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文言
区域汉字文化圈
年代作为口语从前5世纪使用至后2世纪(上古汉语);
此后直至20世纪初一直作为书面语言在汉文化圈国家之间被广泛使用
语系
文字繁体字简化字规范汉字
语言代码
ISO 639-3lzh
Glottologlite1248[1]

文言古文,汉文化圈外通称古典汉文(英语:Classical Chinese),当今受“白话文”一词影响而常被赘称为“文言文”。

文言是汉语的一种书面形式,起源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经润饰的汉语口语(相较于西周以前被认为晦涩难懂、诘屈聱牙的文献,如尚书易经等)。至汉朝,文言已经脱离了日常口语,而当时的书面语(即文言)已经开始向复古和口语化两个方向发展。至中国时期,汉语的口语与先秦时期口语差异更加明显,这时,有三种书面语。一种书面语是模仿上古汉文书面文献的书面语,如唐宋八大家散文,即古文运动的作品;另一种是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如西汉史记》、东汉佛经翻译、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2];第三种则是各语言白话的源头,如唐朝的变文、宋朝的话本等。到了的近代时期,情况与中古时期类似,既有模仿上古的书面语,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谓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谓的近代白话,比如《水浒传》、《西游记》等(甚至有《荔镜记》、《海上花列传》等方言作品)。由于文言并不是一时一地的一种语言,因此不同时代或地区的文献,在语法词汇上会有差异。

20世纪之前,汉字文化圈士大夫均能通晓以汉字书写的文言,故文言使用于几乎所有正式的文书上,并且汉字文化圈中语言或口音不通者能以笔谈的方式交流,如19世纪时操朝鲜语朝鲜王朝云岘君清朝大臣吴长庆笔谈、20世纪操闽南语的林献堂与操粤语官话梁启超于日本长崎笔谈。

近代以来,文言在中国以外各国的地位逐渐被当地通行语言(日语韩语越南语)代替,;在中国,则随着新文化运动发展被基于北方官话白话取代。

定义与分类

“文言文”这个术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古代的汉语”泛指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现存的古汉语材料是由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语言材料。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书面语言材料是甲骨文,从甲骨文算起,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近代期。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公元4世纪到公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六朝时期;近代期是指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时期[3]

西方早期来华的教会将文言文分为“深文理(英语:High Wenli)”及“浅文理(英语:Easy Wenli)”[注 1],故圣经有两种文言版本的翻译:深文理是指较为纯粹的文言文,比较晦涩难懂;浅文理则是代指当时通行的书面用语,属于简单的文言文。[4]

许慎《说文解字叙》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言文即是以文字本身原有意义所言之文章,此为象形文字体系才有的文体拼音文字体系无法拥有。

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时语方言少,易于永续流传。

文言的特点,相对官话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主要表现在语法词汇两方面(以下所述各项特点皆为举例而未完备。):

语法特点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词类词序两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话更多的词类活用现象。

  • 名词用作动词
    1.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名词“蹄”在此做动词“用蹄踢”。
    2.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名词“王”在此做使役动词“使……为王”。
    3.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颔”原为名词“下巴”,在此作动词“点头”。
  • 名词用作副词,常与“然”(……的样子)连用:
    1.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聊斋志异》),名词“犬”在动词“坐”前作副词“像犬一样地”。
    2.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脩醉翁亭记》),“翼”在动词“临”前作副词“像翼(翅膀)一样”。
  • 宾语前置。目的:使语句顺畅。为了强调宾语,将其提前。通常会加语助词
    1. 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基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马首是瞻”即“瞻马首”。“是”为语助词。
  •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孰”、“何”、“悉”等置于动词之前:
    1.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
    2.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3.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4.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5. “王曰:‘缚者曷(通“何”)为者也?’”(《晏子春秋》)
  • 在否定句中,用代词宾语时,一般都放在动词前面
    1.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 与“以”连用的倒装句:
    1.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卷石底以出”即“石底卷以出”。
  • 有时会有定语后置的用法,后置的定语常前会加“之”或后面加“者”[5]
    1.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篇第一》)
    3.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杂说四首》)
  • 文言文中常见通假字,出现的原因有作者的主观原因,如一时想不起此字;也有客观原因,如避讳等。
    1.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说”,通“悦”,喜悦。
    3.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熙”,通“嬉”,开玩笑。

