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掣籤

出自求聞百科
於 2022年11月1日 (二) 22:12 由 BXHS-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替换{{reflist}}等模板参数、替换裸露的<references />)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金瓶掣籤藏文གསེར་བུམ་སྐྲུག་པ威利gser bum skrug pa),又稱為金瓶掣籤金瓶鑑別,由清朝乾隆帝所提出,訂於《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目的是用抽籤方式選定藏傳佛教各大活佛繼承人轉世靈童。歷代達賴中,第十世達賴十一世達賴十二世達賴由金瓶掣籤選定。

起源

參見:轉世傳承

轉世傳承,又稱祖古傳承藏傳佛教寺院中一種傳統的繼承制度,最早起源於噶舉派,後來擴及藏傳佛教的所有宗派中。在原有的修行者過世後,經過某些宗教儀式,找出新任的繼承者。這位繼承者,被認為是原任修行的轉世,享受原有的頭銜,與一切宗教及政治上的權利義務。轉世傳承是外界對轉世修行者認可的一個政治化制度。並不是每一個轉世修行者都可以獲得轉世傳承的確認。沒有獲得轉世傳承也並不等於修行者停止轉世。就宗教本身而言,轉世的用意為能繼續或完成上世尚未圓滿的傳教利眾事業。

在西藏轉世認證制度中,有各種轉世的認證。如:同續轉世、業願轉世、受教或加持轉世等。轉世認證的傳統建立以後,尋訪、認證的方法和途徑也逐步完善和健全。當原任修行者過世後,寺院會使用不同的儀式,尋找活佛圓寂後出生的嬰童,從中選定一名作為先輩活佛之轉世的靈童。靈童選擇的標準,包括了預言、遺囑、指示或特殊跡象、其他修行者的特殊感應、或是某些吉祥的預兆,尤其是寺廟中出現的徵兆。在舊有活佛圓寂之後,他的弟子即會根據這些方法來尋找靈童。在找到靈童之後,也會對他進行一些測驗,例如,檢查他出世的時間是否是老活佛圓寂的時間[注 1],測試這個孩子能不能準確無誤地講出前世的生活點滴,認得前世喇嘛中熟知的某一位、能選出喇嘛生前使用過的器物、或者回答一系列他前世可知的問題[注 2]。除此之外,還有祈請聖者占卜;祈求世俗護法的神諭;觀察拉姆拉措湖和其他護法之魂湖等很多方法和途徑。當出現一個以上的靈童候選人,難以斷定之時,也有在佛像、聖物前,舉行「糌粑問卜」(或稱「食團占卜」、「麵團球占卜」)決定的慣例。八世阿嘉呼圖克圖說,金瓶掣籤是來自於西藏傳統,轉世靈童候選人的名單被裹在糌粑丸裏,把幾個糌粑丸放在碗中不停地搖晃,直到剩下一個糌粑丸為止。最後靈童會被迎入中,在成年後,經過坐床儀式,正式繼承先輩活佛的宗教地位。

1791至1793年之間,廓爾喀(今尼泊爾)軍隊入侵西藏。當時,西藏政府請求清政府派兵支援。驅逐廓爾喀軍隊之後,滿清官兵以完善西藏行政為理由,制定了《二十九條章程》,要求以「金瓶掣籤」認定達賴喇嘛班禪喇嘛和其他呼圖克圖的轉世。

歷史

用金瓶掣籤的方式來認定藏傳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轉世靈童,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設立的制度。

元朝以來,西藏事務俱是由西藏僧侶的領袖人物、信奉藏傳佛教的蒙古王公與西藏的大貴族操持。中國皇帝對西藏重大事務時爾也派欽差進藏督辦。清朝初期,北京加強了對西藏的控制。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考慮到對邊遠蒙古部族,西藏的大貴族的約束,都對西藏達賴班禪兩大活佛轉世體系採取優撫政策。

在清朝康熙乾隆時期,西藏各教派紛爭激烈。游牧青海的蒙古王公和西藏的地方門閥勢力,用各種辦法控制西藏的大活佛,以便擴張自己的勢力,並鞏固所獲得的特權。當時,蒙藏地區大活佛圓寂之後,轉世靈童主要是由最有名望的靈媒巫師「吹沖」來認定。

雍正五年,政府正式在西藏設立駐藏大臣衙門內閣學士僧格和副都統馬喇成為首任駐藏大臣。駐藏大臣不僅直接掌管西藏政務,還直接督察西藏宗教重大事務。對大活佛轉世靈童的認定除了「吹沖」降乩以外,還需報駐藏大臣,並由駐藏大臣上奏清朝皇帝恩准。「吹沖」在各種賄賂下,在跳神降乩中,假借神諭,指定的活佛轉世靈童大多出自蒙古王公或西藏的大貴族之家,有的甚至還是「吹沖」家族中人。這種大活佛幾都出自一家一族的現象,也是促使乾隆皇帝下決心整治西藏活佛轉世制度流弊的一個重要原因。

1785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噶瑪噶舉派紅帽系第十世夏瑪巴活佛卻朱嘉措外逃到廓爾喀國(今尼泊爾),並挑唆廓爾喀王發兵入藏。廓爾喀人第一次侵藏獲利不多,到乾隆五十六年,廓爾喀兵再次入侵西藏,將扎什倫布寺洗掠一空後,又攻打日喀則宗城堡。乾隆皇帝派嘉勇公福康安為大將軍,率兵入藏,由日喀則一路南下,將廓爾喀兵逐出西藏,並挾軍威,一路掃蕩,最後兵臨廓爾喀首都加德滿都城下。廓爾喀國王投降,並將確朱嘉措的屍骨、妻小及掠去的扎什倫布寺部分財物一併送至福康安幕府,表示永不敢犯邊界,還許諾向大清五年一朝貢

