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郡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武昌郡三國隋朝

建置沿革

漢獻帝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孫權公安都鄂,改鄂縣武昌縣,分江夏郡之武昌、陽新、沙羡、下雉四縣,豫章郡之柴桑縣,廬江郡之尋陽縣立武昌郡,屬荊州,治武昌縣(今湖北省鄂州市)。[1]不久,孫權改武昌郡為江夏郡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滅吳,改吳之江夏郡武昌郡,復立鄂縣,而武昌如故。[2]太康中,武昌郡領七縣:武昌、柴桑、陽新、沙羨、沙陽、鄂、官陵,包括今湖北省長江以南,嘉魚縣咸寧縣通山縣以東、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等地。[3]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立尋陽郡,柴桑縣改屬尋陽郡。後省併官陵縣。晉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年),省併沙陽縣。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沙陽縣改屬巴陵郡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分荊州立郢州,武昌郡改屬郢州。[2]南齊時,析置義寧、真陽二縣。[4]梁武帝時,設立雙頭郡西陽武昌二郡[5]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武昌郡,以郢州改置鄂州[6]

人口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武昌郡有14800戶。[3]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武昌郡有2546戶,11411口。[2]

行政長官

武昌太守(221年—?)

武昌太守(280年—324年)

  • 褚洽,河南陽翟人,西晉時在任。[8]
  • 劉根,晉惠帝太安二年(303年)遇害。[9]
  • 熊遠,字孝文,豫章南昌人,晉懷帝永嘉中領。[10]
  • 馮逸,晉懷帝永嘉中在任。[11]
  • 陶侃,尋陽柴桑人,晉愍帝建興中在任。[12]
  • 趙誘,字元孫,淮南人,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戰死。[13]
  • 王諒,字幼成,丹楊人,晉元帝太興元年(318年)在任。[14]
  • 周撫,字道和,汝南安城人,晉明帝永昌元年(322年)離任。[11]

武昌相(322年—324年)

武昌太守(324年—452年)

  • 劉詡,晉成帝咸和五年(330年)離任。[15]
  • 桓宣,譙國銍人,晉成帝咸和五年(330年)出任。[15]
  • 陳囂,晉成帝咸康五年(339年)離任。[16]
  • 陶茂,尋陽柴桑人,東晉時在任。[17]
  • 熊鳴鵠,豫章南昌人,東晉時在任。[10]
  • 謝恩,或名思,字景伯,陳郡陽夏人,東晉時在任。[18]
  • 徐彥則,東晉時在任。[19]
  • 庾楷,潁川鄢陵人,晉安帝隆安中在任。[20]
  • 阮長之,字茂景,陳留尉氏人,宋文帝元嘉初在任。[21]
  • 蔡興宗,濟陽考城人,宋文帝元嘉後期在任。[22]

武昌內史(452年—455年)

  • 沈慶之,字弘先,吳興武康人,宋文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假。[23]

武昌太守(455年—483年)

武昌內史(483年—485年)

武昌太守(485年—537年)

  • 劉靈真,平原人,南朝齊時在任。[29]
  • 伏曼容,字公儀,平昌安丘人,齊明帝建武中離任。[30]
  • 何遠,字義方,東海郯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31]
  • 夏侯夔,字季龍,譙郡譙人,梁武帝普通七年(426年)離任。[5]
  • 蕭恭,字敬範,蘭陵人,梁武帝時在任。[32]

武昌內史(537年—546年)

武昌太守(552年—582年)

  • 周炅,字文昭,汝南安成人,陳武帝永定中到陳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帶。[33]
  • 陸山才,字孔章,吳郡吳人,陳文帝天康元年(566年)卒官。[34]

武昌內史(582年—589年)

國主

東晉武昌國(322年—324年)

武昌國(322年—324年)[13]
食邑10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昌公 王敦 322年—324年
有罪,國除

南朝宋武昌國(452年—455年)

汝陰國(447年—452年)/武昌國(452年—455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汝陰郡王→武昌郡王 劉渾 447年—455年 宋文帝第十子
免為庶人,國除

南朝齊武昌國(483年—485年)

武昌國(483年—485年)/西陽國(485年—495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昌郡王→西陽郡王 蕭子明 483年—495年 齊武帝第十子
伏誅,國除

南朝梁武昌國(537年—546年)

武昌國(537年—546年)|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昌郡王 蕭𧫷 537年—546年 蕭統第四子
無子,國除

南朝陳武昌國(582年—589年)

武昌國(582年—589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昌郡王 陳叔虞 582年—589年 陳宣帝第十九子
陳亡,國除

參見

徵引文獻及註釋

  1. 《三國志 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
  2. 2.0 2.1 2.2 《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3. 3.0 3.1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4. 《南齊書 卷十五 志第七》
  5. 5.0 5.1 《梁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6.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7. 《三國志 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
  8. 《晉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
  9.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
  10. 10.0 10.1 《晉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11. 11.0 11.1 《晉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12. 《晉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13. 13.0 13.1 《晉書 卷六 帝紀第六》
  14. 《晉書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15. 15.0 15.1 《晉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
  16. 《晉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17. 《晉書 卷九十四 列傳第六十四》
  18. 《晉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19. 《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20. 《晉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五十四》
  21. 《宋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二》
  22. 《宋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23. 《宋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24. 《宋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
  25. 《宋書 卷十 本紀第十》
  26. 《南齊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
  27. 《宋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十五》
  28. 《南齊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三》
  29. 《梁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四十五》
  30. 《梁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二》
  31. 《梁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七》
  32. 《梁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33. 《陳書 卷十三 列傳第七》
  34. 《陳書 卷十八 列傳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