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規範漢字表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通用規範漢字表》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組織研製的漢字使用規範,自2001年開始研製,原定名《規範漢字表[1]。該字表整合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1955年)、《簡化字總表》(1964年初發表,最後修訂於1986年)、《現代漢語常用字表》(1988年)以及《現代漢語通用字表》(1988年),並根據中國大陸用字現狀加以修補和完善[2][3]。歷八年研製,於2009年8月12日放出徵求意見稿[4],於2013年6月5日正式頒佈,成為社會一般應用領域的漢字規範,原有相關字表從即日起停止使用[5]

概述

字表共收字8105個,其中一級字表(常用字集)3500個,二級字表3000個,三級字表1605個。一、二級字表主要滿足出版印刷、辭書編纂和信息處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由姓氏人名、地名、科技術語和中小學教材常見文言文用字構成的三級字表則主要滿足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門領域的用字需要。

爲尊重大眾用字習慣,《規範漢字表》恢復了45個主要用於人名地名異體字,例如《璦琿條約》的「珲」字等(吉林省琿春縣一直使用這個字作爲縣名)。

研製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明確提到了國家「推行規範漢字」,但長期以來,「規範漢字」缺乏明確的標準,中國大陸的漢字規範散見於20世紀50年代以來制定的各種字表、文件中,主要有《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1955年)、《簡化字總表》(1986年)、《現代漢語常用字表》(1988年)、《現代漢語通用字表》(1988年)等,這些文件已時間久遠,有不合時宜甚至相互矛盾之處。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於2001年4月啟動了《規範漢字表》的研製工作。[6]

徵求意見稿

《〈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收字8300個,與以前的規範相比主要變化有:

  • 依據《簡化字總表》第二表的類推原則,新類推簡化265字,提出「有限類推」的概念,且儘量只在構字的第一層類推,對極個別因類推產生的怪異字採取變通處理。指出「本字表以外的字,不再類推簡化」。
  • 重新收錄6個被《簡化字總表》淘汰的漢字(即以前認爲的繁體字[7])、𬞟)、𫫇)、,以及51個以前認爲的異體字[8]。其主要用於科學領域和姓名
  • 《簡化字總表》中的31個簡化字未收入(此外只在注釋出現的「馀」「摺」「㝉」和「 𨓈 [9]」均未收入)。
2009年《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中的調整
  • 調整簡繁對應:「饥(飢)」變「饥(飢饑)
  • 改變簡繁關係:「苎(苧)」由字形分別改簡繁關係(「苎」和「苧」兩字皆作正字,各有不同意義)
  • 依據《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1965年)筆形變異規則,對《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及《現代漢語通用字表》與規則不一致的44字作字形微調[10],如將「琴」第四筆的橫變爲提,將「毂」左下部「车」上的橫加回等等。
2009年《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的字形微調

正式頒布版本

正式版本與2009年徵求意見稿主要有以下不同:

  • 刪去「本字表以外的字,不再類推簡化」一句。默認繼承了《簡化字總表》中有關類推簡化的原則即「未收入第三表(對應《通用規範漢字表》附件1 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的字,凡用第二表的簡化字或簡化偏旁作為偏旁的,一般應該同樣簡化」。
  • 總字數削減了233字,新增了38字,由8300個減為8105個。
    • 新類推簡化字由265個減為226個
    • 恢復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的異體字由51個減為45個,對於爭議頗大的6個繁體字,最終名義上並未恢復[11](實際上恢復了4個:「剋」、)、𬞟)、𫫇),但都只限於部分用法;「濛」「硃」未予恢復)。字表編者對恢復繁體字的看法是:「如果恢復繁體字,在我國文化普及領域與基礎教育領域,會增加學習、辨析、記憶的負擔,造成文化教育領域的波動,不利於社會用字的穩定;而且字用合併並非全都不合理。」[12]
    • 《簡化字總表》中未收入的簡化字由49個減為31個。
  • 原按漢語拼音排列的簡單的《簡繁漢字對照表》被按編號排列的《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取代,確定了規範字和繁體字異體字的關係。(兩個版本收錄的繁體字均採用國標新字形。)
    • 徵求意見稿《簡繁漢字對照表》中的「本對照表繁體字字形未作規範」一條消失,正式版所收繁體字字形的規範性變得不明晰。
  • 部分註釋文字有調整,例如3640號的「阪」原有註釋「阪:bǎn,僅用於地名,如『大阪』。其他意義用『坂』。」正式版中仍然有3640號「阪」字,但其註釋轉移到了《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第51個註釋,改為「可用於地名,如『大阪』。」
  • 原計劃依據《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1965年)筆形變異規則,對《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及《現代漢語通用字表》與規則不一致的44字作字形微調,但正式發布的字表取消了這些調整,決定沿用現在的寫法。[13]

