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闽南语
Bbânlám ggǔ / Bân-lâm-gú
发音[ban˨˨ lam˨˨ gu˥˧]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国福建南部,广东东部,台湾岛广西浙江江西江苏少数地区)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泰国
 印尼
 菲律宾
 文莱
东南亚华语地区及世界各地的闽南裔华语人士
区域福建南部、台湾广东东部(海陆丰地区潮汕地区惠州地区);少数地区使用,如广西浙江江西江苏马来西亚新加坡
母语使用人数全球5046万[1](2017年)
语系
文字汉字白话字台罗字
语言代码
ISO 639-3nan
Glottologminn1241[2]

闽南语闽南语闽南语白话字Bân-lâm-gú台罗Bân-lâm-gú闽拼Bbânlám ggǔ)亦称闽南话南部福建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沿海闽语中的一种语言,形成于中国东南沿海的闽南地区(福建省南部),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南部、广东东部、台湾岛),以及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华人之间。泉漳片作为主流闽南语,是闽南语中影响力最为巨大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方言。闽南语分支之下,除泉漳片外,还有潮汕片浙南片大田片中山片等方言。在其原乡福建省和台湾,泉漳片是现代标准汉语外最优势的语言。海南通行的海南话以及广东雷州半岛通行的雷州话,原被认为是闽南语的方言,但由于与闽台片闽南语存在较大差异,今已被单独划出,认定为闽语的直属分支。[3][4]

概述

闽南语在各地有不同称呼,例如在中国大陆常被称为闽南话闽南方言,少部分人则称之为福佬话学佬话。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则称之为福建话鹤佬话(亦称福佬话)。在台湾,最常用闽南语台湾闽南语来称呼,少部分人则称为河洛话福老话(亦作鹤佬话、Holo话,台罗:Ho̍h-ló-uē)或“咱的话”(lán-ê-uē)。居住在东南亚的海外操华语人士,则称之为福建话咱人话(亦称咱侬话)。此外,于台湾日治及战后时期亦有台湾语福建语的称呼。浙江南部的苍南、平阳、洞头一带以及江西东北部的上饶一带亦称之为福建话

在中国大陆,泉州话曾长期被当作闽南语的标准音。至清末五口通商以后,其优势地位逐渐被厦门话取代。[5]今日厦门话是闽南语的代表方言。[6]中国大陆采用厦门话作为闽南语广播的标准音。而在台湾岛,北中南及外离岛等各区域之间都各有些微的发音差异,语言学家将其分为:偏泉通行腔、偏漳通行腔、海口腔(偏泉腔)和内埔腔(偏漳腔)、混合腔等,主要在发音上的细微差别,彼此仍可互通。由于台湾的交通发达、人口流动大,逐渐形成所谓的“优势腔”。

历史渊源及名称

渊源

关于闽南语之渊源,有古商语与唐朝官话河洛语、百越语等说。[7]

  • 闽越语说:语言学家董忠司认为闽南语的组成与源起除了汉语以外,包含了有闽越语成分[8]。遗传学者李辉以近代结合语言学及分子人类学之跨领域研究指出应该不是闽越人留下的成分,而更可能是从广东和浙江重新流入的成分。[9]
  • 齐语说:历史学者宋蜀华[10]、语言学家郑张尚芳及遗传学者李辉[9]主张之。

历史

名称

1907年,小川尚义已有“南部福建话”的说法,并把南部福建话分为为漳州、泉州、厦门三个类别。亦说明台湾岛上的“南部福建话”主要通行漳州话与泉州话。[15]由于在1930年代以后,西方语言调查的社会科学技术才由留学生引进中国,开始调查中国大陆各地之语言,“闽南语”一词大约在1930年代后期才出现(详见本后文)。以下为常见闽南语之名称:

分布地区

闽南语的中心地区位于中国福建省闽南地区。闽西龙岩市区与漳平一带也说闽南语。闽东地区福清市以及宁德市福鼎一带的沿海部分地区,以语言岛形式存在。

浙江东南部沿海、西南部与江西省交界地区,以及福建省东北部的福鼎市霞浦县部分地区,通行浙南闽语,是闽南语的一种方言。浙江省温岭市之石塘一带,玉环县坎门、陈屿,洞头县之本岛、半屏岛、元角、倪屿,瑞安市之北麂岛、大南乡,平阳县水头镇、腾胶镇、南麂岛、东部沿海之西湾乡、墨城乡,泰顺县之东南角,文成县之东南角,苍南县灵溪、矾山、桥墩、马站、渔寮、藻溪、赤溪、观美、南宋、霞关、大渔、望里、莒溪、浦亭等城镇,以及长兴县临安市舟山群岛等地,都通行闽南语。衢州市开化县常山县等村镇地区存在许多孤立的闽南语语言岛,往往是按照姓氏分支。广东省东部沿海海陆丰地区惠州地区北部韶关地区[16],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北流等地皆通行闽南语。潮汕地区通行的潮州话,也是闽南语的一种方言。

此外,海南通行的海南话,与闽南语的泉漳片有很深的渊源。昔日被归为闽南语的琼文片方言,今日被划出闽南语,直接隶属于闽语支。[17]

除上述地区之外,江苏省宜兴市南部山区,安徽省宣州徽州山区,江西省玉山县铅山县上饶广丰县都有闽南语的使用者。香港也有不少说闽南语的人。

闽南语在台湾省语言变体方言)被称为台湾闽南语。台湾闽南语在台湾省各县市是年长闽南族群居民的母语,也是主要日常用语。

闽南语随着历史上闽南民系向外移民而传播到中国之外,成为在海外及东南亚华语社群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一种语言,称为东南亚福建话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缅甸老挝菲律宾都有相当数量的闽南语使用者。

闽南语教育

中国

闽南三地

民国时期,福建闽南地区的学校分为官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官办学校主要采用新式国语教育,而民办学校(私塾)采用闽南语教育。当时,多数人所接受的是私塾教育,也就是闽南语教育,因此有许多人只会讲闽南语,不会讲国语。这可以从今日许多70岁以上的高龄闽南人所验证。闽南地区的私塾所教授的四书五经都是以闽南语进行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70年代末期,开始大规模推广普通话。 由于闽南语教学在闽南学校遭到中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福建闽南人多数只能讲闽南语,而不会读写闽南文,因为他们所接受的是普通话教育。那些会阅读闽南文的人士多数是靠自己的努力在家里或从民间学习闽南文。由于学校闽南语教育之终止和普通话强势语言影响之缘故,闽南地区出现了闽南语式微的情况,甚至出现有新一代的闽南人不会讲闽南语。为抢救和扭转闽南语颓势的情况,福建闽南地区的学校于2010年又开始恢复闽南语教学,同时也开始培养闽南语师资[18]。但是,面临30年语言教学的断层,保留或复兴闽南语出现了严峻的挑战。

