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郡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江夏郡,中國古名。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1]

建置沿革

漢代

西漢時郡治不詳,或云西陵(縣治在今武漢市新洲區一帶),或云安陸(縣治在今雲夢縣[2]東漢治西陵,屬荊州刺史部。西漢末年,江夏郡領十四縣:西陵、竟陵、西陽、襄、邾、軑[3]、鄂、安陸、沙羡、蘄春、鄳、雲杜、下雉、鍾武。東漢時省襄、鍾武二縣,增置平春縣、南新市縣[4]

建安年間,權臣曹操攻打荊州牧劉表,奪取了江夏郡的一部分[5]。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手下江夏太守黃祖孫權所殺,孫權占據江夏南部[6]。同年曹操平定荊州諸郡,佔據荊州北部,自此兩家瓜分荊州南北。

三國

東漢末年時,江夏郡分屬兩國,曹操領有江夏郡北部的襄、蘄春、北新市、鄳、西陽、軑、邾、安陸,孫權則領有江夏郡南部的西陵、南新市、竟陵、鄂、沙羡、雲杜、下雉、鍾武。三國鼎立後,孫權數度伐魏,攻取了江夏北部的蘄春、安陸、石陽,240年奪取邾並於次年築城[7]建立後,羊祜任荊州刺史,重新占據夏口北岸,孫吳在江夏郡的領地壓縮回沔口周邊的臨江狹窄地帶。晉於太康元年(280年)滅吳,江夏郡移治安陸,改吳國所置江夏郡為武昌郡

異說

  • 後世研究註者謝鍾英個人認為,孫權攻江夏郡只取得其同年析置的蘄春郡,並以劉表命長子劉琦繼任江夏太守作為引證,所以江夏沒有被孫權攻佔[8]。而且認為劉琦萬人留鎮夏口,江夏全境屬於劉琦所有[9]。赤壁之戰後,劉備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劉琦死後由其手下推劉備繼任,江夏郡南岸的沙羨、鄂縣、下雉等地被孫權佔領,這個時候孫權才有江夏[10]。謝鍾英論點與史書記述相反,史書則記述208年孫權數伐黃祖已得江夏南部,而當時劉琮投降曹操平定荊州諸郡,劉琦不可能如謝鍾英所說擁有江夏全境。劉備與劉琦一同奔到夏口北,由於曹操襲來之後二人奔入孫氏的江南境地[11],之後聽從魯肅的計劃所以劉備進住孫權境地的鄂縣樊口[12]。蜀書說劉琦死後其臣下推劉備為荊州牧[13],但是《資治通鑒》等史書則記述是孫權表劉備為荊州牧,周瑜分南岸地給劉備才有地盤[14]。另外建安二十年(215年),割湘水為界分割東西,史書兩方各有說法。吳書劉備向孫權求和請盟,孫權派諸葛瑾回報劉備,重新盟好,孫權割湘水,還零陵給劉備,之後分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自己,分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劉備[15]。蜀書則說劉備與孫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屬東,南郡、零陵、武陵屬西[16]。《三國志》吳書及《資治通鑒》說孫權主導分割,《三國志》蜀書說劉備主導分割,各執一詞。清朝學者吳增僅和楊守敬研究也與史書記述相同,208年孫權破黃祖得到江夏南部[17]。無論三國志或是其他史書,劉備都沒有獲得過江夏,相反史書記述是魏吳所屬以及互相爭奪,及後晉所得。
  • 謝鍾英又引諸葛亮說「孫權不能越江,魏賊也不能渡漢水」,所以認為孫權得到江夏後,因為能力只能自保所以被魏奪取土地。近代學者認為曹魏在江陵作戰期間占領了沔北的安陸、新市、雲杜、竟陵諸縣和石陽、邾,魏吳以漢水為界[18]。史書記述與謝鍾英相反,沙羡、雲杜、南新市、竟陵均在沔南而不是沔北[19],陳健梅指「黃武中沔北之地入魏,吳失安陸、新市兩縣,然雲杜、竟陵在沔南,仍為吳境」[20];宋傑參考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三冊三國魏、吳荊州圖及梁允麟《三國地理志》魏國江夏郡條,認為雲杜縣治今湖北京山縣,與南新市(治今湖北京山東北)相近,且黃龍元年(229年)吳將張梁還建議「遣將入沔,與敵爭利」並得到孫權的贊同,可見當時吳國勢力僅在沔口附近,尚未溯漢水進軍收復失地,而竟陵縣治在今湖北潛江西北,距離沔口有三百餘里,當屬曹魏,故贊成謝鍾英的說法。但孫權一直都有越江攻城略地。黃武七年(228年),安陸縣尚在孫權治下。[21]清朝吳增僅楊守敬認為孫權在建安十三年(208年)領有安陸縣,與南新市都在嘉禾初年即約232年為魏所占[22]。按《元和郡縣圖志》記述,安陸則本屬於魏晉領土[23]。另外按史書記述,曹操平定荊州後領有沔北,任文聘為江夏太守鎮守沔口(漢口漢水)[24]。孫權曾經派兵攻打文聘不能克,在魏青龍後就是嘉禾中年份被吳攻下沔州,吳將張梁因功為沔中督[25],陸遜和諸葛瑾屯沔口[26]。沔地先屬魏後屬吳,直到晉朝重新收復[27]。史書記述竟陵由後漢管治,三國時代由吳所得,地理在石城,直到晉滅吳後才得此地[28]
  • 當代學者李曉傑認為曹魏江夏郡領有石陽、鄳、平春、西陵、西陽、軑等六縣,吳江夏郡領有沙羡、鄂、下雉、竟陵、雲杜、安陸、南新市、蘄春、邾等九縣[29]。當代學者錢林書認為孫權消滅黃祖時曾置石陽縣,但很快被曹操占領[30]

