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廣州起義

出自求聞百科
乙未廣州起義
十次革命起義的一部分
日期1895年10月26日
地點
結果 起義未成
參戰方
 大清 興中會
指揮官與領導者
清朝 譚鍾麟 孫中山
陸皓東(被捕後犧牲)
楊衢雲
傷亡與損失
數十人被捕,3人被殺,2人死於獄中

乙未廣州起義,又名乙未廣州之役,是興中會於1895年在廣州計劃發動的一場反清起義。該起義於1895年年初開始籌劃,由孫中山等人指揮,並在廣州王家祠建立了興中會分會,其他地方則設立了配套設施。起義原計劃於10月26日發動,但由於楊衢雲在香港的人員物資調度出現問題,加之興中會內部有人告密,致使起義未能發動而直接失敗。陸皓東等人被捕後遇害。這是興中會成立後發動的第一次反清起義,也是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反清武裝鬥爭的開端。

背景

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夏威夷檀香山成立了以「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為宗旨的興中會,這也是中國最早的反清革命團體[1]:11-12。1895年初,孫中山、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黃詠商、楊衢雲和謝纘泰在香港建立興中會分會,並將楊衢雲、謝纘泰等人創立的輔仁文社併入。香港分會對外懸掛的是「乾亨行」的招牌,以經商為革命作掩護[2]:60。同年3月,孫中山前往廣州設立興中會分會,會址位於雙門底王家祠雲崗別墅[a],門外掛「農學會」牌匾,以「研討農桑新法」作為活動掩護。活躍近半年,會員人數擴充至數百人[b],以會黨、民團、綠林為主要力量。該分會還另外設立數十處分支機關來容納往來會員、存放秘密文件以及製造軍火[3]:92。此外,孫中山於1895年3月在香港向《德臣西報》主筆黎德和《士蔑西報》主筆鄧肯等人請求幫助[2]:61-62,最終對方同意在輿論上給予幫助[5]:79。8月27日,起義事宜準備到基本成熟時,因發現有暗探,興中會關閉了「乾亨行」[6]:44

前夕

1895年8月29日,孫中山和謝纘泰等人在香港西營盤杏花酒店召開會議,商討起義事宜[6]:44。按照孫中山最初的計劃,起義人數貴在精而不在多[4]:98,將起義部隊每5人分為一隊,每隊都帶好步槍、短槍和炸彈。進攻兩廣總督署時,要直撲後方的家眷住處,將兩廣總督俘虜或擊斃。如果城外有清軍援軍前來,如果走大路則在雙門底或惠愛街等處予以伏擊,如果走小路則直接將兩旁房屋炸塌,而負責相關阻擊任務的戰士需要二三十人。另有一二十人圍攻旗界。完成任務的人員要放火作為信號,同時為其他各路人員壯大聲勢[1]:12-13。但這一想法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對,因為此舉人力過於單薄,實在過於冒險[4]:98。考慮到雖然當時廣州城內已經有警察,但防營同樣有拘捕的權利,於是大家商議決定決定於當年的重陽節,即10月26日在廣州發動起義。根據廣州當地民俗,重陽節會將族人聚集起來掃墓,各路人馬此時進入廣州不會引起注意。起義人馬以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作為旗號,每人均在胳膊上纏好紅帶作為標誌,以「除暴安民」[c]為口令[1]:12-13。起義發動前,要聯絡好廣州城內防營、三元里鄉團、周邊各處綠林,以及潮汕和惠州等地的會黨一同舉事,另外擔任廣東水師管帶的興中會會員程奎光則負責聯絡水師官兵[3]:92-93。軍火放置在位於咸蝦欄的一處分機關內。最終募集來的起義人員的共有3000人,均為楊衢雲在新安等地招募的散勇,以及香港工人和反清組織三點會的成員。北江一路起義部隊由劉裕率領,龍眼洞一路由一名麥姓革命黨人率領,楊衢雲則負責從香港趕來的起義部隊及從香港運送軍火,吳子才負責潮汕方面的人員[1]:13-14,孫中山、鄭士良、陳少白和陸皓東以及若干名軍官和歐美技師在廣州坐鎮指揮[2]:63。起義經費由革命黨人黃詠商、鄧蔭南、余育之等人捐出,共計數萬元[3]:92-93。此外,朱淇負責起草討滿檄文,黎德等人負責起草英文版對外宣言,何啟、謝纘泰負責修訂。成品原計劃在起義時張貼於廣州城內外[5]:79-80

但起義的準備工作被廣東省河緝捕管帶李家焯發現一些端倪,並上報兩廣總督譚鍾麟,稱孫中山等人形跡可疑。此外,英國香港總督也向清政府方向發報,稱有人將軍火運往廣州[3]:93。但這些匯報信息並未得到譚鍾麟的重視[5]:81