台湾岛

台湾日占时期,其官办教育系统使用的教学语言为日语,而汉人仍与清领时期相同,使用籍贯的家乡话。由于闽南裔在台湾占绝对多数,社会通行闽南话。除了官办教育以外,亦有许多民办私塾汉文学校,以闽南语进行教学,学习的语音则是闽南语文读音,以读解四书五经。当时只有少数台湾文人通晓日语及汉语官话(属北京官话系)。

由于日本当时在台湾开展“国语”(日语)教育,因此多数的台湾精英也都通晓日语。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光复。此后,国民政府开始在台湾推行国语教育。因此,1945年之后,台湾才是真正全面开始学习国语戒严时期,民办学校的闽南语教育一度终止,而官办中小学则全面采用国语教学,没有教授闽南语,在校园内进行“少讲方言”的教育政策,甚至有类似日占时期方言札的歧视作法。在台湾战后出现“讲台湾国语(带有台湾闽南语口音的国语)会被嘲笑”、“同学讲台湾话要罚款或带狗牌当众羞辱”之情形。在这大环境下,社会上出现过歧视讲闽南语语的现象。许多热衷于保护母语文化的知识分子及社会精英对当时的教育语言政策极为不满。

台湾当局“解严”后,台湾的学校尽管大部分科目仍然使用普通话教学,但同时开设了部分台湾闽南语、台湾客家语、福州话和台湾高山族语的课程。中断了将近40年的闽南语“乡土语言教学”终恢复。 民间也出现了学习台湾闽南语的民办学校。

台湾当局1993年修订发布实施“国民小学”“课标”,增列“乡土教学活动”起纳入正式课程。2001年起,依照所谓“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必须就闽南语、客家语、高山族语言等三种“本土语言”任选一种修习,初中部分则依学生意愿自由选习。闽南语教育在台湾的学校全面恢复[19]

然而,除了该课程外的其他所有课程(如物理、数学等)仍然使用汉语教学,因此台湾闽南语的使用率依旧逐渐下降。至今,复兴台湾闽南语的工作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谱系

归类

西方学者视闽语粤语吴语等为独立的语言。

多数中国大陆语言学家认为,闽南语是一种汉语方言。认定为汉语方言的依据在于,口语差异很大的方言非仅存在于汉语,德语各地区方言,其差异程度也不小,但仍被视为德语的方言。由于是方言连续体的关系,独立语言之荷兰语和德荷边境被分类成德语方言的低地德语,是接近的语言并能基本通话,仍分别隶属于两种不同语言。所以语言和方言的界定有国家及政治因素参伴,并不是单纯把口语差异作方言和语言的评判标准。因此,主张闽南话属于汉语,是汉语的方言,以作为语言位阶上的主从的关系。

关于语言学家对闽南语分区的历史(尤其剔出海南闽语雷州闽语的历史),可参见詹伯慧1995年的《关于闽方言研究的一些思考》。[20]

方言及其亲近性

中国学者认定闽南语支系皆源于泉州、漳州音系,但依分化时间的早晚、地理隔阂、漳泉音演变等因素,出现了不等的差异和变化。基本上,按照地域不同,中国大陆的学者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次方言:

泉漳片

泉漳片主要通行于闽南、台湾东南亚。内部高度一致,沟通大致无碍。不论何种口音的泉漳片,其源头皆为泉州话与漳州话;二者音韵系统有别但对应整齐,语法及用词基本一致。泉州话与漳州话以不等比例混合的形式出现于内部个别口语当中,称之为漳泉滥。明清以来出现的厦门话和台湾话仍有区别。台湾主流腔调中的第一优势腔为漳泉混合偏漳腔,近似厦门话中的灌口腔和海沧腔,第二优势腔为漳泉混合偏泉腔,近似厦门话岛内腔;而厦门话本为泉州同安话混入漳州话腔调,即漳泉滥。移民台湾的闽南泉漳人分布为:泉州人(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多分布在沿海和河口地带,漳州人(龙溪、海澄、漳浦、长泰、平和、南靖、诏安、龙岩)主要在台湾西部平原、中部盆地和北部丘陵、平野,现今主流传播腔调为偏漳腔的混合腔;厦门市古代属于泉州府同安县,因地处漳州市、泉州安溪县和南安市交界,口音与三地相似。

潮汕片

潮州话亦称潮汕话,语法与泉漳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但在语音语调及汉字文白音选用上则差异较明显。在潮汕话和泉漳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如福建漳州诏安新加坡等。潮汕话除了分布于潮汕地区以外,还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众多潮人聚居地,如泰国曼谷和其他城市的唐人街柬埔寨老挝的大部分华人和越南的一部分华人社区。著名戏曲荔镜记(陈三、五娘跨越阶级性的爱情故事),来自潮汕地区,亦广传于闽南台湾等地,明清时期以潮州府城话为标准,今无法定标准音。潮州话语音词汇比较接近福建泉州话

浙南片

末清初,有大量的闽南人(主要是泉州府南安安溪惠安同安等地)迁徙到浙南的苍南平阳玉环洞头一带以及福建东北部的福鼎霞浦一带。闽南话传入浙南、闽东地区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受周围方言(浙南是南部吴语闽东语福州话类别)的影响,与泉漳片形成一定差别。与泉漳片比较,主要是入声韵鼻化韵的退化以及用词方面的差别,但仍保留了其它特点。相对来说,比潮汕话更接近泉漳片,与泉州府城腔高度相似。

大田片

分布于福建省大田县及周边,受闽中语闽东语影响。《福建省志·方言志》认为其已属于“闽方言过渡区”而不是闽南语,而《中国语言地图集》则列为闽南语的一种。

中山片

分布于广东省中山市部分地区。受粤语影响明显,且有潮汕片闽东语成分。

琼雷片

除上述方言片之外,广东省雷州半岛一带通行的雷州话以及海南省通行的海南话长期被认为是闽南语的方言。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开始有人对海南话进行系统的调查。[24]此后,语言学界开始把海南话和雷州话自闽南语中划出。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里,正式将琼雷话自闽南语中划出。[25]