南北朝

時移治夏口,為郢州州治。南朝因之。

隋唐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江夏郡,其地屬鄂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江夏郡領四縣:江夏、武昌、永興、蒲圻。[31]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蕭銑,改江夏郡為鄂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鄂州為江夏郡。江夏郡領四縣:江夏、武昌、永興、蒲圻。天寶二年(743年),開山洞置唐年縣。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江夏郡為鄂州。[32]

縣名 現在地名 簡介 備註
江夏縣 武漢市武昌區 望。有鐵。
永興縣 黃石市陽新縣 緊。有銅,有鐵。北有長樂堰,貞元十三年築。
武昌縣 鄂州市 緊。有樊山,有銀,有銅,有鐵。
蒲圻縣 赤壁市蒲圻街道 上。
唐年縣 咸寧市崇陽縣 上。天寶二年開山洞置。

人口

  •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江夏郡有56844戶,219218口。[33]
  • 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江夏郡有58434戶,265464口。[34]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江夏郡有24000戶。[35]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江夏郡有5072戶,23810口。[36]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江夏郡有13771戶。[31]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江夏郡有19190戶,84563口。[32]

行政長官

江夏太守(前121年—9年)

  • 尹賞,字子心,鉅鹿楊氏人,西漢後期在任。[37]
  • 蕭由,字子驕,東海蘭陵人,漢平帝元始中在任。[38]

江夏大尹(9年—25年)

江夏太守(25年—300年代)

江夏相(300年代—403年)

江夏太守(403年—404年)

江夏相(404年—420年)

  • 張暢之,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在任。[72]
  • 毛潭,滎陽陽武人,東晉晚期在任。[61]
  • 劉粹,字道沖,沛郡蕭人,晉安帝義熙八年(412年)在任。[73]
  • 劉虔之,彭城呂人,晉安帝義熙十一年(415年)在任。[74]

江夏太守(420年—424年)

