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吐蕃的战争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唐与吐蕃的战争
日期638年-823年
地点
结果

互有胜负。

  • 两国以河西走廊为界。
  • 唐朝盛世时建立安西大都护府压制吐蕃
  • 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唐朝河陇、西域,进入盛世
  • 唐朝后于西川、云南重创吐蕃,大致重夺河西走廊
  • 双方都在九世纪步入衰退,并共同崩溃分裂
参战方
唐朝 吐蕃
指挥官与领导者
唐太宗
侯君集
牛进达
执失思力
唐高宗
苏定方
薛仁贵
黑齿常之
武则天
王孝杰
娄师德
唐休璟
唐玄宗
张守珪
王忠嗣
哥舒翰
郭子仪
李晟
浑瑊
韦皋
松赞干布
禄东赞
芒松芒赞
论钦陵
论赞婆
器弩悉弄
曲莽布支
赤德祖赞
乞力徐
达延
悉诺逻恭禄
赤松德赞
马重英
尚悉结
尚赞摩
尚结赞
论莽热
中国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
时代

史前时代 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
传说时代
三皇五帝
新石器时代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

前21世纪–前17世纪

前17世纪–前11世纪

前11世纪

前256
西周 前11世纪–前771
东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476
战国 前475–前221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前202

220
西汉 前202–8
9–23
更始帝 23–25
东汉 25–220
三国
220–280

229–280
蜀汉
221–263

220–265

265–420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五胡十六国
304–439



420

589
420–479 北魏
386–534
479–502
502–557
后梁555–587
西魏
535–557
东魏
534–550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581–619
618–907
武周 690–705
五代十国 907–979
(契丹)

916–1125

西辽
1124–1218
定难军
881–982

西夏
1038–1227

960

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1115–1234
大蒙古国 1206–1271
1271–1368
北元 1368–1388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后金 1616–1636
1636–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至今
相关条目
中国历史年表

唐与吐蕃的战争,又称唐蕃战争,是公元7世纪至9世纪发生在唐朝吐蕃之间的战争。原因是吐蕃与唐朝争夺西域青海地区。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唐蕃发生松州之战,唐军击退了吐蕃军;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唐朝、吐蕃互有胜负,安西四镇数次置而又弃[注 1]唐玄宗时期,吐蕃处于劣势,其间多次通过会盟划分唐蕃边界。安史之乱期间和之后,吐蕃借机控制了陇右十八州安西四镇,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长安。唐朝联合回鹘南诏黑衣大食,合围吐蕃,唐将李晟韦皋皆重创吐蕃,国势大衰。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唐蕃第八次会盟结束,至此唐蕃之间的战争基本结束。吐蕃在末代赞普朗达玛被刺杀后,于877年分裂崩溃及瓦解为诸部,而唐朝也因黄巢之乱走向分裂内乱并于10世纪初灭亡。唐朝和吐蕃前后共有八次会盟,由于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嫁给吐蕃赞普,所以唐蕃关系又称舅甥之盟。

太宗时期

松州之战

松赞干布于贞观八年(634年)遣使与唐朝修好,唐朝也派臣入蕃。贞观十年(636年),松赞干布派专使去长安请婚,唐朝不允。

与此同时,在634年底,唐太宗派大将李靖击败吐谷浑,吐谷浑的步萨钵可汗伏允,在逃亡中被杀害。唐以后册封伏允的儿子慕容顺作为吐谷浑可汗。其后,慕容顺被暗杀,635年,唐朝支持慕容顺的儿子诺曷钵为汗。

冯德遐几乎在同一时间到吐蕃。到这个时候,松赞干布知道,在过去,东突厥和吐谷浑可汗娶了中国(隋朝)公主,因此派了一位特使陪同冯德遐回京,请唐朝同意公主和亲,唐太宗拒绝。当吐蕃使者回到吐蕃,他告诉松赞干布唐太宗最初是同意求婚的,但诺曷钵访问唐朝,在他的干预下,导致了唐太宗的拒绝。松赞干布在愤怒中攻击吐谷浑,占领了吐谷浑大部,迫使吐谷浑人逃到了青海湖以北。