词汇特点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词汇上有很大差异。这个差异通常必须以词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条列,才能完整表达。不过,有个特点可以概括地观察:文言文的词汇较为简洁,例如:相较于白话文的以双音节词为主,文言文中的词以单音节词为主,单字有独立意思。

比较 文言文 现代官话白话文
长短 言简意赅 较长篇
出处用法 书面语为主 “我手写我口”为主,亦经书面修饰
语感 古雅精炼 通俗易明
句末助语词 已、矣、也、乎…… 了、啊、吧、吗……
经典例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庖丁解牛》《出师表》《六国论》…… 鲁迅呐喊》自序、朱自清《绿》、冰心《纸船》、舒乙《香港:最贵的一棵树》、朱自清《匆匆》……
流传 有一定传统文学修养者,但可于东亚通行 一般中小学生也能看懂,广传于华文世界

文体分类

中国历代学者对于文体都有不同的分类法。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文体分类研究的开始,相关著作有曹丕的《典论·论文》、李充的《翰林论》、挚虞的《文章流别志论》、刘勰的《文心雕龙》、昭明太子主导的《昭明文选》等。其中《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4类:

而《昭明文选》是一本分类很繁杂的选集,将所选的文章分成37类之多。

明清

明朝吴讷著《文章辨体》、徐师曾著《文体明辨》,清朝姚鼐编《古文辞类纂》,都是讨论文体的重要著作。其中《古文辞类纂》将文体分为13类:

  • 论辨
  • 序跋
  • 奏议
  • 书说
  • 赠序
  • 诏令
  • 传状
  • 碑志
  • 杂记
  • 箴铭
  • 颂赞
  • 辞赋
  • 哀祭

现代

郭锡良等人编著的《古代汉语》修订本中分析,文体分类有三种标准:依语言形式分、依内容分、依应用范围分。依语言形式,《古代汉语》先将古代文体分为3大类:

  • 散文
  • 韵文:包括诗词歌赋、铭箴颂赞
  • 骈文:讲究平仄对仗却不押韵,不能归于散文也不能归于韵文,自成一类

在此分类之下,古典散文又可以分为4类:

  • 史传文
  • 说理文
  • 杂记文
  • 应用文

当代传承

对于说现代汉语的人来说,文言文的缺点在于难懂、不易普及,须经过适当的训练才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含意,而写作文言文的难度更高。

开始就存在儿童过早准备科举状态的现象,八股文更严重影响了中国教育的风气。甲午战争前后,何启胡礼垣等人便指出文言文的一个弊端:

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文坛提倡的“我手写我口”、“能识字便能读”的“白话文”渐渐取代了文言文。

然而也有人认为,所谓文言文“难懂、不易普及”、文言文须“经过适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写作文言文“难度更高”等等论点,其实是因为人们从小就一直接受现代白话文教育造就的;如果从一开始就兼学文言文则不会有如此感觉,尤其对于非北方官话使用者来说,现在白话文并不比文言文易学。[6]

中国

现代华人社会以白话文写作为主,但文言文作为一种中华传统文化仍然受到华人相当的重视,文言文对白话文仍有一定的影响力。现在仍有许多人喜爱在写作白话文时引用文言“典故”、“”,以及华人社会普遍使用的“对联”等等,中文里的许多成语和俗语亦都来自文言文。而对于有志学习中国文学的人,文言文的训练更是不可缺少的。

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香港的教育中,文言文都是必修内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五、六年级开始接触文言文,往后逐渐增多,到高中阶段,文言文基本成了语文课(国文科、中文科)的主体。香港中国语文科课程中,小五生须学习文言文,高中生会更进一步研习文言文。

中国大陆的中考高考都有文言文的相关考题,各地不时会出现文言文的高考高分作文。不过自2012年起,《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发布,中国大陆高考作文限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即网络语言、文言文和繁体字均不能再用于高考作文,引起了部分人的批评[7]。不过有指该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并未严格执行,专家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8]

