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关系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中国同韩国的关系

中国

大韩民国
外交代表机构
中国驻韩大使馆韩国驻华大使馆
外交代表
大使 邢海明[1]大使 郑在浩[2]

中韩关系韩中关系朝鲜语:한중 관계韩中 关系 Hanjung gwan'gye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半岛南半部地区的大韩民国之间的双边外交关系。两国在经济上的交流始于1975年,而双方在1992年才正式建交始邦交正常化,此前大韩民国因坚定的反共立场,长期与持反共立场的台湾国民党当局保持官方关系。

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韩中关系不断提高,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经贸、文化、人员往来迅猛发展。1992年9月27日,时任韩国总统卢泰愚在两国建交仅1个月后,便率庞大访华团出访中国,会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等领导人。[3]双方在北京发表了《中韩新闻公报》,并签署了《中韩贸易协定》、《中韩投资保护协定》、《中韩关于设立经济、贸易、技术联合委员会协定》、《中韩科学技术协定》。[4]:183-185[5]:832-834 1997年12月,金大中访华期间,两国关系被提升为“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4]:247-251[5]:8412003年,两国关系提升为“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4]:287[5]:847。2008年5月,李明博访华时,两国关系被再次提升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双边关系走向成熟[4]:350-352[5]:841

2013年,韩国总统朴槿惠访问北京后,中韩两国迅速进入“蜜月期”。2015年,中韩关系已达到双方建交以来的最高水平[6]。同年9月3日,中国在北京举行反法西斯70周年阅兵活动,朴槿惠应邀出席。特别地,在她访问北京期间,朴槿惠作为韩国总统登上天安门城楼,这在历史上是首次,体现出韩中关系正迈向新的阶段[6]。2016年,韩国政府决定部署萨德反飞弹系统。由于其雷达潜在有探测到中国的能力,遭到中方反对,两国开始有交恶迹象。随着2017年末文在寅访问中国以后,两国关系开始趋于缓和。但是,保守派所支持的尹锡悦上台为两国关系的前景覆盖了一层阴影。

历史

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

时任大韩民国总统李明博(左)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右)

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的历史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朝鲜历史,关系长达二千多年。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国力渐衰,伴随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李鸿章将自己部下袁世凯任命为朝鲜总督,派赴朝鲜[7]:119。1882年,朝鲜兵士发动壬午事变,攻击日本公使馆,袁世凯逮捕大院君,带到清朝软禁[7]:119。1885年至1887年,英国皇家海军攻打并占领朝鲜王朝巨文岛(英国称为汉密尔顿港 Port Hamilton),牵制俄国;中国也害怕俄国介入朝鲜半岛,最终俄国允诺不侵占朝鲜领土,英军撤出巨文岛[7]:121。1885年,朝鲜闵妃派系意图与俄国签订密约,但受到日本和清朝反对而失败;大院君获释回朝鲜,牵制闵妃[7]:120。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朝贡关系至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而完全崩溃。1899年9月,清政府与大韩帝国政府签订《中韩通商条约》(中文本原存于国民政府外交部,现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库房),正式建立近代条约关系;至1905年随日俄战争结束,大韩帝国沦为日本的“保护国”,后于1910年被日本吞并。1921年11月,时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代国务总理兼法务总长、外务总长申圭植以特使的身份到访孙中山广州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双方相互承认,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中韩近代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8]:51-52[9][10]。“二战”以后,“冷战”开始,朝鲜半岛形成分属东、西方二大阵营的敌对政权[11][12]

冷战开始后

中国与韩国现代关系史,始于“二战”以后。“二战”以后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因“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民党当局(蒋介石当局)战败后,退居台湾。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社会制度差异、朝鲜战争爆发等诸多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南朝鲜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一方面,蒋介石当局从1948年开始承认“三八线”以南的南朝鲜当局;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承认三八线以北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朝鲜半岛合法政府,一直认为朝鲜半岛应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来统一。