638年,松赞干布借口唐朝属国吐谷浑从中作梗,亲自指挥大约20万吐蕃军,开始攻击唐朝的松州(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但同时松赞干布又派遣使者到唐朝国都长安再次请求,并宣称他们打算欢迎公主。唐太宗派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指挥5万军队,执失思力牛进达刘简协助,援救松州。与此同时,吐蕃军正在围困松州的首县-嘉诚(今四川松潘),但唐军先遣部队在牛进达指挥下,打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退出唐境,派特使到长安道歉,但再次要求和亲。唐太宗这一次同意了。

文成公主

唐军松州之战胜利后,唐太宗决定安抚吐蕃。640年秋,松赞干布派了他的宰相禄东赞携带黄金和珠宝贡品到长安,再次要求和亲。作为回应,唐太宗册封了一个宗室的女儿为文成公主,准备让她嫁给松赞干布。由于禄东赞给唐太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决定把琅邪公主[注 2]的孙女段氏嫁给禄东赞做妻子。禄东赞婉言拒绝了,说他已经有了一个妻子,而且在他的国王娶亲之前自己先娶亲,是不适宜的。

641年春天,唐太宗派他的堂弟江夏王李道宗,陪同禄东赞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当他们抵达吐蕃后,据说松赞干布非常高兴,他对李道宗使用女婿对岳父的礼仪。他为文成公主建立了一个宫殿和在见公主时改穿汉服

此后唐太宗在位期间,唐朝与吐蕃没有发生任何冲突。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当唐军攻打西域国家龟兹的国王白诃黎布失毕时,唐太宗就征用了吐蕃军队。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当唐使王玄策被困在政治动荡印度时,王玄策要求吐蕃和尼泊尔援助,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吐蕃和尼泊尔战胜了印度妄图加害王玄策的国王阿罗那顺唐高宗即位后,册封松赞干布为西海郡王、驸马都尉。

直至唐太宗和松赞干布都去世十几年后的龙朔二年(662年),吐蕃和唐之间因吐谷浑和西域,冲突再起。

高宗、武则天时期

乌海之战

敦煌出土的吐蕃文《吐蕃大事纪年》第十条:至羊年(高宗显庆四年,659年),赞普驻于乍之鹿园。大论东赞驻吐谷浑。达延莽布支于乌海东如与唐廷苏定方交战,达延战死,且以八万败于一千。[注 3]

冲突再起

显庆六年(661年),噶尔•东赞域松担任吐蕃大贡论,随即展开大规模对外扩张。同年禄东赞攻灭青藏高原北部的白兰羌,打开了北向通往吐谷浑的门户,并控制了吐谷浑诸多部族小王。龙朔元年(661),吐蕃又陷“地当四镇入吐火罗道”的护密(今阿富汗瓦罕走廊地区),打通了由护密东向进入西域的通道。龙朔二年(662年),吐蕃联合西突厥弓月部进攻龟兹,次年进攻疏勒。龙朔三年(663年),禄东赞不听唐高宗的诏谕,派大军攻灭了青海吐谷浑麟德二年(665年),吐蕃进攻亲唐的于阗。唐朝所封西突厥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步真安西都护苏海政诬告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谋反,弥射被杀。突厥对唐朝离心。乾封二年(667年),吐蕃吞并生羌十二州,同年三月,唐廷将羌地十二州建制全数废除。同年禄东赞病死于日布, 苏定方病逝,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率西突厥弩失毕部归附吐蕃。吐蕃控制了瓦罕走廊

