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帝国历史年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吐蕃帝国极盛时期势力范围

吐蕃帝国历史年表依年份记录吐蕃帝国历史上的大事。[注 1]吐蕃是历史上一个藏人帝国君主制政权,公元七世纪时由松赞干布建立(也有以七世纪为吐蕃历史之始)。[注 2]松赞干布定都拉萨,娶唐文成公主,统一青藏高原,创立藏文,制定官制与法律。芒松芒赞在位期间灭吐谷浑,并向塔里木盆地扩张。赤都松赞在位时使南诏臣服。[2]赤德祖赞娶唐金城公主赤松德赞在位时以佛教为国教,建桑耶寺,洗劫唐朝首都长安。842年赞普朗达玛遇刺后因争位发生内战,进入分裂时期[3]

吐蕃强盛时,势力向西越过帕米尔高原抵达中亚阿姆河,北达天山南路全境(塔里木盆地)以及部分天山北路,东据河西陇右到今陕西中部,东南南诏称臣,南以恒河天竺(今印度)为界。[4]

七世纪

唐太宗在宫内接见禄东赞。左二为禄东赞。唐阎立本绘。

说明:


 年份不明
赞普 大事
608 囊日论赞 隋炀帝大业四年,吐蕃首次遣使到中国。[2][5][6]
618 松赞干布 囊日论赞去世后,其子松赞干布继位,国号“大蕃”或“吐蕃”。[注 3][10]
传说尼波罗国(今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将佛教带进西藏。藏传佛教“前传期”开始。[11][注 4]
634 松赞干布遣使到唐,唐太宗行人冯德遐使吐蕃。[14][15]
635 尼波罗国的王子那陵提婆因叔父篡位逃到吐蕃。[16][17]
637 松赞干布与象雄联合打败了吐谷浑,使亲吐谷浑的党项白兰部族臣服。[18][19]
638 吐蕃袭击松州(今四川松潘),唐朝和吐蕃的第一次战役松州之战爆发。[20][注 5]
吐蕃的禄东赞来到唐朝,要求娶公主。[22]
640 禄东赞带着贡品来到唐朝,唐朝许嫁公主。[23]
641 松赞干布率军征服尼波罗国,助那陵提婆复位,尼波罗成为吐蕃属国。[20][17]
唐朝的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来到吐蕃。[24]
644 松赞干布之妹赛玛噶婚后被象雄王李迷夏冷落,松赞干布出兵杀李迷夏,兼并象雄,任命琼波·邦色为象雄总管。[25]
648 戒日王死后臣下阿罗那顺篡位,欲囚唐使,王玄策向吐蕃求援,松赞干布出兵生擒阿罗那顺。印度北方诸邦成为吐蕃属国。[26]
唐将阿史那社尔铁勒、突厥、吐蕃、吐谷浑联军击败龟兹,擒国王白诃黎布失毕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统于阗碎叶疏勒,号“安西四镇”。[19][27][28][29]
吞弥·桑布扎等人留学印度,他回吐蕃后创制了藏文[30]
迁都拉萨。建大昭寺小昭寺[30]
以佛教“十善法”为基础制定《神教十善法》,又制定《入教十六净法》。[31][32]
649 芒松芒赞 松赞干布去世,他的孙子芒松芒赞成为赞普,禄东赞成为摄政王。[33]
655 禄东赞(《吐番赞普传记》归功于松赞干布)制订吐蕃史上第一部法律“钦定六大法”。[34]
656 吐蕃攻击丝路重镇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35]
吐蕃禄东赞率兵一十二万击败了白兰部族。[36][37]
659 达延莽布支于乌海的“东岱”处与唐将苏定方交战,达延死,以八万之众败于一千。[注 6]
660 论钦陵攻吐谷浑。[43][44]
吐蕃征服了瓦罕走廊[45]
662 唐将苏海政征龟兹,与西突厥可汗会师,因阿史那步真诬告,杀阿史那弥射。得胜回程到疏勒时,西突厥的弓月部引吐蕃军挑战,海政以军资贿赂吐蕃。西突厥从此渐附吐蕃。[46][47]
663 吐蕃征服了吐谷浑,其可汗、唐朝公主等数千人逃到唐朝。吐蕃攻打于阗,但被击退。[35][48][49]
665 吐蕃和其盟友突厥占领于阗。[35][49]
667 西突厥对吐蕃称臣。[49]禄东赞去世。[50]
670 吐蕃与于阗联军夺取龟兹以及天山以南地区,唐朝撤销安西四镇论钦陵大非川之战大败唐将薛仁贵[51][52][53]
673 唐重新夺回龟兹。[54]
676 吐蕃袭击迭州(今甘南迭部县)、扶州(今四川九寨沟县)和泾州(今甘肃泾川县)。洗劫冯田武功[55]
677 赤都松赞 芒松芒赞去世,其子赤都松赞继位。[56]
象雄地区叛乱,次年为噶尔氏家族平定。[56][57]
吐蕃侵占龟兹[35][58]
678 吐蕃的论钦陵在青海地区击败唐将李敬玄十八万人,俘获工部尚书刘审礼[52][59]吐蕃攻占安西四镇。[19][60]
679 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与吐蕃联合攻打安西都护府,被唐将裴行俭击败,唐朝重设安西四镇(以焉耆取代碎叶)。[35][58]
680 吐蕃攻占通南诏要路的安戎城(今四川茂县)。[61]
681 吐蕃论赞婆入侵青海地区,被唐黑齿常之击败。[62][63]
687 吐蕃夺取喀什,控制了西域。[64][65]
690 吐蕃的论钦陵在伊塞克湖击败了唐将韦待价[65]
692 唐将王孝杰从吐蕃手中收回安西四镇[66][67]
694 吐蕃论赞刃与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南下,被唐武威道行军总管王孝杰于泠泉(今山西境内)及大岭(今青海边境)击败。[14][68][69]碎叶镇守使韩思忠击败泥熟俟斤及突厥施质汗,占领吐蕃泥熟没斯城。[70][71][72]
696 吐蕃的论钦陵在洮州(今甘肃临潭县)击败唐将王孝杰,并进攻凉州(今甘肃武威市)杀都督许钦明。[67][71]
699 赤都松赞诛杀噶尔氏家族,论钦陵兵败自杀,其子论弓仁与其弟赞婆率千余人降唐。[73]