1970年代以后,随国际局势渐渐缓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了同美国、日本及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并重新审视对外政策。1978年以后,在推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逐渐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现代化为目标。此外,作为中国的近邻,朝鲜半岛的和平安定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现代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对此非常重视。中国注意到韩国经济的发展,对韩国出口主导型发展战略作出了肯定的评价,重视同韩国的经济合作,也希望韩国成为经济合作伙伴。

1973年6月23日,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发表了“有关和平统一外交政策的特别声明”,即“6·23宣言”,表示韩国愿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与包括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实行门户开放[5]:820[13]:381

中韩建交

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大韩民国驻华大使馆

1983年5月5日,沈阳飞往上海中国民航296号三叉戟飞机卓长仁等人劫持至韩国后由于韩政府恰当处理,中国和韩国进行首次官方会谈后,态度开始有所改变。另外一方面随着韩国经济腾飞,中国开始重新认识韩国,随着1986年汉城亚运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与韩国接触交流日渐增多。事实上中国政府非常注重韩国经济发展经验,这就成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经济背景 [14],但因为台湾问题,加上韩国政府一直不愿意和国民党当局断交,双方的建立外交关系谈判处于僵局。1989年,韩国开始与苏联蒙古东欧国家建交。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1992年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韩国彼此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同时统辖台湾地区的国民党当局与韩国政府断绝外交关系。

中韩建交后,两国关系即进入蜜月期。1992年9月27日,时任韩国总统卢泰愚在两国建交仅1个月后,便率庞大访华团出访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等领导人[3]。双方在北京发表了《中韩新闻公报》,并签署了《中韩贸易协定》、《中韩投资保护协定》、《中韩关于设立经济、贸易、技术联合委员会协定》、《中韩科学技术协定》[4]:183-185[5]:832-834。自建交以来,韩中关系不断提高,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经贸、文化、人员往来迅猛发展。1997年12月,金大中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关系提升为“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4]:247-251[5]:841。2003年,又被提升为“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4]:287[5]:847。2008年5月,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访华时,两国关系被再次升级为“中朝鲜战争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双边关系走向成熟[4]:350-352[5]:841。2013年6月,朴槿惠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会谈,李克强总理、张德江委员长分别会见。双方发表《中韩面向未来联合声明》。中韩关系急剧升温。直到韩国决定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两国开始有交恶迹象。随着2017年文在寅访问中国以后,两国关系开始趋于缓和。

政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建交以来,两国政治关系取得很大进展。1998年11月,韩国总统金大中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韩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等多项条约协议;2000年10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韩国进行正式了访问,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引渡条约》。2003年7月,卢武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商定在21世纪建立和发展韩中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两国重申在解决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的加强合作,强调高层交往和各层次的对话与交流、深化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扩大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阐明了在东北亚联合国世贸东盟东盟+3APEC等国际领域的合作。

两国建交以后,领导人互访频繁,其中历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国国务院总理大韩民国总统大韩民国国务总理及其他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互访,二国政府高层官员互访频繁,在共同出席的众多国际会议期间举行会晤。截至2014年,先后有大韩民国总统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朴槿惠大韩民国国务总理李汉东李洪九李海瓒韩升洙金滉植、国会议长金守汉、黄珞周和姜昌熙先后访问中国;历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朱镕基和温家宝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李鹏和吴邦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和贾庆林先后访问韩国。

2013年,韩国总统朴槿惠访问北京后,中韩两国迅速进入“蜜月期”。2015年,韩中关系已达到双方建交以来的最高水平[6]。同年9月3日,中国在北京举行反法西斯70周年阅兵活动,朴槿惠应邀出席。特别地,在她访问北京期间,朴槿惠作为韩国总统登上天安门城楼,这在历史上是首次,体现出韩中关系正迈向新的阶段[6]。2015年,日本共同通讯社发表评析文章指出,“习朴会”主要会谈议题为朝鲜核问题和如何遏制朝方挑衅行为,此外还有可能涉及举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问题;且甚至可能涉及历史问题,同时,“习近平与朴槿惠共进午餐,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这是两人第6次举行元首会谈。另外,文章提到,美国认为中国欲借3日的活动展示军事实力的增强,对此保持着警惕。而韩国则颇为重视中国,因为中国不仅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还对遏制朝鲜的挑衅具有影响力。朴槿惠参加阅兵式将给外界发出具有象征性的信号,即“韩国在历史问题上将与中国携手应对日本”,且中韩关系的重要性不亚于韩美关系[15]

