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郡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历代变更
设置 秦朝
使用状况 湖南省长沙市
秦朝 苍梧郡(?)
西汉 长沙国
新朝 填蛮郡
东汉 长沙郡
三国 长沙郡(吴)
西晋 长沙郡
南北朝 长沙郡(宋)
长沙郡(齐)
长沙郡(梁)
长沙郡(陈)
隋朝 潭州→长沙郡(607年)
改称为潭州(621年)
唐朝 潭州→长沙郡(742年)
改称为潭州(758年)

长沙郡,中国秦朝唐朝时设置的的一个郡[1][2]

建置沿革

秦朝

秦朝的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涵盖了今湖南大部分地区,北起洞庭,南逾五岭,东邻鄱阳湖西岸和罗霄山脉,西接沅水流域。据明朝崇祯年间编《长沙府志》沿革记载,秦朝长沙郡下设益阳阴山零陵衡山桂阳等县,其范围包括了今岳阳长沙湘潭株洲益阳衡阳邵阳娄底郴州永州等部分或全部,以及南、西北和广东连州广西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天整个的湖南省。其治所湘县即大致为今长沙市辖区。

汉代

汉景帝五年(前202年),立吴芮为长沙王,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五郡为长沙国,其中遥领象郡、桂林、南海三郡。[3]汉文帝后七年(前157年),长沙王吴产薨,无子,国除。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立皇子刘发为长沙王,改长沙郡为长沙国[4]长沙国属荆州刺史部西汉后期,长沙国领十三县:临湘、罗、连道、益阳、下隽、攸、酃、烝阳、湘南、昭陵、荼陵、容陵、安成。[5]

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贬长沙王刘舜为公。始建国二年(10年),废长沙公刘舜为庶人,改长沙国为填蛮郡东汉初复为长沙国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降封长沙王刘兴为临湘侯,改长沙国为长沙郡[6]东汉时,析置醴陵县,烝阳县改属零陵郡[7]

六朝

汉献帝初年,长沙太守孙坚起兵参与讨伐权臣董卓,杀死荆州刺史王叡。董卓以献帝名义任命刘表为荆州牧,刘表于是夺取了包括长沙郡在内的荆州的控制权。建安五年(200年),长沙太守张羡联合曹操反叛刘表,病死后其子张怿继任,后与零陵郡、桂阳郡叛军都被刘表镇压。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死后,刘备奉刘表长子刘琦继任荆州刺史,长沙太守韩玄向其投降。刘琦死后,其势力推刘备继任。时孙坚子孙权格局江东,长沙郡也有一部分如下隽等地被其占领。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分长沙郡立汉昌郡[8]后来孙权治下的部分长沙郡被交给刘备(借荆州),汉昌郡仍归孙权。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派吕蒙夺取长沙郡,刘备亦在重新与孙权结盟时承认长沙为其所有。

三国鼎立后,长沙郡属孙吴孙亮太平二年(257年),以长沙东部为湘东郡孙皓宝鼎二年(267年),分豫章郡庐陵郡、长沙郡立安成郡[9]

晋武帝太康中,长沙郡领十县:临湘、攸、下隽、醴陵、刘阳、建宁、吴昌、罗、蒲圻、巴陵。[10]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分荆州江州湘州,治临湘,长沙郡改属湘州。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省湘州。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复立,十二年(416年)又省。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又立,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又省。元嘉十六年(439年),复立湘州,分长沙郡之巴陵、蒲圻、下隽,江夏郡之沙阳四县立巴陵郡。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又省湘州。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又立湘州。[11]

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长沙郡及湘州,其地属潭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潭州为长沙郡。长沙郡领四县:长沙、衡山、益阳、邵阳。[12]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改长沙郡为潭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潭州为长沙郡。长沙郡领六县:长沙、衡阳、湘乡、益阳、醴陵、浏阳。天宝八载(749年),衡阳县移治于洛口,改为湘潭县。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长沙郡为潭州。[13]

人口

  •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长沙国有43470户,235825口。[5]
  • 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长沙郡有255854户,1059372口。[7]
  •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长沙郡有33000户。[10]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长沙郡有5684户,46213口。[11]
  •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长沙郡有14275户。[12]
  •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长沙郡有32272户,192657口。[13]

行政长官

长沙守(前220年代—前155年)

长沙内史(前145年—前8年)

  • 缪生,东海兰陵人,汉武帝时在任。[14]
  • 张肱,始迁吴郡吴人,张良七世孙 汉成帝时在任。(南北朝 宋书卷53.列传13张茂度传)

长沙相(前8年—10年)

填蛮大尹(10年—25年)

长沙相(25年—37年)

长沙太守(37年—289年)

长沙内史(289年—291年)

长沙太守(291年—301年)

长沙内史(301年—303年)

长沙太守(303年—308年)

长沙内史(308年—310年代)

长沙太守(310年代—329年)

长沙相(329年—403年)