江夏內史(424年—479年)

  • 程道惠,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離任。[75]
  • 胡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到七年(430年)在任。[74]
  • 劉蔚祖,彭城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72]
  • 臧質,字含文,東莞莒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76]
  • 劉貞之,東莞莒人,南朝宋時在任,卒官。[73]
  • 劉懷默,彭城人,南朝宋時在任。[73]
  • 朱脩之,字恭祖,義陽平氏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離任。[77]
  • 蔡興宗,濟陽考城人,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年)出任。[78]
  • 王彧,字景文,琅邪臨沂人,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2年)到六年(464年)在任。[79]
  • 孔覬,字思遠,會稽山陰人,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到八年(464年)在任。[80]
  • 孔道存,會稽山陰人,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出任。[80]
  • 王錫,琅邪臨沂人,南朝宋時在任,卒官。[73]
  • 王奐,字彥孫,琅邪臨沂人,宋後廢帝元徽元年(473年)出任。[81]
  • 蕭賾,字宣遠,蘭陵人,宋後廢帝元徽四年(476年)到宋順帝昇明元年(477年)在任。[82]
  • 柳世隆,字彥緒,河東解人,宋順帝昇明元年(477年)到二年(478年)在任。[83]

江夏太守(479年—481年)

江夏內史(481年—500年)

  • 褚炫,字彥緒,河南陽翟人,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離任。[84]
  • 孫謙,字長遜,東莞莒人,齊武帝永明初在任。[85]
  • 沈沖,字景綽,吳興武康人,齊武帝永明初在任。[86]
  • 劉季連,字惠續,彭城人,齊武帝永明初在任。[87]
  • 石文安,字守休,會稽人,齊武帝永明中在任。[87]
  • 孔琇之,會稽山陰人,齊武帝永明中在任。[88]
  • 王茂,字休遠,太原祁人,齊武帝永明中在任。[89]
  • 孔琇之,會稽山陰人,齊鬱林王隆昌元年(494年)除,未拜,卒。[88]
  • 陸慧曉,字叔明,吳郡吳人,齊鬱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到齊明帝建武初在任。[90]
  • 張沖,字思約,吳郡吳人,齊東昏侯永泰元年(498年)到永元元年(499年)在任。[81]

江夏太守(500年—565年)

  • 程茂,齊東昏侯永元三年(501年)離任。[81]
  • 韋叡,字懷文,京兆杜陵人,齊和帝中興元年(501年)到二年(502年)在任。[91]
  • 王志,字次道,琅邪臨沂人,梁武帝天監七年(508年)到九年(510年)在任。[92]
  • 蕭琛,字彥瑜,蘭陵人,梁武帝天監九年(510年)出任。[93]
  • 丘仲孚,字公信,吳興烏程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85]
  • 臧未甄,東莞莒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94]
  • 夏侯亶,字世龍,譙郡銍人,梁武帝天監十五年(516年)到十七年(518年)在任。[95]
  • 到溉,字茂灌,彭城武原人,梁武帝時在任。[96]
  • 劉孺,字孝稚,彭城人,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年)到五年(533年)在任。[97]
  • 樂法才,字元備,南陽淯陽人,梁武帝時在任。[98]
  • 王沖,字長深,琅邪臨沂人,梁武帝大同中在任。[99]
  • 郝迴,安陸人,南朝梁時在任。[100]
  • 褚球,字仲寶,河南陽翟人,梁武帝中大同中除,以疾不赴職。[97]

江夏內史(565年—589年)

江夏郡太守(607年—621年)

江夏郡太守(742年—758年)

  • 崔僔(天寶年間)
  • 康某(天寶年間)
  • 董某(756年—757年)
  • 崔寓(757年)
  • 韋良宰(757年—759年)[101]

國主

晉朝江夏國(300年代—403年,404年—420年)