八世纪

赞普 大事
700 赤都松赞 赤都松赞河州(今甘肃临夏市)。[74]麹莽布支率数万骑攻凉州,围赞婆驻守的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遭唐将唐休璟击败。[67][75]
701 赤都松赞与突厥结盟,攻打凉州、松州和洮州[74]
702 吐蕃攻打茂州(今四川茂县)。[76]
703 赤都松赞亲征南诏(今云南)。[76]
704 吐蕃袭击泰尔梅兹[77]赤都松赞使南诏的国王交税,黑称臣。[78]
拉跋布 赤都松赞死于征南诏途中,其子拉跋布继位。[79]
705 赤德祖赞 没庐·赤玛类废黜了拉跋布,立赤都松赞的一岁儿子赤德祖赞
706 唐蕃在神龙二年举行第一次划界会盟“神龙盟誓”,划定青海一带边界。[80][81]
710 吐蕃征服了小勃律[82]
唐朝安西都护张玄表入侵吐蕃东北。[83][67]
唐朝摄监察御史李知古攻占原附吐蕃的姚州蛮。[84]
唐高宗的曾孙女金城公主嫁给赤德祖赞;鄯州都督杨矩受贿,唐睿宗准其奏将河西九曲(甘肃黄河以北的地区)送给吐蕃,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85][67]
712 太后赤玛类逝世。赤德祖赞年幼,由乞力徐等重臣摄政。[86]
714 吐蕃大论乞力徐攻打临洮兰州渭州(今甘肃定西市)再攻渭源,唐玄宗下诏欲亲征,因薛讷王晙重创击退吐蕃而止。[87][88]
715 吐蕃与大食联军攻打唐朝的属国拔汗那国(今译费尔干纳),为北庭大都护府都护吕休璟监察御史张孝嵩击败。[89][90][91][92]吐蕃势力退到葱岭南部。[93]
717 突骑施倭马亚王朝、吐蕃联军攻打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和大石城(今新疆乌什县),被安西节度使汤嘉惠击败。[94][95][96]
720 吐蕃占领大石城。[97]
722 吐蕃围小勃律,遭唐北庭节度使张孝嵩派张思礼率四千人击退。[97][14]
726 吐蕃的悉诺逻恭禄攻打甘州(今张掖),但主力死于暴风雪,残部被唐凉州都督王君㚟消灭。[98][99]
727 吐蕃及其突厥盟友攻击龟兹。悉诺逻恭禄掠瓜州(今甘肃瓜州县),俘其刺史,又攻肃州(今甘肃酒泉)。[100][98][101]
728 吐蕃袭击龟兹。[89]
赤德祖赞杀大贡论悉诺逻恭禄。[101]
729 唐朝张守珪西宁大败吐蕃。[102][100]
730 信安王李祎攻占石堡城(今青海省湟源县西南),改为振武军[14][103]
734 唐蕃双方在赤岭(今青海省湟源县日月山)立碑定界。[104]吐蕃遣王姊卓玛类嫁突骑施苏禄可汗为妻。[105]
737 吐蕃末·结桑东则布征服了小勃律[94][106]
河西节度使崔希逸与吐蕃将军乞力徐杀白狗为盟,撤边防军以利放牧。崔希逸于青海奇袭吐蕃,乞力徐逃走。唐蕃绝交。[107][14]
738 唐剑南节度使王昱围困安戎城,被吐蕃击败。[108][14]
739 唐朝在鄯州(今青海西宁湟中)取得了对吐蕃的重大胜利。[108]
740 唐朝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从吐蕃手中夺回安戎城。[109][110][111]
741 吐蕃在青海地区袭击唐朝但被击退。吐蕃攻占石堡城。[112][14]
742 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河西节度使王倕入侵吐蕃东北,杀死数千藏民。[113][114][115]
743 皇甫惟明入侵吐蕃,从吐蕃手中收复河西九曲。[112]
745 皇甫惟明攻打石堡城,遭受重大损失。[112][116]
747 唐将高仙芝攻占小勃律[89][117]唐董延光攻石堡城不克。[118]
