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

出自求聞百科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


第二十屆
(2022年10月至今)
組成人員
中共中央總書記 習近平
常委(7) 習近平李 強 趙樂際 王滬寧 蔡 奇 丁薛祥 李 希
委員(24) 丁薛祥習近平 馬興瑞 王 毅 王滬寧 尹 力 石泰峰 劉國中 李 希 李 強 李干傑 李書磊 李鴻忠 何衛東 何立峰 張又俠 張國清 陳文清 陳吉寧 陳敏爾 趙樂際 袁家軍 黃坤明 蔡 奇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機構類型 中共中央委員會的常設機構
授權法源 中國共產黨章程
常設機構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辦事機構 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
聯絡方式
總部
 實際地址 北京市中南海等地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簡稱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政治局,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是中國共產黨中央領導機構。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會議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召集[1]

中共中央政治局從1927年5月的五屆一中全會開始設立。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通過《中共中央關於中央機構調整及精簡的決定》,規定:在兩次中央全會之間,中央政治局擔負領導整個黨的工作的責任,有權決定一切重大問題;政治局只能單數成員、不能雙數成員,因為要內部投票[2]

職權

根據《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中央政治局貫徹執行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的決議、決定,向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報告工作,接受監督,行使以下職權[3]

  1. 召集並主持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研究決定提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的問題和事項。
  2. 討論和決定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和事項。
  3. 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決定給以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的處分,待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時予以追認;決定開除嚴重觸犯刑律的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黨籍。
  4. 按照有關規定推薦、提名、任免幹部;決定對有關黨的領導幹部的處理處分事項。
  5. 研究決定其他應當由中央政治局決定的重大問題和事項。

推選程序

中央政治局組成人員預備人選條件一般正部長級以上幹部和軍隊正大軍區職幹部[4]

此外,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人選推薦、考察、提名工作,始終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中央政治局領導下進行[5]

歷屆政治局成員

第三屆

委員:陳獨秀(委員長)、蔡和森毛澤東(中央局秘書)、羅章龍(中央局會計)、譚平山(後由於譚調職,1923年9月改為王荷波)。

第四屆

委員:陳獨秀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兼中央組織部主任)、彭述之中央宣傳部主任)、張國燾(中央工農部主任)、蔡和森(中央宣傳部委員)、瞿秋白(中央宣傳部委員)。

第五屆

委員:陳獨秀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蔡和森李維漢瞿秋白張國燾譚平山李立三周恩來
候補委員:蘇兆征張太雷陳延年

第六屆

委員:向忠發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兼中央政治局主席)、周恩來秘書長組織部長)、蘇兆征(工委書記)、李立三(農委書記)、張金保(婦委書記)。瞿秋白張國燾為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的代表。

第七屆

任弼時於1950年10月病逝。
高崗於1954年2月被隔離審查,實際上喪失政治局成員地位,8月自殺。
1955年4月,七屆五中全會補選林彪鄧小平為政治局委員。

第八屆

  • 中共八屆一中全會(1956年9月28日)選舉產生的中央政治局,由17名委員、6名候補委員組成:
1958年5月,八屆五中全會增選柯慶施李井泉譚震林為政治局委員。
彭德懷張聞天於1959年8月遭到批判,實際上喪失政治局成員地位。
林伯渠於1960年5月病逝,羅榮桓於1963年12月病逝,柯慶施於1965年4月病逝。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彭真陸定一於1966年5月被打倒,實際上喪失政治局成員地位。
1966年8月12日,八屆十一中全會改選了中央政治局常委,補選陶鑄陳伯達康生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為政治局委員,補選李雪峰謝富治宋任窮為政治局候補委員。改組後的中央政治局由23名委員、7名候補委員組成:
張聞天(已於1959年8月遭到批判)、烏蘭夫於1966年8月被打倒,彭德懷(已於1959年8月遭到批判)於1966年12月被打倒,薄一波陶鑄鄧小平劉少奇李井泉於1967年1月被打倒,宋任窮譚震林於1967年8月被打倒,賀龍於1967年9月被打倒,實際上喪失政治局成員地位。
1967年「二月逆流」後,中央政治局停止活動,其功能由中央文革碰頭會取代。
1968年10月,八屆十二中全會劉少奇開除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第九屆

