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變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辛酉政變
日期1861年11月
地點
起因咸豐帝駕崩
結果政變成功,同光中興兩宮聽政
領導人物
傷亡
3人死亡

辛酉政變[1],又稱祺祥之變[2]祺祥政變[3]北京政變[4]。1861年(咸豐十一年,農曆辛酉年)咸豐帝逝世後由東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道光帝六子恭親王奕訢道光帝七子醇親王奕譞等人,聯合發動的宮廷政變[5]肅清咸豐帝遺命的顧命八大臣勢力。而後由慈安、慈禧執政,是為兩宮聽政

背景

1861年8月,咸豐帝病崩於熱河避暑山莊行宮(在今河北省承德市),遺詔御前大臣:

以上八人,均為贊襄政務大臣(又稱顧命八大臣),為咸豐皇帝為皇太子載淳(同治帝)指派的輔助大臣,總攝朝政。

八大臣與新皇帝載淳的生母葉赫那拉氏(即西太后慈禧)產生嚴重矛盾,葉赫那拉氏乃鼓動咸豐帝正宮皇后鈕祜祿氏(即東太后慈安)與八大臣爭權,授意御史董元醇上朝奏請由皇太后垂簾聽政[6],隨即遭到八大臣抵制。另一方面,宗族中近親的恭親王奕訢與咸豐朝顧命大臣僧格林沁軍機大臣文祥等人被排斥在最高權力之外,亦極為不滿。於是葉赫那拉氏與奕訢等人聯合,發動政變。

過程

道光帝六子奕訢
慈安太后
慈禧太后

考證

因「同治」年號在滿文稱之「Yooningga Dasan」 ,「Yooningga」意為「共同」, 「Dasan」意為「政治」,直接翻譯成漢文看似「共同而治」,故有稱同治年號是代表「兩宮太后共同而治」,此言可能有誤。因兩宮聽政是一時之計,不可能成為皇帝的年號。實際上清兵入關後早已漢化,「同治」應該是出自於《書經.蔡仲之命》:「為善不同,同歸於治;為惡不同,同歸於亂」。

相關影視

參考文獻

  1. 《論肅順人際網絡與辛酉政變》曾靖婷 ,台灣成功大學歷史所
  2. 《「應變」與「求變」——從祺祥之變看晚清咸、同之際的思想變局》何昕 ,佳木斯職業學院
  3. 《慈禧垂簾:祺祥政變始末》王開璽,東方出版社
  4. 《北京三千年》,余荔裳,中國三峽出版社
  5. 《晚清侍衛追憶錄》,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513402088
  6. 《董元醇奏請皇太后權理朝政並另簡親王輔政折》
  7.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記載:「相傳奕訢化妝成薩滿,在行宮見了兩宮皇太后,密定計,旋返京做部署。」
  8. 《越縵堂國事日記》記載:肅順等人恣意咆哮,「聲震殿陛,天子驚怖,至於涕泣,遺溺後衣」。
  9. 《清史稿·文祥傳》記載:「十月,迴鑾,(文祥)偕王大臣疏請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
  10. 《清史稿·肅順傳》記載:此前,「肅順方護文宗梓宮在途,命睿親王仁壽、醇郡王奕往逮,遇諸密雲,夜就行館捕之。咆哮不服,械繫。下宗人府獄,見載垣、端華已先在。」
  11. 《清穆宗毅皇帝實錄》記載:「以醇郡王奕管善捕營事。」
  12. 《正說清朝十二帝》:「將行刑,肅順肆口大罵,其悖逆之聲,皆為人臣子所不忍聞。又不肯跪,劊子手以大鐵柄敲之,乃跪下,蓋兩脛已折矣。遂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