  • 袁乔,字彦叔,陈郡阳夏人,晋穆帝时在任。[29]
  • 司马无忌,字公寿,谯王,河内温人,晋穆帝永和初在任。[30]
  • 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人,晋穆帝升平四年(360年)出任。[31]
  • 龚登,武陵汉寿人,东晋时在任。[32]
  • 罗含,字君章,桂阳耒阳人,东晋时在任。[33]
  • 孙放,字齐庄,太原中都人,东晋时在任。[31]
  • 盛彦,东晋时在任。[34]
  • 陶延寿,寻阳柴桑人,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在任。[35]

长沙太守(403年—404年)

长沙相(404年—420年)

  • 范泰,字伯伦,顺阳山阴人,晋安帝义熙初除,未拜。[36]

长沙内史(420年—557年)

  • 谢述,字景先,陈郡阳夏人,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离任。[37]
  • 庾炳之,字仲文,颍川鄢陵人,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除,未行。[38]
  • 萧简,兰陵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39]
  • 陆徽,字休猷,吴郡吴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出任。[40]
  • 庾深之,字彦静,新野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到宋孝武帝孝建中在任。[41]
  • 何慧文,宋前废帝时在任。[42]
  • 孔灵产,刘子勋义嘉元年(466年)正月离任。[42]
  • 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城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43]
  • 刘悛,字士操,彭城人,宋后废帝元徽五年(477年)除,未行。[44]
  • 庾佩玉,颍川鄢陵人,宋顺帝昇明二年(478年)被杀。[45]
  • 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城人,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到三年(481年)在任。[43]
  • 刘季连,字惠续,彭城人,齐武帝永明中在任。[46]
  • 刘绘,字士章,彭城人,齐明帝建武元年(494年)出任。[47]
  • 刘坦,字德度,南阳安众人,齐和帝中兴元年(501年)到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在任。[48]
  • 丘仲孚,字公信,吴兴乌程人,梁武帝天监初在任。[49]
  • 司马褧,字元素,河内温人,梁武帝天监中在任。[50]
  • 崔灵恩,清河东武城人,梁武帝时在任。[51]
  • 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梁武帝大通中在任。[52]
  • 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解领。[52]
  • 周弘直,字思方,汝南安城人,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出任。[53]

长沙太守(557年—569年)

长沙内史(569年—589年)

  • 樊猛,字智武,南阳湖阳人,陈宣帝太建初领。[55]

长沙郡太守(607年—621年)

长沙郡太守(742年—758年)

国主

参见

征引文献及注释

  1. (唐)杜佑撰. 四库家藏 通典 3.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ISBN 7-80603-833-7. 
  2. 葛剑雄主编; 冻国栋著. 中国人口史 第2卷 隋唐五代时期.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ISBN 730903161X. 
  3. 《汉书 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4. 《汉书 卷五 景帝纪第五》
  5. 5.0 5.1 《汉书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6. 《后汉书 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7. 7.0 7.1 《后汉书 志第二十二 郡国四》
  8. 《三国志 卷四十七 吴书二 三嗣主传第二》
  9. 《三国志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10. 10.0 10.1 《晋书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11. 11.0 11.1 《宋书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12. 12.0 12.1 《隋书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13. 13.0 13.1 《旧唐书 卷四十 志第二十》
  14. 《汉书 卷八十八 儒林传第五十八》
  15. 《后汉书 卷十七 冯岑贾列传第七》
  16. 16.0 16.1 《后汉书 卷二十九 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第十九》
  17. 《太平御览 卷二百六十》
  18. 《后汉书 卷七 孝桓帝纪第七》
  19. 《三国志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20. 20.0 20.1 20.2 《三国志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21. 《三国志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22. 《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23. 《三国志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24. 《宋书 卷一百 列传第六十》
  25. 25.0 25.1 《晋书 卷六十六 列传第三十六》
  26. 《隋书 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七》
  27. 《晋书 卷七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
  28. 《晋书 卷一百 列传第七十》
  29. 《晋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30. 《晋书 卷三十七 列传第七》
  31. 31.0 31.1 《晋书 卷八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
  32. 《晋书 卷九十四 列传第六十四》
  33. 《晋书 卷九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
  34. 《隋书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35. 《晋书 卷九十九 列传第六十九》
  36. 《宋书 卷六十 列传第二十》
  37. 《宋书 卷五十二 列传第十二》
  38. 《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三》
  39. 《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40. 《宋书 卷九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
  41. 《宋书 卷七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42. 42.0 42.1 《宋书 卷八十四 列传第四十四》
  43. 43.0 43.1 《南齐书 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二》
  44. 《南齐书 卷三十七 列传第十八》
  45. 《宋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四十三》
  46. 《梁书 卷二十 列传第十四》
  47. 《南齐书 卷四十八 列传第二十九》
  48. 《梁书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三》
  49. 《梁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七》
  50. 《梁书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四》
  51. 《梁书 卷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二》
  52. 52.0 52.1 《陈书 卷十七 列传第十一》
  53. 《陈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八》
  54. 《陈书 卷二十 列传第十四》
  55. 《陈书 卷三十一 列传第二十五》
  56. 《旧唐书 卷一百一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