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郡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北海郡,中國古代的[1][2]

建置沿革

漢朝

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削膠西國營陵、淳于、平壽、都昌、斟、桑犢六縣置北海郡[3]治所營陵縣(今山東昌樂縣東南五十里),後屬青州刺史部

漢武帝時,削膠西國安丘縣,別屬北海郡。元朔二年(前127年),菑川國推恩置劇侯國、平望侯國、平的侯國、劇魁侯國、益都侯國,別屬北海郡。元鼎元年(前116年),城陽國推恩置瓡侯國、東淮侯國,菑川國推恩置陸侯國,別屬北海郡。漢昭帝元鳳三年(前78年),益都侯國除。漢宣帝地節四年(前66年),膠東國推恩置樂望侯國、饒侯國、柳泉侯國,別屬北海郡。五鳳三年(前55年),陸侯國除;又以菑川王劉終古罪,削其益縣、壽光縣入北海郡,益都縣併入益縣,陸縣併入壽光縣。漢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膠東國推恩置羊石侯國、石鄉侯國、新城侯國、上鄉侯國,別屬北海郡。漢成帝建始二年(前32年),膠東國推恩置平城侯國、密鄉侯國、樂都侯國,高密國推恩置膠陽侯國、成鄉侯國,別屬北海郡。至此,北海郡領營陵、淳于、平壽、都昌、斟、桑犢、安丘、益、壽光九縣,劇、平望、平的、劇魁、瓡、樂望、饒、柳泉、羊石、石鄉、新城、上鄉、平城、密鄉、樂都、膠陽、成鄉十七侯國[3][4]

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省菑川、高密、膠東三國,屬縣併入北海郡,省並小縣。建武二十八年(52年),徙封魯王劉興為北海王,改北海郡為北海國[5]漢和帝永元元年(97年),復置淳于縣。漢安帝永初元年(107年),琅邪國推恩置平昌侯國、朱虛侯國,別屬北海國。後復置壯武、下密二縣。至此,北海國領劇、營陵、平壽、都昌、安丘、淳于、平昌、朱虛、東安平、高密、昌安、夷安、膠東、即墨、壯武、下密、挺、觀陽十八縣(侯國),治劇縣(今山東省壽光市東南三十一里)[6]漢獻帝建安三年(198年),置城陽郡,北海國淳于、高密、壯武、平昌、夷安、昌安、營陵、朱虛等縣屬之[7][8]。建安十一年(206年),國除為北海郡[9]

魏晉南北朝

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進封贊公曹袞為北海王,改北海郡為北海國。黃初四年(223年),降封北海王曹袞為贊王,復為北海郡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進封陽平縣王曹蕤為北海王,改北海郡為北海國青龍元年(233年),國除為北海郡[10]

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封宗室司馬陵為北海王,改北海郡為北海國咸寧三年(277年),徙封北海王司馬陵為任城王,省並北海國入齊國太康四年(283年),立齊王子司馬寔為北海王[11],分齊國平壽、都昌、膠東、下密四縣復置北海國[12]晉惠帝太安元年(302年),廢北海王司馬寔,國除為北海郡[13]

十六國時期,北海郡先後為後趙(323年-350年)、段龕(350年-356年)、前燕(356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東晉(384年-399年)、南燕(399年-410年)所有,治平壽縣(今山東省濰坊市西南)。 [14]

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年),再次收復北海郡,領都昌、膠東、劇、即墨、下密、平壽六縣[8]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青州失陷,北海郡入北魏[15]。即墨縣改屬長廣郡[12]

宋明帝泰始六年(470年),在鬱洲(今江蘇省連雲港市雲台山一帶)僑置青州,其下又僑置北海郡等郡,北海郡領鬱、廣饒、贛榆、膠東、劇、下密、平壽七縣。齊高帝建元中,改鬱縣為都昌縣[16]東魏孝靜帝武定七年(549年),奪取南梁北海郡,改為東海郡[12]

隋唐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北海郡,領縣直屬青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青州為北海郡,領十縣。[17]

縣名 現在地名 簡介 備註
益都縣 舊置齊郡,開皇初廢,大業初置北海郡。有堯山、鋋山。
臨淄縣 北齊廢臨淄縣及東安平縣西安縣。開皇十六年又置臨淄及時水縣。大業初廢高陽縣、時水縣入臨淄縣。有社山、葵丘、牛山、稷山。
千乘縣 舊置樂安郡,開皇初郡廢。
博昌縣 舊曰樂安縣,開皇十六年改焉。又十八年析置新河縣,大業初廢入焉。
壽光縣 山東省壽光市 開皇十六年置閭丘縣,大業初廢入焉。
臨朐縣 舊曰昌國。開皇六年改為逢山,又置般陽縣。大業初改曰臨朐縣,並廢般陽縣入。有逢山、沂山、穆陵山、大峴山。有汶水、浯水。
都昌縣 有箕山、阜山、白狼山。
北海縣 舊曰下密縣,置北海郡。北齊改郡曰高陽郡,開皇初郡廢。十六年分置濰州,大業初州廢,縣改名焉。
營丘縣 北齊廢,開皇十六年復。有叢角山、女節山。
下密縣 北魏曰膠東縣,北齊廢。開皇六年復,改為濰水縣。大業初改名焉。有鐵山。有溉水。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北海郡為青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青州為北海郡,領七縣:益都、臨淄、博昌、壽光、千乘、臨朐、北海。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北海郡為青州[18]