音韵

发音

闽南语音素对照表
音素 闽南语 海南语
(海口话)
闽东语
(福州话)
莆仙语
(莆田话)
闽北语
(建瓯话)
闽中语
(永安话)
闽赣语
(邵武话)
客家语
(梅州话)
粤语
(广州话)
现代标准汉语
泉漳片 大田片
(大田话)
潮汕片
泉州话 漳州话 厦门话 汕头话
声母 14 15 15 17 18 16 15 15 20 15 15 18 18 22
韵母 87 85 86 41 85 46 62 39 46 46 40 76 68 40
声调 8 7 7 6 8 8 7 7 6 7 8 6 9 4

注:海南话与泉漳片的闽南语有很大渊源,但却存在较大差异。昔日被划为闽南语的琼文片方言,今日被划出闽南语,直接隶属于闽语支。

子音

上古汉语中与子音相关的各种语音现象,闽南语在其读音中保存得很好,为相关的假设提供实证:

  1. “非组”和“帮组”声母,白读读法相同,例如“飞”([pue˦˦] / [pe˦˦] / [pə˦˦])、“蓬”([pʰaŋ˨˦])、“吠”([pui˨˨])、“微”([bi˨˦]),证明古无轻唇音,非组归帮。
  2. “知组”和“端组”声母读法相像,例如“猪”([ti˦˦] / [tu˦˦] / [tɯ˦˦])、“丑”([tʰiu˥˧])、“程”([tʰiŋ˨˦],作姓氏时读[tʰiã˨˦]),证明古无舌上音,知组归端。
  3. “精组”和多数正齿“庄组”字,连同部分“章组”字声母读法相同,例如“怎”([tsuã˥˧])、“捉”([tsʰiok˦])、“之”([tsi˦˦]),证明古无正齿音照二归精
  4. 很多“章组”的字声母读法和“端组”相同,例如“唇”([tun˨˦]),“振”([tin˥˧])“召”([tiau˨˨]),“注”([tu˨˩])。也有读作“见组”的情况,如“支”([ki˨˨])。部分证明照三归端,也部分反映这一现象的例外——照三归见
  5. “云”字读[hun˨˦],若“匣母”,证明喻三归匣

母音和声调

闽南话各片区之间声调略有区别。闽南语有八个音调(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除调值不同以外,潮汕片保留有独立的阳上声调,因此潮汕片有8个声调,泉漳片则有两种情况,泉州话台湾闽南语偏泉腔、龙岩话新加坡闽南语有阳上调,因此有8个声调。漳州话厦门话台湾闽南语中的优势腔和偏漳腔只有7个声调(古全浊上声同阳去不分)。厦门的情形又有不同,通常而言,7个声调的闽南话古次浊上声念阴上,不并入阳去,但厦门话古次浊上声白读为阳去,文读为阴上。需要注意的是,潮汕片的两个上声(阴上和阳上)跟《切韵》音系的上声不完全对应,有大量《切韵》音系中的去声字潮汕片念上声。

闽南语原只有6个辅音韵尾,其中[-p̚][-t̚][-k̚]塞音[-m][-n][-ŋ]鼻音。但是在现代闽南语,古“咸”(除覃韵)(收-m/-p)、“山”(收-n/-t)、“宕”(收-ng/-k)、“梗”摄二等(收-ng/-k)的白读音都不念这些韵尾,这些韵部的韵尾已经弱化为鼻化元音喉塞韵尾-h,只有文读音才念上述辅音韵尾。此外,潮汕片韵尾-n/-t已经并入-ng/-k,其他闽南话中念喉塞韵尾的字在雷州话念成开韵尾。同时,海南话雷州话莆仙话把泉漳片和潮汕片的鼻化元音都念成口元音。

变调

闽南话的变调规则是,前字变调,后字不变。变调单位是一个词组,可以是单个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一个语法单位。变调时,变调单位的最后一个字不变调,其余的字都要发生变调。

下表中,第一行的调值是单字调值,第二行的调值是变调的调值。

变调表[26][27]
声调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代码 1 5 2 6 3 7 4 8
tɔŋ1 tɔŋ5 tɔŋ2 tɔŋ6 tɔŋ3 tɔŋ7 tɔk̚4 tɔk̚8
调值 厦门 44 24 53 - 21 22 32 4
22 22 44 - 53 21 4,53 32
台北 44 24 53 - 11 33 32 4
33 33 44 - 53 11 4 32
台南 44 23 41 - 21 33 32 44
33 33 44 - 41 21 44 32
漳州 34 13 53 - 21 22 32 121
22 22 34 - 53 22 4,53 22
泉州 33 24 55 22 41 5 24
33 21 35 21 55 22 4,53 21
北马 44 24 54 - 21 21 21 44
21 21 44 - 44,54 21 44,54 21
汕头 33 55 52 35 213 22 21 32
33 11 35 11 32 21 4 1

语法

如同其他汉语语言,闽南语是分析语,名词没有格位性别和数量的区别,但需使用量词,动词不分人称和数量,但会用助动词或动词补语来表示时态语气 ,并可有多个动词置于同一个句子中。标准语序是主动宾语序,,但在某些句型中会将宾语提前。补语置于动词前或受词后。如果从情境中可以判断人称时,可以省略人称(pro-drop)。重点在后(head-final),数词、形容词、指示词和关系子句等置于被修饰词前方。

字典

闽南语,如同世界上大多数语言,是从古语传下来的。[28]因此闽南语的词汇中,有许多上古汉语的成分,例如俗语“日时走抛抛,暗时点灯膋”中的“膋”就是那个时代的语言。(《诗经·小雅·信南山》有:“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人称

注:本章节以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标注厦门话发音。
  单数 众数
第一人称 我 guá 包括性 咱 lán 咱们
排除性 阮 gún 我们
第二人称 汝/你/尔 lí 恁 lín 你们
第三人称 伊 i 他/她/它/它 𪜶/怹 in 他们/她们/它们/它们

所有格:人称+其(古字为“丌”或“亓”)。[29]或以直接以复数格,即加鼻音尾之单数格表示。

指示代名词

  指近 指远
一般 单数 这 tsit、这个 tsit-ê 这个 彼 hit、彼个 hit-ê 那个
众数 遮 tsia、遮的 tsia—ê 这些 遐 hia、遐的 hia—ê 那些
空间 遮 tsia、这迹 tsit-jiah、这位 tsit-ūi 这里 遐 hia、彼迹 hit-jiah、彼位 hit-ūi 那里
时间 这阵 tsit-tsūn、这马 tsit-má、这下 tsit-ē、这时 tsit-sî 现在;最近 彼阵 hit-tsūn、彼个 hit-ē、彼时 hit-sî 那时;当时
状态 按呢 án-ni 这样 按呢 àn-ni、彼按呢 hit-án-ni 那样
程度 遮 tsiah、遮尔 tsiah-nī 这么 遐 hiah、遐尔 hiah-nī 那么
类型 这款 tsit-khuán、这号 tsit-hō、这种 tsit-tsióng 这种 彼款 hit-khuán、彼号 hit-hō、彼种 hit-tsióng 那种