簡繁、正異關係調整及注釋

其他說明

  • 不收社會新興用字,如:「屌絲」的「屌」、「囧」等。教育部認為「囧」等網絡用字沒有固定意義、可以由其他字代替,故未予以收錄[14]

相關書籍

《通用規範漢字表》使用手冊
許嘉璐擔任首席顧問、李行健 主編,人民出版社,ISBN 978-7-01-010281-8
《通用規範漢字表》本身只收錄了規範字的字形及其編號,而《〈通用規範漢字表〉使用手冊》則按一級、二級和三級字表的順序,標出了漢字的字音筆畫數、所屬部首等基本信息,並簡明釋義,此外,手冊還對關係複雜容易用錯的字予以提示,指出其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15]
《通用規範漢字表》解讀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組 編、王寧 主編,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0093-9
全書分總論、分級與收字、簡繁關係、正異關係、字形問題、編排形式、字表效力七個方面。介紹了字表研製的意義和必要性、研製的過程、研製的原則、字表的總體特點,字表與原《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現代漢語常用字表》的差異,字表對簡繁、正異關係的處理,字表遵循的字形標準,字表的注釋原則與類型等。
但是《解讀》中對於「類推簡化」原則的認識仍停留在2009年發布的「徵求意見稿」中的「表外漢字不再類推」,並且以國務院1986年「今後對漢字的簡化應持謹慎態度,使漢字的形體在一個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的指示精神為中心思想論證了「無限類推」的不合理性。然而在2013年的正式頒布版中,《通用規範漢字表》說明一節刪去了有關「表外漢字不再類推」的語句,即默認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應進行必要的偏旁類推簡化[16][17][18]
通用規範漢字字典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王寧 主編,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5961-9
副題「一部解讀《通用規範漢字表》的字典」

相關規範

  • 通用規範漢字筆順規範(GF 0023-2020):提供了關於《通用規範漢字表》內的漢字筆順。[19]

Unicode 基本多文種平面外漢字

《通用規範漢字表》內收錄了 196 個不在Unicode基本多文種平面(BMP,Basic Multilingual Plane)內的漢字,即不在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區及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A的漢字。

