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中国同日本的关系

中国

日本
外交代表机构
中国驻日大使馆日本驻华大使馆
外交代表
大使 吴江浩[1]大使 金杉宪治[2]

中国同日本的关系简称中日关系(日语:日中関係日中关系にっちゅうかんけい Nitchū kankei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之间的双边关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日本在1952年与台湾当局“建交”,至1972年时与之“断交”,转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现时,两国关系定位为“战略互惠关系”。

历史

冷战前期(1949年-1972年)

1949年6月2日,中共中央为与日本进行直接贸易问题致电东北局,指出:“在双方有利而平等的条件下,我们不需要拒绝对日直接贸易,而应欢迎日船商到中国口岸来通商。”[3]:8933

1951年9月8日,美日为了从战略上封锁中国大陆,在对日和会上通过所谓“旧金山和约”(两岸皆未被邀请参加),美国同时和日本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结成军事同盟。10天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对日和约是非法、无效的。1952年4月28日,日本又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台北和约”,恢复官方关系。7天后,总理兼外长周恩来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此合约[4]

1956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宣布,除45人外,释放全部其余1017名日本战犯。日本政府允许中共在东京设立LT办事处,以廖承志高碕达之助两人之姓氏为名,负责商贸往来和民间交流;岸信介破天荒批准中国大陆乒乓球运动员入境参加世界乒乓球大赛。1958年5月2日,长崎发生日本右翼长崎国旗事件,中日贸易因此中断。7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中日关系“政治三原则”:日本政府停止反华言行、停止制造“两个中国”、不再阻挠两国关系正常化。1959年3月12日,日本社会党书记长浅沼稻次郎在北京发表演讲,指出“美帝国主义是日中两国人民共同的敌人”,引起日本右翼人士反弹,并在1960年选前大会上刺杀浅沼。

由于美国对日本压力,两国并未建交,并且因为未签订二战和平条约,中日在1972年前属于法律上的敌对状态。然后中日双方在冷战前期双方发展了活跃的民间贸易,并于1950年代先后4次签订民间贸易协定。1960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会见日本贸易界人士,提出“对日贸易三原则”:政府协定;民间合同;个别照顾。自1950年代中期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贸易大有增加,到六十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已经取代苏联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之间的调整时期,日本更成为了中国发展学习的重要对象。

1962年11月9日,中方代表廖承志与日方代表高碕达之助在北京签订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开启双方“LT贸易[4]。自中国共产党据守中国大陆以来,日本执政之自由民主党对中国共产党虽不作正式之承认,但双方自1962年后分别设立“备忘录贸易办事处”,从事商品之交易。日本左翼屡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亦经常派遣文化团体赴日本从事活动。“文化大革命”后,中共与日本贸易总额略有增加,因之日本政客积极从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之活动。由于中国政府与日本佐藤内阁之间相互敌视,“建交”谈判迟迟未获具体结果。

1971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后,中日青年在越秀公园划船交流

1971年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中日复交三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必须废除[4]。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乒乓外交”改善了中美关系。同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发展。日本也追随美国开始了中日关系“正常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1972年7月,田中角荣继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9月25日,田中角荣访问中国。27日,田中角荣会见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4],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结束“敌对状态”,致力于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接触时期(1973年-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建交以来,以官方为主导积极发展两国关系,在经济、文化、科技等众多方面开展双边合作。天津市神户市于1973年6月24日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之间建立的第一对友好城市关系。1974年9月29日,中日定期航线正式通航[5]

1975年1月20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众议员、前国务大臣保利茂一行时,重申中国永远不称霸。[6]:3-4

197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4]。10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日,23日,与日本交换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4]。然而,就在邓小平访日前不久,1978年10月17日,靖国神社举行例行“秋祭”时,正式把14名甲级战犯的灵位放进了靖国神社[4]

1979年12月5日,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诺提供第一批政府贷款[4]。此后,日本共为中国大陆提供了4批数万亿日元政府贷款,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年5月27日,中共中央主席兼国务院总理华国锋访日,这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和中国政府首脑首次访问日本。