2016年2月,朴槿惠决定同美国商讨在韩部署反导系统以对抗朝鲜的飞弹威胁[16]。2016年7月8日,美韩双方代表召开记者会,宣布将在韩国部署THAAD导弹防御系统(韩国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事件)。中国外交部对此决定表示强烈不满[17]。其后,中韩关系持续恶化。

2017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王毅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到访的韩国外长康京和。两国外长就“阶段性”处理萨德导弹达成共识,外界解读,“阶段性”是中韩双方在接受共识差异同时管控当前局面的措施。12月2日,一支32人组成的中国旅行团从北京抵达首尔仁川国际机场,受到韩国旅行社及免税店职员欢迎,他们是萨德事件后首批抵达韩国的旅客,此行被誉为“破冰之旅”[18]。12月13日,文在寅抵达北京,展开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19]。启程前夕,文在寅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采访。他指出,此行目的是恢复两国间的政治互信,强调萨德系统纯粹用于防御,不会伤害中国的安全利益。

经贸关系

大韩民国总统朴槿惠(左)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
2005年韩国消防防灾厅长参访交流贵州公安消防总队

中国与韩国进行经济交流始于从1975年,当时主要通过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间接贸易,贸易规模小。1983年起开始通过香港、新加坡等地开始间接贸易,1988年3月开始开展民间直接贸易,1991年,中国国际商会同大韩贸易振兴公社在首尔北京互设代表处。1992年2月和7月,中韩民间贸易协定和民间投资保护协定分别生效。1992年中韩建交后,两国签订了贸易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以及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联委会的协定,二国经济贸易迅猛发展。

1980年代后两国贸易渐增,各种经济交流与合作也呈现大规模、多样化趋势。二国1992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快速发展。人员互访从1992年的13万人上升至2006年的480万人[20];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50.3亿美元[21]上升至2013年的2,742.5亿元,在国家和地区中韩国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对象,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对象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2];其中中国向韩国出口额911.8亿美元,自韩国进口额1830.7亿美元[23],两国领导人商定2015年中韩贸易额达3000亿美元的目标,并于2012年5月启动中韩FTA谈判。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韩贸易额2456.3亿美元,增长18.6%。其中,中方出口829.2亿美元,进口162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6%和17.6%。2012年中韩贸易额2563.3亿美元,增长4.4%。其中,中方出口876.8亿美元,进口1686.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7%和3.7%。2013年中韩贸易额2742.5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中方出口911.8亿美元,进口1830.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9%和8.5%。中国是韩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韩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两国领导人商定2015年中韩贸易额达3000亿美元的目标,并于2012年5月启动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并于2015年6月落实。   

2013年,韩在华投资新批项目1371个,中国实际使用韩资30.5亿美元。截至2013年,韩累计对华投资项目56224个,实际投资金额559.5亿美元。韩是中国第四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2013年,中国对韩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5亿美元,同比增加121.4%。截至2013年,中国累计对韩投资12.4亿美元。

由于早期未建立外交关系,韩国对中国大陆的投资起步较晚,直至1985年才有企业经香港或日本的间接投资,1988年才开始有直接投资。1992年韩国对华投资仅为1.19亿美元,1993年以后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到1998年韩国对中国大陆投资已达11177项、合同金额达148.4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达72.9亿美元;2006年,韩国对华投资累计达169.8亿美元(依照中方统计为349亿美元[注 1])。著名企业有大宇三星电子现代汽车LG电子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在中国建立了广泛的生产和营销网络。

韩国企业开始起始阶段投资区域集中环渤海湾地区的东北山东省等地,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和韩企对中国情况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对中国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投资出现扩大的趋势。韩企对华投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制造业居多,企业构成上,中小型企业多,开始阶段以纺织服装、玩具、鞋类、皮革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后,机电、汽车、化工等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投资迅速增加,并开始同欧美、日资企业展开竞争。