蘭陵國(291年—300年代)/江夏國(300年代—403年,404年—420年)[102][103][104]
以舉門無辜受禍及伐蜀之功封,食邑4800戶→8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蘭陵公 成公 衛瓘 291年追封
蘭陵世子 貞世子 衛恆 衛瓘子
2 蘭陵公→江夏公 衛璪 ?—311年 衛恆子
3 江夏郡開國公 衛崇 衛瓘玄孫
4 江夏郡開國公 衛准
5 江夏郡開國公
6 江夏郡開國公 衛璵 ?—420年 衛准孫
宋受禪,國除

劉宋江夏國(424年—479年)

江夏國(424年—479年)丨食邑5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江夏郡王 文獻王 劉義恭 424年—465年 宋武帝第五子
2 江夏郡王 宣王 劉叡 465年追封 劉義恭第二子
3 江夏郡王 愍王 劉伯禽 465年追封 劉義恭第十三子
4 江夏郡王 劉子綏 465年—466年 劉義恭兄孫
5 江夏郡王 劉伯猷 467年—471年 劉義恭兄孫
6 江夏郡王 劉躋 471年—479年 劉義恭兄孫
齊受禪,降封沙陽縣開國公

南齊江夏國(481年—494年)

江夏國(481年—494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江夏郡王 蕭鋒 481年—494年 齊高帝第十二子
伏誅,國除

南齊江夏國(494年—500年)

江夏國(494年—500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江夏郡王 蕭寶玄 494年—500年 齊明帝第三子
伏誅,國除

南陳江夏國(565年—589年)

江夏國(565年—589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江夏郡王 陳伯義 565年—589年 陳文帝第九子
陳亡,國除