749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陷石堡城,伤亡惨重,俘虏吐蕃铁刃悉诺罗等四百人。[119][109][103]
751 阿拔斯王朝与吐蕃在怛罗斯战役击败唐将高仙芝。唐朝向西的扩张中止。[3][120]
752 南诏国王阁罗凤臣服吐蕃,吐蕃称为“赞普锺”(“锺”意为“弟”,即赞普之弟)。南诏改元赞普锺,立碑纪念。[121][122][123]
753 哥舒翰把吐蕃从黄河上游的九曲地区驱逐出去。[109]
755 赤松德赞 赤德祖赞被两位大臣谋杀,其子赤松德赞继位。[124]
吐蕃杀苏毗王没陵赞,其子悉诺逻奔唐,唐封为怀义王。[125][126]
757 吐蕃征服了鄯州[127]
762 唐肃宗为集中兵力平安史之乱,许岁贡绢缯五万匹给吐蕃以罢兵。[128]
赤松德赞下诏以佛教为国教。[3][129][130]
763 唐代宗拒不纳贡。吐蕃军10万人入侵唐朝,占领唐朝首都长安,立金城公主侄李承宏为帝,15天后退兵。[119][131][132][133]
764 吐蕃7万余人的军队入侵唐朝占领凉州,但被严武击败。[134]
吐蕃军3万人与回鹘汗国联合入侵唐朝,推进到奉天(今陕西乾县)两次,但是郭子仪说服回鹘助唐,吐蕃退军。[119]
765 十月吐蕃、回纥再度联兵侵唐,郭子仪说服回纥大帅药葛罗与唐结盟,反将吐蕃击溃。[135]
766 吐蕃征服了甘州肃州[136]
767 赤松德赞立碑纪念恩兰·达札路恭攻唐等功绩。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是现存最早的吐蕃碑刻。[3]
攻打天竺,恒河北岸的各个天竺小国纷纷投降,成为吐蕃属国。
渡过恒河攻入中天竺的摩揭陀国,摩揭陀国成为吐蕃属国。
在恒河北岸竖立大铁柱以标明吐蕃与天竺之间的地界。
迎请寂护莲华生大士由印度入藏,分别带来那烂陀寺传承与密教。广泛翻译佛教经典。
776 吐蕃征服了瓜州。[136]
779 吐蕃第一座三宝具足的佛寺桑耶寺落成。[3][137]在桑耶寺立《兴佛证盟碑》,碑文表示赞普臣民发誓世代尊奉佛教。[138]
781 吐蕃征服了哈密[139][136]
783 吐蕃与唐朝签订《清水之盟》,结束了敌对状态。[136]
784 朱泚反,唐德宗出奔,许吐蕃安西北庭都护府平乱;乱平唐朝不与地,《清水之盟》遂废。[140][141]
785 唐朝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遣使通好南诏,后屡败吐蕃军进犯。[142]
786 吐蕃尚结赞攻克盐州(今陕西定边县)和夏州(位于今陕西及内蒙古)。[143][144]
787 吐蕃在平凉劫盟,当场俘获许多唐朝官员和将领。[145]
尚结赞摧毁了盐州和夏州后撤离。[145]
吐蕃占领敦煌和龟兹。[146][139]
788 唐朝在西昌击败吐蕃。[147]
789 吐蕃袭击陇州(今陕西陇县)、泾州彬州[148]西川节度使韦皋遣王有道与吐蕃战于巂州台登谷,杀大兵马使乞藏遮遮,数年尽复巂州。[149]
790 吐蕃征服了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139][150]
792 吐蕃征服了高昌和田[139][150]
回鹘汗国将吐蕃逐出高昌、龟兹和焉耆。[151]
793 唐将韦皋攻破了吐蕃堡栅50个,击败了吐蕃3万多人,收复了延州(今陕西延安)。[147][142]
794 印度中观学派与中国禅宗之间的拉萨法诤(又称“顿渐之诤”)结束,藏传佛教此后以“渐修”为主流。[152][153]
796 吐蕃袭击庆州(今甘肃庆阳),但是战事在尚结赞死后戛然而止。[147]
797 穆尼赞普 赤松德赞退位,其子穆尼赞普继位。[注 7]
798 穆尼赞普去世,赤松德赞再度统治。

