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闽南语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台湾闽南语
母语国家和地区台湾地区(台湾岛澎湖列岛
区域东亚
母语使用人数未知(1500万 根据 1997年)
语系
文字台闽汉字
罗马字白话字台罗拼音对照表
台湾语假名
台湾闽南语注音符号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台湾地区
语言代码
ISO 639-3nan
Glottologtaib1242[2]
中国台湾
玉山

台湾闽南语,是在中国台湾群岛澎湖群岛通行的本土语言,属于闽南语泉漳片,主流腔调与福建省厦门话(岛内腔、海沧腔)、泉州话漳州话(龙海腔)相近[a],并受日语台湾南岛语言影响甚多,以其为母语闽南裔台湾人是台湾地区第一大族群。

随着泉漳移民的居住范围扩及台湾各地,其语言逐渐成为台湾群岛与澎湖群岛最主要的通行语言之一;虽然日据时期及台湾光复后,当局先后推行日语与现代标准汉语,台湾闽南语现今依然于台湾普遍可闻。根据2009年所发表的《台湾年鉴》,台湾民众约有73%能够说台湾闽南语[3]

总体上说,台湾闽南语在北部为偏泉混合腔,兰阳平原和中南部平原偏内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4]。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带、北部沿海地区及兰阳平原,被称为内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区、台北盆地,被称为海口腔南部则为泉漳混合区。各腔调之间高度相通,一般对话均无困扰,仅少数发音不同。

历史

形成

参见: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

明朝末年,战乱频频,陆续有闽南、粤东籍移民渡海抵台。最初进行集体移民与农业开垦者,首推渡日海商颜思齐郑芝龙。颜思齐于1622年,率领部下占据笨港(今云林县北港镇),进而开拓诸罗山(今嘉义市)。颜氏死后,郑芝龙继承头领地位,遂横行于台湾海峡。1628年,接受明朝招安[5]明思宗崇祯年间,福建地区连年饥荒,郑芝龙建议福建巡抚熊文灿,招民数万人并给予三金一牛(一人白银三两、三人耕牛一头),吸引至台湾开垦。[6]虽然不少人在经济改善后即返回家乡,但亦有一部分占据平原土地、落地生根,并将闽南语一并传播至台湾。

1624年及1626年,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及鸡笼(今基隆市)。在荷兰人统治台湾的40年中,曾召募更多泉、漳甚至客籍汉人开垦台湾。在长期与平埔人杂处与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来台的闽南语亦开始出现别于原乡的变化。

明末郑成功失败后,1661年率大军攻占台湾、驱除荷人,建立明郑王朝。郑家出身泉州,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陈永华参军,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泉州人。因此,此时在台湾的闽南语以泉州音为优势[7]

1683年,施琅攻台,明郑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翌年,清廷为防遗民造反,施琅颁布渡台禁令,以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暂时中断移民渡台,在台湾汉人的人口中比重下降[8],而埋下闽南语稍微变化后成为台湾闽南语(台湾优势语言)的远因。雍正乾隆之世,禁令渐松。1874年因牡丹社事件,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遂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拓荒者,因而解除了长达百年以上的渡台禁令。

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12年间,闽人来台人数激增,其中又以泉漳最多,闽南语亦随移民传播至台湾各地。虽然不停地发生械斗,但日后由于交通发达、泉漳居民混居,使得泉漳两腔开始混合。除了宜兰(漳州腔)、鹿港台西(泉州腔)等少数地区保存较纯正的口音以外,台湾各地多通用一种“不漳不泉”,或“亦漳亦泉”的新闽南语。语言学家洪惟仁等学者称之泉漳滥,即泉漳混合之意。[9]

值得一提的是,1842年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逐渐成为闽南地区对外的门户。由于厦门古代隶属于泉州,但位于泉州漳州间,使得此时期形成的厦门话也是一种“半漳半泉”的闽南语,亦取代泉州话成为闽南语优势腔。[10]日据时期曾长期将厦门话发音奉为标准音而编纂辞书,[11]直至日占时代后被日本人称为台湾闽南语,两语开始在不同演化下出现差别。