注释:以上用字遵照台湾当局“台湾闽南语推荐用字”。

疑问词

什么
  • 啥(siáⁿ):也作“甚”,后可加名词。如“啥人”(siáⁿ-lâng)(何人),“啥事”(何事),啥物(siáⁿ-mih,何物)。甚物(sim-mi̍h,什么)。
  • 物/乜(mih):物代(mih-tāi)(厦门话常用)。
  • 底(tī):底时(何时)(厦门话常用),底事(何事),底地(何地),底处(何处)[30],底时(何时),底个(潮琼片同“乜个”)中古汉语已有用“底”表疑问。[31]
      • 底典(潮琼片之“谁”,在泉漳片是问对方“哪里人”。)
  • 焉怎/按怎(án-chóaⁿ)+动词。有认为为非汉语者[32]
  • 何:泉、潮片,如“在何”(在何处),音“值块”。[23]但有指这词语应作“底带”。[26]
佗一

佗一/倒一/择一(tó/tó-tsit)

  • 佗一+名词 例:佗一车?(哪一车?)
  • 佗一+量词 例:佗一台?(哪一台?)
  • 佗一+量词+名词 例如:佗一台车?(哪一台车?)
kám(敢)问句:

是汉语k问句的一种,依照张敏(1990)、曹逢甫(1993)、郑萦(2000)、施其生(2000)的调查,主要kám、ká/khá、kán、kánn……几种变体,语义或语用上,依张敏(1990)、张丽丽(2016)(2017)、林俊宏(2020)等人皆指出,敢问句作为是非问句至少有三种用法。比如同样是“伊敢(是)破病?”一句法,可以有三种解释:

  • 推测:指“他好像生病(吧)。”,即用疑问句代替赞同、相信“他生病”的事实。魏培泉(2010)表示是一种“信大于疑”之用法,并指出晋语敢问句主要是这一种用法。
  • 中性:指“他是不是生病?”没有预设赞同或反对的立场。
  • 反诘:指“他未生病,”即用疑问句代替反对“他生病”的事实。魏培泉(2010)表示是一种“疑大于信”之用法,并指出客语敢问句主要是这一种用法。

本字上,共识是近代之“敢”,而对于“敢”之古汉语来源,有“可问”连音说(黄正德1988);“可不”连音说(Yue-Hashimoto 1991、魏培泉2010);“焉”字说(林俊宏2020)。

名词

时间

  • 年(nî)、冬(tang):年,一年称“一年”或“一冬”
    • 旧年(kū-nî):去年
    • 今年(kim-nî):今年
    • 新年(sin-nî)、明年(môa-nî/mê-nî)、下年(ē-nî):明年
  • 月(ge̍h)、月日(ge̍h-ji̍t):月
    • 顶月日(téng-ge̍h-ji̍t)、顶个月(téng-kò-ge̍h)、顶股月(téng-kó͘-ge̍h):上个月
    • 这月日(chit-ge̍h-ji̍t)、这个月(chit-kò-ge̍h)、这股月(chit-kó͘-ge̍h):这个月
    • 后月日(āu-ge̍h-ji̍t)、后个月(āu-kò-ge̍h)、下个月(ē-kò-ge̍h)、后股月(āu-kó͘-ge̍h):下个月
  • 日(ji̍t)、工(kang):天、日
    • 逊昨日(sùn-cho̍h—ji̍t)、大昨日(tōa-cho̍h—ji̍t)、落昨日(lo̍h-cho̍h—ji̍t):大前天
    • 昨日(cho̍h—ji̍t):前天
    • 昨日(cha-ji̍t)、昨昏(cha-hng):昨天
    • 今仔日(kin-á-ji̍t):今天
    • 明仔日(bîn-á-ji̍t)、明仔载(bîn-á-chài):明天
    • 后日(āu—ji̍t):后天(此义须读轻声,否则意味着以后的某一天)
    • 落后日(lo̍h-āu—ji̍t)、大后日(tōa-āu—ji̍t):大后天
  • 一日之内
    • 天未光(thiⁿ-bē-kng):统称凌晨之前
    • 天欲光(thiⁿ-beh-kng)、拍殕仔光(phah-phú-á-kng):凌晨
    • 早起(chá-khí)、顶晡(téng-po͘ )、顶昼(téng-tàu):早上、上午
    • 中昼(tiong-tàu)、日昼(ji̍t-tàu):中午
    • 下昼(ē-tàu)、下晡(ē-po͘ ):下午
    • 暗晡(àm-po͘ )、欲暗仔(beh-àm—á):傍晚
    • 暗头仔(àm-thâu-á):入夜
    • 暗暝(àm-mî)、下昏(ē-hng)、暝昏(mî-hng):晚上
    • 半暝(pòaⁿ-mî)、暝半(mî-pòaⁿ):夜里、半夜
  • 白天又统称“日时”(ji̍t—sî)、“天光”(thiⁿ-kng);夜晚又统称“暗时”(àm-sî)、“暝时”(mî-sî)。
  • 夜间又细分做“顶半暝”(téng-pòaⁿ-mî)、“下半暝”(ē-pòaⁿ-mî)。
  • 点钟(tiám-cheng):小时,也简说成“点”(tiám)
    • 外(gōa):表示比指定的数字更过一些,如“四点外钟”指四个多小时、或四点多钟
    • 半(pòaⁿ):半小时,不到半小时说成“未半”( bī pòaⁿ),接近半小时说成“欲半”(beh pòaⁿ)、半小时多说成“过半”(kuè pòaⁿ)
    • 字(jī):分针在钟面所指的数字,意思是五分钟,如十分钟说成“两字久”,七点四十五分说成“七点九字”
  • 其他
    • 今旦日(kin-taⁿ-ji̍t):今日。现作“今仔日kin-á-ji̍t”。[33]
    • 晏:音òaⁿ,汉初的《仪礼.士相见礼》:“问日之早晏。”“早晏”是“早晚”的意思,闽南语也有“早晏”一词。《玉篇》:“晏,晚也。”《广韵》:“晏,晚也。乌涧切。”文读音àn,白话音òaⁿ。[33]闽南语的“晏”也可解作迟,如“晏起来”是迟起床,“晏来”是迟来、迟到。(粤语也有用“晏”表示晚、中午和迟的意思,例如:“晏昼”表示下午、中午,“吃/食晏昼”、“吃/食晏”表示吃午饭。)

