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一幅在北京展示出56個民族的壁畫

中華民族,是一個在晚清由梁啟超發明的政治概念,其思想是按照中国民族主义建立國族,統合中國境內所有民族並樂見其一體化[1][2][3][4],梁啟超以“承認中國境內各歷史-文化群體之間原本存在的差異和多元現象”為前提構建本詞彙的定義。

晚清時期,面對列強的威脅,中國知識分子出現了「亡國滅種」的危機感,其中一部分人將中國的危機歸咎於中國內部「異族」的統治,不滿清廷的民族壓迫和民族岐視政策[5]。這種認知在20世紀初發展成為漢民族主義 ,形成主張「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黨」,而維新派則警告革命派的「排滿」種族革命主張可能導致國家分裂和列強干預的危險。另外,清末留日滿族蒙古族人士及清朝官員在「國民」觀念的啟示下,對於中國族群關係「從多元到一體」的認知,影響了中華民國建立後的族群思想與族群政治。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朝出现了最为严重的民族矛盾,由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紛紛參與革命,日益威脅著清廷統治權。為了度過自身低潮的統治時期,清朝統治者與以維新派為代表的漢族士大夫之間,取得了透過「變法維新」將君主專制轉化為君主立憲的共識,「五族共和」族群論述被晚清政府接納並且成為朝廷的官方族群政策,將自身定位為合「五族」、「五地」為一體的「中央」政府。與維新派相對立的是頑固派,兩者的實質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的統治。辛亥革命後,主張種族革命的革命派放棄種族復仇主義的主張,接受新成立的中華民族民族國家的立國理論基礎——「中華民族」觀念和「五族共和」政策。

中華民國建國後,五族共和與民族融合的口號廣為流傳,更隨著諸多學者的提倡而廣為人知[6][7]。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共识别了56個民族,包括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

在歷史淵源上,中華民族可追源到漢族神話炎黄起源,而在現代則包含在中國境內非漢族的少數族群,在某些情況下延伸包括中國境外的華人或未必有中國國籍的海外華人[3][4],故中華民族並不是單純的民族種族公民的人群分類概念[8],其定義可因歷史、政治及國族立場不同,在族群內涵及地理範圍上或有差異[2][4]

關於中華民族的概念變遷,歷史學及人類學理論有費孝通的「多元一體」論[9][10]許倬雲的我者與他者的轉化及混合[11]

概念的形成

清末立憲運動期間,留學日本的滿蒙旗人和滿洲官員對梁啟超楊度等人的主張作出正面回應。1907年,恒鈞烏澤聲等留日滿蒙旗人在東京創辦《大同報》,後來又在北京創辦《北京大同日報》,提倡「滿漢人民平等,統合滿、漢、蒙、回、藏為一大國民」。結合民族與立憲政治議題,認定滿漢問題之所以出現,歸根結底是君主專制獨裁造成的惡果,因此必須改革政治,實行君主立憲政體,開設國會。在這樣的認知下,留日旗人在其他場合更多次逕稱「我漢、滿、蒙、回、藏四萬萬同胞」。 留日滿蒙人士在「國民」觀念的啟示下,對於中國族群關係「從多元到一體」的認知,深刻影響了民國建立後的族群思想與族群政治。清朝統治者與以維新派為代表的漢族士大夫之間,取得了透過「變法維新」將王朝轉化為近代國民國家的共識。立憲運動的「五族共和」族群論述,被晚清政府接納,成為朝廷的官方族群政策。 到了20世紀初,清廷開始將自身定位為合「五族」、「五地」為一體的「中央」政府。清朝君主在遜位詔書中表示「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12]

新清史學派學者、哈佛大學漢學家及亞洲歷史教授歐立德表示,清朝在疆域方面將地理上屬於內陸亞洲的許多地區,都編入帝國的版圖,而為1912年以後的中國政權所繼承;滿洲人更將漢人傳統以長城劃分的內、外統為一體,使「中國」的概念得以重新定義。在多民族性方面,滿洲統治者標榜的「滿漢一體」或「五族一體」說,也為後來的中國政權所採用;在清朝的統治下,促使由各個不同民族所組成的「中華民族」一詞,可以與「曾經過去是清朝疆域內的人們」同義[13]