近代

甲午战争后,1895年战败的清朝台湾割让日本。在日占时期,日本当局在教育方面推行日本语为“国语”的政策,日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亦成为族际公用语之一。然而,台湾闽南语、客家话、阿美语及泰雅语亦自日语大量吸收新词汇,例如厕所称“便所”(piān-sóo)、面积单位“”(pênn)等,甚至直接借用日语音如煤气称为“瓦斯(Gas)”日语ガス罗马字Gasu摩托车Autobike)称为“欧都迈”日语オートバイク罗马字Ōtobaiku等,使得与原乡语言略有区别。

日据时代末期皇民化运动推行所谓“国语家庭”政策,造成台湾都市一片日语声。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光复后,方言一度复兴,但台湾闽南语及客家话已受到冲击,使得文读系统衰落,成为纯粹的生活语言。[12]此后,一般人已难以台湾闽南语读出诗词或古文,反之香港人至今仍能以粤语朗读。

1945年,台湾光复。1949年,中华民国覆灭,其当局的残余人员带着大批军队与难民撤退至台湾,使得台湾人口由600万遽增至800万,为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其后台湾当局以“国语运动”积极推行现代标准汉语,广泛使用于媒体及公共场所,并在校园里禁止其它非官话语言(包含南岛语言),使台湾闽南语渐渐式微。

现况

依据学者预测,因近年来现代标准汉语(官话)完全普及且占优势,加上经历台湾闽南语断层的老一辈不常用之与晚辈交谈,且在学校并未学得适当工具来表达,若无加强教育传承,该语言恐在21世纪末到22世纪初(甚至更早)便会消逝[13][14][15]。台当局教育部门自2010年起开办台湾闽南语能力认证,累积超过4万6千多人报名,每年超过1万人报考[16]

2018年,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指出,1986年-1994年出生的台湾人说台湾闽南语的比例已降到22.3%。2021年,台当局统计主管部门的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台主要沟通语言为台湾闽南语者占31.7%,作为次要语言则占54.3%。各年龄层方面,65岁以上有 65.9% 人口将台湾闽南语作为主要语言,但随年龄渐降,使用比例也渐降,其中6至14岁的族群仅7.4%将台湾闽南语作为主要使用语言。

语音

台湾闽南语与其他汉语系语言同为声调语言声调在语句中有辨义作用,亦有不少繁复的变调规则。

台湾闽南语继承闽南语文(文读)、白(白话)异读的音韵体系,亦即同一汉字常有文白发音不同的情形[17]。白话音是日常生活语言的发音;文读音则是阅读汉语古文经典时的读音。目前在生活词汇使用上,文白交叠的情形所在多有,但不致造成沟通的困难。

闽南语不能与闽东语粤语客家话对谈,与操官话者更全然无法理解、清朝常以笔谈沟通。例如康熙燕京顺天府大兴县人(今属北京市黄叔璥曾任巡台御史,对台南一地居民语言,在《使台录》记有以下的趣味记述[18]

黄叔璥以华北人观点评论台湾闽南语,并尝试以官话拟音。其中,甚至有反切“无音”(黄,白话音读n̂g)者,正可反映台湾闽南语与官话之悬殊,让黄叔璥感觉有如“𫛞舌鸟语”(𫛞,即伯劳鸟,此成语喻语言之难懂)。

辅音

台湾闽南语的辅音(声母)包括以下语音,下排以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的两套“台罗拼音”(Tâi-Lô)与“台湾闽南语方音符号”等拼写系统为例:

双唇音 齿龈音 龈颚音 软颚音 声门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鼻音 [m]
m ㄇ 毛
[n]
n ㄋ 耐
[ŋ]
ng ㄫ 雅
塞音 不送气 [p]
p ㄅ 边
[b]
b ㆠ 文
[t]
t ㄉ 地
[k]
k ㄍ 求
[g]
g ㆣ 语
[ʔ]
(不标示)
送气 [pʰ]
ph ㄆ 波
[tʰ]
th ㄊ 他
[kʰ]
kh ㄎ 去
塞擦音 不送气 [ʦ]
ts ㄗ 曾
[ʣ]
j ㆡ 热
[ʨ]
tsi ㄐ 贞
[ʥ]
ji ㆢ 入
送气 [ʦʰ]
tsh ㄘ 出
[ʨʰ]
tshi ㄑ 手
擦音 [s]
s ㄙ 衫
[ɕ]
si ㄒ 时
[h]
h ㄏ 喜
流音 [ɭ]~[ɾ]~[d]
l ㄌ 柳