福康安班師西藏後,按乾隆帝旨意對西藏事務進行了整飭,以完善西藏行政為理由,訂立了治理西藏的多項章程,要求以「金瓶掣籤」認定達賴喇嘛、班禪喇嘛和其他呼圖克圖的轉世。福康安嚴懲確朱嘉措的叛國行為,廢除了夏瑪巴活佛轉世,查抄了該系的寺廟和財產,並強令其所屬百餘名紅帽喇嘛改奉黃教。從此,噶瑪噶舉紅帽系在西藏銷聲匿跡,不復存在。也因此,《欽定二十九條章程》不包括噶瑪噶舉派的活佛夏瑪巴,其轉世靈童主要是由上一世噶瑪巴的遺囑來認定。

翌年,上述章程的部分條款彙編成《欽定二十九條章程》,第一條為:

一、關於尋找活佛及呼圖克圖靈童的問題。依照藏人舊例,確認靈童必扶乩於四大護法,如此難免發生弊端。大皇帝為求黃教得到興隆,特賜一金瓶,今後遇到尋認轉世靈童時,邀集四大護法將靈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日八字,用滿文漢文藏文三種文字寫於籤牌上,放進瓶內,選派真正有學問之活佛,祈禱七日,然後由各呼圖克圖駐藏大臣大昭寺釋迦牟尼佛像前正式認定。假若找到的靈童僅只一名,亦不可直接認證,須將一個有靈童的名字的籤牌,和一個沒有名字的籤牌,共置瓶內,假若抽出沒有名字的籤牌,就不能認定已尋得的兒童,而要另外尋找。達賴班禪額爾德尼像父子一樣,認定他們的靈童時,亦須將他們的名字用滿文漢文藏文三種文字寫在籤牌上,同樣進行。這些都是大皇帝為了黃教的興隆,和不使護法弄假作弊。這個金瓶常放在宗喀巴祖師佛像前,需要保護淨潔,並進行供養。

金瓶又稱為「金奔巴」或「金本巴」(「奔巴」藏語意為「瓶」)。金瓶掣籤制度特別設立了兩個金瓶,一個放在北京雍和宮,專供蒙古地區大呼圖克圖轉世靈童掣籤用。另一個置放在拉薩布達拉宮,專門供西藏、青海等地掣籤定大活佛轉世靈童。凡蒙藏大活佛如章嘉哲布尊丹巴達賴班禪等轉世時,均須經金瓶掣籤認定。

金瓶掣籤制度建立後,第一個啟用金瓶掣籤並得到認定的達賴是九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即十世達賴楚臣嘉措;第一個用金瓶掣籤認定的班禪是七世班禪轉世靈童,即八世班禪丹白旺修。自清朝至民國的二百年間,僅西藏一地,就有格魯派噶舉派寧瑪派三派的39個活佛轉世系統七十多名活佛通過金瓶掣籤認定。

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1936年頒布《喇嘛轉世辦法》,承襲清制(第四條)。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個用金瓶掣籤認定的大活佛是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而後又制定有《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明確承襲金瓶掣籤制度(第八條)。

金瓶掣籤

金奔巴瓶

「奔巴」為藏語,有漢語「瓶子」的意思。

掣籤方式

清朝時期:在北京舉行掣籤,由理藩部尚書監視;如在拉薩舉行,則由駐藏大臣監視,所以昭大信而定人心。

建國後:西藏政府會依傳統占卜出一個「良辰吉日」;屆時,將「候選靈童」的名字寫在象牙籤上,密封在金奔巴瓶內,在隆重的佛教儀式中,會同僧界政要人由政府所派遣之官員當場用象牙筷子從瓶內取出任何一籤,籤上所寫的「候選靈童」即成為繼承人。

達賴喇嘛

清朝五位達賴喇嘛中,三位經金瓶掣籤認定,其餘兩位經中央政府特批免於金瓶掣籤[1]

班禪喇嘛

第七世達賴格桑嘉措年輕時,西藏事務暫由六世班禪喇嘛羅桑華丹益希掌管,羅桑華丹益希前往燕京乾隆帝祝壽,隨身攜帶金奔巴瓶和雪山神女騎騾金像,在承德由於拒絕接種,感染天花圓寂,將金奔巴瓶和雪山神女騎騾金像遺留在乾隆仿造布達拉宮建造的普陀宗乘之廟中。

1949年,因解放戰爭影響,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特令「免予掣籤,特準確吉堅贊繼任為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1949年8月10日,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關吉玉主持下,在塔爾寺舉行坐床大典。

1989年,第十世班禪圓寂後,中國政府組織靈童尋訪小組尋訪,1995年11月29日,中國政府依循乾隆古禮在西藏拉薩大昭寺釋迦牟尼佛像前,經金瓶摯籤儀式認定確吉傑布是第十一世班禪喇嘛。

哲布尊丹巴

第五世、六世、七世、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在北京雍和宮和拉薩大昭寺舉行兩次金瓶掣籤儀式,由雍和宮札薩克達喇嘛、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確認其轉世靈童,然後由理藩院確認。

掣籤爭議

乾隆規定不准活佛出生於蒙藏貴族與漢人。

注釋

  1. 也有幾世過後才被找到的例子。
  2. 也有成年後才獲得認證的例子。

參考文獻

  1. 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 新華社. 2021-05-21. 

相關條目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