大非川之战

670年,大非川之战,唐与吐蕃战争全面爆发。

乾封二年(667年),吐蕃大相禄东赞去世,总章二年(669年),吐蕃赞普芒松芒赞以其子噶尔·赞聂多布为大相,由其弟噶尔·钦陵带军驻扎在原吐谷浑。总章三年(670年),钦陵率领40万吐蕃军队入侵并攻占了安西四镇,联合于阗攻陷龟兹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四月初九,唐朝以薛仁贵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领军5万人反击吐蕃军,以收复沦陷的安西四镇,并“护吐谷浑还国”。薛仁贵率军经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至青海湖南之大非川。薛仁贵留郭待封率2万人守护辎重于大非川(今青海省共和县西南的切吉旷原)。随后,薛仁贵率军轻装奔袭。在河口(今青海省玛多县)大败吐蕃军队。薛仁贵乘胜进占乌海城。但郭待封不服军令,擅率后队继进。吐蕃军以20余万军队发起攻击,击败郭部,唐军辎重尽丧。薛仁贵被迫退保大非川。吐蕃军与唐军对峙到八月,主力齐集后,钦陵指挥40余万大军进攻唐军。薛仁贵在无险无粮的情况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最终薛仁贵被迫“与钦陵约和而还”。战后,吐蕃军占据了安西四镇。唐朝被迫将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吐谷浑亦被吐蕃彻底吞并。

争安西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陷安西,唐朝罢四镇;上元二年(675年),唐朝收复安西四镇;仪凤三年(678年),吐蕃西取龟兹等四镇;调露元年(679年),唐将裴行俭收复龟兹、碎叶、于闻、硫勒四镇[7];垂拱二年(686年),唐朝命令金牙军放弃龟兹等四镇[8];永昌元年(689年),吐蕃击斩派遣的安西都护阎温古;武周长寿元年(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善,复收四镇,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驻唐兵3万。

青海防御

仪凤元年(676年),吐蕃侵袭唐朝的鄯州廓州河州(今临夏)和叠州。唐军反击,在临河龙支击败了吐蕃。仪凤二年(677年),李敬玄统率的唐军轻敌在青海湖大败。永隆元年(680年),吐蕃攻克靠近云南的安戎镇,在青海方向,被唐将黑齿常之阻挡,七月,黑齿常之率军击败论钦陵,升任河源军经略大使,负责河源地区的防御。黑齿常之上任后在当地展开屯田,使得驻军粮食得以自给,稳定了河源战线。开耀元年(681年)五月廿一,黑齿常之在良非川率军击败同样企图在当地屯田的噶尔·赞婆,斩首2000级。永淳元年(682年),论钦陵侵掠唐朝柘、松、翼等州。高宗命李孝逸等分道抵御。吐蕃在河源军被军使娄师德的军队在白水涧反击,八战八捷。高宗任命娄师德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

武则天在收复安西四镇后,开始在青海积极反击吐蕃。长寿三年(694年),王孝杰在青海湖附近的冷泉,打败吐蕃大将勃论赞刃和吐蕃拥立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吐蕃入侵临洮,他作为肃边道行军大总管,以娄师德为副手,出击吐蕃,交战于素罗汗山,败于论钦陵、赞婆兄弟。699年,吐蕃赞普器弩悉弄逼迫论钦陵自杀,结束了噶尔家族几十年的专权统治。赞婆和论钦陵的儿子论弓仁投奔武周。吐蕃实力开始衰落。

久视元年(700年)秋,吐蕃将军麹莽布支攻打赞婆驻守的凉州,围攻昌松县。凉州都督唐休璟率军到洪源谷,临阵登高,见吐蕃军队衣甲鲜盛,对麾下说:“自从论钦陵死后,他兄弟论赞婆归降。麹莽布支成为新元帅,想要炫耀威武,所以吐蕃国中贵族子弟都跟着他。虽然人马看起来强盛,但不通军事,我为诸君取之。”唐休璟被甲先登,与吐蕃军六战六克,斩麹莽布支副将二人,斩首二千五百级。筑京观(骷髅台)还军。

长安二年(702年)十月十四,器弩悉弄率领一万多人马进犯茂州,都督陈大慈与吐蕃军队四次交战,大胜,共斩敌首一千余级。器弩悉弄开始谋求与武周的和平,吐蕃派使臣论弥萨请和,武则天在西都长安款待他,唐休璟也被邀请参加宴会。论弥萨多次盯着唐休璟看,武则天问他是什么缘故,他回答:“在洪源之战,这位将军雄猛无人可比,杀我们的将士甚众,所以想多看看他。

