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Zhang Ju-wei留言 | 贡献2024年1月7日 (日) 03:32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一幅在北京展示出56个民族的壁画

中华民族,是一个在晚清由梁启超发明的政治概念,其思想是按照中国民族主义建立国族,统合中国境内所有民族并乐见其一体化[1][2][3][4],梁启超以“承认中国境内各历史-文化群体之间原本存在的差异和多元现象”为前提构建本词汇的定义。

晚清时期,面对列强的威胁,中国知识分子出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其中一部分人将中国的危机归咎于中国内部“异族”的统治,不满清廷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岐视政策[5]。这种认知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汉民族主义 ,形成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党”,而维新派则警告革命派的“排满”种族革命主张可能导致国家分裂和列强干预的危险。另外,清末留日满族蒙古族人士及清朝官员在“国民”观念的启示下,对于中国族群关系“从多元到一体”的认知,影响了中华民国建立后的族群思想与族群政治。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出现了最为严重的民族矛盾,由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纷纷参与革命,日益威胁著清廷统治权。为了度过自身低潮的统治时期,清朝统治者与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汉族士大夫之间,取得了透过“变法维新”将君主专制转化为君主立宪的共识,“五族共和”族群论述被晚清政府接纳并且成为朝廷的官方族群政策,将自身定位为合“五族”、“五地”为一体的“中央”政府。与维新派相对立的是顽固派,两者的实质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辛亥革命后,主张种族革命的革命派放弃种族复仇主义的主张,接受新成立的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的立国理论基础——“中华民族”观念和“五族共和”政策。

中华民国建国后,五族共和与民族融合的口号广为流传,更随着诸多学者的提倡而广为人知[6][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识别了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在历史渊源上,中华民族可追源到汉族神话炎黄起源,而在现代则包含在中国境内非汉族的少数族群,在某些情况下延伸包括中国境外的华人或未必有中国国籍的海外华人[3][4],故中华民族并不是单纯的民族种族公民的人群分类概念[8],其定义可因历史、政治及国族立场不同,在族群内涵及地理范围上或有差异[2][4]

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变迁,历史学及人类学理论有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9][10]许倬云的我者与他者的转化及混合[11]

概念的形成

清末立宪运动期间,留学日本的满蒙旗人和满洲官员对梁启超杨度等人的主张作出正面回应。1907年,恒钧乌泽声等留日满蒙旗人在东京创办《大同报》,后来又在北京创办《北京大同日报》,提倡“满汉人民平等,统合满、汉、蒙、回、藏为一大国民”。结合民族与立宪政治议题,认定满汉问题之所以出现,归根结底是君主专制独裁造成的恶果,因此必须改革政治,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开设国会。在这样的认知下,留日旗人在其他场合更多次迳称“我汉、满、蒙、回、藏四万万同胞”。 留日满蒙人士在“国民”观念的启示下,对于中国族群关系“从多元到一体”的认知,深刻影响了民国建立后的族群思想与族群政治。清朝统治者与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汉族士大夫之间,取得了透过“变法维新”将王朝转化为近代国民国家的共识。立宪运动的“五族共和”族群论述,被晚清政府接纳,成为朝廷的官方族群政策。 到了20世纪初,清廷开始将自身定位为合“五族”、“五地”为一体的“中央”政府。清朝君主在逊位诏书中表示“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12]

新清史学派学者、哈佛大学汉学家及亚洲历史教授欧立德表示,清朝在疆域方面将地理上属于内陆亚洲的许多地区,都编入帝国的版图,而为1912年以后的中国政权所继承;满洲人更将汉人传统以长城划分的内、外统为一体,使“中国”的概念得以重新定义。在多民族性方面,满洲统治者标榜的“满汉一体”或“五族一体”说,也为后来的中国政权所采用;在清朝的统治下,促使由各个不同民族所组成的“中华民族”一词,可以与“曾经过去是清朝疆域内的人们”同义[13]

“中华”词源

“中华”一词出现甚早,源自于中国古代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发达;历史悠久,因此称该地为中华,此区后来被称为中原。 在《资治通鉴》记载的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徵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民族”词源

民族一词具有十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可以表达多种近似而不同的概念。词汇本身歧义较多,概念和用法受到政治的较大影响,这些义项之间容易相互混淆。在不同的学科中,对于民族的范畴与用法也有许多歧异。