韩国在华投资企业与欧、美在华企业相比,韩资企业技术含量高的少,以劳动密集型和消费品生产企业居多,以技术研究和开发在韩国、产品在中国当地生产的投资方式。经营管理上,有些中小型韩资企业侵犯人权、违反劳动法超时工作较为普遍,对职员的培训方面投入较少,韩国企业的当地化水平不高;起用中国人不够,企业的部门经理和业务主管多有韩国人担任,中国人在韩企得到晋升和提拔机会不多。基于上述原因,韩资企业关闭或撤资较多[24]

军事交流

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先后于1993年12月和1994年4开设韩国驻华武官处和中国驻韩武官处。1992年和1994年,韩国联参议长曾两次随韩国总统访华。1995年,两国召开了国防政策实务会议,并开始不定期第举办军队的体育交流和国防学术大会。[25]:208

两国关系提升为“合作伙伴关系”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于1998年8月带团访韩,拉开两国军队高层交流的序幕。1999年,韩国国防部长赵成台访华,成为朝鲜战争后首位来华的部长级韩国军方官员。2000年1月,中国国防部部长迟浩田访韩。2001年12月,韩国国防部长官金东信访华,并举行了两国国防部长会议[25]:208。2001年10月,韩国海军士官学校巡洋舰队访问了中国上海,2002年5月,中国“嘉兴”号、“连云港”号护卫舰先后访问了韩国仁川港。2002年9月,韩国空军大学运输机首次访问中国[25]:209

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后,中韩两军从2004年开始定期举行局长级别的国防政策实务会议。2005年胡锦涛访韩期间,双方在首尔首脑会议共同声明中表示“双方同意继续加强两国国防、安全领域的对话和接触,扩大两军交流”。这是两国首次将深化军事关系明确记录到正式文件中。2006年,两国共同商定将韩国陆军第3集团军司令部和中国济南军区的互访定例化,中国北海舰队东海舰队与韩国海军第2舰队也开始交流。2005年和2007年,两国海军分别在海南岛东海临海进行了搜救演习,使两军关系进入全面交流阶段。[25]:209

2008年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两军关系进入军事合作阶段。两国海军和空军之间开通了直通电话,并持续开展联合搜救演习。2010年天安舰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后,韩方对中国所持态度不满,两国军事高层交流中断。2011年7月15日,两国在北京举行了第8届国防部长会议,决定建立高层国防战略对话机制,推动尽早签署有关救灾互助的谅解备忘录,2012年起向对方开放短期教育课程。当时与中国定期举行国防战略对话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等7个国家。

2013年,朴槿惠总统访华后,两国军队间关系进入新的水平。同年7月12日,韩国海军参谋总长崔润喜登上了中国的新潜艇,标志着两军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5]:209-210。2013年3月28日,韩国向中国移交了首批437具在朝鲜战争中阵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人遗骸[25]:215。2014年7月23日,两国在北京举行第四次战略对话,就开通国防部直通电话签署了谅解备忘录。韩国国防部是继美国国防部日本防卫省之后,中国国防部与之开通直通电话的第三个国家国防部[25]:214。2015年2月,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对韩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这是继2006年前国防部长曹刚川访韩后,中国国防部长第三次访韩。截止到2015年,两国国防部长先后进行了9次互访,其中韩国国防部长访华6次,中国国防部长访韩3次[25]:211

争议

近年来,中韩之间,特别是民间,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其矛盾和中日关系韩日关系之间的矛盾形成三角关系。

