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8月18日 (四) 11:44 由 小仓由菜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noteTA跳过, replaced: 貴 → 贵, 與 → 与, 軍 → 军 (6), 師 → 师, 鋒 → 锋, 無 → 无 (2), 將 → 将 (2), 動 → 动 (2), 發 → 发, 為 → 为 (3), 種 → 种, 據 → 据, 眾 → 众, 達 → 达 (2), 寶 → 宝, 敗 → 败, 後 → 后 (2), 歷 → 历, 爭 → 争, 統 → 统, 萬 → 万, 戰 → 战, 藍 → 蓝 (2), 遠 → 远, 獲 → 获, 營 → 营 (2), 殺 → 杀 (2), 勝 → 胜, 襲 → 袭, 搖 → 摇, 說 → 说)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又稱捕魚兒海之戰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三十日,朱元璋詔命永昌侯藍玉為征虜大將軍,延安侯唐勝宗、武定侯郭英為左右副將軍,都督僉事耿忠孫恪為左右參將,率軍15萬人第六次北征北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軍行軍到達慶州(今內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明軍行至百眼井,距捕魚兒海還有四十里,仍偵察不到元軍行跡,藍玉想引兵退還,王弼說「吾輩提十餘萬眾,深入漠北,無所得,遽班師,何以覆命?」。藍玉同意王弼的看法,命諸軍繼續前進,「穴地而炊,毋見煙火」。錦衣衛探知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正在捕魚兒海(今中蒙邊境之貝爾湖),藍玉以王弼為前鋒,急行軍直奔北元汗帳。

捕魚兒海之戰

四月十二日,明軍到達捕魚兒海南岸,探知脫古思帖木兒的營地就在捕魚兒海東北80餘里,於是發動突襲。脫古思帖木兒毫無準備,與其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等數十騎匆忙逃走,藍玉率明軍精騎追擊千餘里也沒有追上,但脫古思帖木兒逃脫後不久即被其部將也速迭爾阿里不哥後裔)縊殺。

留在營地的北元太尉蠻子倉卒迎戰,失敗戰死,其餘北元貴族投降,其中包括脫古思帖木兒次子地保奴等64人、故太子必里禿妃(必里克圖可汗)以及公主等119人、吳王朵里只、代王達里麻、平章八蘭等2994人、軍士男女7.7萬餘人,俘獲馬4.7萬匹、駝4800餘頭、牛羊10.24萬餘頭、車3000餘輛,以及北元寶璽、圖書、金銀印章等等,北元行政的根基被動搖,元氣大傷,再也無法與明朝抗衡。

四月,明軍勝利班師。消息傳至京師,明太祖大悅,遣使勞軍,將藍玉喻為李靖,封涼國公。此役,藍玉掠獲大量珍寶,又將元妃據為己有,元妃不堪被凌辱,最後自殺。也種下了日後藍玉被殺的遠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