《通用規範漢字表》內 196 個基本多文種平面外漢字
編碼 漢字 Unicode 拼音
4004 U+2C27C ǒu
4190 𠳐 U+20CD0 bāng
5989 𥻗 U+25ED7 chá
6506 𠙶 U+20676 ǒu
6520 U+2C8D9
6529 𨙸 U+28678
6547 U+2C1D5 wàn
6551 U+2C8DE zhǔ
6553 U+2C613 xún
6560 U+2BB5F ōu, qū
6564 U+2BB62 lǔn
6576 U+2B1ED wěi
6586 U+2B404 yuè
6594 U+2BD77
6612 U+23C98
6613 U+23C97 wéi
6616 浿 U+2C1D9 bèi
6623 U+2C8E1 jiàn
6630 U+2BE29 kōu
6637 𨚕 U+28695 biàn
6640 U+2B61C wén
6642 U+2C618 dǎn
6643 U+2B61D jué
6658 𦭜 U+26B5C zhī
6670 U+2CA02
6671 U+2C029 wěi
6672 U+2C02A xiàn
6688 U+2CB29
6730 U+2B363 tóng
6731 U+2C8F3 hěn
6732 U+2CA7D xún
6737 U+2CBBF gài
6739 U+2CBC0
6744 U+2BC1B xíng
6747 U+2CCF5
6749 U+2CCF6 jiōng
6752 U+2B80A xuán
6761 U+2C35B
6791 U+2C72C màn
6794 𦰡 U+26C21 nà, nuó
6820 U+2AFA2 xiàn
6839 𪨰 U+2AA30
6844 U+2B4E7
6846 U+2CB2E chǎng
6847 U+2CB31 jīn
6848 U+2CB2D lún
6867 𦙶 U+26676
6919 U+2C621 yīn
6920 U+2CCFD shēn
6921 U+2C629 tīng
6922 U+2B127 yán
6932 U+2A7DD
6937 U+2C364 xún
6941 𡑍 U+2BB7C láo
6951 U+2C72F liǎng
6959 U+2C0A9 jiā
6967 U+2B806 kuǐ
6976 U+28408 guāng
6979 𬌗 U+2C317
6995 U+2B461 méng
6999 U+2AA36 shē
7004 U+2CB38 shù
7006 U+2CB3B
7007 U+2CB39 shén
7008 U+2CB3F zhāo
7009 U+2CB41
7019 U+2B8B8 dàn
7039 U+2B5E7
7053 U+2C288 xún
7070 U+2C488 què
7084 𨺙 U+28E99
7093 U+2CCFF
7094 U+2B128 chī
7097 U+2C62B huán
7114 U+2BB83 shàn
7161 U+2CC56
7166 U+2C7FD dōng
7177 U+2B4EF
7178 U+2B7F9 hóng
7180 U+2B7FC
7219 𠅤 U+20164
7234 U+2C1F9 guó
7241 U+2C361 dàng
7249 U+2C907 yīn
7250 U+2B36F xián
7254 U+2C90A shì
7255 U+2B372 xiǎo
7260 U+2CBCE tuí
7273 U+2C62C qiàn
7274 U+2C62D chēn
7275 U+2CD02 fēi
7276 U+2B626 táo
7278 U+2B7C5 liáng
7279 U+2C62F zhǔn
7281 U+2B627
7299 U+2A8FB lóu
7300 𡎚 U+2139A piǎn
7326 U+2C0CA zhì
7334 U+2CDD5
7343 U+2B410
7347 U+2CE7C xiè
7354 𧿹 U+27FF9
7361 U+2BD87 dié
7367 U+2B5AE
7375 𨧀 U+2CB4A
7377 U+28C47 qiú
7378 U+2B4F6 xuān
7382 U+2CB4E hóng
7399 U+2B5AF
7405 U+2CC5F wěi
7408 U+2B6ED kuáng
7414 U+2BDF7 xīn
7421 U+2CBB1 yīn
7423 U+2C2A4 chǎn
7425 U+23E23 fén
7456 U+2CD03 huō
7457 U+2B628
7470 𤧛 U+249DB
7503 U+2CAA9 nóng
7506 𬒔 U+2C494 gěng
7512 U+2CA0E yóu
7513 U+2B413 róu
7519 U+2BAC7 è
7529 U+2B4F9
7534 U+2CB5A chún
7537 𨨏 U+2CB5B
7541 U+2C542 lǒng
7561 U+2CD8B
7562 U+2CD8D tuó
7568 U+2677C lóu, lǘ
7580 U+2B536 niè
7602 U+2B300
7610 U+2B5B3 yūn
7617 U+2B62A yuán
7618 U+2B62C
7622 U+2B7A9 mén
7635 𡐓 U+21413 kāng
7638 𪤗 U+2A917 liào
7650 U+235CB dǎng
7654 U+2CE18 yǎn
7661 𥗽 U+2C497 lán
7663 𥔲 U+25532 è
7667 U+2B696
7678 U+28C4F
7682 U+2CB64 hóu
7701 U+2B695 shī
7706 U+2CD90 zhào
7707 U+2CD8F wéi
7708 U+29F7E ān
7712 U+2CE1A yuè
7737 U+2C91D huì
7746 U+2C642 yǎn
7789 U+2CB69 wēng
7799 U+29F83 miǎn
7824 U+2CE23 xiān
7828 U+2B37D xuān
7831 U+2CD0A lín
7841 U+2C79F pín
7851 𥕢 U+25562 cáo
7854 U+2B7E6 suì
7855 U+2CE88
7856 U+2B81C
7870 U+2AA58 yǎn
7872 U+2CB6C huì
7873 U+28C51 huáng
7874 U+2CB6F piě
7890 U+2B5F4 zhān
7894 U+2CE26 zhuó
7916 U+2B137
7918 U+24A7D huán
7937 𨭎 U+2CB73
7939 𨭆 U+2CB76 hēi
7940 U+2B50D fán
7943 U+2CB78 lín
7944 U+28C54 zūn
7945 U+2CB7C suì
7946 U+2B50E jué
7958 U+2CE2A fán
7961 U+2CD9F
7963 U+2CDA0 liàn
7974 U+2CDA8
7979 U+26221
7980 U+2B138 xūn
7987 U+2C7C1
7996 𥖨 U+255A8 zào
8020 𦒍 U+2648D tóng
8030 U+2C64A
8042 U+2CDAD
8043 U+29F8C kāng
8057 𨟠 U+287E0 quān
8062 U+2CDAE
8063 𨭉 U+28B49 bān
8073 U+2C64B xiāng
8075 𤫉 U+24AC9 xiè
8079 U+2CE93 chǔ
8100 U+2B6AD liè