“中华民族”词源

“中华民族”一词由近代的梁启超首先提出,同时期后续有杨度章太炎等诸多学者的阐释与政府认可。梁启超所提出意指华夏族、汉民族、炎黄遗族等。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指出:“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使用了“中华民族”七次(简称为“华族”),并表示:“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遍俗称所谓汉族者”,它是“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族”,但梁启超在具体使用“中华民族”一词时却比较混乱,有时指汉族,有时又指中国的所有民族,认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14][15]

界定

清朝

梁启超:“国族主义”的中华民族对抗“小民族主义”的汉民族主义

梁启超为晚清君主立宪的改革派人士代表,反对鼓吹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革命党政治主张,主张将清朝疆域境内各民族视为一个整体来拯救的“国族主义”。

杨度:文化之族名

同为晚清著名立宪派代表的杨度,主张“汉”只是“刘家天子时代之朝号”,应采“中华”为“文化之族名”以反对“汉族”血统说。因此杨度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一词的早期使用者,但其强调以中国自古以来以“文化较高、人数较多”的历史文化定义和梁启超的政治文化定义有所不同。杨度提倡中华民族为中华文化之族名,将中国全体人民尽成为中华民族。[注 1]

章太炎:汉族的国粹与民族

晚清著名保守派代表的章太炎则以其特殊的宗教和民族主义来定义“中华民国”的新汉族道德价值,俾“建汉名以为族,而邦国之义斯在;建华名以为国,而种族之义亦在”,[17]章太炎以中国之历史文化与种族之特殊环境所界定之“中国性”(Chineseness)上,并非狭隘地建立在生物学之种族群体之概念,以佛教思想来诠释斯宾塞之理论来进行种族革命(民族光复)。[18]

旗人主张
  • 乌泽声:“凡居于我中国之土地,为我中国之国民者,无论蒙、藏、回、苗,亦莫不然。我有同一之利害,即亦不可放弃救国之责任也”;
  • 穆都哩:“盖民族之成,国民之合,其绝大之原因,全由于外部之压迫及利害之均等,而他种之原因,则一缘于居于同一之土地,一缘于相安于一政治之下。至于言语、风俗习惯,虽为成立民族及国民之要素,然有时不以此而亦能判定其为某国之国民。若专以风俗、言语等而定民族之异同,则英人与美人之问题,必难解决矣。虽然,中国之人民皆同民族而异种族之国民也,言语、风俗间有不同之点,有时而同化也。故同化者,亦造就新民族之一要素。以满汉两方面而言,则已混同而不可复分,推之及于蒙回藏,则其大多数虽未收同化之效,而其近于内地之人民,则其言语风俗已一于内地之人民。虽欲使其不同已不可得矣。再加之以经营,施之以教育,则数年以后可用者将不遑计。不然,委之于不显,或奴隶视之,则三年之后,其地必非我有”。 [12]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倡“五族共和说”:“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汉满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之后孙中山中华革命党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以后,虽曾主张重提民族主义并扬弃五族的说法[注 2]将中国境内所有民族融化为一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的说法[19][20],并修改五族共和说法为要求藏蒙回满等族人民尽皆一起汉化,与汉人一起自决为大民族国家[注 3]1924年,孙中山三民主义中表示,藏回蒙满等外来民族人口乃是少数,而就大多数来说,中国人皆为汉人,完全是一个民族[22]孙中山于民族主义第六讲中提到的“结成了国族团体”[23]

中华民族被孙中山使用在其政治主张中,其概念随着时间的演变不断扩大,并最终称演变成了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国族团体。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即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先有了中国民族主义,然后才有中华民族概念之形成。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主流上是以文化认同居于首位,但主权中国建立后,国家已是一个亟需建构的政治概念,也使得国家认同不得不被提升到所有认同之首位,因此,孙中山还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凝聚国家认同基础,就是将血统种族认同包融于文化认同之中,在中国境内借由文化认同先凝结成一中华民族,并以中华民族作为国家认同的基础。[24]

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的思想扩大中华民族的涵义,进而前朝大清帝国境内的其它民族,而汉族则为中华民族的基干和主体,中华民国国旗也从十八星旗改为五色旗[25][26][27]五族共和的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提倡将汉、五族归成一个中华民族,其根本意蕴是要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同化中国境内其它少数民族,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法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定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49年至1954年进行第一阶段民族识别工作,首先认定38个少数民族[注 4]。后来在1954年至1964年进行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的第二阶段工作,并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注 5];同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53个少数民族中。在第三阶段工作则在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进行,1965年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后来在197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