“中華”詞源

“中華”一詞出現甚早,源自於中國古代華夏民族起源於黃河流域一帶,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發達;歷史悠久,因此稱該地為中華,此區後來被稱為中原。 在《資治通鑑》記載的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中國百姓,實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納魏徵言,遂覺勞費日甚,幾失久安之道。」

“民族”詞源

民族一詞具有十分豐富而複雜的內涵,可以表達多種近似而不同的概念。詞彙本身歧義較多,概念和用法受到政治的較大影響,這些義項之間容易相互混淆。在不同的學科中,對於民族的範疇與用法也有許多歧異。

“中華民族”詞源

「中華民族」一詞由近代的梁啟超首先提出,同時期後續有楊度章太炎等諸多學者的闡釋與政府認可。梁啟超所提出意指華夏族、漢民族、炎黃遺族等。1902年梁啟超在《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指出:「上古時代,我中華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惟齊。故於其間產出兩種觀念焉:一曰國家觀,二曰世界觀。」1905年梁啟超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中,使用了「中華民族」七次(簡稱為「華族」),並表示:「今之中華民族,即普遍俗稱所謂漢族者」,它是「我中國主族,即所謂炎黃遺族」,但梁啟超在具體使用“中華民族”一詞時卻比較混亂,有時指漢族,有時又指中國的所有民族,認為「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民族混合而成」[14][15]

界定

清朝

梁啟超:「國族主義」的中華民族對抗「小民族主義」的漢民族主義

梁啟超為晚清君主立憲的改革派人士代表,反對鼓吹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革命黨政治主張,主張將清朝疆域境內各民族視為一個整體來拯救的「國族主義」。

楊度:文化之族名

同為晚清著名立憲派代表的楊度,主張「漢」只是「劉家天子時代之朝號」,應採「中華」為「文化之族名」以反對「漢族」血統說。因此楊度也成為了中華民族一詞的早期使用者,但其強調以中國自古以來以「文化較高、人數較多」的歷史文化定義和梁啟超的政治文化定義有所不同。楊度提倡中華民族為中華文化之族名,將中國全體人民盡成為中華民族。[注 1]

章太炎:漢族的國粹與民族

晚清著名保守派代表的章太炎則以其特殊的宗教和民族主義來定義「中華民國」的新漢族道德價值,俾「建漢名以為族,而邦國之義斯在;建華名以為國,而種族之義亦在」,[17]章太炎以中國之歷史文化與種族之特殊環境所界定之「中國性」(Chineseness)上,並非狹隘地建立在生物學之種族群體之概念,以佛教思想來詮釋斯賓塞之理論來進行種族革命(民族光復)。[18]

旗人主張
  • 烏澤聲:「凡居於我中國之土地,為我中國之國民者,無論蒙、藏、回、苗,亦莫不然。我有同一之利害,即亦不可放棄救國之責任也」;
  • 穆都哩:「蓋民族之成,國民之合,其絕大之原因,全由於外部之壓迫及利害之均等,而他種之原因,則一緣於居於同一之土地,一緣於相安於一政治之下。至於言語、風俗習慣,雖為成立民族及國民之要素,然有時不以此而亦能判定其為某國之國民。若專以風俗、言語等而定民族之異同,則英人與美人之問題,必難解決矣。雖然,中國之人民皆同民族而異種族之國民也,言語、風俗間有不同之點,有時而同化也。故同化者,亦造就新民族之一要素。以滿漢兩方面而言,則已混同而不可復分,推之及於蒙回藏,則其大多數雖未收同化之效,而其近於內地之人民,則其言語風俗已一於內地之人民。雖欲使其不同已不可得矣。再加之以經營,施之以教育,則數年以後可用者將不遑計。不然,委之於不顯,或奴隸視之,則三年之後,其地必非我有」。 [12]