人体器官

  • 目珠(俗字作“目睭”):音 ba̍k-chiu,眼睛。
  • 鼻仔:音 phiⁿ-á,鼻子。
  • 喙:音 chhùi,嘴巴
  • 腹肚:音 pak-tó͘,肚子。
  • 跤:音 kha,脚。
  • 跤头趺:音 kha-thâu-u/hu,膝盖。
  • 肩胛头:音 keng-kah-thâu,肩膀。

亲属称谓

  • 阿公:音 a-kong,爷爷、外公。
  • 阿妈:音 a-má,奶奶、外婆。
  • 爸:音 pah/pâ/pa,父亲。阿爸:音 a-pah。老爸:音 lāu-pē。
  • 母:音 bú/bó,母亲。阿母:音 a-bú。老母:音 lāu-bú。此用法可在唐诗中看见,例如晚唐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 阿伯:音 a-peh,伯伯。
  • 阿姆:音 a-ḿ,伯母。
  • 阿叔:音 a-chek,叔叔。
  • 阿婶:音 a-chím,婶婶。
  • 阿舅:音 a-kū,舅舅。
  • 阿妗:音 a-kīm,舅妈。
  • 阿姨:音 a-î,阿姨。
  • 阿姑:音 a-ko,姑姑。
  • 阿丈:音 a-tiunn,姨丈或姑丈。
  • 兄:音 hiaⁿ,哥哥。阿兄:音 a-hiaⁿ。
  • 姊:音 chí/ché,姐姐。阿姊:音 a-chí/a-ché。
  • 弟:音 tī,弟弟。小弟:音 sió-tī。
  • 妹:音 mōe/bē/bēr/moāi/māi/bōe,妹妹。小妹 sió-mōe/bē/bēr/moāi/māi/bōe。

动词

注记:本章节以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标注厦门音。

  • 行:音kiânn,走。
  • 走:音tsáu,跑。
  • 傱:音tsông,奔跑。
  • 食:音tsia̍h,吃。
  • 啉:音lim,喝。
  • 困:音khùn,睡觉。
  • 拍:音phah,打。
  • 徛/企:音khiā,站立。
  • 倒:音tó,躺。
  • 䖙:音the,坐躺、靠坐着。
  • 跍:音khû,蹲。
  • 越:音ua̍t,回(头)。
  • 应:音ìn,回答。
  • 揣:音tshē,寻找。
  • 相:音siòng,尤指以目光打量。
  • 挲:音so,搓。
  • 汏:音thuā,以清水漂洗。
  • 荡:音tn̄g,与“汏”近义。
  • 曝:音pha̍k,晒。
  • 覕:音bih,躲藏。
  • 沃:音ak,浇,《左传》僖二十三年:“奉匜沃盥。”疏:“沃,谓浇水也。”《汉书.张良传》:“沃野千里。”注:“沃者,溉灌也,言其土地皆有溉灌之利,故云沃野。”。[33]
  • 翕:音hip,拍摄。
  • 驶:音sái,开(车)。
  • 搝:音giú,拉。
  • 鼻:音phīnn,嗅。
  • 臆:音ioh,猜测。
  • 蹛:音tuà,居住。
  • 诙:音khue,嘲讽。
  • 提:音the̍h,拿。
  • 夯:音giâ,举。
  • 予:音hōo,给予。
  • 囥:音khǹg,放置。
  • 耍:音sńg,玩耍。
  • 掠:音lia̍h,抓。
  • 惊:音kiann,害怕。
  • 䞐:音tshun,剩余。
  • 袋:音tē,包装。
  • 缀:音tuè,跟随。
  • 掷:音tàn,丢。
  • 缚:音pa̍k,绑。
  • 軁:音nng,钻。
  • 蔫:音lian,枯萎。
  • 弄:音lòng,撞。
  • 𠛅:音khau,刮(风)。
  • 搣:音me,抓取。
  • 刣:音thâi,杀。
  • 捒:音sak,推。
  • 衬:音tshīng,穿。

形容词

  • 好、歹:好、坏(“歹”为俗字,本字作否。)
  • 顶、下:上、下
  • 大、细:大、小
  • 粗、若/幼:粗、细。
    • 若:日本语汉字表留以“若”表示小、幼之意。
  • 济、少:多、少(用于表绝对的数量,如吃很多说成“食诚济”)
    • 济:参考成语“人才济济”。
  • 加、减:多、少(用于表相对的数量,如多吃一点说成“加食淡薄”)
  • 轻、重:轻、重
  • 软、橂:软、硬(“橂”民间俗写为“𠕇”,词义也作“硬”)
  • 冗、絚:松、紧
  • 悬、下 / 低:高、低(“低”为俗字,本字作“下”)
  • 紧、慢:快、慢(“紧”义也说成“猛”)
  • 狭、阔:窄、宽
  • 长、短:长、短
  • 厚、薄:厚、薄
  • 躼、矮:高、矮(“躼”义也说成“悬”)
  • 肥、㾪:胖、瘦
  • 乌、白:黑、白
  • 寒、热:冷、热(小冷也说成“冷”)
  • 烧、凊:烫、凉(“凊”义也说成“凝”)
  • 媠、䆀:美、丑(“媠”义也说成“㜅”或“嫷”,“䆀”义也说成“沤”或“鄙”)
  • 清、醪:清、浊
  • 洘、漖:稠、稀
  • 饱、枵:饱、饿
  • 畅、气:高兴、生气(“畅”义也说成“欢喜”、“爽”、“气”义也说成“受气”、“苦气”、“袂爽”)
  • 俗、贵:便宜、昂贵
  • 光、暗:亮、暗
  • 焦、澹:干、湿
  • 清气、垃圾:干净、肮脏
  • 巧、戆:聪颖、憨呆
  • 恬、吵:安静、吵杂

