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干涉还辽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1895年11月8日中日签订的《辽南条约

三国干涉还辽(简称三国干涉)之事件,乃发生于甲午战争后。由清朝光绪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予日本。六日后,俄罗斯德国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使日本把辽东半岛交还给大清帝国。导致之后引发日俄战争

列强对条约之反应

俄罗斯帝国

俄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早已对远东地区保有领土需求,先后占领原属大清帝国的外东北、夺得库页岛,更兴建西伯利亚铁路,企图在满洲朝鲜半岛建立势力范围,夺取极具战略价值的关外地区。因此,俄国和日本的争端势在难免。清日签署《马关条约》时,俄国曾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中国东北,然则日本要求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令俄国有感利益受损。俄军甚至打算远赴东亚,不惜以战争解决问题。[1]

德意志帝国

甲午战争之初,德意志帝国反应冷淡。但后来德皇威廉二世眼见日本快要打败清军,有感日本意图染指东亚和清帝国。俄罗斯帝国与法国的法俄同盟因为在欧洲大陆和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结成的三国同盟敌对,令德国在欧洲之地位动摇。因此威廉二世尝试以干预清日议和,将俄国的注意力和扩张转移到东亚。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基于俄法联盟,德国拉拢俄国后,法国同样想在东亚取得更多利益。得到中南半岛后,法国开始觊觎台湾,因此支持与两国一起干涉条约之签订。

大英帝国与美国

俄国与德国尝试拉拢英国,但英国认为马关条约对己有利,因为它规定清国开放更多商埠。而且,日本在华得到利益,可以阻挡俄国向南扩张。因此,英国在最后关头拒绝加入“干涉集团”。另一方面,日本也想寻求英美的帮助,召开国际会议解决辽东问题。但英美不敢得罪任何一方,又恐怕日本或三国在清之势力坐大,因此双双宣告中立。

三国劝告之内容

4月23日,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以下通知:

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予清帝国,并限定在十五日之内答复;三国甚至准备派出海军舰队前往东北。[1]

日本的反应

日本仍然尽努力保住在条约所得。4月30日,日本提出只占领旅顺大连两海港,加上一些赔款。但三国依然态度强硬,毫不退让。日本虽然战胜中国,但是中国的北洋海军也使日本海军损失不少。它希望英国会提供支持,但英国也只是建议日本接受三国的“劝谕”。在如此的外交压力之下,加上签署条约的日方代表伊藤博文是主和派、新兴的日本帝国还未够实力和三个欧洲殖民帝国开战,日本惟有在5月5日宣布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割让。

10月19日,日本与三国达成协议: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予中国,而清廷要付出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赔偿。11月8日,中、日双方签订了《辽南条约》(《中日交还奉天省南边地方条约》),清廷赎回了辽东半岛。但台湾依旧割让予日本。

结果

在三国干涉之后,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的分区控制。清政府向日本赔款以补偿日本的损失,且独占了诸如租赁土地和修建铁路的权利。

参考文献

  1. 1.0 1.1 《马关条约》换文地点悬疑. 人民网. [2019-03-02].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