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提倡「五族共和說」:「今日中華民國成立,漢滿蒙回藏,五族合為一體」。之後孫中山中華革命黨正式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以後,雖曾主張重提民族主義並揚棄五族的說法[注 2]將中國境內所有民族融化為一個中華民族的「民族融合」的說法[19][20],並修改五族共和說法為要求藏蒙回滿等族人民盡皆一起漢化,與漢人一起自決為大民族國家[注 3]1924年,孫中山三民主義中表示,藏回蒙滿等外來民族人口乃是少數,而就大多數來說,中國人皆為漢人,完全是一個民族[22]孫中山於民族主義第六講中提到的「結成了國族團體」[23]

中華民族被孫中山使用在其政治主張中,其概念隨著時間的演變不斷擴大,並最終稱演變成了建立在文化認同基礎上的國族團體。中華民族概念的形成,即是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形成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先有了中國民族主義,然後才有中華民族概念之形成。中國傳統的民族主義思想,主流上是以文化認同居於首位,但主權中國建立後,國家已是一個亟需建構的政治概念,也使得國家認同不得不被提升到所有認同之首位,因此,孫中山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了凝聚國家認同基礎,就是將血統種族認同包融於文化認同之中,在中國境內藉由文化認同先凝結成一中華民族,並以中華民族作为國家認同的基礎。[24]

辛亥革命後,五族共和的思想擴大中華民族的涵義,進而前朝大清帝國境內的其它民族,而漢族則為中華民族的基幹和主體,中華民國國旗也從十八星旗改為五色旗[25][26][27]五族共和的思想孫中山三民主義中提倡將漢、滿五族歸成一個中華民族,其根本意蘊是要以漢族爲主體融合同化中國境內其它少數民族,形成一個統一的中華民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法律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定中華民族有56個民族[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於1949年至1954年進行第一階段民族識別工作,首先認定38個少數民族[注 4]。後來在1954年至1964年進行全國第二次人口普查的第二階段工作,並新確定了15個少數民族[注 5];同時,將普查中自報的74個族體分別歸併到53個少數民族中。在第三階段工作則在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中進行,1965年認定了西藏珞瑜地區的珞巴族,後來在1979年認定了雲南基諾山的基諾族

