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郡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北海郡,中国古代的[1][2]

建置沿革

汉朝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削胶西国营陵、淳于、平寿、都昌、斟、桑犊六县置北海郡[3]治所营陵县(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后属青州刺史部

汉武帝时,削胶西国安丘县,别属北海郡。元朔二年(前127年),菑川国推恩置剧侯国、平望侯国、平的侯国、剧魁侯国、益都侯国,别属北海郡。元鼎元年(前116年),城阳国推恩置瓡侯国、东淮侯国,菑川国推恩置陆侯国,别属北海郡。汉昭帝元凤三年(前78年),益都侯国除。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胶东国推恩置乐望侯国、饶侯国、柳泉侯国,别属北海郡。五凤三年(前55年),陆侯国除;又以菑川王刘终古罪,削其益县、寿光县入北海郡,益都县并入益县,陆县并入寿光县。汉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胶东国推恩置羊石侯国、石乡侯国、新城侯国、上乡侯国,别属北海郡。汉成帝建始二年(前32年),胶东国推恩置平城侯国、密乡侯国、乐都侯国,高密国推恩置胶阳侯国、成乡侯国,别属北海郡。至此,北海郡领营陵、淳于、平寿、都昌、斟、桑犊、安丘、益、寿光九县,剧、平望、平的、剧魁、瓡、乐望、饶、柳泉、羊石、石乡、新城、上乡、平城、密乡、乐都、胶阳、成乡十七侯国[3][4]

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省菑川、高密、胶东三国,属县并入北海郡,省并小县。建武二十八年(52年),徙封鲁王刘兴为北海王,改北海郡为北海国[5]汉和帝永元元年(97年),复置淳于县。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琅邪国推恩置平昌侯国、朱虚侯国,别属北海国。后复置壮武、下密二县。至此,北海国领剧、营陵、平寿、都昌、安丘、淳于、平昌、朱虚、东安平、高密、昌安、夷安、胶东、即墨、壮武、下密、挺、观阳十八县(侯国),治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南三十一里)[6]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置城阳郡,北海国淳于、高密、壮武、平昌、夷安、昌安、营陵、朱虚等县属之[7][8]。建安十一年(206年),国除为北海郡[9]

魏晋南北朝

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进封赞公曹衮为北海王,改北海郡为北海国。黄初四年(223年),降封北海王曹衮为赞王,复为北海郡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进封阳平县王曹蕤为北海王,改北海郡为北海国青龙元年(233年),国除为北海郡[10]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封宗室司马陵为北海王,改北海郡为北海国咸宁三年(277年),徙封北海王司马陵为任城王,省并北海国入齐国太康四年(283年),立齐王子司马寔为北海王[11],分齐国平寿、都昌、胶东、下密四县复置北海国[12]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废北海王司马寔,国除为北海郡[13]

十六国时期,北海郡先后为后赵(323年-350年)、段龛(350年-356年)、前燕(356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东晋(384年-399年)、南燕(399年-410年)所有,治平寿县(今山东省潍坊市西南)。 [14]

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再次收复北海郡,领都昌、胶东、剧、即墨、下密、平寿六县[8]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青州失陷,北海郡入北魏[15]。即墨县改属长广郡[12]

宋明帝泰始六年(470年),在郁洲(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一带)侨置青州,其下又侨置北海郡等郡,北海郡领郁、广饶、赣榆、胶东、剧、下密、平寿七县。齐高帝建元中,改郁县为都昌县[16]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549年),夺取南梁北海郡,改为东海郡[12]

隋唐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北海郡,领县直属青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青州为北海郡,领十县。[17]

县名 现在地名 简介 备注
益都县 旧置齐郡,开皇初废,大业初置北海郡。有尧山、鋋山。
临淄县 北齐废临淄县及东安平县西安县。开皇十六年又置临淄及时水县。大业初废高阳县、时水县入临淄县。有社山、葵丘、牛山、稷山。
千乘县 旧置乐安郡,开皇初郡废。
博昌县 旧曰乐安县,开皇十六年改焉。又十八年析置新河县,大业初废入焉。
寿光县 山东省寿光市 开皇十六年置闾丘县,大业初废入焉。
临朐县 旧曰昌国。开皇六年改为逢山,又置般阳县。大业初改曰临朐县,并废般阳县入。有逢山、沂山、穆陵山、大岘山。有汶水、浯水。
都昌县 有箕山、阜山、白狼山。
北海县 旧曰下密县,置北海郡。北齐改郡曰高阳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分置潍州,大业初州废,县改名焉。
营丘县 北齐废,开皇十六年复。有丛角山、女节山。
下密县 北魏曰胶东县,北齐废。开皇六年复,改为潍水县。大业初改名焉。有铁山。有溉水。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北海郡为青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青州为北海郡,领七县:益都、临淄、博昌、寿光、千乘、临朐、北海。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北海郡为青州[18]