金城公主

长安四年(704年),器弩悉弄去世,他的儿子尺带珠丹继位,向唐朝(武则天当时已经退位,唐中宗即位,改回唐朝国号)求和亲唐中宗把自己收养的雍王李守礼的女儿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作妻子。尺带珠丹派遣他的大臣尚赞咄等一千余人前来迎娶金城公主,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派左骁卫大将军杨矩送金城公主到吐蕃去。唐中宗在位期间,唐朝与吐蕃之间没有大规模的冲突。

玄宗时期

赤岭会盟前

安西都护张玄表侵扰吐蕃北境,吐蕃不满,贿赂鄯州都督杨矩,请求唐睿宗河西九曲之地送给吐蕃,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杨矩上奏唐睿宗,唐睿宗准许了。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八月二十,吐蕃将领坌达延乞力徐率领十万人马进犯临洮,人马驻扎在兰州,入渭源地区掠取牧马;唐玄宗命令薛讷以布衣之身出任陇右防御使,郭知运为陇右防御副使,与太仆寺少卿王晙一起率军十余万迎击吐蕃军队。十月初十,薛讷与吐蕃军队在武街作战,取得了大胜,吐蕃军被杀俘者达数万人。后来吐蕃请和,想用与唐朝对等的礼节,唐玄宗拒绝了。于是唐蕃战争继续下去。开元四年(716年)二月,吐蕃攻打松州之战,都督孙仁献反击胜利。开元五年(717年)七月初五,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在九曲之地大败吐蕃军队。之后,在青海地区战争减少。吐蕃又表示请和。

开元十五年(727年),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青海湖西被王君㚟击败。九月,吐蕃攻陷瓜州河西节度使萧嵩用反间计,使赞普杀死了悉诺逻恭禄。第二年,瓜州都督张守珪在瓜州城下大败吐蕃军队;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在渴波谷大败吐蕃军队;杜宾客在祁连城大败吐蕃军队。开元十七年(729年)三月,信安王李𬀩攻克了石堡城。唐蕃之间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订立了赤岭之盟。

青海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持续八年的和平结束。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青海湖西击败吐蕃。次年,吐蕃进攻河西,鄯州刺史杜希望攻克吐蕃城堡,定为威戎军。唐玄宗派萧炅、杜希望、王昱三路合击吐蕃。萧炅、杜希望大胜,但王昱失掉了安戎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金城公主去世,次年,吐蕃再次攻陷石堡城。天宝元年(742年)、二年(743年)、四载(745年),皇甫惟明攻打石堡城,没有攻克。天宝六载(747年),王忠嗣又攻打石堡城。直到天宝七载(748年),哥舒翰建神威军,吐蕃不敢靠近青海湖,天宝八载(749年),收复石堡城,唐军在青海势力达到顶峰。

西域

在青海地区,吐蕃受到打击后,再次将关注点转向西域。与西域的强势部落突骑施联姻。开元五年(717年),吐蕃与大食共立阿了达为拔汗那国王,唐朝安西将领张孝嵩率唐军一万余人,长驱而进,推翻拔汗那国傀儡政权。开元十年(722年)九月,攻打小勃律被唐军击败。 开元十五年(727年),又联络突骑施围攻安西城(今新疆库车),被唐军击退。小勃律后来投靠吐蕃,天宝六载(747年),高仙芝生擒小勃律王,吐蕃没有来得及救援。

云南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吐蕃攻克安戎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唐朝将领章仇兼琼许远收复安戎城。后来,南诏和唐朝决裂,南诏投靠吐蕃,阁逻凤被赞普封为赞普钟。南诏两次击败南下的唐军。