2010年各民族人口及分佈
民族 人口
2010年人口普查[29]
分佈
漢族 1220844520 分佈全國各地
壯族 16926381 廣西(1444萬),雲南(121萬),廣東(87萬)
回族 10586087 寧夏(217萬),甘肅(125萬),新疆(98萬),河南(95萬),青海(83萬),雲南(69萬),河北(57萬),山東(53萬),安徽(32萬),北京(24萬),遼寧(24 萬),內蒙古(22萬),貴州(18萬),天津(17萬),陝西(13萬),江蘇(13萬),吉林(11萬),福建(11萬),四川(10萬),黑龍江(10萬)
滿族 10387958 遼寧(533萬),河北(216萬),吉林(86萬),黑龍江(74萬),內蒙古(45萬),北京(33萬)
維吾爾族 10069346 新疆(1000萬)
苗族 9426007 貴州(396萬),湖南(206萬),雲南(120萬),重慶(48萬),廣西(47萬),浙江(30萬),廣東(25萬),湖北(17萬),四川(16萬)
彝族 8714393 雲南(504萬),四川(264萬),貴州(83萬)
土家族 8353912 湖南(263萬),湖北(210萬),貴州(143萬),重慶(139萬),浙江(22萬),廣東(21萬)
藏族 6282187 西藏(271萬),四川(149萬),青海(137萬),甘肅(48萬),雲南(14萬)
蒙古族 5981840 內蒙古(422萬),遼寧(65萬),河北(18萬),新疆(15萬),吉林(14萬),黑龍江(12萬)
侗族 2879974 貴州(143萬),湖南(85萬),廣西(30萬)
布依族 2870034 貴州(251萬),浙江(12萬)
瑤族 2796003 廣西(149萬),湖南(71萬),廣東(27萬),雲南(21萬)
白族 1933510 雲南(156萬),貴州(17萬),湖南(11萬)
朝鮮族 1830929 吉林(104萬),黑龍江(32萬),遼寧(23萬)
哈尼族 1660932 雲南(162萬)
黎族 1463064 海南(126萬),貴州(13萬)
哈薩克族 1462588 新疆(141萬)
傣族 1261311 雲南(122萬)
畬族 708651 福建(36萬),浙江(16萬),江西(9萬),貴州(3萬),廣東(2萬)
傈僳族 702839 雲南(66萬),四川(2萬)
東鄉族 621500 甘肅(54萬),新疆(6萬)
仡佬族 550746 貴州(49萬),浙江(1萬),廣東(1萬)
拉祜族 485966 雲南(47萬)
佤族 429709 雲南(40萬)
水族 411847 貴州(34萬)廣西(1萬),江蘇(1萬),浙江(1萬)
納西族 326295 雲南(30萬),四川(1萬)
羌族 309576 四川(29萬)
土族 289565 青海(20萬),甘肅(3萬),廣東(1萬)
仫佬族 216257 廣西(17萬),貴州(2萬),廣東(1萬)
錫伯族 190481 遼寧(13萬),新疆(3萬),
柯爾克孜族 186708 新疆(18萬)
景頗族 147828 雲南(14萬)
達斡爾族 131992 內蒙古(7萬),黑龍江(4萬),
撒拉族 130607 青海(10萬),甘肅(1萬)
布朗族 119639 雲南(11萬)
毛南族 101192 廣西(6萬),貴州(2萬)
塔吉克族 51069 新疆(4.7萬),浙江(3368人)
普米族 42861 雲南(4.2萬)
阿昌族 39555 雲南(3.8萬),廣東(623人)
怒族 37523 雲南(3.1萬),海南(1385人),廣東(584人)
鄂溫克族 30875 內蒙古(2.6萬),黑龍江(2648人)
京族 28199 廣西(2.3萬),貴州(1143人),雲南(878人)
基諾族 23143 雲南(2.2萬)
德昂族 20556 雲南(2萬)
保安族 20074 甘肅(1.8萬),青海(904人),新疆(568人)
俄罗斯族 15393 新疆(8489人),內蒙古(4673人)
裕固族 14378 甘肅(13001人)
烏孜別克族 10569 新疆(10114人)
門巴族 10561 西藏(9663人)
鄂倫春族 8659 黑龍江(3943人),內蒙古(3632人)
獨龍族 6930 雲南(6353人)
赫哲族 5354 黑龍江(3613人)
高山族 4009 河南(780人),福建(416人),廣西(423人)
珞巴族 3682 西藏(3489人)
塔塔爾族 3556 新疆(3242人)
其他自认为属于“未識別民族”者 640101 貴州(612780人),浙江(9521人),雲南(3415人),福建(2812人),西藏(2317人),江蘇(2222人),廣東(2197人)
外國人加入中國籍,未归入前述任一民族者 1448 雲南(200人),河南(195人),廣東(170人),湖南(93人)

參見

註釋

  1. 楊度是晚清著名立憲派代表,他主張:「中國向來雖無民族二字之名詞,實有何等民族之稱號。今人必目中國最舊之民族曰漢民族,其實漢為劉家天子時代之朝號,而非其民族之名也。中國自古有一文化較高、人數較多之民族在其國中,自命其國曰中國,自命其民族曰中華。……即此以言,則中華之名詞,不僅非一地域之國名,亦且非一血統之種名,乃為一文化之族名。……以此推之,華之所以為華,以文化言,不以血統言,可決知也。故欲知中華民族為何等民族,則於其民族命名之頃,而已含定義於其中。與西人學說擬之,實采合於文化說,而背於血統說。」[16]
  2. 孫中山主張:「…現在說五族共和,我們國內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應該把我們中國所有各民族融化成一個中華民族。[19]
  3. 孫中山亦有將各民族歸為漢族的說法:「…故將來無論何種民族參加於我中國,務使盡化於我漢族。[21]
  4. 計有蒙古、回、藏、滿、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哈尼、哈薩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東鄉、納西、景頗、柯爾克孜、土、羌、撒拉、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俄羅斯、鄂溫克、鄂倫春、保安、裕固、塔塔爾等。
  5. 即土家、畬、達斡爾、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龍(後改名為德昂)、獨龍、京、毛難(後改名為毛南)、門巴