人口

行政长官

北海守(前155年-前148年)

北海太守(前148年-9年)

  •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离任。[20]
  • 张延寿,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到元康元年(前65年)在任。[20]
  • 陈咸,字子康,沛郡相人,汉成帝时在任。[21]
  • 范延寿,字子路,安成人,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离任。[20]

北海太守(23年-52年)

北海相(52年-206年)

北海太守(206年-222年)

北海相(222年-223年)

北海太守(223年-232年)

北海相(232年-233年)

北海太守(233年-265年)

北海相(265年-277年)

北海相(283年-289年)

北海内史(289年-302年)

北海太守(302年-356年)

  • 王抟,太原晋阳人,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被杀。[34]

北海太守(410年-577年)

北海郡守(577年-583年)

北海郡太守(607年-619年)

北海郡太守(742年-758年)

  • 窦诫盈,河南洛阳人,唐玄宗天宝初在任。[46]
  • 李邕,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至六载(747年)在任。[46]
  • 李力牧,唐玄宗天宝九载(750年)至十载(751年)在任。[46]
  • 赵居贞,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前后在任。[46]
  • 贺兰进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任。[46]
  • 邓景山,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至二载(757年)以青密节度使兼任。[46]

参考资料

  1. (唐)杜佑撰. 四库家藏 通典 3.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ISBN 7-80603-833-7. 
  2. 葛剑雄主编; 冻国栋著. 中国人口史 第2卷 隋唐五代时期.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ISBN 730903161X. 
  3. 3.0 3.1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
  4. 《汉书 卷十五 王子侯表第三》
  5. 《后汉书 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6. 6.0 6.1 《后汉书 志第二十二 郡国四》
  7. 《三国志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8. 8.0 8.1 8.2 《宋书 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9. 《后汉书 卷九 孝献帝纪第九》
  10. 《三国志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11. 《晋书 卷三 帝纪第三》
  12. 12.0 12.1 12.2 12.3 《魏书 卷一百六中 地形志二中第六》
  13. 《晋书 卷四 帝纪第四》
  14.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15. 15.0 15.1 15.2 15.3 《南齐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九》
  16. 《南齐书 卷十四 志第六》
  17. 17.0 17.1 《隋书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18. 18.0 18.1 《旧唐书 卷三十八 志第十八》
  19. 《汉书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20. 20.0 20.1 20.2 《汉书 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21. 《汉书 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22. 后汉书·李章传》:时北海安丘大姓夏长思等反,遂囚太守处兴,而据营陵城。
  23. 全后汉文·卷三十九》引《风俗通》:《后汉·酷吏李章传》注汉有北海相处兴。
  24. 后汉书·董宣传》:累迁北海相。
  25. 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三》引《风俗通》:汝南周翁仲,初为太尉掾,妇产男。及为北海相
  26. 《北海相景君碑》
  27. 后汉书·霍谞传》:再迁北海相。
  28. 后汉书·党锢列传》:秦周字平王,陈留平丘人,北海相。
  29. 后汉书·杜密传》:三迁太山太守、北海相。
  30. 后汉书·孔融传》:时黄巾寇数州,而北海最为贼冲,卓乃讽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
  31. 三国志·臧霸传》: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
  32. 《北堂书钞》卷77注引谢承《后汉书》:蒋崇为北海相,督邮阙,更选功曹吏徐蒙,曰:“无可为督邮者,唯功曹耳。”崇遂署蒙,遣行县,无犯所白。崇谓曰:“相以督邮为耳目也。”
  33. 《三国志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34. 《资治通鉴 卷八十八 晋纪十》
  35. 《魏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一》
  36. 《宋书 卷四十四 列传第四》
  37. 《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38. 《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二十五》
  39. 《宋书 卷一百 列传第六十》
  40. 《宋书 卷八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
  41. 《魏书 卷六十六 列传第五十四》
  42. 《魏书 卷九十三 列传恩幸第八十一》
  43. 《魏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六十五》
  44. 《魏书 卷三十六 列传第二十四》
  45.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逢君铭
  46.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唐刺史考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