安史之乱后

占领陇右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唐朝将朔方河西陇右边军大量内调,平息安禄山叛乱,西北边防虚弱,吐蕃趁唐内乱攻略陇右诸州。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吐蕃陷陇右所辖的(今青海湖边)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6军及石堡、百谷、雕窠3城,同时又陷鄯、武、叠、宕4州。宝应元年(762年)至广德元年(763年),先后取秦、渭、洮、临、成、河、兰、岷、廓9州。

直下长安

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派马重英尚悉结,联合吐谷浑与党项20万军队,乘胜长驱直入,逼近长安,唐代宗仓皇出奔陕州,吐蕃军队占领长安,拥立吐蕃国舅广平王李承宏(金城公主的弟弟)为帝,蕃军不适应长安秋季的酷热,吐蕃军中疾病流行,加上唐朝勤王之军逼近,吐蕃军入据长安15天而退出长安。至此,陇右道东段的十三个州全陷入吐蕃之手。

占领河西

此后,吐蕃军队开始向西行,取黄河西北地区的陇右诸州,亦称河西道。广德二年(764年),吐蕃陷凉州;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因攻仆固怀恩不成,军队丧失殆半,以孤城无援,出奔甘州,被沙陀人所杀。永泰二年(766年),陷甘州及州境的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吐蕃北边界拓至回纥,大历元年(766年)与大历十一年(776年),由东而西攻克肃州瓜州。同时,吐蕃也开始围攻沙州;大历元年(766年),杨休明继任河西节度使,徙镇沙州,后有刺史周鼎,大历六年(771年),因欲弃城东奔而被都知兵马使阎朝杀,此后阎朝领州人保城抵抗,建中二年(781年),在粮械皆竭的情况下,以勿徙它境为条件而开城出降,沙州遂陷。吐蕃西进陷伊州(今新疆哈密),刺史袁光庭自天宝末年坚守累年,后粮尽兵乏,城陷而殉城。

秋季战争

在入据长安之后,终唐代宗之世,吐蕃军队每年秋季都要骚扰攻击唐朝,京城每次都要戒严,称之为“防秋”。广德二年(764年),平定安史之乱对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鱼朝恩等宦官激反,引吐蕃攻邠州。永泰元年(765年),联合回纥入侵,回纥军被郭子仪劝退且反击吐蕃军。大历元年(766年),吐蕃攻打原州。大历二年(767年)春,代宗派宦官鱼朝恩和吐蕃会盟。九月,吐蕃攻打灵州,郭子仪、路嗣恭率军防守。大历三年(768年),吐蕃攻邠州、灵州马璘李抱玉白元光、李晟率军抵御。宰相元载建议,郭子仪的朔方军镇守邠州,马璘率领安西四镇军镇守泾州。大历四年(769年),吐蕃攻灵州,朔方节度使留后常谦光击退。大历五年(769年),吐蕃攻永寿。大历六年(771年),吐蕃攻青石岭。大历七年(772年),吐蕃攻灵州。大历八年(773年),吐蕃攻灵州,浑瑊败于宜禄,马璘败于盐仓,段秀实坚守邠州。之后,郭子仪检讨了责任,浑瑊、马璘在百城、潘原截获了吐蕃掠夺的辎重。 大历十年(775年),吐蕃攻陇州、泾州,马璘和刚刚入朝的幽州节度使朱泚率兵抵御。大历十一年(776年),吐蕃攻石门镇。大历十二年(777年),吐蕃攻原州、坊州、盐州、夏州,郭子仪派李怀光抵御。大历十三年(778年),吐蕃大将马重英攻灵州、庆州、盐州、银州、泾州。唐朝军队疲于应付吐蕃的扰边,无力处理安史之乱的善后,导致了河北三镇的作大,藩镇割据的形成。

清水会盟

唐德宗即位后,吐蕃开始和唐朝商议会盟事务。诏书中改“献”为“进”,“赐”为“寄”,“领取”为“领之”。以表示两国的对等地位。建中四年(783年),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幕府齐映齐抗、鸿胪卿崔汉衡、计会使于𬱖、樊泽、入蕃使判官常鲁在清水县,与吐蕃大相尚结赞、大将论悉颊藏、论臧热、论利陀、论力徐会盟,厘定两国边界:“唐地泾州右尽弹筝峡,陇州右极清水,凤州西尽同谷,剑南尽西山、大度水。吐蕃守镇兰、渭、原、会,西临洮,东成州,抵剑南西磨些诸蛮、大度水之西南。尽大河北自新泉军抵大碛,南极贺兰橐它岭,其间为闲田。二国所弃戍地毋增兵,毋创城堡,毋耕边田。”