參考文獻

引用

  1. 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2. 2.0 2.1 Suisheng Zhao. 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09-08: 79–. ISBN 978-0-8047-5001-1. 
  3. 3.0 3.1 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04-28: 21–. ISBN 978-0-521-64590-4. 
  4. 4.0 4.1 4.2 Yongnian Zheng. Globalization and Stat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12-11: 48–. ISBN 978-0-521-53750-6. 
  5. 章开沅:“排满”与民族运动. [2018-03-09].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五族共和下的蒙漢族群互動(1911—1928)(简体中文)
  7. 林家有,廣東文獻季刊《孫中山先生與中華民族復興》(中文)
  8. 当代中囯凝聚力大典. 红旗出版社. 1997. 
  9. 費孝通,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989
  10. 金沖及, 《中華民族是怎樣形成的》
  11. 許倬雲. 我者與他者: 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962-996-415-3. 
  12. 12.0 12.1 引证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wu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13. 歐立德《清朝滿洲人的民族主體意識與滿洲人的中國統治》,〈清史研究〉(2002年11月第4期),第91-93頁
  14. Hughes, Christopher. Taiwa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National identity and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 3 [1997]. ISBN 0415157684 (英语). The very term minzu... was only introduced into the Chinese vocabulary in 1899 by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er Liang Qichao (1873-1929) (Minzu cidian 1987). The Chinese term for nationalism (minzu zhuyi) was probably also used first by Liang, in 1901. 
  15. 李喜所. 梁啟超是提出"中華民族"稱謂的第一人 [此名詞"中華民族"稱謂的第一人]. 人民網. 2006年2月 [2007]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16. 《中國新報》,《金鐵主義說》楊度
  17. 章太炎,「中華民國解」,《民報》,15期(1907年7月5日),頁總2414。
  18. 李哲賢, 章太炎研究在美國(1969-1993)
  19. 19.0 19.1 孫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國民黨本部會議. 孫中山全集第1卷. 中華書局. : 394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20. 孫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國民黨本部會議. 孫中山全集第5卷. 中華書局. : 474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21. 孫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國民黨本部會議. 孫中山全集第6卷. 中華書局. : 24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22. 孫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國民黨本部會議. 孫中山全集第9卷. 中華書局. : 241–243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23. 沈松僑. 召喚沈默的亡者:我們需要怎樣的國族歷史? (PDF). [失效連結](简体中文)
  24. 桂宏誠,《中華民族的凝成:國家認同與文化一體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091-078號研究論文,2002年(繁體中文)
  25. 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的建国模式转变(简体中文)
  26.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五族共和下的蒙漢族群互動(1911—1928)(简体中文)
  27. 林家有, 廣東文獻季刊《孫中山先生與中華民族復興》(中文)
  28. 新華網,民族識別,確認56個民族成分 (简体中文)
  29.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 [2012-10-17]. 

来源

书籍
  • 中華通史. 台灣: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1年. ISBN 7536023200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 孫中山. 孫中山全集第1卷. 中華書局.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 孫中山. 孫中山全集第5卷. 中華書局.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 孫中山. 孫中山全集第6卷. 中華書局.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 孫中山. 孫中山全集第9卷. 中華書局.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 芮逸夫. 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冊. 台北: 藝文印書館. : 4 [1972]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