參見

註釋及徵引文獻

  1. 漢書》地理志江夏郡條下注云「高帝置」,誤。
  2. 《漢書》地理志、《後漢書》郡國志江夏郡首縣皆為西陵。《水經注》江水、《通典》、《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謂江夏郡治安陸。《讀史方輿紀要》謂治西陵。
  3. 軑音帶,漢語拼音:dài。《說文解字》:「從車大聲」。《康熙字典》:「軑字從車從犬。」
  4. 《續漢書》郡國志
  5. 《張遼傳》:復別擊荊州,定江夏諸縣,還屯臨潁,封都亭侯。
  6. 《吳錄》載策表曰:「臣討黃祖,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羨縣。
    《孫策傳》策收得勳兵二千餘人,船千艘,遂前進夏口攻黃祖。時劉表遣從子虎、南陽韓晞將長矛五千,來為黃祖前鋒。策與戰,大破之。
    《周瑜傳》十三年春,權討江夏,瑜為前部大督。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
    《孫皎傳》遷都護征虜將軍,代程普督夏口。黃蓋及兄瑜卒,又並其軍。賜沙羨、雲杜、南新市、竟陵為奉邑,自置長吏。
    《凌統傳》後權復征江夏,統為前鋒,與所厚健兒數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數十里。行入右江,斬黃祖將張碩,盡獲船人。還以白權,引軍兼道,水陸並集。時呂蒙敗其水軍,而統先搏其城,於是大獲。
    《程普傳》權分荊州與劉備,普復還領江夏,遷盪寇將軍。
    《獻帝春秋》孫權欲與備共取蜀,遣使報備曰:「米賊張魯居王巴、漢,為曹操耳目,規圖益州。劉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則荊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進討張魯,首尾相連,一統吳、楚,雖有十操,無所憂也。」備欲自圖蜀,拒荅不聽,曰:「益州民富彊,土地險阻,劉璋雖弱,足以自守。張魯虛偽,未必盡忠於操。今暴師於蜀、漢,轉運於萬里,欲使戰克攻取,舉不失利,此吳起不能定其規,孫武不能善其事也。曹操雖有無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議者見操失利於赤壁,謂其力屈,無復遠志也。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將欲飲馬於滄海,觀兵於吳會,何肯守此坐須老乎?今同盟無故自相攻伐,借樞於操,使敵承其隙,非長計也。」權不聽,遣孫瑜率水軍住夏口。備不聽軍過,謂瑜曰:「汝欲取蜀,吾當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使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據南郡,備自住潺陵。權知備意,因召瑜還。
    《通典》漢高祖置江夏郡。後漢因之,荊州牧劉表將黃祖守在此。按吳志孫策表曰:「臣到沙羡縣祖屯處,破之。」。吳分江夏,孫權初城江夏。夏口、建安十三年,孫權征黃祖,克之,後遂置兵鎮。
    《武昌記》曰:大帝築城於江夏,以程普為太守。
    《太平寰宇記》夏口為名今州即江夏郡之沙羡縣地後漢因之後劉表以黃祖為江夏郡之太守又江夏記雲一名夏口一名魯口按三國志吳主破黃祖於沙羡收其地為都名遂改武昌又武昌記雲大帝築城於江夏山為江夏城即今郡以程普為江夏太守督夏口遂欲都鄂改為武昌。
  7. 《賀齊傳》先是戲口守將晉宗殺將王直,以衆叛如魏,魏以為蘄春太守,數犯邊境。六月,權令將軍賀齊督糜芳、劉邵等襲蘄春,邵等生虜宗。
    《胡綜傳》吳將晉宗叛歸魏,魏以宗為蘄春太守,去江數百里,數為寇害。權使綜與賀齊輕行掩襲,生虜得宗,加建武中郎將。
    《太平御覽》初,晉宗為浠口將,以眾叛如魏,還為蘄春太守,圖襲安樂,取其保質。權以為恥,因軍初罷,六月盛夏,出其不意,詔齊督麋芳、鮮于丹等襲蘄春,生虜宗。吳復置蘄春郡。
    《蔣濟傳》明帝即位,賜爵關內侯。大司馬曹休帥軍向皖,濟表以為「深入虜地,與權精兵對,而朱然等在上流,乘休後,臣未見其利也。」軍至皖,吳出兵安陸,濟又上疏曰:「今賊示形於西,必欲並兵圖東,宜急詔諸軍往救之。」會休軍已敗,盡棄器仗輜重退還。
    《陸遜傳》軍到白圍,託言住獵,潛遣將軍周峻、張梁等擊江夏新市、安陸、石陽,石陽市盛,峻等奄至,人皆捐物入城。城門噎不得關,敵乃自斫殺己民,然後得闔。斬首獲生,凡千餘人。
    《建康實錄》:嘉禾中,(陸遜)都護諸軍,與諸葛瑾等征襄陽,定安陸、石陽。
    《陸遜傳》閏月,大將軍瑾卒。秋八月,陸遜城邾。
    《州郡序》邾城、赤烏四年,陸遜常以三萬兵戍之。
    《通典》吳後得邾城。孫權赤烏中,使陸遜攻邾,常以三萬兵守之。
    《太平寰宇記》:(黃州)漢為江夏郡西陵縣地。三國時初屬魏,吳赤烏三年使陸遜攻邾城,常以三萬兵守之,是此地。
  8. 謝鍾英按:「據此,孫權斬(黃)祖未有江夏地。」
  9. 謝鐘英:蓋琦戰士萬人留鎮夏口,江夏全境俱為琦有。廬江與江夏接境,故雷緒率部曲來降。
  10. 吳之全有江夏斷在此時。先主傳建安十三年,與曹公戰於赤壁,曹公引歸,先主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其時江夏全境俱為琦有,迨琦既沒,吳遂略取江夏諸縣以通道江陵,於是程普為江夏太守。及孫皎代程普督夏口,賜沙羨,雲杜,南新市,竟陵為奉邑,見《皎傳》
  11. 《孫策傳》吳歷曰:曹公聞策平定江南,意甚難之,常呼「猘兒難與爭鋒也」。
