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白话文,亦称语体文,即以口语为基础的、经过书面化加工的汉语,以“言文一致”为主要特点。现代汉语白话文主要有4种,分别是官话白话文(京白)、吴语白话文(苏白)、粤语白话文(广白)以及韵白明朝官话——中州韵白话文),在这4种之外还有许多各具地方特色的白话,一并称为土白,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白话文,通常指官话白话文[1]。白话文以各汉语分支的现代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以区别文言文(为春秋时期至20世纪初的写作规范)。[2]

历史

古代写作规范起源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汉语口语。据学者胡适考证,至中国汉代,文言文已经脱离了日常口语,而当时的书面语(即文言文)已经开始向复古和口语两个方向发展。 [3]至中国时期,汉语口语与先秦时期口语差异愈加明显,此时,有三种书面语。一种书面语模仿上古汉文书面文献,如唐宋八大家散文,即古文运动的作品[3];另一种是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汉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即今日的汉文,如西汉史记》、东汉佛经翻译、 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3];第三种则是各种白话文的源头,如唐朝的变文 、宋朝的话本等。到了近世时期,情况与中古时期类似,既有模仿上古的书面语,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谓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谓的近代白话,比如《水浒传》、《西游记》等。由于文言文并不是一时一地的一种语言,因此不同时代或地区的文献,在语法词汇上会有差异。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普遍有着各种改革旧有文化的思想;知识分子陈独秀胡适等除了大力引进各种西方学说,标榜科学与民主外,因鉴于文言文有碍于表情达意,也鼓励白话文。他们积极提倡以近口语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我手写我口”,竞相出版刊物,如《新青年》等,为文学带来一片新思潮。随着1919年所发生的五四运动,当时全中国弥漫着一片反传统、求革新的呼声,进一步推助了白话文运动的发展。

新文学运动之后,白话文运动取得成功,以符合官话口语词汇、语法的白话文逐渐取代了与口语脱离的文言文。与此同时,中国各地语言都相继出现了各自的口语书面化尝试和努力。

规范

官话

粤语

由于欠缺政府采纳和支持,又缺乏专门的规范机构,人们书写粤语白话文经常出现错别字,或者干脆拿同音字及英文字母)代替,使得书写颇为混乱。尽管如此,约定俗成的“标准”还是存在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当时的粤剧是少数把粤语写出来的文字纪录,这些粤剧剧本戏院的介绍成为了非官方的规范标准,得到大众的依从。而自解放战争后,两地长期分隔,令两地粤语白话文使用者选字各有不同,譬如广州粤语白话文用“嗯、噶、系、咯”,而香港用“唔、嗰/果、系、啰/咯”,但除新造字外,大多用字有根有据,约定俗成。

台湾闽南语

与粤语白话文相同,由于缺乏专门的规范机构,多数讲闽南语的台湾人于书写台湾闽南语白话文时,皆以官话中音义相似的字词或者注音符号来代替书写,导致民间的台湾闽南语文用字十分混乱,但基本的“约定俗成”还是存在。2009年,台湾当局“教育部”公布700个“闽南语推荐用字”。

吴语

客语

参阅

参考文献

  1. 韩昊洋. 白话文的前世今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2-24. 
  2. "The centuries-old three-way opposition between classical written Chinese, vernacular written Chinese, and vernacular spoken Chinese represents an instance of diglossia."(Jacob Mey,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pragmatics, Elsevier, 1998:221. ISBN 978-0-08-042992-2.)
  3. 3.0 3.1 3.2 胡适. 白話文学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 753063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