九世纪

赞普 大事
800 牟如赞普 赤松德赞去世,牟如赞普成为赞普。[157]
801 南诏和唐军联军进攻维州泸水打败吐蕃和阿拔斯王朝的奴隶军。[158]
802 赤德松赞 赤德松赞成为赞普。[157]
804 牟如赞普去世。[156][157]
808 回鹘汗国夺取凉州。[159]
沙陀被吐蕃击败,投奔唐朝。[160]
809 吐蕃袭击回鹘汗国的使唐团。[161]
810 吐蕃袭击阿拔斯王朝。[162]
813 回鹘汗国越过戈壁沙漠攻击吐蕃。[161]
814 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马蒙袭击吐蕃的瓦罕和小勃律,将一名吐蕃指挥官和藏族骑兵虏回巴格达[163]
815 赤祖德赞 赤德松赞去世,其子赤祖德赞继位。[164][165]
816 吐蕃袭击回鹘汗国首都窝鲁朵八里未果。[166]
819 吐蕃袭击庆州(今甘肃庆阳)。[167]
821 吐蕃袭唐,遭延州总管击退。[168]
唐于长庆元年和吐蕃在长安签订长庆会盟,唐朝承认吐蕃拥有西域以及陇右和河西地区(今甘肃省)。[169]
823 于长安、拉萨等地立唐蕃会盟碑纪念长庆会盟。此盟使双方边境维持了二十余年的和平。[170][171]
831 吐蕃维州守将悉恒谋率部以城降唐,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接纳,唐文宗接受宰相牛僧孺的建议,人与地皆还吐蕃,吐蕃尽诛悉恒谋部,成为牛李党争的一个重要事件。[172]
838 朗达玛 赤祖德赞去世,其兄朗达玛继位。[173]
842 朗达玛被刺,云丹俄松争位发生内战,吐蕃进入分裂时期[174]
843 高昌回鹘占领焉耆和库车。[174]
847 吐蕃军队袭击河西走廊,但在延州被唐军击败。 [175]
848 张议潮叛,夺取吐蕃的沙州(今敦煌)和瓜州。[175]
849 原州以西吐蕃七个营的官兵降唐。[175]
850 张议潮夺取哈密、甘州和肃州(今酒泉)。[176]
851 张议潮取高昌及于阗,唐朝封他为沙州防御使。[177]
866 吐蕃退回到青藏高原。[178]
869 吐蕃爆发臣民大反叛,陷入长期地方割据。[179]
877 起义军发掘赞普陵墓,逐杀王室和贵族,吐蕃王朝彻底崩溃,西藏正式进入分裂割据的吐蕃分裂时期[180]