上表中以语音作区别,实际上若以音位来区别,[m], [n], [ŋ], [ʨ], [ʨʰ], [ɕ], [ʥ]都只是[b], [l], [g], [ʦ], [ʦʰ], [s], [ʣ]的同位异音条件变异),不是实际上的音位。[m], [n], [ŋ]为[b], [l], [g]后接鼻化韵母时的音变,[ʨ], [ʨʰ], [ɕ], [ʥ]为[ʦ], [ʦʰ], [s], [ʣ]后接[i]介音时的音变。

浊塞音[b], [d], [g]来自古时同位鼻音[m], [n], [ŋ]去鼻塞音化而分化出来,因而[b], [d], [g]只能接非鼻音韵母,其中[d]后跟来母[l]合流为同音位。在1800年出版的闽南语音韵书籍《汇音妙悟》即视去鼻、鼻音这两组为同音位,使用同字母[19],现今中国大陆的闽南方言拼音方案仍是将两组以同符号标示,以后接是否鼻音韵母来区别发音。这组浊塞音阻塞接近其同位鼻音,阻塞感有时不明显,有时可能有些许前鼻音,此时严式的国际音标可写成[mb], [ŋg], [nl][b][20][21][22],有时则毫无前鼻音,是纯浊音[23]

台罗拼音中/l/声母的发音有很多说法,有学者认为是浊齿龈塞音d[22][24][25];或阻塞感极接近浊齿龈塞音(d)的齿龈边音l[26][27];或老派发齿龈塞音(d),新派发齿龈边音(l[28];或音韵地位是d,实际在前、高元音也念浊齿龈塞音(d),只有在低、后元音之前念成齿龈边音(l[29];或是齿龈闪音ɾ[30]

入、热在泉腔中发为[ʥ][ʣ],在漳腔中发为[ʑ][z]。但在年轻一代,泉腔已多改发为[l][31];而漳腔则在部分福佬客聚集地区将[ʑ](ㆢ)改发为[g],但[z](ㆡ)则保持原音。[32][33]

元音

台湾闽南语在绝大多数的地区使用6个元音,仅有部分泉州腔较浓厚的地区保留泉州特有元音,以下以括号表示非优势腔使用的元音。台湾无纯漳腔或纯泉腔,均有混合,因此并非偏泉腔就一定没有漳腔音,也非偏漳腔就一定没有泉腔音。

前元音 央元音 后元音
基本 鼻化 基本 基本 鼻化
闭元音 [i]
i ㄧ 衣
[ĩ]
inn ㆪ 圆
([ɨ])
ir ㆨ 鱼
[u]
u ㄨ 污
[ũ]
unn ㆫ 张
半闭元音 [e]
e ㆤ 礼
[ẽ]
enn ㆥ 生
[o]
o ㄛ 歌
中元音 ([ə])
er ㄜ 火
半开元音 ([ɛ])
ee ㄝ 家
[ɔ]
oo ㆦ 乌
[ɔ̃]
onn ㆧ 恶
开元音 [a]
a ㄚ 查
[ã]
ann ㆩ 衫

歌韵(台罗:o)在台湾闽南语中原本只有[o](ㄛ)的读法;但在二十世纪后以台南为中心开始逐渐变为[ə][c][35],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南台湾[36][37]。而北台湾除了/o/继续发为[o]外,亦有学者认为部分腔调[o]已经并入[ɔ][38]。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的“台罗拼音”以偏漳腔高雄音为第一优势腔,歌韵采用了[ə]的说法。但要明确区分南北腔调时,歌韵[ə]会被标为or,把o留给北部腔。

[ɨ](鱼韵)和[ə][d](火韵[e])仅存在泉腔较浓厚的地区。此两音在台湾已大量流失,在老年人有此两音的地区,其儿童发这类字用此两音的比率已是老年人的四分之一以下。[40]