    《吳主傳》傅子曰:孫策為人明果獨斷,勇蓋天下,以父堅戰死,少而合其兵將以報讎,轉鬬千里,盡有江南之地,誅其名豪,威行鄰國。及權繼其業,有張子布以為腹心,有陸議、諸葛瑾、步隲以為股肱,有呂範、朱然以為爪牙,分任受職,乘閒伺隙,兵不妄動,故戰少敗而江南安。
    《劉巴傳》表卒,曹公征荊州。先主奔江南,荊、楚羣士從之如雲,而巴北詣曹公。
    《後漢書》:遂以琮為嗣。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將因奔喪作難。會曹操軍至新野,琦走江南。
    《資治通鑑》:表卒,瑁、允等遂以琮為嗣。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將因奔喪作難。會曹操軍至,琦奔江南
    《襄陽記》:表卒琮竟嗣立,以侯印與琦。琦怒而投之,偽辭赴喪,有討瑁、允之意。會王師已臨其郊,琮舉州請罪,琦遂奔於江南。
  12. 《胡綜傳》:策薨,權為討虜將軍,以綜為金曹從事,從討黃祖,拜鄂長。
    《先主傳》引《江表傳》:備從魯肅計,進住鄂縣之樊口。諸葛亮詣吳未還,備聞曹公軍下,恐懼,日遣邏吏於水次候望權軍。
    《資治通鑒》備用肅計,進住鄂縣之樊口。
    《輿地廣記》:上武昌縣故楚之東鄂也,楚子熊渠封中子紅為鄂王,二漢鄂縣屬江夏郡,吳孫權都之。
  13. 《先主傳》琦病死,羣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
  14. 《先主傳》引《江表傳》: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從權借荊州數郡。
    《資治通鑒》:會劉琦卒,權以備領荊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給備。備立營於油口,改名公安。
    《建康實錄》:時彭城太守呂範進說權曰:「劉備雖窮迫見歸,得雨非池中物,請及今困留之。」權不納,遙表漢以備為荊州牧,使治公安。
    《通鑑紀事本末》: 十四年冬十二月,孫權以備領荊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給備。備立營於油口,改名公安。
    《續後漢書》:十四年冬昭烈表孫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㑹劉琦卒權表昭烈領荊州牧。
  15. 《吳主傳》未戰,會曹公入漢中,備懼失益州,使使求和。權令諸葛瑾報,更尋盟好,遂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備。
    《呂蒙傳》劉備請盟,權乃歸普等,割湘水,以零陵還之。
    《資治通鑒》會聞魏公操將攻漢中,劉備懼失益州,使使求和於權。權令諸葛瑾報命,更尋盟好。遂分荊州,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備。
  16. 《先主傳》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
  17. 吳增僅和楊守敬曰: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破黃祖遂有江夏南部,與魏對置,郡治沙羨。領有竟陵縣。
  18. ◎謝鍾英曰:及孫皎代程普督夏口,賜沙羡、雲杜、南新市、竟陵為奉邑,見《皎傳》。吳之全有江夏斷在此時。其後沔北地漸入魏。嘉禾五年,遣將軍周峻等擊江夏、新市、安陸、石陽,見《陸遜傳》。諸葛亮曰「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可知沔北之安陸、新市、雲杜、竟陵於黃武中皆入魏也。
    王先謙曰:江夏郡,魏、吳分立,竟陵、雲杜、南新市、安陸四縣地在沔北。建安中屬吳,黃武時皆屬魏。
    ◎(盧)弼按:○《魏志·文聘傳》:聘為江夏太守,屯沔口。○《吳志·魯肅傳》:肅子淑,為夏口督。○胡三省謂自孫權置夏口督,屯江南,而江北之夏口晦。諸葛亮曰:「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此數語,於當日情勢最為瞭然,故沔北之安陸、新市、雲杜、竟陵,黃武中皆入魏,與魏以漢水為界。文聘在江夏數十年,名震敵國,賊不敢侵,見《聘傳》,可證。……《夏侯尚傳》「荊州殘荒,外接蠻夷,而與吳阻漢水為境」,謝氏謂魏江夏郡境北界義陽、汝南,東界弋陽隙地,西及南皆阻漢水接吳,此實魏江夏郡之轄境也。
  19. 錢林書《續漢書郡國志匯釋》:竟陵大城即秦、漢竟陵縣,則在東荊河西岸、漢水西南岸。……當秦、漢竟陵縣,在今湖北潛江市西北東荊河西岸、漢江南。
  20. 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第171頁
  21. 《周魴傳》:別遣從弟孫奐治安陸城,修立邸閣,輦貲運糧,以為軍儲。
  22. 吳增僅、楊守敬《三國郡縣表附考證》卷8《吳荊州部二·江夏郡》: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破黃祖遂有江夏南境,與魏對置,郡治沙羡。又《考證·荊州安陸》:安陸入魏當在嘉禾初也。
    錢林書《續漢書郡國志匯釋》:姑作吳嘉禾元年即魏太和六年(232年)安陸入魏。
    《三國郡縣表附考證》卷3《魏荊州部七·考證》江夏郡南新市縣:《吳志·孫皎傳》:建安中,賜南新市等四縣為奉邑,知是時新市地已入吳。《陸遜傳》:嘉禾五年(236年),擊新市、安陸、石陽三縣。疑與安陸同時入魏。