1982年6月,日本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时,修改日本在二战期间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引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不满和抗议。9月26日,日本首相铃木善幸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日中关系已进入成熟时期,关于教科书问题,日本政府将按照《中日联合声明》的精神加以解决。[4]1989年1月7日,日本裕仁天皇病逝。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以国家主席杨尚昆特使身份出席裕仁天皇葬礼[4]。1989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访日,日本明仁天皇在会见李鹏时谈到中日间“不幸历史”时,第一次以“表示遗憾”这种方式表达歉意[4]

蜜月时期(1989年-1996年)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后,日本在内的西方七国集团对中国实施制裁,冻结第三批政府贷款,停止双方高层往来。直到1990年7月11日,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宣布将恢复对中国的政府贷款[4]。1991年8月10日,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率先访问北京,改善了当时中国在外交上的孤立局面[4]

1992年4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访日,并邀请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23日,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应国家主席杨尚昆邀请访问中国,这是历史上日本天皇首次访问中国。

1995年5月2日,日本首相村山富市访华,首次参观了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月15日,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在战后五十周年之际代表日本政府就历史问题发表谈话,明确表示愿正视历史,承认侵略,对此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这段话后来被称作“村山谈话[4]。但从“村山谈话”之后,中日关系没有像村山讲话所期望的方向发展。1995年8月29日,日本政府抗议中国大陆进行核试验,宣布冻结对中国的政府贷款援助[4]

1996年至今

1996年7月起,日本右翼团体成员连续四次登上钓鱼岛,引发中国内地、香港等地民间保钓运动[4]。1998年4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胡锦涛访日,强调发展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4]

1998年1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访日,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日,也是江泽民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第三代领导核心和最高领导人后第二次访日。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宣言》,宣布两国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4]

2001年8月14日,中国人冯锦华在东京靖国神社门前的石犬底座上用油漆喷写了“该死”两字,抗议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此前一天参拜靖国神社[7]。这并没有影响10月份小泉到北京进行访问,并参观了位于北京西南的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对日本侵华历史表示反省和道歉[4]。但是,小泉担任日本首相6年,参拜靖国神社6次,使中日关系陷入最低谷。

2003年9月1日,中国单方面允许日本公民持普通护照免签证入境中国大陆15天,目前,内地中国公民入境日本必须提前办理签证。但近年来日本逐渐放宽了内地中国公民办理签证的要求。[8]

2005年4月9日,因日本谋求“入常”和屡次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引起中国民众普遍愤慨和反日情绪,爆发大规模集会游行和抵制抗议活动,活动从北京上海等地迅速波及全国十数个大中城市。日方认为,自发反日示威若无政府默许绝无可能,所以示威必定为有中国政府做幕后推手。指责中国暗中策动。对此中方予以反驳,并认为这纯粹是日本政府一系列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举动引发的结果,活动纯属民间自发行为。最后日本首相小泉公开致歉。

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趁即将离任之际,在日本投降的纪念日又一次参拜靖国神社,再引起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不过自小泉下野后,在第一次安倍内阁时期两国领导人积极改善两国关系。

2007年12月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访问北京,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领导人亲自会见。

2008年4月26日“饺子投毒事件”还未平息,又发生了北京奥运火炬在日本长野传递时日本右翼分子试图破坏火炬传递、殴打中国留学生,侨民的事件[9]。虽然两国摩擦不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还是在2008年5月对日本进行了五天的访问,双方签订两国第四份重要条约《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与日本首相在此之前的访问分别被媒体称为迎春之旅和暖春之旅[10]

2008年10月25日,参加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回国前,接受了中国央视《高端访问》栏目的采访,表示愿意对“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并不认同中国威胁论的可能[11]

在2009年后民主党鸠山由纪夫菅直人政权,接近中国,融入亚洲的“新外交政策”,使得中日关系取得了进展。而然,民主党政权内政外交,尤其是关于迁走美军冲绳基地问题上的失误,使得民主党的新外交走向终结,民主党最后一任的野田政权,在外交政策上基本撤退到了自民党保守右翼的路线,并且在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上重新引起了中日之间的严重分歧。加之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中国在对日问题上不愿过多妥协。

