陈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带。[33]
  • 陆山才,字孔章,吴郡吴人,陈文帝天康元年(566年)卒官。[34]

武昌内史(582年—589年)

国主

东晋武昌国(322年—324年)

武昌国(322年—324年)[13]
食邑10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昌公 王敦 322年—324年
有罪,国除

南朝宋武昌国(452年—455年)

汝阴国(447年—452年)/武昌国(452年—455年)丨食邑2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汝阴郡王→武昌郡王 刘浑 447年—455年 宋文帝第十子
免为庶人,国除

南朝齐武昌国(483年—485年)

武昌国(483年—485年)/西阳国(485年—495年)丨食邑2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昌郡王→西阳郡王 萧子明 483年—495年 齐武帝第十子
伏诛,国除

南朝梁武昌国(537年—546年)

武昌国(537年—546年)|食邑2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昌郡王 萧𧫷 537年—546年 萧统第四子
无子,国除

南朝陈武昌国(582年—589年)

武昌国(582年—589年)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昌郡王 陈叔虞 582年—589年 陈宣帝第十九子
陈亡,国除

参见

征引文献及注释

  1. 《三国志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2. 2.0 2.1 2.2 《宋书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3. 3.0 3.1 《晋书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4. 《南齐书 卷十五 志第七》
  5. 5.0 5.1 《梁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
  6. 《隋书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7. 《三国志 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8. 《晋书 卷九十三 列传第六十三》
  9. 《晋书 卷四 帝纪第四》
  10. 10.0 10.1 《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11. 11.0 11.1 《晋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12. 《晋书 卷六十六 列传第三十六》
  13. 13.0 13.1 《晋书 卷六 帝纪第六》
  14. 《晋书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15. 15.0 15.1 《晋书 卷八十一 列传第五十一》
  16. 《晋书 卷七十三 列传第四十三》
  17. 《晋书 卷九十四 列传第六十四》
  18. 《晋书 卷七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19. 《隋书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20. 《晋书 卷八十四 列传第五十四》
  21. 《宋书 卷九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
  22. 《宋书 卷五十七 列传第十七》
  23. 《宋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24.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
  25. 《宋书 卷十 本纪第十》
  26. 《南齐书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
  27. 《宋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十五》
  28. 《南齐书 卷五十二 列传第三十三》
  29. 《梁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五》
  30. 《梁书 卷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二》
  31. 《梁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七》
  32. 《梁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六》
  33. 《陈书 卷十三 列传第七》
  34. 《陈书 卷十八 列传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