  • 中共九屆一中全會(1969年4月28日)選舉產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由21名委員、4名候補委員組成:
陳伯達於1970年9月被隔離審查李雪峰於1971年1月被隔離審查,實際上喪失政治局成員地位。
林彪葉群於1971年9月墜機身亡。
李作鵬吳法憲邱會作黃永勝於1971年9月被隔離審查,實際上喪失政治局成員地位。
謝富治於1972年3月病逝。
陳伯達李作鵬吳法憲邱會作黃永勝李雪峰於1973年8月被開除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第十屆

  • 中共十屆一中全會(1973年8月30日)選舉產生的中央政治局,由21名委員、4名候補委員組成:
鄧小平於1973年12月經中共中央決定擔任政治局委員。
董必武於1975年4月病逝,康生於1975年12月病逝,周恩來於1976年1月病逝
鄧小平於1976年4月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朱德於1976年7月病逝,毛澤東於1976年9月病逝
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於1976年10月被隔離審查,實際上喪失政治局成員地位。
1977年7月,十屆三中全會恢復鄧小平的政治局委員職務,將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開除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第十一屆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增選陳雲鄧穎超胡耀邦王震為政治局委員。
蘇振華於1979年2月病逝。
1979年9月,十一屆四中全會選舉趙紫陽彭真為政治局委員。
1980年2月,十一屆五中全會批准汪東興紀登奎吳德陳錫聯的辭職請求,免去其政治局委員職務。
陳永貴於1980年9月被解除國務院副總理職務,實際上喪失政治局成員地位。

第十二屆

廖承志於1983年6月病逝。
1985年9月22日,中共全國代表會議同意葉劍英鄧穎超徐向前聶榮臻烏蘭夫王震韋國清李德生宋任窮張廷發不再擔任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請求;24日,十二屆五中全會增選田紀雲喬石李鵬吳學謙胡啟立姚依林為政治局委員。改組後的中央政治局由20名委員、2名候補委員組成:

第十三屆

胡耀邦於1989年4月病逝。
趙紫陽於1989年5月被停止工作。1989年6月,十三屆四中全會撤銷趙紫陽的政治局委員職務,免去胡啟立的政治局委員職務。

第十四屆

譚紹文於1993年2月病逝。
1994年9月,十四屆四中全會增選黃菊為政治局委員。
1995年9月,十四屆五中全會撤銷陳希同的政治局委員職務。

第十五屆

謝非於1999年10月病逝。

第十六屆

陳良宇於2006年9月經中共中央決定被停止政治局委員職務,後被開除黨籍。
黃菊於2007年6月病逝。

第十七屆

薄熙來於2012年4月經中共中央決定被停止政治局委員職務

第十八屆

孫政才於2017年9月被開除黨籍,其政治局委員職務自然撤銷。

第十九屆

第二十屆

參考文獻

  1. 中國共產黨章程》第22條:「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
  2.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兼谈毛泽东核心地位怎样确立. 人民網. [2018-12-07]. 
  3.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 觀察者網 (北京). 新華社. [2020-10-12] (簡體中文).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产生方式. 求是網. 2011-12-06 [2018-12-07]. 
  5. 新一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诞生记. 2012-11-15 [2013-01-11]. 
  6. 中共四大选出的新领导机关.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8-12-07]. 
  7.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8-12-07]. 
  8. 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领导机构.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8-12-07]. 
  9. 中共中央机构沿革概要. 2012-03-23 [2018-12-07]. 
  10. 中共第六届历次中央全会.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8-12-07].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