[ɛ](家韵)仅存在漳腔较浓厚的地区,然今已残存不多,仅彰化永靖一带老一辈有存留[41]。台罗的/ing/,当地老辈读作[ɛŋ],新派读作[en]。“家”在优势腔文读音[ka],白读音[ke],在该地文白均读为[kɛ]。

台罗的/ing/、/ik/,偏漳腔的[ɪ]有明显复元音化为[ɪe]或[ɪə]的倾向[28],[ə]或[e]是过渡音。现今主流台湾闽南语也常出现 [ɪəŋ]、[ɪək̚]。

台罗的/ian/、/iat/,音读[ian]、[iat̚]目前仅保留于南管及极少数老泉腔的部分字例或个人(例如:彰化鹿港、泉州),台湾闽南语的老派及主流的漳泉话读作[iɛn]、[iɛt̚],现今主流的台湾闽南语则读作[en]、[et̚],介音[i]流失。

泉腔无[ẽ](/enn/)的音,发为[ĩ](/inn/)。部分漳腔(主要是台南腔)无[ũ](/unn/)的音,发为[ɔ̃](/onn/),分布于台南附近。[42]

声调

传统声调名称,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各分阴、阳,共八个声调,清音为阴调,浊音为阳调。今闽南语泉州话(除同安话外)、台湾闽南语偏泉腔中的鹿港腔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八声;而其余台湾闽南语、厦门话、漳州话、泉州同安话只保留了七个声调,将阳上声混入阴上声或阳去声(传统声韵学的说法是“浊上归去”,而剩余上声已不分阴、阳)[43],因此基本上台湾通行的通行腔只有七个声调。以下调值和调性描述以第一和第二优势腔(高雄腔和台北腔)为准。为了列出保留阳上音的调值,另列鹿港腔,鹿港腔本调中虽然只有六种调值,但因为其中两调变调后会各产生两种不同的调值,所以仍视为有八个声调。[43]。对于这七个声调,可使用口诀“衫短裤阔,人鼻直”来帮助记忆。

台湾闽南语8声调表示图解:在台湾于大部分地区第6声调与第2声调类同,只在部分地区如鹿港等地仍保有原第6声调。
[台罗拼音

白话字的五个主要常用声调,由左而右分别为2、3、5、7、8。至于1、4两声调则不须标号。

顺序 调名 调性描述 调值 拼音 方音符号 范例




高雄腔 台北腔 鹿港腔 白话字 台罗正式版(方便版)
0 轻声 语调较轻 视情况 -- -- 不使用 后日 (āu--ji̍t
1 1 阴平 语调上扬声高,属高平音 55 44 33 a a(a1) 不标 番 (huan
2 3 阴上 语调重短气下,属高降音 51 53 55/53 á á(a2) ˋ 反 (huán
3 5 阴去 语调低下气收,属下突音 31 21 31 à à(a3) ˪ 贩 (huàn
4 7 阴入 语调平出气稳,属低促音 ah ah(ah4) -ㆷ 法 (huat
5 2 阳平 语调低粘回升,属回旋音 24 24 24 â â(a5) ˊ 烦 (huân
6 4 阳上 语调低平/中平 22/33 ǎ ǎ(a6) 不使用 犯 (鹿港腔,huǎn
7 6 阳去 语调中转基平,属基调音 33 33 31 ā ā(a7) ˫ 患 (huān
8 8 阳入 语调促短急切,属高促音 35ʔ a̍h a̍h(ah8) -ㆷ· 罚(hua̍t
9 高声 语调由中升高 35 35 不使用 a̋(a9) 不使用 昨昏 (tsa̋ng
  • 入声韵尾有[p̚]、[t̚]、[k̚]、[ʔ]四种,拼音写作-p, -t, -k, -h,方音符号写作ㆴ、ㆵ、ㆶ、ㆷ。
  • 轻声用两个连字号表示,连字号后面的字轻读,连字号前的字重读且不变调。例如表示后天的“后日”(āu--ji̍t)。
  • 第九声出现于日语词、合音及三连音首字和部分语句。
    • 由于拼音标本调,所以三连音通常仍标本调、例如“红红红”(âng-âng-âng)。首字变调发第九声、次字变调发第七声、末字发本调第五声(a̋ng-āng-âng)。
    • 因此第九声的标记通常用于合音或日语词,如昨昏(tsa-hng)合音为(tsa̋ng[44],日语词则如引擎(エンジンia̋n-jín[45]
  • 台湾闽南语部分字没有固定声调,像是语助词、感叹词、语法词等,在台罗会标为-h 入声尾,并标为轻声。例如“啊”标为 --ah[46]

