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华人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尼日利亚华人,是指中国移民和他们后裔,在2012年人口有20000人。

移民历史

在1930年,尼日利亚还是英国殖民地时就有4个华人生活在此,在1950年代有些香港投资者在此设厂,在1965年大约200个华人在这里,在1999年人数增加至5800人,包括630个台湾人和1050个香港人

商业与就业

投资者与技术人员

一间早期在尼日利亚的香港公司是李氏集团。它的规模越来越大,到2011年,卡诺工会会员认为它是该市最大的私营雇主,全国有7000-20000名员工。尼日利亚还有一些其他早期的中国企业家。沈文伯于1959年抵达,并开始在黎巴嫩人拥有的陶瓷工厂工作。1972年,他购买了一家搪瓷厂,在当地采购他的材料,并将成品出口到德国。 他后来开始将中国陶瓷进口到尼日利亚。使他可能是第一个以商业规模介绍中国陶瓷的商人,他也是第一个入籍作为尼日利亚公民的华人。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移居香港,然后抵达尼日利亚的上海人朱南扬,担任伊凯贾工业园区领导,该工业区是1986年政府发起的工业发展项目。

中国企业被普遍认为比本地或其他外国公司提供更差的工资和劳动条件,不愿意促进当地人对中国人的影响。一项学术研究证实,中国工厂工作条件恶劣,一个臭名昭著的案件是一家中国塑料工厂在2002年发生的火灾,45名工人由于被老板锁在内部而无法逃跑。然而,中国企业表示,随着中国企业吸引外籍人才的成本上升,他们更愿意招聘和留住本地工人。例如,李氏集团共有约500名中国员工。另一家大型中国公司,位于拉各斯的金通电讯,雇用约300名中国员工与同等数目的当地人; 中国企业工资不如竞争对手,但他们的培训计划是优越的。

小厂商

拉各斯唐人街(或中国商城)建于2004年。2006年被尼日利亚海关突袭,暂时关闭。 与行动有关的尼日利亚律师声称中国人有罪不罚,出售侵犯版权的产品。中国供应商自己说,他们是只赚取最低利润或无利可图的,并抱怨海关官员的腐败和盗窃。以前的产品供应商供应包括纺织品,门,电子,鞋子,书包,电影等广泛种类商品。但到2011年,许多供应商关闭了商店并返回中国; 提供的产品范围也缩小了,交易商表示,唯一有利可图的是卖衬衫,牛仔裤或鞋子的企业。

中国供应商的其他地点包括老龙城,新龙城,金贸商厦金茂商厦。截至2006年,估计约有250家中国贸易公司在尼日利亚经营,总营业额约3亿美元。 这些供应商也经常发现自己是抢劫和暴力犯罪的目标。

外劳

尼日利亚的华裔劳工是最有争议的移民类别,他们不仅受中国或其他外国公司的雇佣,也受到当地公司的雇佣,其中包括一些自豪地宣传尼日利亚根源的公司。一个例子是阿里科·丹格特的丹格特集团,随着法国拉法基集团在2010年于拉各斯涉嫌雇用数以千计的中国职工, 而,这种抗议活动中最愤怒的是针对雇主而不是中国工人本身;他们被认为与尼日利亚人处于类似的状况,被迫从事远离家乡的困难工作,以达成目标,从而吸引同情和怨恨。但是,尼日利亚也有绑架中国民工的案件,其中在2007年共有3次绑架事件16人遇难。

组织与媒体

2010年12月,西非和尼日利亚侨联联合会在拉各斯举行成立仪式,约有100位嘉宾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在塞内加尔加纳科特迪瓦马里贝宁等海外华人协会的代表。其他中国社区组织包括尼日利亚中国商贸企业协会和尼日利亚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委员会。2008年,社区组织和中国企业联合举办卡拉OK比赛,吸引了约300人参加。

西非“联合商业周刊”被认为是西非第一份中文报纸,创刊于2005年。中国官方人民日报也试图与尼日利官方报纸今天在2006年建立伙伴关系。

参考

Zhao, Shengnan (2012-05-25), "70 Arrested in Nigeria Freed", China Daily, retrieved 201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