2010年各民族人口及分布
民族 人口
2010年人口普查[29]
分布
汉族 1220844520 分布全国各地
壮族 16926381 广西(1444万),云南(121万),广东(87万)
回族 10586087 宁夏(217万),甘肃(125万),新疆(98万),河南(95万),青海(83万),云南(69万),河北(57万),山东(53万),安徽(32万),北京(24万),辽宁(24 万),内蒙古(22万),贵州(18万),天津(17万),陕西(13万),江苏(13万),吉林(11万),福建(11万),四川(10万),黑龙江(10万)
满族 10387958 辽宁(533万),河北(216万),吉林(86万),黑龙江(74万),内蒙古(45万),北京(33万)
维吾尔族 10069346 新疆(1000万)
苗族 9426007 贵州(396万),湖南(206万),云南(120万),重庆(48万),广西(47万),浙江(30万),广东(25万),湖北(17万),四川(16万)
彝族 8714393 云南(504万),四川(264万),贵州(83万)
土家族 8353912 湖南(263万),湖北(210万),贵州(143万),重庆(139万),浙江(22万),广东(21万)
藏族 6282187 西藏(271万),四川(149万),青海(137万),甘肃(48万),云南(14万)
蒙古族 5981840 内蒙古(422万),辽宁(65万),河北(18万),新疆(15万),吉林(14万),黑龙江(12万)
侗族 2879974 贵州(143万),湖南(85万),广西(30万)
布依族 2870034 贵州(251万),浙江(12万)
瑶族 2796003 广西(149万),湖南(71万),广东(27万),云南(21万)
白族 1933510 云南(156万),贵州(17万),湖南(11万)
朝鲜族 1830929 吉林(104万),黑龙江(32万),辽宁(23万)
哈尼族 1660932 云南(162万)
黎族 1463064 海南(126万),贵州(13万)
哈萨克族 1462588 新疆(141万)
傣族 1261311 云南(122万)
畬族 708651 福建(36万),浙江(16万),江西(9万),贵州(3万),广东(2万)
傈僳族 702839 云南(66万),四川(2万)
东乡族 621500 甘肃(54万),新疆(6万)
仡佬族 550746 贵州(49万),浙江(1万),广东(1万)
拉祜族 485966 云南(47万)
佤族 429709 云南(40万)
水族 411847 贵州(34万)广西(1万),江苏(1万),浙江(1万)
纳西族 326295 云南(30万),四川(1万)
羌族 309576 四川(29万)
土族 289565 青海(20万),甘肃(3万),广东(1万)
仫佬族 216257 广西(17万),贵州(2万),广东(1万)
锡伯族 190481 辽宁(13万),新疆(3万),
柯尔克孜族 186708 新疆(18万)
景颇族 147828 云南(14万)
达斡尔族 131992 内蒙古(7万),黑龙江(4万),
撒拉族 130607 青海(10万),甘肃(1万)
布朗族 119639 云南(11万)
毛南族 101192 广西(6万),贵州(2万)
塔吉克族 51069 新疆(4.7万),浙江(3368人)
普米族 42861 云南(4.2万)
阿昌族 39555 云南(3.8万),广东(623人)
怒族 37523 云南(3.1万),海南(1385人),广东(584人)
鄂温克族 30875 内蒙古(2.6万),黑龙江(2648人)
京族 28199 广西(2.3万),贵州(1143人),云南(878人)
基诺族 23143 云南(2.2万)
德昂族 20556 云南(2万)
保安族 20074 甘肃(1.8万),青海(904人),新疆(568人)
俄罗斯族 15393 新疆(8489人),内蒙古(4673人)
裕固族 14378 甘肃(13001人)
乌孜别克族 10569 新疆(10114人)
门巴族 10561 西藏(9663人)
鄂伦春族 8659 黑龙江(3943人),内蒙古(3632人)
独龙族 6930 云南(6353人)
赫哲族 5354 黑龙江(3613人)
高山族 4009 河南(780人),福建(416人),广西(423人)
珞巴族 3682 西藏(3489人)
塔塔尔族 3556 新疆(3242人)
其他自认为属于“未识别民族”者 640101 贵州(612780人),浙江(9521人),云南(3415人),福建(2812人),西藏(2317人),江苏(2222人),广东(2197人)
外国人加入中国籍,未归入前述任一民族者 1448 云南(200人),河南(195人),广东(170人),湖南(93人)