注释

  1. 吐蕃历史的年份可能有一年的出入,因为第一手史料使用不同的农历元旦公元阳历不是同一天。如旧藏历是“以麦熟为元旦”的物候历。重要的史料《吐蕃大事纪年》用旧藏历纪年,在羊年(公元671-672年)之后才开始记录事件发生的季节,因此与公元或唐史年份的换算是近似的,可能相差一年。另一个问题是第一手史料不一定纪录现代读者想知道的基本资讯,例如一场战役的确切日期、胜负与指挥官。[1]
  2. 由于史料限制,对松赞干布生年以及重要事件(如定国号、定都)的年份并不确定,因此Gray Tuttle与Sam van Schaik的著作等以七世纪为吐蕃历史之始。
  3. 史料中松赞干布的生年与享年有多种说法,学界并无定论。一般认为他生于牛年,推算他生于593年、605年(如白桂思)或617年(夏格巴)。由于赞普满十三岁才能实际掌权,因此不能断定他618年继位时是否实际掌权。[7][8][9]
  4. 尺尊公主入藏的时间有不同说法。对尺尊公主的记载,主要来自于佛教史书《巴协》、《西藏王统记》以及《布顿佛教史》。在敦煌文献、吐蕃金石铭刻及汉语史书等资料里,都没有提到尺尊公主,因此朱塞佩·图齐等学者怀疑尺尊公主并非历史人物。[12]佛教史书说佛教在松赞干布时期传入,但敦煌文献无相关说法,因此也被学者怀疑,认为可能迟至八世纪赤松德赞时期吐蕃才信奉佛教。[13]
  5. 松州之战的胜负汉藏史籍记载相反,都宣称己方获胜。[21]
  6. 此役汉文文献无记载,记载来自敦煌莫高窟中发现的藏文《吐蕃大事纪年》第十条。白桂思猜测此役与资治通鉴卷200所说论钦陵攻吐谷浑是同一战役,但是年代错乱。才让《吐蕃史稿》于659-660年只写吐蕃攻吐谷浑,没有提到与唐交战。学者对此役史料解读(如地点、胜负及兵力)没有共识,如王尧解读为唐军一千击败藏军八万;更敦群培《白史》解读为藏军一千击败唐军八万;黄正建主张《吐蕃大事纪年》惯例不纪录吐蕃战败,而且汉文文献没有苏定方当年与吐蕃交战的记载,因此或许是藏军八万战胜唐军一千的一场小战役。达延莽布支的身份,胡小鹏认为是乌海一带亲吐蕃的吐谷浑首领,王忠认为是驻守鄯善的慕容尊王。[38][39][40][41][42]
  7. 赤松德赞与赤德松赞之间,史料对赞普世系的说法混乱。[154]有学者认为赤松德赞统治结束于794年。[155]《旧唐书》说“(贞元)二十年三月上旬,赞普卒。”即公元804年某赞普去世。[156]本表依Dotson推算结果。[157]