10月10日[d],興中會成員商討事成之後由誰擔任總統[e]。為此興中會成員分成兩派,鄭士良、陳少白等人支持孫中山擔任總統一職,而楊衢雲則以自己負責香港方面的軍械、財政、軍隊等權利,認為自己應當成為總統。為避免革命黨內訌,孫中山同意了楊衢雲的要求。得到同意的楊衢雲開始在香港籌建一支名為總統衛隊的小隊,該小隊人手一隻懷錶、一支手槍,糧餉也有單獨配額。這樣的特殊待遇不僅延緩了起義事宜準備,同時槍械的不合理分配引起了其他參與起義的人員的不滿[1]:15-16

經過

10月25日,除去從香港出發的人馬之外,其他人員均已分批抵達廣州。起義即將舉行的10月26日上午8時,楊衢雲用暗語給孫中山發去電報稱「貨不能來」,示意軍火延期抵達廣州,延緩兩日再起義[1]:16。孫中山隨即下令取消起義計劃,各路隊伍退回出發地,同時復電楊衢雲不要前來廣州。但楊衢雲仍然將軍火和400名參與起義的已經派往廣州,無法撤回[3]:93

見到起義沒有發動的興中會成員朱湘,因擔心受牽連,便以同為興中會成員的弟弟朱淇的名義向李家焯告密。同時港英當局在碼頭發現即將上船的起義人員,隨即將相關情況通報給了清政府[2]:63。清政府得知消息後將長洲的營勇調回廣州城防禦,並隨即派人搜查王家祠、咸蝦欄等興中會活躍地點,抓捕了陸皓東[f]、程耀宸、程奎光、程懷等人[g],並查獲了大批軍械和軍服。至此興中會廣州分會被完全破壞[3]:93。10月28日,運送軍火的船抵達廣州,靠前的幾艘船隨即被等候多時的清軍查獲,負責運送的革命黨人朱貴全、丘四等45人連同所運軍火全部被扣押[3]:93,隨後抵達的人見到相關情況銷毀了對應標記,得以倖免。至此起義徹底失敗[1]:17

清政府隨即通緝孫中山、楊衢雲、鄭士良和陳少白等16人,而孫中山、鄭士良和陳少白等人先後逃出廣州,乘船抵達唐家灣後經香港前往日本[4]:101。11月7日,陸皓東、朱貴全和丘四在廣州遇害,程奎光在其他海軍士兵的保護下得以免除死刑,但最終病死於獄中[1]:17-18[h]。程耀宸病死於獄中[3]:93

影響

這次起義是興中會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因其爆發於乙未年,故而又稱「乙未廣州起義」「乙未廣州之役」[3]:93。這次起義也被部分學者看作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反清武裝鬥爭的開端[2]:64,但這場起義本身對中國的革命形勢未產生重大影響[6]:46。而犧牲的陸皓東責備孫中山稱為「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之第一人」[4]:101

注釋

  1. 分會會址又名王家巷王氏書舍[3]:92
  2. 有說法稱此時僅有159人,其中商人87人,工人39人,會黨群眾10人,其他23人[4]:97
  3. 也有說法稱口號為「除暴安良」[3]:92-93
  4. 當年陰曆八月廿二。另有說法稱在10月18日後幾天,即陰曆九月初[1]:15
  5. 此處的「總統」在其他文獻中也被稱為興中會會長[2]:62
  6. 陸皓東原本已經和孫中山登上了離開的船隻,但隨後下船王家祠取機要文件遭遇清軍,因而被捕[7]:10
  7. 被捕人數說法不一,有5人[2]:63和6人[6]:45等說法。
  8. 有說法稱程奎光在監獄中被打死[3]:93

參考資料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丘權政,杜春和等 選編 (編). 辛亥革命史料选辑.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09-01. 
  2. 2.0 2.1 2.2 2.3 2.4 2.5 2.6 章開沅,林增平 主編 (編). 辛亥革命史 上. 北京: 東方出版社. 2010-02-01. ISBN 7-5473-0123-1. 
  3.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廣州市越秀區政協學習和文史委員會 主編 (編). 越秀史稿 第4卷 清代 下. 廣州: 廣東經濟出版社. 2015-12-01. ISBN 978-7-5454-4454-4. 
  4. 4.0 4.1 4.2 4.3 4.4 方志欽,蔣祖緣 主編 (編). 广东通史 近代 下. 廣州: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06-01. ISBN 978-7-5361-3772-1. 
  5. 5.0 5.1 5.2 沈曉敏,倪俊明 著 (編). 喋血南国 辛亥革命在广东.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1-08-01. ISBN 978-7-218-07223-4. 
  6. 6.0 6.1 6.2 6.3 丁身尊 主編;廣東民國史研究會 編 (編). 广东民国史.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4-04-01. ISBN 7-218-04486-7. 
  7. 廣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廣州市語言史研究館 (編). 广州文史 第50辑 孙中山在广州.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6. ISBN 7-218-02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