之后,爆发了泾原兵变,吐蕃表示可以帮助唐朝平叛,唐德宗答应让出安西和北庭,吐蕃后来出师二万,叛乱平定后,唐德宗想让驻守西域的李元忠与郭昕回长安,被李泌劝止。

平凉劫盟

贞元二年(786年)九月,吐蕃因唐朝不与安西和北庭,尚结赞率军攻打泾州陇州邠州宁州,京城戒严,李晟率军在汧城大败吐蕃军,攻克摧沙堡。十一月,吐蕃攻克盐州夏州银州麟州,刺史杜彦光、拓跋乾晖等出逃。

尚结赞对他的部下说:“唐朝的良将,只有李晟、马燧浑瑊三人罢了,我们应当用计策去掉他们。”他进入凤翔境内,并不掳掠,带着士兵两万人一直开到凤翔城下说:“李令公叫我们到这里来的,为什么不出来犒劳我们!”过了一夜,尚结赞才领着人马退去。宰相张延赏向德宗说李晟的坏话,在韩滉刘玄佐的协调下,李晟得以继续驻守凤翔。

贞元三年(787年),尚结赞向马燧表示要会盟,马燧同意了,李晟和韩游瓌反对。这时,韩滉去世,张延赏和马燧劝说皇帝罢免了李晟的军职,三月廿三,回京任太尉中书令。主和派占据了上风。三月廿七,马燧也回京。四月十七,德宗任命崔浣鸿胪卿,让他要求吐蕃先归还盐州、夏州两地。五月初一,浑瑊从咸阳入京朝见,德宗任命他为清水会盟使。尚结赞要求在原州的土梨树会盟。神策军将领马有麟怕吐蕃凭借土梨树的险阻设下埋伏的兵马,建议在平凉川会盟。李晟深切告诫浑瑊在会盟地点要严密防备。张延赏认为李晟这样说会破坏了对吐蕃的诚意。闰五月十九日,浑瑊和尚结赞在平凉会盟,唐军的外围部队被吐蕃擒获。浑瑊、崔汉衡刚刚换下朝服,就见吐蕃军队来劫持使臣。浑瑊迅速跳上身边一匹马,逃出平凉川。吐蕃在他身后放箭,但没有射到他。崔汉衡和宦官俱文珍等其他会盟人员全部被吐蕃擒获。

尚结赞本来计划李晟罢官、擒获浑瑊,再使这些责任归于马燧,这样唐朝的良将就可以尽除了。张延赏知道后,羞愧而终。李泌建议唐德宗联络回纥南诏大食天竺围攻吐蕃,德宗与回纥武义成功可汗订立贞元之盟。秋季,吐蕃把掳掠的年老体弱的人,有的砍断手臂,有的挖去眼睛,然后将他们抛弃。在安化峡对掳掠的成年壮丁一万多人说:“准许你们向着东方哭泣,告别故乡!”大家放声大哭,从山崖跳下深谷而死亡和受伤的有一千多人。之后,吐蕃兵势渐弱,被西川节度使韦皋和回纥多次击败。贞元九年(793年),唐朝收复盐州、夏州等州县。贞元十三年(797年),尚结赞和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去世。