引用

  1. Beckwith(1987年),第xvi-xvii页
  2. 2.0 2.1 Tuttle(2013年),第xv页
  3. 3.0 3.1 3.2 3.3 3.4 Tuttle(2013年),第xvi页
  4. 林冠群(2011年),第44页
  5. Beckwith(1987年),第18-19页
  6. 隋书·卷83·附国
  7. Hazod(2002年),第37页
  8. 刘立千(2000年)
  9. 王沂暖(1980年),第28页
  10. Beckwith(1987年),第19页
  11. Blondeau & Buffetrille(2008年),第5页
  12. Tucci(1962年),第126页
  13. Heller(2007年)
  14.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新唐书·卷216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吐蕃上
  15. Beckwith(1987年),第21页
  16. van Schaik(2011年),第6页
  17. 17.0 17.1 旧唐书·卷198·泥婆罗国
  18. Beckwith(1987年),第22页
  19. 19.0 19.1 19.2 新唐书·卷221上·西域上
  20. 20.0 20.1 Beckwith(1987年),第23页
  21. Powers(2004年),第168-169页
  22. van Schaik(2011年),第7页
  23. Beckwith(1987年),第24页
  24. Xiong(2009年),第cix页
  25. Uray(1968年),第296页
  26. Beckwith(1987年),第25页
  27. 尚永亮(2016年),第52页
  28. 资治通鉴·卷198
  29. 资治通鉴·卷199
  30. 30.0 30.1 Blondeau & Buffetrille(2008年),第331页
  31. 胡兴东(2015年),第323–324页
  32. French(2002年),第41-42页
  33. Beckwith(1987年),第26页
  34. 林冠群(2011年),第211页
  35. 35.0 35.1 35.2 35.3 35.4 Bregel(2003年),第17页
  36. Wang(2013年),第145页
  37. 册府元龟·卷995
  38. Beckwith(1987年),第27-28页
  39. 王尧 & 陈践(1992年)
  40. 根敦琼培(1981年),第71页
  41. 黄正建(1985年),第132页
  42. 胡小鹏 & 杨惠玲(2003年),第92页
  43. 资治通鉴·卷200
  44. 林冠群(2016年),第176页
  45. Beckwith(1987年),第30页
  46. 林冠群(2011年),第430页
  47. 资治通鉴/卷201
  48. Wang(2013年),第146页
  49. 49.0 49.1 49.2 Beckwith(2009年),第130页
  50. Beckwith(1987年),第32页
  51. Xiong(2009年),第cx页
  52. 52.0 52.1 Graff(2002年),第206页
  53. 旧唐书·卷5
  54. Wang(2013年),第147页
  55. Wang(2013年),第148页
  56. 56.0 56.1 Beckwith(1987年),第43页
  57. Shakabpa(1967年),第32页
  58. 58.0 58.1 Xiong(2008年),第45页
  59. 资治通鉴·卷202
  60. 文献通考·卷三百三十六·四裔考十三》
  61. 林冠群(2016年),第192页
  62. Wang(2013年),第149页
  63. 资治通鉴·卷202
  64. Beckwith(1987年),第50页
  65. 65.0 65.1 Wang(2013年),第150页
  66. Bregel(2003年),第16页
  67. 67.0 67.1 67.2 67.3 67.4 旧唐书·卷196上
  68. 资治通鉴·卷205
  69. Beckwith(1987年),第56页
  70. Beckwith(1987年),第57页
  71. 71.0 71.1 Wang(2013年),第151页
  72. 新唐书·卷215下
  73. Beckwith(1987年),第61页
  74. 74.0 74.1 Beckwith(1987年),第63页
  75. 资治通鉴·卷207
  76. 76.0 76.1 Beckwith(1987年),第64页
  77. Beckwith(1987年),第67页
  78. Beckwith(1987年),第64-65页
  79. Beckwith(1987年),第69页
  80. 林冠群(2011年),第242-243页
  81. 神龙盟誓 - 吐蕃王朝. 西藏在线. [2018-12-09]. 
  82. Wang(2013年),第157-8页
  83. Beckwith(1987年),第76页
  84. 资治通鉴·卷210
  85. Wang(2013年),第155页
  86. 林冠群(2016年),第283页
  87. Wang(2013年),第156-7页
  88. 林冠群(2016年),第326-328页
  89. 89.0 89.1 89.2 Bregel(2003年),第18页
  90. Xiong(2008年),第cxi页
  91. 资治通鉴·卷211
  92. Wang(2013年),第157页
  93. 林冠群(2011年),第433页
  94. 94.0 94.1 Bregel(2003年),第19页
  95. Wang(2013年),第158页
