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隆郡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10月10日 (一) 09:53 由 安理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replaced: 東 → 东 (3),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3), 開 → 开, 軍 → 军, 間 → 间, 縣 → 县 (8), 興 → 兴 (2), 領 → 领, 劉 → 刘 (8), 寧 → 宁 (3), 廣 → 广 (3), 義 → 义, 樂 → 乐, 區 → 区 (3), 為 → 为, 屬 → 属, 維 → 维, 庫 → 库, 懷 → 怀, 後 → 后, 書 → 书 (2), 個 → 个, 兩 → 两, 設 → 设, 復 → 复 (2), 陳 → 陈 (2), 僑 → 侨, 劃 → 划 (3), 編 → 编, 載 → 载, 廢 → 废, 齊 → 齐, 記 → 记)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宋隆郡,前身即南朝劉宋設置的宋熙郡。《宋書·州郡志》記載,宋元嘉十八年(441年)置宋熙郡以安置交州流民,屬廣州,治平興(今廣東省高要市東),下領平樂縣(劉宋新置)、初寧縣(劉宋新置)、建寧(劉宋新置)、招興縣(劉宋新置)、崇化縣(劉宋新置)、熙穆縣(劉宋新置)、崇德縣(劉宋新置)7縣及昌國、義懷、綏寧、新建4個僑縣。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更名宋隆。孝建年間復改為宋熙郡。南齊以後復名宋隆郡。梁、陳因之。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廢宋隆郡。

參考

  •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
  • 維基文庫,《隋書·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