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關係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中以關係希伯來語יחסי ישראל-סין‎),是指歷史上的中國以色列,以及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以色列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1950年,以色列成為中東地區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然而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承認以色列,兩國的正常外交關係直至1992年1月冷戰結束後才正式確立[1]。自那時起,中以兩國就發展了親密的經濟、軍事和戰略合作關係。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世上少數能夠同時與以色列、伊朗、巴勒斯坦和整個穆斯林世界維持友好關係的國家。

中以雖然保持友好關係,但兩國在巴以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國各自建立獨立的國家(兩國方案),並要求以色列根據1967年邊界,歸還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給巴勒斯坦國建國。

歷史

古代

早在大定三年(1163年),來自中亞地區的猶太民族就定居於開封,形成了最早的中國猶太人社群[2],並逐漸融於當地人之中。

近代

近代的猶太商人和因俄國政治迫害的猶太難民又形成了新的社群,主要定居於上海哈爾濱,並向天津、大連、青島輻射。此時的著名資本家包括上海的沙遜家族和嘉道理家族以及地產巨頭哈同

在德國納粹黨執政實施排猶政策後,大批歐洲猶太人進入了不設防的上海公共租界避難,形成了隔都。1939年,國民政府曾計劃在雲南騰衝建立猶太人寄居區,但後因種種原因放棄[3]

二戰結束後,聯合國大會於1948年通過了聯合國巴勒斯坦分割方案(181號決議),當時佔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國民黨當局對該決議投下了棄權票。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當時,包括中國共產黨辦的報紙在內的中國輿論界普遍表示歡迎。1948年,以色列共產黨在其黨代會召開前夕向全世界的共產黨發出了邀請函[4]。當時中國共產黨正苦於解放戰爭,因此並未派出代表團。

1949年3月1日,國民黨當局外交部門宣佈承認以色列國[5],但以色列採取禮貌避讓態度。

1950年1月9日,以色列正式承認新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中東地區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6]

1950年6月韓戰爆發,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援朝抗美。翌年2月,在美英等國操縱下,聯大通過決議指責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所謂「侵略者」。懾於中美在朝鮮激烈交戰的嚴峻形勢,以色列政府指示其駐外機構「不要對抗聯合國多數國家」,中以外交官的接觸交往遂轉向「冷卻」。

1955年4月,第一屆亞非會議(萬隆會議)在萬隆召開,埃及、敘利亞等9個阿拉伯國家應邀與會,而同阿拉伯國家敵對的以色列則被拒之門外。會議於4月24日通過的最後公報中宣佈「支持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權利」。這對以色列是個沉重打擊。以政府深恐被孤立,急於發展對華關係來抵消亞非會議對已不利的影響。亞非會議剛閉幕,以政府就匆忙照會中國外交部,表示「準備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但是中國在處理同以色列關係時,不能只顧及雙邊,而必須把中以關係和阿以爭端以及中國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聯結在一起統籌考慮。因為立足於整個國際和中國與中東各國關係的全局,着眼於阿拉伯世界一大片,從而確定了暫不同以色列建交的方針。但中國不否定猶太民族的平等權利,並承認以色列的客觀存在。

在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開時,以色列共產黨代表團在梅爾·維爾納的率領下作為嘉賓前往北京[7]萬隆會議後,中以兩國的來往直至1980年代幾乎不存在。中國支持以埃及為首的阿拉伯國家,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組織。1956年10月,英法聯合以色列與埃及爆發蘇伊士運河戰爭。中國支持埃及納賽爾政府。從此中國對阿以衝突的態度和對以色列的看法開始發生變化,中國與以色列關係進入了長達20多年的冰封狀態。

在這20年裏,一方面,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與中國的關係逐漸解凍、恢復、發展,以色列也開始奉行較為獨立的不完全追隨美國的政策;另一方面,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的關係不但沒有改善,反而因幾次戰爭日趨惡化,而同時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卻日益發展。

改革開放後

訪問以色列的中國海軍軍艦

在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後,隨着埃以關係的逐步緩和,中國對以色列的冰封關係也開始了鬆動[8]

1985年,以色列內閣專門召開會議研究對華政策。以色列外交部隨即撥款重開關閉了10年之久的駐香港總領事館,第一位總領事由麥宇仁出任[9],以香港作為對華觀測及會晤中方要員的據點[10]。以政府的目標是:利用各種途徑與中國方面接觸,打破以中關係僵局,爭取儘快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這一方針得到了當時以政壇兩大政黨利庫德集團以色列工黨的一致認同。

在這同時,國際關係及中東形勢的一系列急劇變化也為中以關係進一步升格提供了契機。首先,海灣戰爭蘇聯解體削弱了中東的主戰強硬派,而加強了該地區主張和平解決爭端的力量。在這一有利形勢下,中東內外的各種支持和平的力量協同發揮作用,終於促成了馬德里中東和會的召開。這樣,中國作為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便面臨着如何參與中東和平進程的問題,而要真正參與進去,與衝突的一方以色列沒有外交關係顯然是不行的。正是在這樣一種「水到渠成」的形勢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楊福昌1991年12月的特拉維夫之行和以色列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大衛·利維1992年1月的北京之行最終完成了兩國關係正常化的外交程序。

1992年1月24日,中以兩國外長正式簽署建交公報,宣佈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11]

2001年12月18日,中國向以色列所訂購的費爾康預警機受美國壓力下,契約被以色列撕毀,造成中以關係冰冷。時任以色列總理夏隆後來寫信向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江澤民道歉,將1.9億美元的前期訂金退還,並額外賠償1.6億美元。[12]

2021年11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通電話,交流關於2022年中以建交30周年系列慶祝的前期準備內容等[13]

參考文獻

  1. China marks 17 years with Israel, Haaretz, September 27, 2009.
  2. 弘治二年(1489年)開封猶太會堂碑文《重建清真寺記》
  3. 可參見《重慶國民政府安置逃亡猶太人計劃籌議始末》,《民國檔案》1993年第3期,第17—21頁; One Hundred Thousand Jews May Find Home in China, Israel’s Messenger, Shanghai, July 14, 1939, pp. 14-15。
  4. Aron Shai, 「The Israeli Communist Party’s Policy towar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98,」 Goldstein, op.cit., pp. 83–94.
  5. 中央社廣州1949年3月1日電,見《中央日報》1949年3月2日第二版
  6. Jonathan Goldste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Israel, 1911-2003. Frank Cass. 2003. 
  7. 对外交往摄影图片集-奠基篇-增进友谊 加强交流.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 [2011-08-17] (簡體中文). 
  8. 中 国 - 以 色 列 关 系 的 历 史 演 进 和 现 状 分 析 (PDF). 
  9. 以色列重视香港贸易 重设领事舘投入服务 总领事麦宇仁说望港人多去旅游. 華僑日報. 1986-09-12: 6. 
  10. {{Cite book |title=Israel and China: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Silicon Wadi |first=Mark |last=O'Neill |isbn=9789620442971 |publisher= Joint Publishing (H.K.) Col. Ltd. |date=201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