连读变调

连读变调示意图

台湾闽南语继承闽南语绝大多数特色,包括普遍出现的连读变调。一般连读变调遵循规律性,但也有一些特殊现象[47],偏泉腔的新一代使用者,其发音虽然仍保留偏泉音,但下表中的变调已慢慢不用,都变得与偏漳腔无异。而下表中的鹿港腔为老鹿港腔,新一代的鹿港腔变调也逐渐向优势腔变调方式靠拢[47]

原调 阴平 阴上 阴去 阴入 阳平 阳上 阳去 阳入
腔口 ptk尾 h尾 ptk尾 h尾
偏漳腔 33 55 51 51 33 无此调 31 31
偏泉腔 33 24 51 51 31 无此调 31 31
鹿港腔 33 35 55 55 11 11 11 11

文学

日据时期的歌仔册《农场相褒歌

台湾闽南语文学拥有其悠久的历史,早期的歌仔戏kua-á-hì)、南管lâm-kuán)、布袋戏pòo-tē/tēr-hì),都充满着浓浓的台湾闽南文化

1885年,由台南巴克礼牧师创办的台湾府城教会报(今《台湾教会公报》)开启了台湾人用白话字教会罗马字)创作的出版园地。许多白话文学作家如偕叡廉(1882-1963)、柯设偕(1900-1990)、林茂生(1887-1947)、郑溪泮(1896-1951)、赖仁声(1898-1970)、蔡培火(1889-1983)等人如雨后春笋出现。这些人开创了台湾白话文学的辉煌历史。[48]

日占时期的“台湾话文论战”后,赖和郭秋生等人开始以汉字从事“台湾话”创作。战后,台湾光复。两年后,二二八事件爆发,事后宣布全台戒严。戒严时期,台湾闽南语文学受到打压,不过仍然有一群作家以台湾闽南语创作,例如:林宗源向阳宋泽莱林央敏黄劲连陈明仁胡民祥陈雷等。1987年台湾解严后,台湾闽南语文学作品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文类也由初期的诗开始往小说、散文、戏剧等各方面开拓,例如李勤岸庄柏林路寒袖杨允言、蒋为文、蓝淑贞方耀干周定邦张春凰陈金顺清文等等。[49]

谈到台湾闽南语小说,最特别的就是台湾闽南语与现代标准汉语混杂的的创作模式,即以现代标准汉语或台湾闽南语为行文主体,或轻重不一,如萧丽红所著的《白水湖春梦》就是这种典型例子,对话几乎皆为台湾闽南语(以自创的汉字书写)。有人认为这是台湾闽南语文学的一种,也有人认为不是。蒋为文(2011)指出,这是一种类似语文学习过程当中的中介语现象,因作者缺乏台湾闽南语文学主观意识及台湾闽南语文书写的客观技术,故严格来说还不算是台湾闽南语文学。[50]

方言差

台湾的移民多来自明清时代的泉州府(44.8%)和漳州府(35.2%),由原乡带来的语音,便随移民传播至全台。而后交通逐渐发达,人口流动容易,致使台湾闽南语趋向泉州口音、漳州口音混合,形成“漳泉滥”(洪惟仁,1987年)。而泉州口音又因为原乡所在县份不同,又细分同安腔(32.5%)、三邑腔(40.3%)、安溪腔(25.9%)等三种主要口音。由于各地漳泉裔移民多寡不同,混合程度亦不相同,因此有的地方略偏泉,有的地方略偏漳,以全台而言,一般来说辞汇偏泉州,调值偏漳州。