  96. 林冠群(2016年),第290页
  97. 97.0 97.1 Wang(2013年),第159页
  98. 98.0 98.1 Wang(2013年),第160页
  99. 新唐书·卷133·王君㚟
  100. 100.0 100.1 Xiong(2009年),第cxi页
  101. 101.0 101.1 旧唐书·卷99·萧嵩
  102. Wang(2013年),第161页
  103. 103.0 103.1 司马光(1987年),第63页
  104. Wang(2013年),第164页
  105. 林冠群(2016年),第289页
  106. 林冠群(2016年),第294-295页
  107. 袁枢(2001年),第6723页
  108. 108.0 108.1 Wang(2013年),第165页
  109. 109.0 109.1 109.2 Graff(2002年),第213页
  110. Wang(2013年),第165-6页
  111. 资治通鉴·卷214
  112. 112.0 112.1 112.2 Wang(2013年),第166页
  113. Beckwith(1987年),第128页
  114. 资治通鉴·卷215
  115. 新唐书·卷5
  116. Beckwith(1987年),第129页
  117. 新唐书·卷135·高仙芝
  118. 司马光(1987年),第36-37页
  119. 119.0 119.1 119.2 Xiong(2009年),第cxii页
  120. Bulliet(2010年),第286页
  121. 旧唐书·卷197·南诏蛮
  122. 新唐书·卷222上
  123. 南诏德化碑
  124. Beckwith(1987年),第142页
  125. 资治通鉴·卷217
  126. 新唐书·卷221下·西域下
  127. Wang(2013年),第167页
  128. 林冠群(2011年),第389页
  129. van Schaik(2011年),第30页
  130. Schaeffer,Kapstein & Tuttle(2013年),第60页
  131. Wang(2013年),第169页
  132. 旧唐书·卷86·高宗诸子·章怀太子贤·子 承宏
  133. 资治通鉴·卷223
  134. 旧唐书·卷117·严武
  135.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五·回纥
  136. 136.0 136.1 136.2 136.3 Beckwith(1987年),第149页
  137. 林冠群(2016年),第638页
  138. Schaeffer,Kapstein & Tuttle(2013年),第65页
  139. 139.0 139.1 139.2 139.3 Bregel(2003年),第21页
  140. Beckwith(1987年),第150页
  141. 资治通鉴·卷231
  142. 142.0 142.1 旧唐书·卷140
  143. Beckwith(1987年),第150-51页
  144. 旧唐书·卷134·马燧
  145. 145.0 145.1 Beckwith(1987年),第151页
  146. Beckwith(1987年),第152页
  147. 147.0 147.1 147.2 Wang(2013年),第183页
  148. Wang(2013年),第182页
  149. 资治通鉴·卷233
  150. 150.0 150.1 Beckwith(1987年),第154页
  151. Beckwith(1987年),第156页
  152. Roccasalvo(1980年)
  153. van Schaik(2011年),第37-39页
  154. Shakabpa(1967年),第46页
  155. Wangdu等,第23,92页
  156. 156.0 156.1 旧唐书·卷196下
  157. 157.0 157.1 157.2 157.3 Dotson(2007年),第15页
  158. Beckwith(1987年),第157页
  159. Beckwith(1987年),第163页
  160. Beckwith(1987年),第163-4页
  161. 161.0 161.1 Beckwith(1987年),第164页
  162. Beckwith(1987年),第160页
  163. Beckwith(1987年),第162页
  164. Shakabpa(1967年),第46–47页
  165. Yeshe De Project(1986年),第284, 290–291页
  166. Beckwith(1987年),第165页
  167. Wang(2013年),第185-6页
  168. Beckwith(1987年),第166页
  169. Wang(2013年),第187页
  170. Xiong(2009年),第cxiii页
  171. Beckwith(1987年),第167页
  172. 林冠群(2016年),第643页
  173. Shakabpa(1967年),第51页
  174. 174.0 174.1 Beckwith(1987年),第168页
  175. 175.0 175.1 175.2 Wang(2013年),第188页
  176. Rong(2013年),第40页
  177. Beckwith(1987年),第171页
  178. Wang(2013年),第189页
  179. 林冠群(2016年),第379页
  180. 藏族:历史,见村寨網:二十六个少数民族.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2008-09-3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