2012年10月17日,第二次安倍内阁上台,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参拜了靖国神社,一度令中日关系恶化。安倍晋三重新上台执政后,附和美国奥巴马政权,重返亚太,巩固军事同盟,遏制威慑中国的策略,其带领的自民党提出修宪,更改宪法解释,主张取消当中否定的集体自卫权以允许自卫队到海外部署,使日本成为一个“正常”的主权国家[12]。这些亲美遏华的外交安全政策(称谓安倍的“安全三箭”)构成了对中国安全形势的挑战,两国关系再度恶化。另外,在历史问题方面,2013年12月26日,安倍晋三上任后首次参拜靖国神社,质疑日本二战“侵略”之性质,再次修改教科书,这些新的历史修正主义行为也促使中日关系的恶化[13]

2015年,停止三年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韩国首尔重新启动召开,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韩国总统朴槿惠出席会议。

2018年5月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邀请,正式访问日本,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纪念活动等。这是李克强出任国务院总理后首次访问日本,亦是自2011年5月时任总理温家宝访日后,再有中国总理到访日本。

2018年10月,安倍晋三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于25日至27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14]

2018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二十国集团(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9年8月8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官网发布公告称中日双方将于8月10日在日本举行新一轮中日战略对话。这是双方自2012年6月以来,时隔7年以来的首次战略对话。

2019年12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国四川成都,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韩国总统文在寅共同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5]12月25日,李克强与安倍晋三在青城山举行会谈,之后一同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16]

2020年11月2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赴日,与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在东京共同会见记者,并宣布两国在中日关系(增进互信,正向互动)、奥运人文交流(促进2020东京奥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两个盛会的成功举办展开合作)、经济合作、东海海洋安全(将东海发展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争取年内开通两国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合作助力RCEP早日生效、疫情经济复苏(月内启动两国必要人员往来“快捷通道”、)等方面达成共识[17][18][19],25日,日本首相菅义伟会见王毅再谈双方就改善、发展中日关系与奥运人文交流方面的共识[20][21]

经济

中国和日本的经贸往来早在“关系正常化”之前便已开始。1972年双方“恢复正式邦交”后,两国经贸关系也从以往的“半民半官”转变为“官民并举”。1972年中国大陆和日本的贸易额为11亿美元,但在建交后的1973年,贸易额上升至20.1亿美元。在1972年至1977年这6年间,贸易总额已达167.1亿美元,是1952年至1971年20年贸易总额的1.9倍。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和日本的贸易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期。1978年中国和日本的贸易额是50.8亿美元,1980年上升至84亿美元,1983年达到100亿美元,1987年贸易额迅速发展到156.5亿美元,在1978年至1987年的10年间贸易额增加3倍。

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中国和日本的贸易额达831.66亿美元。从2002年开始,日本对中国贸易转为顺差。2003年前的11年,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这一地位已被欧盟美国所取代。近年来在日本经济严重不振的情况下,许多大企业的利润主要是来源于对华投资或对华贸易。根据日本贸易统计,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在2004年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国。

2005年中日贸易额达1893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中日贸易的依存度下滑和日本经济关系已显现趋冷迹象,“政冷”正在导致“经冷”。从双边层面分析,双方经贸关系发展相对缓慢;日本对华经济援助急剧减少;双发经贸摩擦近年连续不断,合作进程明显滞后。从中国角度看日本作为其主要贸易伙伴的位次在下降,重要程度在降低,贸易热度在降温;从日方角度分析,双方贸易持续较快增长,日本对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的贸易额已超过对美国的规模,表明目前双方贸易还在升温。未来可能“升温的少,降温的多”,总体发展趋势是降温。

2004年日本对中投资4900亿日元中国成为日本第三大对外投资目的地,和居第二位的美国仅相差100亿日元。在两国关系艰难的2005年,日本对中国投资达到新高,较2004年上涨了19.8%达到65.3亿美元占日本对外投资总额的15%。日本对中国投资主要涉及电子、纤维、汽车制造及配套企业、食品加工和金融保险、物流、市场调查、咨询、广告流通、饮食、美容美发等服务业等领域。2005年下半年日资汽车在中国轿车市场份额已接近30%。 至2005年末,在中国日本企业达3.5万家。

2012年6月1日,人民币日圆正式开始直接兑换,不再途经美元

科技、文化

1971年9月,清水正夫团长和松山树子副团长率领的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访问中国