大致上,偏漳腔流行于近山地带,故被称为“内埔腔”;偏泉腔流行于沿海地区,故被称为“海口腔”。台湾闽南语的地方差异,其实就是漳泉滥比例的不同而已,是一条光谱上的不同位置,以鹿港口音为偏泉腔的极端,宜兰口音为偏漳腔的极端。而最年轻的高雄口音与台东口音是二度移民的结果,最接近“台湾优势腔”(通行腔)。虽然高雄腔与台南腔调相近,但台南腔在宕摄三等字(如“杨”、“阳”、“张”等字)白读之韵母为ionn,与全台发为iunn迥异,是台南腔判别的依据。台湾闽南语通行腔以漳泉滥偏漳腔为主,近似厦门话的灌口腔与海沧腔和漳州话龙海腔。

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出版的《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选定最接近通行腔的“高雄音”作为主音读,另一个同样具优势地位的“台北音”则为第二优势腔[51]

语言学家洪惟仁将台湾闽南语的腔调分为三大腔,并在其下细分。虽然台湾分为三大腔,但彼此间的差异并不像泉州话、漳州话间那么大,因此这三种腔彼此间沟通上困难度不高。而各大腔中的小腔调间,更只是词汇或是少部分发音差异,彼此沟通无大碍。[52]

  • 混合腔(漳泉滥)
    • 高屏混合腔:第一优势腔(偏漳混合腔),分布于高雄(不含小港林园)、屏东(不含六堆
    • 台南混合腔:分布于台南、高雄西北
    • 新竹西北海岸混合腔:苗栗海线
    • 纵谷混合腔:花东纵谷(不含花莲市及其卫星城市)
    • 台东普通腔:台东市及其卫星城市
    • 其他细部分布:嘉义朴子、新北乌来、澎湖白沙
  • 漳腔(除了宜兰跟桃园腔外,又被统称为内埔腔)
  • 泉腔(除了台北腔外,又被统称为海口腔)
    • 台北泉腔:第二优势腔(偏泉混合腔),分布于台北市区、尤其台北南港区文山区大同区新北(不含上述两腔出现过的新北区域)、桃园龟山芦竹
    • 新竹西北海岸泉腔:新竹市、新竹县新丰、苗栗后龙白沙屯
    • 台中泉腔:台中大肚山以西、丰原周围
    • 彰化泉腔:彰化沿海,以鹿港腔为代表,保留较多泉州话府城腔特色
    • 云嘉泉腔:云林嘉义沿海(不含云林口湖)
    • 高雄泉腔:高雄小港、林园、屏东琉球
    • 澎湖泉腔:澎湖(不含白沙)
泉腔
鹿港(近似泉州话府城腔)
澎湖台西大甲布袋海线(海口腔)
台北盆地新竹(近似厦门话岛内腔)
嘉义高雄周边、台东 (近似厦门话灌口腔、海沧腔及漳州话龙海腔)
台中盆地彰化云林内陆地区、北桃园(内埔腔)
宜兰(近似漳州话府城腔)
漳腔

脚注

注释

  1. 为不同地域分别混合发展而成,非厦门话腔调直接移入。
  2. 或写作[nd],如胡方(2005)和张振兴(1993)。
  3. 音近ㄜ,有些学者则认为此音是与官话ㄜ相同的[ɤ][34]
  4. 部分学者认为是[ɘ][39]
  5. 南部腔将歌韵发为[ə],与泉腔的火韵[ə]发音相同,但因形成方式不同,并不同韵。