副词/助动词/介词/其他

  • 焉耳=焉尔=安尔=安耳=云尔:这样子(而已)。《孟子.梁惠王》:“尽心焉耳”(尽心这样而已)[34][35];亦有与苗语比较,认为非汉语成分者者。[32]
  • 有:可以加在形容词之前以加强语气:这粒西瓜有大(这个西瓜真大)、这个囝仔有勇(这个孩子真勇敢)这种用法跟《诗经》里“有”字的用法非常接近:《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有蕡=真大)。《小雅.白华》:有扁斯石,履之卑兮。(有扁=真扁)[36]
  • 颠倒:反而。例:伊无欲来,阮颠倒较欢喜。(他没有要来,我反而比较高兴。)
  • 横直:反正,华语里也有类似的“横竖”一词。例:伊欲来无欲来拢无要紧,横直阮欲去。(他要来不要来都没关系,我反正要去。)
  • 上无=尚无:至少。例:上无伊嘛应该爱会失礼。(他至少也应该说声道歉。)
  • 定定:经常。例:伊定定无伫咧。(他经常不在家。)

倒置词

闽南语存在一些和现代汉语普通话构词方式相反的词汇,如“衫裤”、“人客”、“鸭母”、“闹热”、“头前”等。

  • 表动物之性别及物之阴阳者,一般以“公”、“母”二字附在其后,如鸡母、狗公。个别动物也用“角”等字,如“鸡角”表示雄鸡。[公/母也见于粤语,但母作“乸”]
  • 其他:千秋、童乩、气力、结气、弃嫌、寸尺、板模、胃肠、慢且、久长、加添、养饲、落衰、菜蔬、利便、运命(来自日语)、进前、绍介(也说介绍)、臭酸、吓惊、恐惊、布帆、暝日、衔头、下底、风台、咙喉。

古词汇

  • 鼎(tiáⁿ:以煮食用具为例,古代称为“釜”的,华北人、官话语区称为“锅”,吴语粤语客家话称“镬”,闽南语称为“鼎”。闽南语以“鼎”作“釜”至少保存了西汉尚可了解的一种用法。[36]赣语也保留“鼎”,称尖底炊具为“鼎罐”。[37]
  • 牙(gê)、齿(khí):“虎象有牙,人马有齿。”例,马齿、齿科大夫(非牙科大夫),齿膏(非牙膏),暴牙,象牙。[35]
  • 细腻(soè-jī):做事小心谨慎,也解作客气。[33]福州话也有此二义。)
  • 狡狯(káu-kòai):顽皮,狡滑。[38]
  • 夕暴雨:午后雷阵雨。[39]此词汇尚保留于日本。[a]
  • 痴欲(潮汕:chhi-ko;泉漳:tshio-ko):一见女人便顾盼爱慕的轻佻男子。在明朝潮州戏文《金钗记》中就有“宋金为人太风梭(骚),说话甚痴欲(哥)”的台词,可见“痴哥”这词在明朝潮汕方言中已经产生。[40]。佛经多作“痴欲”,表性欲、色欲。俗作“猪哥”。
  • 湛(tâm):湿。《诗经·召南》“湛湛露斯”[41]
  • 身(sin):闽语系(如林觉民《与妻诀别书》)皆称“怀孕”皆为“有身”(ū-sin),而“身”字于甲骨文中即画一个人腹中有物。(粤语也保留,称“身己”或“有身己”表示“怀孕”。普通话也说身孕。)
  • 箸(tī):筷子。日语表记汉字同。广东和平县仍有人保留称“箸”表示“筷子”。
  • 糜(bê):粥也,稀泥貌者也可称之。
  • 衫(saⁿ):衣也。由上而下穿者,不论是否及于下半身,都一定叫衫。如长衫(长袍)。(粤语也保留)
  • 先生(sian-siⁿ):粤语日语韩语亦保留此用法。今官话谓“某老师”,闽语谓“某先生”。如“张先生”乃指“张老师”,指一些学有专精者,如医生,教师,律师等。
  • 悾(khong)/悾悾(khong-khong):心思空空,傻瓜。《论语》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 册(tsheh)古代称编缀竹简成书为册,《书经·多士》:“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与韩语册(책)同音,韩语仍有此用词
  • 企(khì),踮著脚尖,把脚后跟提起来。《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荀子.劝学》篇也有:“吾尝企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谯(kiau),责备。《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
  • 目睭(ba̍k-tsiu),眼睛。《淮南子·兵略训》深哉睭睭。
  • 地动(toē-tāng),地震。《吕氏春秋.季夏纪》有:“文王即位八年而地动。”可见闽南语保留了秦朝以来的说法。
  • 乞食(khit-tsia̍h),闽南语称乞丐为“乞食”《战国策.晋策》:“其容为乞食人而往乞。”
  • 走(tsáu),闽南语的“卡紧走”,在古语表示“跑”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上》也有:“填然而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后生(hāu-siⁿ),闽南语称儿子为“后生”,《诗经.商颂.殷武》:“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
  • 枵(iau)闽南语称肚子饿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梓慎曰:‘今兹宋、郑其饥乎!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玄枵,虚中也。﹖’,保留了古语“枵”表示“饿”的本意。
  • 脯(póo)闽南语今日称“肉松”、“鱼松””为“肉脯”《周礼.天官.冢宰》:“腊人:掌干肉,凡田兽之脯、腊、膴、胖之事。”《管子.轻重甲》:。鱼以为脯,鲵以为殽”
  • 痀(ku)指驼背的背瘤“痀”又可作“佝”,古语中“佝偻”也是驼背之意,《庄子.达生》篇有:“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一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可见“痀”表驼背已见于战国时代。
  • 眠床(bîn-chhn̂g)”又睡觉的床称“眠床”见于《南史.虞愿传》:“弘有眠床一张。”
  • 阿母(a-bú)妈妈、母亲,表面看来带“阿-”一称谓早在汉朝就有了,如乐府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上堂启阿母。”“阿”的本义是“山阿”,古代曾尊称商朝名臣伊尹为“阿衡”,可见和闽南方言中以词头“阿-”,其来源甚为古老。
  • 交关(kau-kuan) 闽南语称生意交往为“交关”,这一词语自《后汉书.西羌传》:“臣愚以为宜及此时,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隔塞羌胡{交关}之路,遏绝狂狡窥欲之源。”
  • 虬(kiu2)卷屈,杜光庭《虬髯客传》:“忽有一人,中形,赤髯而虬。”
  • 闹热(lāu-lia̍t)闽南语将“热闹”倒说成“闹热”,这可见于唐朝,如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又不见西京浩浩唯红尘,红闹热白云冷,好于冷热中间安置身。”
  • 参详(tsham-siông)表示商量之意则见于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匈奴列传》:不参详终始利害也。”