  23. 《元和郡縣圖志》:吳理武昌,曹魏與晉俱理安陸,故漢所理江夏郡前書多言在安陸。
  24. 《郡國志》:沔州今理漢陽縣。春秋鄖國之地。戰國時屬楚。秦屬南郡。二漢屬江夏郡。魏初有之,為重鎮。曹公定荊州後,以文聘為江夏太守,守沔口,止石梵,吳軍來攻,不剋。後屬吳,亦為重鎮。孫權嘉禾中,陸遜屯江夏、沔口。
    《通典》:沔口、建安十五年,文聘為江夏太守,鎮焉。其後吳軍頻攻不拔。青龍後屬吳,即今漢陽縣。
  25. 《孫奐傳》引江表傳曰:初權在武昌,欲還都建業,而慮水道溯流二千裏,一旦有警,不相赴及,以此懷疑。及至夏口,於塢中大會百官議之,詔曰:「諸將吏勿拘位任,其有計者,為國言之。」諸將或陳宜立柵柵夏口,或言宜重設鐵鎖者,權皆以為非計。時梁為小將,未有知名,乃越席而進曰:「臣聞香餌引泉魚,重幣購勇士,今宜明樹賞罰之信,遣將入沔,與敵爭利,形勢旣成,彼不敢幹也。使武昌有精兵萬人,付智略者任將,常使嚴整。一旦有警,應聲相赴。作甘水城,輕艦數十,諸所宜用,皆使備具。如此開門延敵,敵自不來矣。」權以梁計為最得,即超增梁位。後稍以功進至沔中督。
  26. 《吳主傳》:夏五月,權遣陸遜、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孫韶、張承等向廣陵、淮陽,權率大衆圍合肥新城。
  27. 《欽定古今圖書》:沔州春秋鄖國之地。戰國時屬楚。秦屬南郡。二漢屬江夏郡。魏初有之,為重鎮。後屬吳,亦為重鎮。晉宋以來,並屬江夏郡。後周置復州。隋煬帝初,改為沔州,尋改為沔陽郡,則通有今竟陵郡之地。
  28. 《一統志》竟陵縣地屬江夏郡,後漢因之。三國吳為石城,置牙門戍。晉元康九年,置竟陵郡。
    《元和志》:長壽城,本古之石城,背山臨漢水,吳於此置牙門戍。晉羊祜亦置戍焉。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部都尉置竟陵郡,治石城。
    《元和郡縣志》縣城本古之石城,背山臨漢水,呉於此置牙門戍城,羊祜鎮荊州亦置戍焉,即今州理是也。
  29.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曰:曹魏江夏郡領有石陽、鄳、平春、西陵、西陽、軑等六縣。……(吳江夏郡)當領有沙羡、鄂、下雉、竟陵、雲杜、安陸、南新市、蘄春、邾等九縣。
  30. 錢林書《續漢書郡國志匯釋》:當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吳得江夏時置石陽縣。八月即入魏,為魏江夏郡治。
  31. 31.0 31.1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32. 32.0 32.1 《舊唐書 卷四十 志第二十》
  33.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34. 《續漢書 志第二十二 郡國四》
  35.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36. 《宋書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37. 《漢書 卷九十 酷吏傳第六十》
  38. 《漢書 卷七十八 蕭望之傳第四十八》
  39. 《後漢書 卷十七 馮岑賈列傳第七》
  40. 《後漢書 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41. 《後漢書 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42. 《後漢書 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
  43. 《三國志 卷六十 吳書十五 賀全呂周鍾離傳第十五》裴註引虞預《晉書》
  44. 《後漢書 卷四十六 郭陳列傳第三十六》
  45. 《後漢書 卷三十四 梁統列傳第二十四》
  46. 《後漢書 卷八十二下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
  47. 《後漢書 卷三十九 蜀書九 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
  48. 《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弟一》
  49. 《後漢書 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
  50.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
  51. 《三國志 卷十八 魏書十八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52. 《三國志 卷五十五 吳書十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第十》
  53. 《三國志 卷五十四 吳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54. 《三國志 卷四十六 卷五十一 吳書六 宗室傳第六》
  55. 《三國志 卷六十二 吳書十七 是儀胡綜傳第十七》
  56. 《三國志 卷五十八 吳書十三 陸遜傳第十三》
  57. 《三國志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58. 《新唐書 卷七十一 表第十一》