在古代,日本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日本在第三次遣隋使国书中称“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22]也间接反映了日本当时对地理环境的认识[23]。这使得中原文明成为日本文化输入的第一选择。在公元8世纪以前,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这之前的日本历史除了考古发现以外,更主要的是通过中国的史书得以保存和研究。早在中国的东汉就有了日本来中国朝贡的记载,中原文化最早是从朝鲜半岛间接传入日本。到了中国的唐朝,日本派遣了大批的留学生和留学僧,全面学习了唐朝的典章制度、律法、建筑、宗教、医学、音乐、棋艺、书法、绘画、工艺、武术、服饰、饮食等等等等,相扑和服料理以及茶道无不脱胎于中国文化,京都甚至就是中国的两京长安洛阳的一个缩影。也是在这个时期,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才有了自己的历史记载。

公元894年,由于唐帝国的衰落,日本停止派遣遣唐使。此后,中国向日本的文化输入陷入低谷,日本也走上了一条文化本土化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与日本钜细无遗的了解中国不同,中国直到清朝时对日本的印象还是《后汉书》、《三国志》中的寥寥几笔。戴季陶在《日本论》开篇曾说道:“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24]到了19世纪中叶,日本的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了著名的“脱亚入欧”论,对日本近现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治维新开始,日本迅速强大起来,并强烈影响着东亚各国近现代化进程,中国也不例外。历史戏剧性的逆转,中国开始向日本派遣大批留学生,学习日本的经验。从1898年至1911年间,至少有2.5万名中国学生赴日本留学[24]然而,中国向日本的学习比之于日本就显得过于粗略和傲慢了。有证据表明,“中国留日学生的总体水平低得可怜”[25]

1949年以后,中国和日本开展了非常有限的民间交往。中国与日本民间科技交流始于1960年代初期,当时交流的主要形式是主办中日科技座谈,日本工业界技术人员来到中国,专题介绍日本新的技术,中日双方技术人员进行讨论。该项交流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当时中国技术人员了解世界科技发展情况的重要渠道之一,一直延续到1970年代中期。[4]

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后,中国和日本的科技和文化交流发展很快。1978年日本政府同发展中国家进行科技合作的执行机构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开始同中国建立联系。1979年12月6日中国和日本政府签署了《中日文化交流协定》;1980年5月20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中日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目前,中日民间科技、文化交流亦发展到相当规模[4]

参考文献

  1. 驻日本国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4-04-26]. 
  2. 驻华大使到任顺序及递交国书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2-05-21]. 
  3.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编). 《中华民国史大事記》.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4.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日双边关系. [2009-06-11]. 
  5. 热烈庆祝中日两国定期航线正式通航. 人民日报. 1974-09-30.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鄧小平思想年編(一九七五——一九九七)》.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7. 《神社狮像喷写“该死” 中国男子在日被捕》. 明报 (香港). 2001-08-16: B14版. 
  8. 关于对短期来华日本公民实行免签的通知. 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 [2014-03-29]. 
  9. 圣火长野传递中国留学生被日本右翼打伤. [2009-06-11]. 
  10. 中日关系:"破冰"、"融冰"、"迎春"、"暖春". [2009-06-11]. 
  11. 麻生向中国人民道歉 “鹰派”渐变“温柔”. [2008-10-27]. 
  12. 「憲法改正草案」を発表. [2013-12-10]. 
  13.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要参拜靖国神社. 2013-12-26 [2014-02-14]. 
  14.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访华. [2018-10-16]. 
  15. 外交部就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 新华网. [2019-12-26]. 
  16. 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9-12-26]. 
  17. 王毅:中日达成五点重要共识和六项具体成果. 澎湃国际. 中国外交部. 2020-11-24 [2020-11-24] (中文). 
  18. 王毅:中日达成五点重要共识和六项具体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0-11-24 [2020-11-24] (中文). 
  19. 日中外相会談及びワーキング・ディナー. 日本外务省. 2020-11-24 [2020-11-24] (日语).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日本首相菅义伟会见王毅. 2020-11-25 [2020-11-29] (中文). 
  21. 外务省. 王毅中国国務委員兼外交部長による菅総理大臣表敬. 2020-11-25 [2020-11-29] (日语). 
  22. 原文见《日本书纪》。
  23. 葛继勇、郑屹:隋倭“国书事件”新考释 ,《东北亚学刊》2001年第4期
  24. 24.0 24.1 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东:《中日千年错看史》
  25. 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转引自 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东:《中日千年错看史》。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