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汉化(英语:Sinicizationsinicisationsinofication,或sinification),也称中国化华化,是指将其他非汉族的语言文化同化成为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或是使用汉族的语言,中文,的过程。汉化被许多人认为是文化同化的一种形式。

概论

汉化,是汉族之外的异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的过程。起源自汉朝,当时有胡化与汉化的区别。陈寅恪认为胡化与汉化,不以种族出身来区分,而是以文化认同来区别[1]

历史上的汉化

广义上的汉化包括作为中华民族汉族对进入汉地的周边民族的同化与融合,也被称作汉化。这个过程一直贯穿着中国的历史。自古以来,汉人具有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悬殊的人口优势,因而在民族融合中扮演主导角色。

魏晋南北朝至五代十国

匈奴鲜卑丁零卢水胡等民族纷纷内徙及入主中原。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北魏孝文帝孝文汉化。唐朝昭武九姓迁入。五代中的后唐后汉后晋三个王朝为沙陀人所建立,他们采用汉人王朝的礼乐官制,在用人上番汉一体,与汉人通婚,仅在半个世纪之内这些民族便融入汉族。这些王朝称为渗透王朝,与后世元、清等征服王朝相对。

宋辽金元

时代,契丹女真族党项蒙古族犹太人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先后进入中国。到元朝后期,契丹之名逐渐消失,而随国内迁汉地的女真人与汉人杂居通婚,改用汉姓,提倡儒学,使女真人更加汉化。元初,元世祖忽必烈也提出了“行汉法”主张,并对政治机构进行了许多改革。到元末,居于汉地的女真人和党项族人完全融入汉族。

明朝

明朝朱元璋重新建立汉族政权后,下诏禁止胡服、胡姓、胡语,留在汉地的其他外族为适应新政权的统治,多改汉姓,进一步促进这些民族的汉化。

清朝

清朝时,满族人虽然在政治及军事上统治了全中国,在政治上也暗中坚守首崇满洲原则[2]、对全体汉族实行剃发易服,甚至在地方下达多种政令箝制地方言论自由[3][4]以及箝制文化[5],因此清朝被批评出现了胡化趋势; 但另一方面,满清统治阶层持续吸收汉文化,最终满族在语言和文化上与中国趋同[6][7]。目前只有50余满族人尚能操满语,主要居于黑龙江吉林等地[8]

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琉球

“中国化”一词也被中国的东亚邻国朝鲜日本越南琉球所使用,用于描述历史上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对这些国家的深刻的影响。这些国家都属于汉字文化圈,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包括儒学道教汉传佛教文学艺术科技乃至生活习俗等,几乎是全方位的。近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衰弱,这些国家为了建立自主的国族认同,脱离对中国的附庸关系,也先后开展了各种形式语言和文化的政治及社会运动。这些运动也被称作“去中国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政策

推广普通话

参见:民系汉语方言

虽然汉族使用相同的文字,但其内部有着很多发音与官话有显著区别的口语语言(在中国被称为方言)之民系,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深入基层,而且高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不同地区的人生活方式渐渐趋同,加之现代社会高效的交通大大推动了人口跨地域流动,各地的本土特色逐渐消逝。自推行普通话北方官话的一支)政策实施以来,官话占有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增强,导致很多年轻人使用当地方言的能力严重退化。

台湾

台湾的高山族本非汉族,17世纪时,中国等地之汉人移民始将汉文化(以福佬客家文化为主)带来台湾。

除汉人移民外,台湾经历过“原住民汉化”、“汉原通婚”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光复。新一批的汉人移民(在台湾通称为外省人)也将中国大陆各地文化带来台湾。加之当局推行的“国语政策”之影响,也带来闽南语、客家话等方言式微等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总而言之,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汉种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
  2.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012年,ISBN 9787510812675,第144—145页
  3.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012年,ISBN 9787510812675,第150页.
  4.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012年,ISBN 9787510812675,第151页.
  5. 可参考《四库禁毁书丛刊
  6. http://www.china.com.cn/city/txt/2007-07/26/content_8584001.htm 满语消失的最后一瞬
  7. 捍卫汉化:驳伊芙琳‧罗斯基之“再观清朝”
  8. https://www.ethnologue.com/language/mnc 满语现状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