  59. 《晉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十三》
  60. 60.0 60.1 《晉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61. 61.0 61.1 61.2 61.3 61.4 《晉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
  62. 《晉書 卷七十 列傳第四十》
  63. 《晉書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64. 《晉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65. 《晉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66. 《晉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七》
  67. 《晉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68. 68.0 68.1 《晉書 卷八 帝紀第八》
  69. 69.0 69.1 69.2 69.3 《晉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70. 70.0 70.1 《晉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
  71. 《晉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72. 72.0 72.1 《宋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七》
  73. 73.0 73.1 73.2 73.3 《宋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
  74. 74.0 74.1 《宋書 卷五十 列傳第十》
  75. 《宋書 卷五 本紀第五》
  76. 《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77. 《宋書 卷六 本紀第六》
  78. 《宋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79. 《宋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80. 80.0 80.1 《宋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81. 81.0 81.1 81.2 《南齊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
  82. 《南齊書 卷三 本紀第三》
  83. 《南齊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五》
  84. 《南齊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
  85. 85.0 85.1 《梁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七》
  86. 《南齊書 卷三十四 列傳第十五》
  87. 87.0 87.1 《梁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88. 88.0 88.1 《南齊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89. 《梁書 卷九 列傳第三》
  90. 《南齊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二十七》
  91. 《梁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92. 《梁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93. 《梁書 卷二十六 列傳第二十》
  94. 《梁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六》
  95. 《梁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96. 《梁書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四》
  97. 97.0 97.1 《梁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98. 《梁書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三》
  99. 《陳書 卷十七 列傳第十一》
  100. 《新唐書 卷七十三 表第十三》
  101. 《唐刺史考全編》
  102. 《晉書 卷三十六 列傳第六》
  103. 《宋書 卷六十 列傳第二十》
  104. 《謝溫墓誌》

參考書目

  •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