人口

行政長官

北海守(前155年-前148年)

北海太守(前148年-9年)

  • 朱邑,字仲卿,廬江舒人,漢宣帝地節四年(前66年)離任。[20]
  • 張延壽,漢宣帝地節四年(前66年)到元康元年(前65年)在任。[20]
  • 陳咸,字子康,沛郡相人,漢成帝時在任。[21]
  • 范延壽,字子路,安成人,漢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離任。[20]

北海太守(23年-52年)

北海相(52年-206年)

北海太守(206年-222年)

北海相(222年-223年)

北海太守(223年-232年)

北海相(232年-233年)

北海太守(233年-265年)

北海相(265年-277年)

北海相(283年-289年)

北海內史(289年-302年)

北海太守(302年-356年)

  • 王摶,太原晉陽人,晉愍帝建興元年(313年)被殺。[34]

北海太守(410年-577年)

北海郡守(577年-583年)

北海郡太守(607年-619年)

北海郡太守(742年-758年)

  • 竇誡盈,河南洛陽人,唐玄宗天寶初在任。[46]
  • 李邕,唐玄宗天寶四載(745年)至六載(747年)在任。[46]
  • 李力牧,唐玄宗天寶九載(750年)至十載(751年)在任。[46]
  • 趙居貞,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年)前後在任。[46]
  • 賀蘭進明,唐玄宗天寶十五載(756年)在任。[46]
  • 鄧景山,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至二載(757年)以青密節度使兼任。[46]

參考資料

  1. (唐)杜佑撰. 四库家藏 通典 3.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4. ISBN 7-80603-833-7. 
  2. 葛劍雄主編; 凍國棟著. 中国人口史 第2卷 隋唐五代时期.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 ISBN 730903161X. 
  3. 3.0 3.1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
  4. 《漢書 卷十五 王子侯表第三》
  5. 《後漢書 卷一下 光武帝紀第一下》
  6. 6.0 6.1 《後漢書 志第二十二 郡國四》
  7.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
  8. 8.0 8.1 8.2 《宋書 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9. 《後漢書 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
  10. 《三國志 卷二十 魏書二十 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11. 《晉書 卷三 帝紀第三》
  12. 12.0 12.1 12.2 12.3 《魏書 卷一百六中 地形志二中第六》
  13.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
  14.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15. 15.0 15.1 15.2 15.3 《南齊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九》
  16. 《南齊書 卷十四 志第六》
  17. 17.0 17.1 《隋書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18. 18.0 18.1 《舊唐書 卷三十八 志第十八》
  19.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20. 20.0 20.1 20.2 《漢書 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21. 《漢書 卷六十六 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第三十六》
  22. 後漢書·李章傳》:時北海安丘大姓夏長思等反,遂囚太守處興,而據營陵城。
  23. 全後漢文·卷三十九》引《風俗通》:《後漢·酷吏李章傳》注漢有北海相處興。
  24. 後漢書·董宣傳》:累遷北海相。
  25. 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三》引《風俗通》:汝南周翁仲,初為太尉掾,婦產男。及為北海相
  26. 《北海相景君碑》
  27. 後漢書·霍諝傳》:再遷北海相。
  28. 後漢書·黨錮列傳》:秦周字平王,陳留平丘人,北海相。
  29. 後漢書·杜密傳》:三遷太山太守、北海相。
  30. 後漢書·孔融傳》:時黃巾寇數州,而北海最為賊衝,卓乃諷三府同舉融為北海相。
  31. 三國志·臧霸傳》:太祖以霸為琅邪相,敦利城、禮東莞、觀北海、康城陽太守。
  32. 《北堂書鈔》卷77注引謝承《後漢書》:蔣崇為北海相,督郵闕,更選功曹吏徐蒙,曰:「無可為督郵者,唯功曹耳。」崇遂署蒙,遣行縣,無犯所白。崇謂曰:「相以督郵為耳目也。」
  33. 《三國志 卷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34. 《資治通鑑 卷八十八 晉紀十》
  35. 《魏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一》
  36. 《宋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四》
  37. 《宋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38. 《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二十五》
  39. 《宋書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40. 《宋書 卷八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41. 《魏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五十四》
  42. 《魏書 卷九十三 列傳恩倖第八十一》
  43. 《魏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44. 《魏書 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四》
  45.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逢君銘
  46.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唐刺史考全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