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通假字是中國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非等同六書中的「假借」)」,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有人認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寫的白字。通假字大量存在於古書之中,是造成中國古書難讀的主要原因之一。現代官方審定標準用字時,有時也會不採納本字,而把特定的通假字當作標準用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稱為「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慧」便是本字。

通假字的成因

通假字的成因有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 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時代越後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 避諱。古人最忌諱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中的字,或直寫自己父母名字中的字,借用其他字替代。除皇帝本人外,所有的人都不能寫當朝皇帝的名。現代有時也會因此使用通假字,如本義為「發生性關係」的「入」常被同音的「日」字取代,就是為求避諱。
  • 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秦記》以外的各國史記、巫醫之外的古書幾乎燒光,到漢代,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著之竹帛」。由於當時背誦者只記讀音,未記字形,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 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 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余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白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通假」字了。
  • 民間普遍用通假字,以訛傳訛,用慣了。現代官方審定標準用字時就從俗採納通假字作為標準寫法,而不採納本字。比如「指揮」本字應該是「指麾」。「麾」是用來指麾軍隊調動的旗幟,轉作動詞,發號令。《三國演義》有「玄德麾軍回身復殺」,就是用了本字。而民間長期寫的「指揮」「揮軍南下」的「揮」其實本來只有擺動舞動的意思,沒有發號令的意思。

與假借字的分別

有人常把通假字與六書中的「假借字」相混。嚴格來說,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來已有「慧」字,但卻以「惠」字臨時替代。而六書的假借字則是本無其字,因為要創製新字較麻煩或為免使字數大量增加,而採用同音或近音字表達那種意思,例如「自」字本義是鼻子,因同音關係,借來表示「自己」之意,這是六書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訓詁解說中,也有時會把兩個名稱相混。讀者應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學知識,小心判別。

白話文常見通假字

  • 行李,「李」本字是同音字「理」,行前整理。
  • 跳梁小丑,「樑」本字是同音字「踉」,跳踉,跳躍的意思。
  • 指揮,「揮」本字是近音字「麾」,以信號旗發調動令。
  • 膩子粉,「膩」本字是近音字「泥」,意思是用膏狀物塗抹。民間只知道「泥」的平聲讀法,源自中古音奴低,不知自古以來還有源自中古音奴計切的去聲讀法,所以假借「膩」。
  • 磊落,「落」本字是同音字「硌」,磊硌,本形容一堆石頭堅硬雄偉的樣子。
  • 耳鬢廝磨,「廝」本字是同音字「𥕶」,𥕶就是磨的意思。
  • 挑釁,「釁」本字是同音字「舋」,裂痕、嫌隙、爭端。
  • 寒傖,「傖」本字是同音字「凔」,凔就是寒的意思。
  • 傢伙,「伙」本字是近音字「活」,「傢伙」本寫作「家活」,意思是家庭生活工具,後來引申為對人的謔稱。[1]另外,「傢伙」的第一個字寫作「家」不寫作「傢」。[1]

古籍著名通假字

  • 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是「悅」的通假字(或古今字
  • 禮記·禮運大同章「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當中「與」通「舉」

網路時代的通假字

到了網絡時代,打字設備的輸入給了很多拼音相似的字可以被引用和假借,在網民的傳播下成為一個新的熱門單詞。例如「再」字的注音是ㄗㄞˋ,而輸入法中預設ㄗㄞˋ的首選項是「在」字。因此在打字時如果不仔細,經常會有將「再」輸入成「在」的情況發生。

參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