借词

闽越语

厦门大学闽南语学者周长楫教授与李如龙教授考证,现今的闽南语保留了一些古代百越语底层成分,例如:ka-cho̍ah(虼蠽或蟉蠽,“蟑螂”)、káu-hiā(蚼蚁或狗蚁,“蚂蚁”)[32]、ka-lún/nńg/líng-sún(交懔损、加懔损、交懔恂或加懔恂,“打冷颤”)、tio̍h-ka-cha̍k(著咳嗾,“呛到”)。

诸多残留在日常词汇中的底层成分,也与现存侗台语系中的代表泰语、壮语、布依语等显示出明显的关联,比如:“男子”称作“查埔”(tsa-poo),“女子”称“查某”(tsa-bóo),与壮语中的daxboh(父)和daxmeh(母)相关。而称呼“妻子”为“某”,则可能与壮语中的baw同源于古代百越语。另外,诸如“叨位”(tó-uī/toh-uī,“哪里”)、“古锥”(kóo-tsui,“可爱”、“小巧”)等词汇亦在百越语后裔语言中有迹可循。某些词汇甚至可以展现出原始欧亚语言的源流。[42]

最明显的例子是“肉”字,在闽南语口语中俗读做[bah] /baʔ/。比较侗台语壮族土州话 b[¬]k、泰国语m[a()n, man (油), mam*、壮语ba:i, i, w*、蒙古语max。

日语

由于台湾日占时期长达半世纪(1895年-1945年),因此台湾闽南语的日常用语有不少日语词汇,例如:欧巴桑、欧吉桑、aniki(大哥、老兄)、阿给、wasabi(山葵)、运将等等。其中也有以台湾闽南语发音读出之和制汉词,例如:离缘(离婚)、注文(下订单)、寄付(捐献)、口座(帐户)、出张(出差)、水道水(自来水)

反之,日本语中也有自台湾闽南语的借词,例如:ビーフン(米粉 bí-hún)、レンブ(莲雾(オオフトモモlián-bū)、サバヒー(虱目鱼sat-ba̍k-hî)、レンヒー(鲢鱼) 、ヌンチャク(两节棍nn̄g-chat-kun)、タンキー(童乩 tâng-ki)、キョン(羌)。

此外,由于日语保留了若干中古汉语的词汇,加上日语的汉字音之音读多是在南北朝唐朝时从汉地中原传入,因此有不少词汇发音与闽南语几乎完全一致。例如:世界、开始、世纪,尤其在韵脚上更有相当多的例证,如“宇宙”、“运动”、“便当”、“全部”、“了解”等词汇,但这些并不是借词。

其他外来语

唐朝开始,泉州已发展为东方第一大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泉州。从此闽南一带和中东东南亚的来往更加频繁。出洋的华侨把外乡的语言带到闽南,时间久了,有的外来语词汇进入闽南语,成为闽南语的一部分。五口通商后,各国与厦门的来往十分密切,因此厦门话多了许多英语、日语藉词,有些亦扩散至闽南其他地方。此外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统治,东南亚等国也曾经历欧洲列强统治,台湾、东南亚等地区都曾是欧洲列强在亚洲贸易的重要据点,因此也会融入外来语,例如: tōng-kat(拐杖,马来语“tongkat”)、sat-bûn(肥皂,马来语“sabun”或日语“シャボン”,两者皆源自葡萄牙语“sabão”)、te̍k-sî(的士,台湾惯称“计程车kè-thîng-chhia)、má-tih(死亡,马来语“mati”)、ka-po̍k/ka-pò͘-mî(木棉,马来语“kapas”,源自古梵语“karpasa”)等。

书写系统

历史上闽南语使用表意文字(即汉字)及音素文字(罗马字、注音符号、日语假名或个人自创符号等)来书写,甚至有两者混用者,唯始终未形成正书法

汉字

厦门会文堂《最新失德了歌》书影。

一如其他汉语方言,闽南语最早使汉字来表记,例如明朝的荔镜记,当中就有大量汉字借音的情况。

音素文字

闽南语之音素文字书写系统,有以下之方案:

泉漳片

方音符号台湾语假名外,都是基于拉丁字母的文字。

潮汕片
其他

文学创作

  • 荔镜记》(明朝嘉靖丙寅四十五年,西元一五六六年刊行)(民间习惯称为《陈三五娘》),是明朝戏曲剧本,作者已经无可稽考;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闽南语文学作品,剧本有福建闽南地方用字和广东潮汕话方言字。

文白异读

闽南语中的文白歧读(或称文白异读)现象远大于其他汉语。语言学家罗常培曾于《厦门方言研究》中粗略统计《方言调查字表》所举 3,758 个汉字当中,有 1,529 个有歧读现象,比例约占 40.6%。歧读汉字中,绝大多数文读白读各一,在上述四成之中又约 90% 属之。其余则有多种读法。

以1~10的数字读音为例:

汉字
文读 it jī/lī sam ngóo lio̍k tshit pat kiú si̍p
白读 sann gōo la̍k pueh káu tsa̍p
  • 注1:tsi̍t/tsi̍k常被视作“一”的白读,实际上本字是“蜀”,今多把tsi̍t/tsi̍k直接视作“一”的训读[b]
  • 注2:nn̄g常被视作“二”的白读,实际上本字是“两”。
  • 注3:如今厦门话已j-声母已并入l-声母。

使用文读或白读以场合而定。例如数字白读绝大多数用在计数,而当序数[来源请求]、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不需进制时使用文读。又例如“成”字有多个文白歧读:“成功”中读sêng,“几成”读siâⁿ,“成做”(成为)读chiâⁿ,“成家”读chhiâⁿ,不能相淆。

文读与白读具有辨义作用,可以区别字词的不同意思。例如“大人”的文读音tāi-jîn是对官员或者长辈的敬称,白读音tōa-lâng是指成年人。对于非闽南母语人士而言,闽南语何时该为文读或白读的辨别极为困难,这在地名中尤为最。例如台湾高雄依地理可分为冈山旗山凤山三区,但前两区以行政区理解时,山读作san(音读)、而凤山的山则读作soaⁿ(语读)。又例如相邻的台东屏东两县的“东”读音亦不同,前为tang(白读)、后为tong(文读)。

