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台湾海峡
位置 中国大陆台湾岛之间
海洋 南海东海太平洋
面积 80,000平方千米
平均深度 50米
最大深度 1773米
连接陆地 中国大陆台湾岛
海域管辖 中国(两岸)
公海(中央)
沟通海域 南海东海南部
成因 地壳断陷
走向 东北—西南方向
台湾海峡

台湾海峡(简称台海)指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台湾岛之间的海峡[1][2]。为北东—南西走向,长约370千米。海峡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平均宽度180千米。最窄处在台湾省桃园市观音区白沙岬与福建平潭海坛岛之间,约130千米。以大陆架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为70米[2]。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

北以台湾最北端之新北市三貂角经钓渔台列屿之黄尾屿与浙江省玉环岛连线,南则是以台湾省屏东县鹅銮鼻经东沙岛与广东省汕尾连线为界。海域上的岛屿,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大陆岛外,尚有澎湖群岛屏东县小琉球

地理学上,台湾海峡为东海西太平洋的一部分。由于位于东海南海之间,为东洋海洋史上贸易路线的重要水道[3],又因其位于亚洲太平洋之间,为近代地缘政治战略要点之一。

形成

早在6亿年以前古生代晚期造山运动开始时,在台湾海峡地区出现“台湾滩”,这是海峡中的最浅处,深度仅20米。更新世后期冰河期开始,海水退去,海峡深度下降了130—180米,变成陆地,并与大陆相连接。大量古人类、古动物从大陆经过成为陆地的台湾海峡迁徙至台湾。

20世纪70年代,在台湾北港地区的石油勘探中,发现菊石化石,这是中生代标准化石,由此证明,在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期间,两岸间虽然许多地方已经出现海水,但主要还是陆地。台湾海峡位置上的地壳运动没有停止。到1.92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两岸间发生剧烈的地壳运动,此时台湾开始成为陆地,地质史上台湾称之为“南澳运动”(即由大南澳片岩演变为大理石),大陆称之为“燕山运动”。

海峡最初的形成开始于白垩纪古新世时期,也就是在5400万年以前,台湾中部地区开始被水淹,中间成为浅海,开始成为海峡。在始新世早期的地壳运动中,台湾开始“太平运动”,大陆开始“茅山运动”,两岸陆地连成一片。直到第四纪更新世时期,华南地区的花岗岩被沙化,岩石中的石英云母被冲积到台湾海峡中的低部地区,今天台湾北部和中部地区大量开采,成为新竹玻璃工业的重要原料。

第四纪冰河时期(1800万年—6000年之间)以来,大海进入海进期,海水面上升有100—130米,形成了今天的海平面,台湾海峡开始形成。自此开始,两岸间的来往由陆地转为海上。

海峡水域

台湾海峡最窄处是福建省平潭岛与新竹商港之间,直线距离130千米(81英里);最宽处是屏东县猫鼻头到福建省东山岛澳角,直线距离410千米(250英里)。海域面积为80,000平方千米,是台湾岛近海中最大的海峡[4]

台湾海峡水深各处相差很大,虽然平均水深不足50米(160英尺),但是,海峡南部断续分布与中国大陆之间的一片砂质浅滩的水深最浅,小于30米(98英尺);东南部的大陆坡则水深超过1,000米(3,300英尺)[4]

台湾海峡自然环境复杂,水域内多有浅滩、沟谷、海岛礁石;河流入海口和海湾也很多,水团和海水流系多,渔场和水产资源也很丰富。台湾海峡以风大,浪大,流速大著称[4]

台湾海峡海流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冬季以从北向南的沿岸流为主,夏季以由南向北的暖水以及从太平洋进入的黑潮支流为主[4]

气候

台湾海峡季风交替明显,频繁的偏北风非常强劲。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冬季以东北风为主;6-8月夏季以西南风为主。

每年强烈的台风伴随暴雨,造成潮水位变化剧烈,对沿岸侵蚀很强烈,故海峡两岸的沙滩地形崎岖。

参考文献

  1. C. Reid Nichols; Robert G. Williams. Encyclopedia of Marine Science.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01-01: 298–. ISBN 978-1-4381-1881-9. 
  2. 2.0 2.1 T. Ichiye. Ocean Hydrodynamics of the Japan and East China Seas. Elsevier. 2000-04-01: 301–. ISBN 978-0-08-087077-9. 
  3. Angela Schottenhammer. Trading Networks in Early Modern East Asia. Otto Harrassowitz Verlag. 2010-12-31: 208–. ISBN 978-3-447-06227-5. 
  4. 4.0 4.1 4.2 4.3 石谦; 蔡爱智. 闽中-台中古通道的地貌环境:兼议“东山陆桥”的通行条件. 科技导报. 2008-08-18, 26 (22): 75-79.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