参见

注释

  1. 杨度是晚清著名立宪派代表,他主张:“中国向来虽无民族二字之名词,实有何等民族之称号。今人必目中国最旧之民族曰汉民族,其实汉为刘家天子时代之朝号,而非其民族之名也。中国自古有一文化较高、人数较多之民族在其国中,自命其国曰中国,自命其民族曰中华。……即此以言,则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以此推之,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不以血统言,可决知也。故欲知中华民族为何等民族,则于其民族命名之顷,而已含定义于其中。与西人学说拟之,实采合于文化说,而背于血统说。”[16]
  2. 孙中山主张:“…现在说五族共和,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化成一个中华民族。[19]
  3. 孙中山亦有将各民族归为汉族的说法:“…故将来无论何种民族参加于我中国,务使尽化于我汉族。[21]
  4. 计有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羌、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保安、裕固、塔塔尔等。
  5. 即土家、畬、达斡尔、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名为德昂)、独龙、京、毛难(后改名为毛南)、门巴

参考文献

引用

  1. 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2. 2.0 2.1 Suisheng Zhao. 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09-08: 79–. ISBN 978-0-8047-5001-1. 
  3. 3.0 3.1 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04-28: 21–. ISBN 978-0-521-64590-4. 
  4. 4.0 4.1 4.2 Yongnian Zheng. Globalization and Stat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12-11: 48–. ISBN 978-0-521-53750-6. 
  5. 章开沅:“排满”与民族运动. [2018-03-09].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族共和下的蒙汉族群互动(1911—1928)(简体中文)
  7. 林家有,广东文献季刊《孙中山先生与中华民族复兴》(中文)
  8. 当代中囯凝聚力大典. 红旗出版社. 1997. 
  9. 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
  10. 金冲及, 《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
  11. 许倬云. 我者與他者: 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962-996-415-3. 
  12. 12.0 12.1 引证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wu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13. 欧立德《清朝满洲人的民族主体意识与满洲人的中国统治》,〈清史研究〉(2002年11月第4期),第91-93页
  14. Hughes, Christopher. Taiwa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National identity and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 3 [1997]. ISBN 0415157684 (英语). The very term minzu... was only introduced into the Chinese vocabulary in 1899 by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er Liang Qichao (1873-1929) (Minzu cidian 1987). The Chinese term for nationalism (minzu zhuyi) was probably also used first by Liang, in 1901. 
  15. 李喜所. 梁啟超是提出"中華民族"稱謂的第一人 [此名词"中华民族"称谓的第一人]. 人民网. 2006年2月 [2007]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16. 《中国新报》,《金铁主义说》杨度
  17.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民报》,15期(1907年7月5日),页总2414。
  18. 李哲贤, 章太炎研究在美国(1969-1993)
  19. 19.0 19.1 孙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國民黨本部會議. 孫中山全集第1卷. 中华书局. : 394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20. 孙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國民黨本部會議. 孫中山全集第5卷. 中华书局. : 474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21. 孙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國民黨本部會議. 孫中山全集第6卷. 中华书局. : 24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22. 孙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國民黨本部會議. 孫中山全集第9卷. 中华书局. : 241–243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23. 沈松侨. 召喚沈默的亡者:我們需要怎樣的國族歷史? (PDF). [失效链接](简体中文)
  24. 桂宏诚,《中华民族的凝成:国家认同与文化一体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091-078号研究论文,2002年(繁体中文)
  25. 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的建国模式转变(简体中文)
  26.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族共和下的蒙汉族群互动(1911—1928)(简体中文)
  27. 林家有, 广东文献季刊《孙中山先生与中华民族复兴》(中文)
  28. 新华网,民族识别,确认56个民族成分 (简体中文)
  29.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 [2012-10-17]. 

来源

书籍
  • 中華通史. 台湾: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1年. ISBN 7536023200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 孙中山. 孫中山全集第1卷. 中华书局.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 孙中山. 孫中山全集第5卷. 中华书局.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 孙中山. 孫中山全集第6卷. 中华书局.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 孙中山. 孫中山全集第9卷. 中华书局. [1981]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 芮逸夫. 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冊. 台北: 艺文印书馆. : 4 [1972]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