注释

  1. 查按闽南语“夕”字,仅得sik8、siah8二音,中古汉语所对应之声调亦为入声(邪母昔韵),与sai一音不合。“夕暴雨”一说是否有更多文献支持,有待商榷。 详细部分可参考教育部闽南语字典“夕”字 (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index.html)
  2. 台湾当局“教育部”《教育部闽南语本字研究专案计划》将/chi̍t/的本字视为“蜀”,并列为正字;“蜀”古代通同“独”(《方言》、《尔雅》),独有一个之意[43]。但新版的“教育部”辞典已将/chi̍t/的正字改为“一”,视之为训读字,而“蜀”改列为异用字。[44]

参考资料

  1. Chinese, Min Nan | Ethnologue. [2017-06-09]. 
  2.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闽南语.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3. 中国语言地图集》,B8 东南地区的汉语方言。香港朗文(远东)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
  4. 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238页
  5. 泉州市志 卷五十第一章. [2015-04-30]. 
  6. 福建概览 方言[永久失效链接]
  7. 吴坤明. 台湾闽南语之渊源与正名 (PDF). 台湾学研究第五期. 台湾学研究中心: 54–73. 2008年6月 [2010-04-06]. 
  8. 董忠司 (编). 1. 《福尔摩沙的烙印:台湾闽南语概要》(上册). 乡土文化专辑 1. 台北市: 台湾当局“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001-12-01. ISBN 957-01-0024-9. 注记:本书中并无清楚解释何谓“闽越族”,使用引用之语例,跨侗泰及苗傜语系
  9. 9.0 9.1 李辉〈分子人类学所见历史上闽越族群的消失〉,《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2期,2007年3月。
  10. 《百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11. 周长楫. 《闽南语的形成发展及在台湾的传播》. 台北市: 台笠. 1996. ISBN 957-98-8611-3. 
  12. 詹琲. 《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一‧《永嘉乱,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憶昔吟》.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11-11-28]. 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来频洒泪,渴骥每思泉。 
  13. 刘枝万、宋龙飞. 开漳圣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14. 陈承溢. 陈姓入闽. 中华姓氏文化网. [2016-07-02]. 
  15. [李无未,小川尚义汉语方言地理意识 :《韵镜》与闽南话语音对应模式]
  16. 陈晓锦. 粤北曲江的闽语──连滩话特点简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4. 
  17. 中国语言地图集
  18. 李奕佳. 海沧将在学校开设闽南语课 "种子教师"培训已展开_厦门新闻_厦门网. news.xmnn.cn. [2017-06-09]. 
  19. 提升“国民中小学”暨幼儿园本土语言教学成效实施计划. 台湾当局“连江县政府”教育局. 台湾当局“连江县”本土教育资源网. [2017-06-09]. 
  20. 詹伯慧. 关于闽方言研究的一些思考 (PDF). 《中国语文研究》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1995, (11) [2020-09-27]. 
  21. 董忠司 (编). 《福尔摩沙的烙印:台湾闽南语概要》(上册). 乡土文化专辑 1. 台北市: 台湾当局“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001-12-01: 140–143. ISBN 957-01-0024-9. 
  22. 许成章. 《台语研究》. 《许成章作品集》第八册. 高雄市: 春晖出版社. 2000年6月: 21,37,307,361. ISBN 957-93-4765-4. 
  23. 23.0 23.1 洪惟仁. 《台湾方言之旅》. 台北市: 前卫出版社. 1992. 
  24. 侯精一 (编).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 2002: 247. 
  25. Stephen Adolphe Wurm; 李荣; Theo Baumann; Mei W. Lee. 中国语言地图集. 香港: 香港朗文(远东)出版公司. 1987: 247. ISBN 978-962-359-085-3. 
  26. 26.0 26.1 周长楫. 《闽南方言大词典》. 福州市: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17, 28. ISBN 978-721-103-896-1. 
  27. 董同龢. 〈四个闽南方言〉.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 1959, 30: 729-1042. 
  28. 董同龢. 《汉语音韵学》. : 8. ISBN 978-957-547-681-6. 
  29. 吴守礼; 陈丽雪. 《台语正字》之三. 三重市: 林荣三文化公益基金会. 2005年7月: 36. ISBN 957-97-5924-3. 
  30. 石遇瑞〈潮汕方言:底‧底事‧底地‧底处〉
  31. 志村良治. 杨荣祥(译). 〈论中古汉语疑问词“底”〉 (PDF). 《鄂西大学学报》. 1988, 2. [永久失效链接]
  32. 32.0 32.1 32.2 董忠司 (编). 《福尔摩沙的烙印:台湾闽南语概要》(上册). 乡土文化专辑 1. 台北市: 台湾当局“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001-12-01: 132. ISBN 957-01-0024-9. 
  33. 33.0 33.1 33.2 33.3 施炳华〈《荔镜记》的用字分析与词句拾穗〉第一节
  34. 许成章 (编). 《台湾汉语词典》. 台北市: 自立晚报. 1992. 
  35. 35.0 35.1 陈冠学. 《高阶标準台语字典》. 台湾语言研究丛书. 台北市: 前卫出版社. 2007-08-15. ISBN 978-95-7801544-9. 
  36. 36.0 36.1 丁邦新. 〈汉语方言史和方言区域史的研究〉. 《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 北京市: 商务印书馆. 1998: 203–206. 
  37. http://www.gxfxwh.com/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16901[永久失效链接]
  38. 吴守礼; 陈丽雪. 《台语正字》之三. 三重市: 林荣三文化公益基金会. 2005: 53. ISBN 957-97-5924-3. 
  39. 陈冠学《台语之古老与古典》267至269页、日本语版维基〈夕立〉条目
  40. 余流《“痴哥”与“咧腮哥”》
  41. 林金钞. 《闽南语探源》. 新竹: 竹一出版社. 1980. 
  42. 李佐腾. 闽南话中百越语底层词汇初探. 纽约: 钟书国际文化出版社. 2014 [2016-08-03]. ISBN 978-1-6260-9148-1. 
  43. “教育部”闽南语字汇-【蜀】
  44. 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一. [2016-03-16]. 

相关文献

  • 林春地. 《河洛话的根及本》. 台北县芦洲乡: 东展文化. 1987: 92 (繁体中文).  台大
  • 黄炳煌. 《喔!原来如此。漫谈台湾闽南语之美与优》. 台北市: 高等教育. 2012-11-12: 118 [2013-11-21]. ISBN 978-986-266-053-9 (繁体中文). 
  • 李佐腾. 《闽南话中百越语底层词汇初探》(Min Nan Hua Zhong Bai Yue Yu Di Ceng Ci Hui Chu Tan). 钟书国际文化出版社. 2014 (简体中文). 

注解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