另見

參考文獻

  1. 規範漢字和《規範漢字表》 (PDF). 2004 [2010-10-07]. 
  2. 教育部2009年第12次新聞發佈會. 中國語言文字網. 2009-08-12 [2009-08-19]. 
  3. 我國就《通用規範漢字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中國法院網. 2009-08-13. 
  4. 教育部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中國政府網_中央人民政府入口網站. 2009-08-12 [2018-01-15]. 
  5.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 2013-08-19 [2013-08-20]. 
  6.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組 編,王寧 主編. 1 总论. 《〈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00939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7. “通用字表”新增1300字 原則上不恢復繁體字. 新華網. 2009-08-13 [2009-08-13]. 
  8. 《規範漢字表》收錄51個異體字 怪名不愁上户口. 鳳凰網. 2009-08-13 [2009-08-19]. 
  9. 用於南宮适洪适李适等人名
  10. 国家语委官员称44汉字微调不会影响生活. CCTV.com. 2009-08-20 [2009-08-26]. 
  11. 喆、堃等45个异体字转正. 京華時報. 2013-08-28 [2013-12-07]. 
  12.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組 編,王寧 主編. 3.1 《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待繁体字的态度. 《〈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00939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13. 解放分析:新編規範字表“減”中有“加”. 解放日報. 2013-08-28 [2013-08-29]. 
  14. 45个异体字晋升规范字. 北京晨報. 2013-08-28 [2013-12-07]. 
  15. 《〈通用规范汉字表〉使用手册》出版. 新華網. 2013-08-25 [2013-12-07]. 
  16.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組 編,王寧 主編. 3.3 《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待类推简化的态度. 《〈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00939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17. 蘇培成. “表外字不类推简化”不是国家的政策. 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4, (04). 
  18. 《通用规范汉字表》以外的字应准许类推简化. 中國文藝網. 2013-12-14 [2023-06-22].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和《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两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正式实施. 新華網. [2021-03-0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