主权之争

两国对于主权之争,本身并无异议,不像两国分别与日本有钓鱼岛竹岛之间的主权争议。在历史问题上,两国之间也没有争议。但在部分问题上仍有争论。

  1. 苏岩礁主权和属性之争,两国政府对于这个岛礁的主权以及是否是“岛屿”这个属性无争议,但在两国的专属经济区归属上有分歧,韩方主张以中间线作为划界标准将苏岩礁划为韩国专属经济区,而中方则主张依据大陆岸线原则将其划为中国专属经济区[26],两国常常发生渔业冲突
  2. 长白山朝鲜半岛称之为白头山;朝鲜语:백두산)主权之争,政府间无异议(韩国承认中朝边界),主要是韩国民间存在情绪。2007年2月,在长春的亚洲冬季运动会上,韩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获得女子3000米接力赛银牌之后在颁奖时举出“白头山是我们的领土”韩文字幅,引发中国民众不满。
  3. 间岛主权之争,政府间无异议,主要是韩国民间存在情绪。

政府政策

  1. 朝鲜战争以来中国对朝鲜政府的支持,使一些韩国人不满。
  2. 韩国政府引进萨德导弹系统引起中国政府和一些民间人士不满。

注释

  1. 韩国国家统计厅(Korea National Statistical Office)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不同。中方公布的统计数字包括在华直接投资的韩国企业的利润在中国的再投资金额,韩方公布的对华直接投资额未包括这个数字。

参考文献

引用

  1. 驻大韩民国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2-05-21]. 
  2. 驻华大使到任顺序及递交国书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2-05-21]. 
  3. 3.0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2年第31号 - 中国政府网 (PDF). [2019-01-09]. 
  4.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宋成有 等. 《中韩关系史-现代卷》. 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年1月. ISBN 978-7-5097-5142-8. 
  5.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杨昭全、孙艳株. 《当代中朝中韩关系史》.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3年6月. ISBN 978-7-5472-1603-3. 
  6. 6.0 6.1 6.2 6.3 韩媒回顾2015年中韩关系三大亮点. 中国日报网. [2019-11-16]. 
  7. 7.0 7.1 7.2 7.3 宫胁淳子. 《这才是真实的中国史》. 新北市: 八旗文化. 2015 [2011]. ISBN 978-986-5842-66-6. 
  8. 石建国. 《中国境内韩国反日独立复国运动研究》.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年4月. ISBN 978-7-308-13033-2. 
  9. 石源华. 近代中韩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重评孙中山会见韩国临时政府专使申圭植. 《韩国研究论丛》. 1996年00期. 
  10. 石源华. 参加辛亥革命的韩国人申圭植. 《世纪》. 2002年05期. 
  11. 2004年10月29日,学术中国[永久失效链接],《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流变——世界体系论视角》
  12. 亚洲文明研究院网站[永久失效链接],《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权赫秀教授
  13. 方秀玉. 《战后韩国外交与中国-理论与政策分析》.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年12月. ISBN 978-7-5326-3500-9. 
  14. 韩国建国大学·《韩中关系论》,宋永等编写·1993年8月由韩国知永社出版
  15. 陈筑君. 朴槿惠赴北京参加阅兵 日媒:南韩向中倾斜. 中国时报. 2015-09-02 [2015-09-02] (繁体中文). 
  16. 新浪. 韩美同意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 新浪新闻. 2016-07-08 [2016-07-09] (简体中文). 
  17. 美落实在南韩部署萨德系统 中方强烈不满. 无线新闻. 2016-07-08 [2016-07-08]. 
  18. 限韩令解除后首个中国旅行团抵韩. 商业电台. 2017-12-03 [2017-12-13]. 
  19. 韩国总统文在寅抵京 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新浪新闻. 2017-12-13 [2017-12-13]. 
  20. 2007年8月24日韩国《中央日报》,《开创韩中关系的新纪元》。
  21. 2006年2月14日新华网,《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记录》。
  22. 2007年8月24日韩联网,《韩中建交15周年②韩中经济与韩美经济的差异》。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4. 徐长文:《韩国企业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发展战略》,《亚非纵横》(2002年第1期)
  25.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赵杨、刘吉文、李潇. 《韩国军队发展史》.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5年12月. ISBN 978-7-5012-5138-4. 
  26. 杨龙. 中韩苏岩礁之争及解决措施. 《学理论》. 2012年第27期. 

来源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