西域的丢失

贞元二年(786年),驻守西域的李元忠与郭昕借回纥道(今蒙古)至长安,被提为北庭安西都护。贞元六年(790年)回纥援军与吐蕃初战失利,又不断勒索庭州(即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州人举城降于吐蕃,节度使杨袭古奔西州(今新疆吐鲁番),次年(791年),以5万人与杨袭古又攻庭州,被吐蕃所率葛逻禄与白服突厥打败,杨袭古遂被回纥于牙帐暗杀。同年,西州亦陷,陇右十八州全境入吐蕃。龟兹、疏勒、焉耆、于阗安西四镇也随之陷入吐蕃。但由于回鹘重新加入战局,以及西域唐军奋起抗击,西域的几座重镇又几度易手。据学者推测,安西最终完全失陷于808年,北庭则为回鹘所据。

西川、云南的反击

至德元年(756年)、二年(757年),吐蕃联合南诏攻克巂州,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克维州、松州,西川节度使高适没能夺回。永泰元年(765年),剑南节度使严武崔宁在西山击败吐蕃军。之后,崔宁接任西川节度使,又多次击败吐蕃军的入侵。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与阁逻凤死后,吐蕃联合南诏发兵十万攻打西川,崔宁在朝中未回,吐蕃、南诏一路连克数城。唐德宗李晟救援,大败吐蕃、南诏联军,追至大渡河外,联军死伤八、九万人。贞元三年(787年),南诏王异牟寻不堪吐蕃的压迫,开始和西川节度使韦皋接触。贞元八年(792年),韦皋俘获吐蕃将军论赞热;贞元十年(794年),南诏正式归附唐朝,在神川大破吐蕃;贞元十八年(802年),韦皋出兵深入蕃界,诸军齐入,九月奏大破吐蕃于雅州,屡破吐蕃,击溃吐蕃军十六万,遂围维州;南诏王异牟寻虏获尤多。救军再至,转战千里,蕃军连败。于是吐蕃内大相论莽热引兵来救,虏众十万,死亡太半,俘获论莽热,吐蕃遂由盛转衰。

长庆会盟

进入9世纪后,吐蕃开始衰落。唐宪宗在位时,只是有小股吐蕃军骚扰泾州宥州盐州,无法与德宗时期的大规模频繁的军事对抗相比。同时,唐蕃使者往来明显增多。唐穆宗长庆元年至二年(821年至822年),唐蕃进行第八次会盟,称为“长庆会盟”。盟文如下: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于碑也。文武孝德皇帝与赞(普)陛下,二圣舅甥,睿哲鸿被,晓今永之屯,享矜湣之情,恩覆其无内外,商议叶同,务今万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远大善,再续旧亲之情,重申邻好之义,为此大和矣。今蕃汉二国,各守见管本界,(洮泯已东,大唐封疆,其塞)已西,尽是大蕃境土,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封境。或有猜阻,捉生问事讫,给以衣粮放归。今社稷叶同如一,为此大和。然舅甥相好之义,善谊每须通传,彼此驿骑,一(任常相往来,两路)蕃汉,并于将军谷交马,其绥戎栅已东,大唐祇应,清水县已西,大蕃供应,须合舅甥亲近之礼,使其两界烟尘不扬,罔闻寇盗之名,复无惊恐之患。封人撤备,乡土俱安,如斯乐业之(恩,垂于万代,赞美之声),遍于日月所照矣。蕃于蕃国受安,汉亦汉国受乐,兹乃合其大业耳,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于)三宝及诸贤圣,日月星辰,请为知证。如此盟约,各自契陈。刑牲为盟,设此大约,倘不依此誓,蕃汉(背约破盟者,受其殃)祸也。仍须仇(报)及为阴谋者,不在破盟之限。蕃汉君臣,并稽首立誓,周细为文,二君之验,证以官印,登坛之臣,亲署姓名。手执如斯誓文,藏于玉府焉。

第八次会盟碑至今仍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其后,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1年),吐蕃维州守将悉恒谋以城降唐,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接纳,唐文宗接受宰相牛僧孺的建议,将悉恒谋与维州交还吐蕃,吐蕃杀悉恒谋,成为牛李党争的一个重要事件。[9]除此之外,唐蕃之间二十余年没有冲突。

