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郡

出自求聞百科

竟陵郡,中國古代的。轄區在今湖北省境。

建置沿革

六朝

西晉元康九年(299年)析江夏郡置,治所石城縣劉宋時名萇壽縣,今湖北省鍾祥市)。劉宋轄境約今湖北省鍾祥天門京山潛江仙桃等市縣地。南齊以後治所屢遷。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竟陵太守孫暠降於西魏,雖然次年又重新降梁,但西魏打敗梁軍後,梁所任的竟陵太守王叔孫殺了孫暠降魏,竟陵郡也重新為魏所有。[1]陳文帝天嘉二年(561年),以武昌、國川二縣僑置竟陵郡,以安流民。[2]

隋唐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郢州為竟陵郡。竟陵郡戶五萬三千三百八十五,領八縣:[3]

縣名 現在地名 簡介 備註
長壽縣 北周置石城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置竟陵郡。又南梁置北新州梁寧郡等八郡,北周保定中,州及八郡總管廢入焉。有敖山。
藍水縣 劉宋僑置馮翊郡蓮勺縣,西魏改郡為漢東郡,縣為藍水縣。又劉宋置高陸縣,西魏改曰滶水縣。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省滶水入焉。有唐水。
棨川縣 北周置,及置滶川郡。又置清縣,西魏改曰滶陂縣。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省滶陂縣入焉。
漢東縣 南齊置,曰上蔡縣,及置齊興郡。北周郡廢。開皇十八年縣改名焉。有東溫山。
清騰縣 南梁置,曰梁安縣,又立崇義郡。北周廢郡。北周又有遂安郡。開皇初廢,七年改名焉。有清騰山。
樂鄉縣 舊置武寧郡,西魏置鄀州。又南梁置旌陽縣,後改名惠懷縣,西魏又改曰武山縣。開皇七年郡廢,大業初州廢,又廢武山縣入焉。有武陵山。
豐鄉縣 西魏置,又置基州章山郡。開皇七年郡廢,大業初州廢。
章山縣 西魏置,曰祿麻縣,及立上黃郡。開皇七年郡廢,大業初縣改名焉。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竟陵郡為郢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郢州為富水郡復州為竟陵郡。竟陵郡領三縣:

縣名 現在地名 簡介 備註
沔陽縣 上。
竟陵縣 上,有五花山;有石堰渠咸通中,刺史董元素開。
監利縣 中下。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竟陵郡為復州。[4]

人口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竟陵郡有8591戶,44375口。[5]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竟陵郡有53385戶。[3]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竟陵郡有8210戶,44885口。[4]

行政長官

竟陵太守(299年—307年)

竟陵內史(307年—311年)

竟陵太守(311年—424年)

竟陵內史(424年—432年)

竟陵太守(432年—453年)

竟陵內史(453年—459年)

竟陵太守(459年—477年)

竟陵相(477年—479年)

  • 黃僧念,竟陵人,宋順帝昇明二年(478年)從誅。[24]

竟陵太守(479年—482年)

竟陵內史(482年—499年)

竟陵太守(499年—500年)

竟陵內史(500年—501年)

  •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齊東昏侯永元二年(500年)十二月由太守改稱,齊和帝中興元年(501年)三月改為太守。[26]

竟陵太守(501年—550年代)

  •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齊和帝中興元年(501年)三月由內史改稱,是年離任。[26]
  • 韋放,字元直,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離任。[27]
  • 康絢,字長明,華山藍田人,梁武帝天監九年(510年)離任。[28]
  • 裴邃,字淵明,河東聞喜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27]
  • 魚弘,襄陽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27]
  • 柳仲禮,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離任。[29]
  • 王僧辯,字君才,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到三年(549年)在任。[29]
  • 孫暠,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舉郡降於西魏[1]

竟陵郡太守(607年—621年)

竟陵郡太守(742年—758年)

國主

西晉竟陵國(307年—311年)

竟陵國(307年—311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竟陵王 司馬楙 307年—311年 司馬整子

南朝宋竟陵國(424年—432年)

竟陵國(424年—432年)/南譙國(432年—453年)/南郡國(453年—454年)丨食邑5000戶→10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竟陵郡王→南譙郡王→南郡王 劉義宣 424年—454年 宋武帝第六子

南朝宋竟陵國(453年—459年)

廣陵國(443年—449年)/隋國(449年—453年)/竟陵國(453年—459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廣陵郡王→隋郡王→竟陵郡王 劉誕 443年—459年 宋文帝第六子

南朝宋竟陵國(477年—479年)

竟陵國(477年—479年)
以迎立順帝之功封,食邑5000戶→8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竟陵郡開國公 蕭道成 477年—479年
進封齊公

南朝齊竟陵國(482年—499年)

竟陵國(482年—499年)/巴陵國(499年—502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竟陵郡王 文宣王 蕭子良 482年—494年 齊武帝第二子
2 竟陵郡王→巴陵郡王 蕭昭冑 ?—501年 蕭子良子

南朝齊宣城國(500年—501年)

宣城國(500年—501年)
以宣城、南琅邪、南東海、東陽、臨海、新安、尋陽、南郡、竟陵、宜都十郡為國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宣城王 蕭寶融 500年—501年 齊明帝第八子
即皇帝位,國除

參見

參考文獻

  1. 1.0 1.1 《周書 卷二 帝紀第二》
  2. 《陳書 卷三 本紀第三》
  3. 3.0 3.1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4. 4.0 4.1 《舊唐書 卷四十 志第二十》
  5. 《宋書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6. 《晉書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7. 《晉書 卷七 帝紀第七》
  8. 8.0 8.1 《晉書 卷八 帝紀第八》
  9. 9.0 9.1 《晉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10. 《晉書 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
  11. 《晉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12. 12.0 12.1 《宋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七》
  13. 《晉書 卷九 帝紀第九》
  14. 14.0 14.1 《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15. 15.0 15.1 《宋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16. 《宋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六》
  17. 17.0 17.1 《宋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四》
  18. 《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二十五》
  19. 《宋書 卷五十 列傳第十》
  20. 《宋書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21. 《宋書 卷八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22. 《宋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23. 《南齊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24. 《宋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25. 《南齊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
  26. 26.0 26.1 26.2 《梁書 卷一 本紀第一》
  27. 27.0 27.1 27.2 《梁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28. 《梁書 卷十八 列傳第十二》
  29. 29.0 29.1 《梁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九》
  30. 《新唐書 卷七十二 表第十二 宰相世系二》
  31. 《舊唐書 卷一百一十二 列傳第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