参考文献

  1. Sino-Tibetan. [2016-04-25]. 
  2.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臺灣閩南語.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3. 引证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AutoS7-4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4. 引证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AutoS7-8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5. 引证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AutoS7-24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6. ibid (同上)
  7. 黄秀仍. 明鄭清領時期臺灣閩南語的形成 (PDF). 远东学报. 2006年6月 [2016年5月11日] (繁体中文). 
  8. 客家人来台相当早,德国史学家Riess研究荷兰史料发现:荷兰人来台与原住民沟通时,多由客家人居中翻译。尹章义(1989,358-66;1991,212-4),认为客家人与闽南人几乎是同时抵达台湾,甚至于可能更早。
  9. 洪惟仁,《台湾河佬语声调研究》,1987年。
  10. 泉州旅游信息网,泉州方言文化
  11. 《“台语文运动”访谈暨史料汇编》,杨允言、张学谦、吕美亲,国史馆,2008-03-01
  12. 洪惟仁,《台湾方言之旅》,前卫出版社,1991年:145页。ISBN 978-957-9512-31-2
  13. 引证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AutoS7-5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14. 引证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AutoS7-6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15. 台湾的语言政策何去何从 ,年龄层越低,华语的使用率越高。
  16. 引证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AutoS7-61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17. 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指出三千七百五十八个汉字中文白异读的字有40%左右。
  18. 使台录
  19. 董同龢. 廈門方言的音韻.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957, (29): 231-253. 
  20. 洪惟仁. 從漢語的音節類型看閩南語聲母的鼻化、去鼻化規律. 十四届全国声韵学研讨会 (台湾新竹: 新竹师范学院). 1996. 
  21. 潘荷仙. The salience of nasal cues to the perception of Taiwanese voiced stops and nasals..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1997, (33). 
  22. 22.0 22.1 胡方,论厦门话[mb ηg nd]声母的声学特性及其他,2005
  23. 朱晓农. 語音學. 2010. 
  24. 张裕宏,白话字基本论,2002
  25. 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1981
  26. 董同龢,记台湾的一种闽南语,中研院史语所,1967.06
  27. 罗常培,厦门音系,1930
  28. 28.0 28.1 张振兴,台湾闽南方言记略,1993
  29. 洪惟仁,音变的过程与动机,2014
  30. 郑良伟,“台语”语音规律大纲及语例,1996
  31. 洪惟仁. 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臺灣普通腔的形成. 新竹: 清华大学语言所博士论文: 99. 2003. 
  32. 庄雅雯、冯钟纬、陈如意. 〈入〉字頭「g」變體在鶴佬客地區與非鶴佬客地區之差異 (PDF). 台湾的语言方言分布与族群迁徙工作坊论文集. 2009 [2016-06-22]. 
  33. 洪惟仁. 閩南語入字頭(日母)的音變潮流 (PDF). 台湾语文研究. 2012, 7 (2) [2016-06-22]. 
  34. 张振兴. 臺灣閩南方言記略.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9. 
  35. 董忠司. 台南市方音中的[ə]元音與元音系統的重組 (43). 中华学苑: 23-46. 1993. 
  36. 董忠司. 福爾摩沙的烙印(上). 台北: 文建会. 2001: 55页. 
  37. 陈淑娟. 台灣閩南語新興的語言變異:台北市、彰化市及台南市元音系統與陽入原調的調查分析. 语言暨语言学. 2010, 11 (2): 425-468. 
  38. 陈淑娟. 台灣閩南語元音系統及陰、陽入聲調的變異與變化──台灣閩南語的字表調查分析. 台湾语文研究. 2009, (3): 151-172. 
  39. 骆嘉鹏. 閩客方言影響下的台灣“國語”音韻特點. 马来西亚汉语语言学国际学术会议. 2006-03-04.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magazine}}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magazine=) (帮助)
  40. 洪惟仁. 台灣泉州腔央元音的崩潰與語音標記性. 中国社会语言学. No. 1 (北京): 34-56.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magazine}}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magazine=) (帮助)
  41. 陈彦君、杨秀芳. 臺灣永靖閩南方言音韻研究 --兼論特殊韻讀-eŋ/-ek韻的來源與發展.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2011. 
  42. 洪惟仁. 台灣的語種分布與分區. 语言暨语言学. Vol. 14 no. 2. 2013-02-01: 347.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magazine}}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magazine=) (帮助)
  43. 43.0 43.1 台中教育大学台罗学习网—第二课 声调
  44.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昨昏. [2016-02-15]. 
  45.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引擎. [2016-02-15]. 
  46.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音讀說明. [2011-07-10]. 
  47. 47.0 47.1 台中教育大学台罗学习网—第三课 变调
  48. 罗马字是台湾新文学ê开基祖 ,收于蒋为文著2005《语言、认同与去殖民》台南:台湾成功大学。
  49. 台文作家简介 ,方耀干提供。
  50. 中介语 ia̍h是透滥新生语?论乡土文学作品 ê语言文字使用现象 ,收于蒋为文著2011《民族、母语kap音素文字》台南:台湾成功大学。
  51.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編輯凡例. [2011-07-10]. 
  52. 引证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taiwanesemap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53. 吴正龙、陈淑君. 員林地區饒平張姓分佈與語言.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