后续

会昌二年(842年),吐蕃朗达玛赞普卒,佞相与王妃𬘭氏拥立3岁的乞离胡为赞普,自己摄政,大臣不服,而大相结都那被杀,吐蕃帝国崩溃。论恐热于洛门川(今甘肃武山),起兵反叛,讨伐篡位的乞离胡,遂于渭州败走宰相尚思罗,不久尚思罗以苏毗、吐谷浑、羊同8万军队反攻不利被杀,论恐热并其10万部众。会昌三年(843年),论恐热自称国相,以20万军队攻鄯州节度使尚婢婢,遭4万人埋伏而败,次年(844年),退守薄寒山(今甘肃陇西)。会昌五年(845年)十二月,又集结军队攻尚婢婢大败,尚婢婢遂向河湟一带发布论恐热的罪状,支持唐人后裔归唐。大中三年(849年),屯军河源军(今青海西宁)的尚婢婢轻敌,败于论恐热,兵驱甘州,留拓拔怀光居守鄯州。事后,论恐热欲投靠唐朝,求作河渭节度使,唐朝不许,不久因乏粮奔廓州

会昌四年(844年)三月,唐朝利用吐蕃诸部的甘青内乱,拟复河湟四镇十八州,派刘濛为巡边使,命令他储备粮饷、军械,探听吐蕃兵力的虚实。大中三年(849年)二月,唐朝先后收复秦、安乐、原3州及原州所属的7关,此时,沙州人张义潮已起兵接管州城,遂遣使至天德军(今内蒙乌拉特前旗)降唐,其后又发兵攻克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10州,于大中五年(851年),遗其兄张义泽至长安,献陇右诸州地图,唐朝置归义军于沙州,以张义潮为节度使,河湟之地入唐,咸通二年(861年),归义军又克凉州,咸通四年(863年),置凉州节度使,领凉、洮、西、鄯、河、临6州。

咸通三年(862年),散居于甘、肃、瓜、沙、河、渭、岷、廓、叠、宕10州之间的嗢末部,向唐朝进贡,嗢末本是河西、陇右后裔,沦为吐蕃奴部,以凉州作根据地。咸通七年(866年)十月,论恐热为鄯州城使张季颙打败,不久沙州归义军与西州回鹘仆固俊共杀论恐热,将其首级送至长安。

注释

  1. 学界对于安西四镇有三置三弃、四置四弃、五置五弃、六置六弃的不同看法。[1]
  2. 在《新唐书·公主传》里没有琅邪公主,因此不清楚唐太宗与琅邪公主之间的确切的关系,她是否是唐太宗的一个姐妹或姑姑。
  3. 此役汉文文献无记载。白桂思猜测此役与资治通鉴卷200所说论钦陵攻吐谷浑是同一战役,但是年代错乱。才让《吐蕃史稿》于659-660年只写吐蕃攻吐谷浑,没有提到与唐交战。学者对此役史料解读(如地点、胜负及兵力)没有共识,如王尧解读为唐军一千击败藏军八万;更敦群培《白史》解读为藏军一千击败唐军八万;黄正建主张《吐蕃大事纪年》惯例不纪录吐蕃战败,而且汉文文献没有苏定方当年与吐蕃交战的记载,因此或许是藏军八万战胜唐军一千的一场小战役。达延莽布支的身份,胡小鹏认为是乌海一带亲吐蕃的吐谷浑首领,王忠认为是驻守鄯善的慕容尊王。[2][3][4][5][6]

引用

  1. 尚永亮(2016年)
  2. Beckwith(1987年),第27-28页
  3. 王尧 & 陈践(1992年)
  4. 根敦琼培(1981年),第71页
  5. 黄正建(1985年),第132页
  6. 胡小鹏 & 杨惠玲(2003年),第92页
  7. 册府元龟·卷967》,“调露元年(公元679年),以碎叶、龟兹、于阗、疏勒为四镇”。
  8. 饶宗颐(2004年)
  9. 林冠群(2016年),第643页
  • 通鉴纪事本末》:吐蕃请和、吐蕃入寇(代宗幸陕)、吐蕃叛盟、吐蕃衰乱(唐复河湟)

参考文献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