香港教育界通行的广东话(粤语)保存了不少文言文的字词。文坛曾流行三言混合(白话文+文言+广东话)与“文白夹杂”(白话文+文言)。[9][10]香港近代由粤剧粤曲粤语流行曲金庸武侠小说等多用“文白夹杂”型式写就。因此,文言文的词句得以在香港70后80后90后中得以传承。

日本

日本石川县金泽市兼六园内石碑碑文所见汉字是文言文

日本这种书面语被称为“汉文”(かんぶん,Kanbun)。

日本自从中国唐朝文化交流,到片假名平假名普及后很多年,文书、碑文、经文等多采用汉字文言文。

图中所见日本石川县金泽市兼六园内之《石川县战死士尽忠碑》石碑,碑文纪念阵亡将士:“人谁无一死?死而得其所,死亦荣矣…”事件是明治十年(1877年)。石碑立于明治十一年(1878年)。

日本高中也教授汉文文言文。

朝鲜半岛

在朝鲜半岛,这种书面语被称为“汉文”(한문,Hanmun)。不过随着朝鲜韩国废除汉字改用纯谚文书写,以及韩国在1948年推行的国语纯化运动,现今在朝鲜韩国的年轻人很少接受这类教育,几乎已经看不懂。

越南

越南这种书面语被称为“文言”(văn ngôn[11]或“古文”(cổ văn[11],现已几乎不用。

新加坡

新加坡在二零一九年实行新的中学华文课程时,因古典文学部分异常薄弱而将文言文完全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本国文学作品。

马来西亚

在马来西亚,国中(若有选考华文)和独中的华裔生须开始阅读文言文。华文课本会根据年段,慢慢加入文言文的篇数。此外,文言文和古诗(各一篇)也是华文考试的必考项目之一。

琉球

在日本萨摩藩占领琉球后,当地逐渐日化,原有的文言文教学也逐渐和日本一致。

注释

  1. 或称“深文言”和“浅文言”。

参考文献

引用

  1.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文言.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2. 胡适. 白话文学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 7530632493. 
  3. 中华基督教会铭基学院 - 文言文导读 初中卷 (一). [2020-05-04]. 
  4. George Kam Wah Mak. Protestant Bible Translation and Mandarin as the National Language of China. BRILL, 2017. 2017-03-13. ISBN 9789004316300. 
  5. 微幽堂. 定语后置. [2012-12-13]. 
  6. 俞复《蒙学读本全书一编约旨》:“日本寻常小学读本一二编,皆用国音白话,然彼有通国所习之假名,故名物皆可用之。我国无假名,则所谓白话者,不过用这个那个,我们他们,助成名语。儿童素未习官音者,与解浅近文言,亦未见有难易之别,况儿童惯习白话,后日试学作文,反多文俗夹杂之病……”
  7. 多数参与调查者反对高考禁用文言文. infzm.com民调中心. 2012-06-13 [2014-03-29]. 
  8. 高考作文应慎用网络语言、文言文. 东方早报. 2012-06-06 [2014-03-29]. 
  9. 《三及第文体滚瓜爛熟》(星岛教育中文网乐). 
  10. 李婉薇. 《清末民初的粵语书写》. ISBN 978-962-04-3082-4 (繁体中文(中国香港)). 
  11. 11.0 11.1 Nguyễn Tri Tài. Giáo trình tiếng Hán. Tập I: Cơ sở. Nhà xuất bản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2002年: 第5页. 

书籍

  • 左松超,《汉语语法(文言篇)》,五南图书出版(台北市),ISBN 978-957-11-5378-0
  • 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ISBN 978-7-100-03667-2
  •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商务印书馆,1991年
  • 史存直,《文言语法》,中华书局,2005年,ISBN 978-7-101-04585-7
  • 刘景,《汉语文言语法》,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1112-8
  • 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吉林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383-3430-2
  •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
  • 洪乾祐,《闽南语考释》,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ISBN 978-957-547-103-3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