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白话文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粤文
类型汉语白话文体
母书写系统
注意:本页可能包含Unicode国际音标

粤语白话文,或简称粤文,是一种符合粤语语法词汇、句式,混用传统汉字粤语汉字行文的粤语书写系统。

粤文使用传统汉字和民间专门为书写粤语而创制的粤语汉字书写。经过长期发展,粤语行文已经趋于成熟,粤语成文一般情况没有什么问题。对于粤语使用者而言,粤文达意优于现代汉语白话文,因为后者与粤语词汇、文法脱离,表达某些意境或精确纪录粤语原话的时候会造成某些失真。粤文在广东人澳门人香港人,特别是在香港为主的网络论坛、即时通讯中相当流行。

历史

在20世纪以前,中国的标准书面语是文言文,语法和词汇的根据是上古汉语。这种书写形式维持了二千多年,和实际口语的差别愈来愈大。从十七世纪开始,明朝的小说开始有出现以当时的口语直接入文,部分如水浒传更应用了地方方言,可说是白话文的先声。20世纪初,中国改革人士如胡适看到有必要改革中文,因此开始了白话文运动,以达到文字和口语一致。北方官话有大量使用者,获选作新的汉语白话文,但以官话为标准的白话文和粤语差距颇大,无论文法、字义、常用词语和谚语皆有出入,故此在广东、广西等地出现了以粤语口语直接入文的粤语白话文。一些在官话白话文中没有的字词,又或者已遗忘的古字,往往需要假借同音或近音的字,甚至创造新字。

粤语白话文在明末开始出现,最早出现的是《花笺记》等来自佛教变文说故事传统的木鱼书。后来清朝出现了在渡口、大街或酒楼等公众场所演唱的龙舟歌,在顺德、广州、佛山等地流行。清嘉庆年间,文人冯询结合了木鱼、龙舟、蜑家歌、咸水歌等等而创作粤讴道光年间招子庸将之发扬光大,并结集出版,令粤语白话文的文学水平大大提高。之后清末民初的香迷子黄鲁逸廖凤舒等等都有创作粤讴。唱诵粤讴的往往是盲眼的瞽师和妓女,在茶楼、妓院等地表演,除了在文人骚客中流行,亦受大众喜爱。粤讴在香港也盛行,后来成为港英总督的金文泰在1904年曾经将招子庸的《粤讴》一书翻译成英文,令外国人首次接触到粤语文学。木鱼、龙舟和粤讴影响了后来南音粤剧的传统。到了二十世纪初,粤剧开始流行,粤剧的剧本成为粤语白话文最重要的载体。1949年前,粤语白话文在广东广西海外粤侨的之间已经非常盛行。

香港民众在日常生活以及学校里甚至在政府行政机构、法院都以使用粤语为多,新闻传媒和广播电视也以粤语为主。绝大多数香港市民都不懂中国官话。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粤语白话文作为一种民间流行的非正式的书写文体得以不断发展并流传至今。香港政府虽然以现代汉语白话文为官方默认的中文书写语言,但在某些工作场合也需要用粤文来精确纪录粤语口语,例如警察纪录口述供词等情况。五十年代开始,有少量流行曲的歌词以粤语白话文创作,但1949年后有大量从北方涌入的难民,国语流行曲成为主流。到了七十年代,粤语流行曲逐渐取代了国语流行曲的地位。粤语的电影和舞台剧亦非常盛行,剧本往往以粤文书写。香港电影字幕也多为粤语白话文。

规范

粤文属于民间流行文体,未受任何官方机构的强制性规范约束。民间书写粤语白话文时用字一般依从约定俗成惯例。因此,有人书写时时常出现错别字,或为求方便以同音字及英文字母)代替。尽管如此,约定俗成的粤文规范仍然得到大多数人遵从,其基础是木鱼书、《粤讴》等粤语文学及粤剧剧本和早年的戏院介绍行文。

虽然香港及澳门都是以粤语教授中文,但书面语却是以现代汉语(建基于汉语官话)为标准。学校不向学生教授粤语白话文,而且不论校内还是公开考试也皆不允许学生使用粤语白话文作答试题。

各地用字各有不同,如广州粤语白话文用“嗯”“噶”“系”“咯”,而香港用“唔”“嗰/嘅/果”“系”“啰/咯”。香港的语文工作者发起了新一轮的“正字正音运动”,并在多份报章中要求传媒必须“写正字、读正音”。无线电视亚洲电视在2000年开始,已经专门调整新闻等节目的发音,在2006年亦推出节目《最紧要正字》,邀请大学学者和年轻主持讲解错别字和正字。虽然此行为的准确性有极大争议,不过还是激起粤语使用者对粤语广州话的读音、用字的关注。

参看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