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菊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黃菊
攝於2005年1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
(排名第一)
任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第十屆)
任期
2003年3月15日-2007年6月2日
總理溫家寶
前任李嵐清
繼任吳儀 (代理)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
任期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
任期
2002年11月15日-2007年6月2日
總書記胡錦濤
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委員會書記
任期
1994年9月28日-2002年10月22日
副職徐匡迪
前任吳邦國
繼任陳良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長
任期
1991年4月29日-1995年2月24日
前任朱鎔基
繼任徐匡迪
個人資料
出生(1938-09-28)1938年9月28日
日占上海特別市
逝世2007年6月2日(2007歲-06-02)(68歲)
 中國北京市
國籍中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余慧文
兒女女兒:黃凡
母校清華大學

黃菊(1938年9月28日—2007年6月2日),原名黃德鈺,男,祖籍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魏塘鎮[1],出生於上海市青浦區[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電機製造專業畢業,工程師。曾任中共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去世前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共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十四屆四中全會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十五屆、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委。

黃菊長期在上海工作。1987年被作為上海市市長候選人而推薦為中共中央委員候選人,而中共中央決定由朱鎔基出任上海市市長。1991年黃菊接替晉升副總理的朱鎔基出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長,1994年晉升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並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長期執掌中國第一經濟中心上海市的大權。2002年,黃菊升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03年起擔任國務院副總理、黨組副書記。黃菊在媒體面前語調和緩,露面不多。他最後一次出現在國際場合是在2005年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

2007年6月2日2時03分,黃菊於任內病逝,享年69歲,成為繼1992年李先念全國政協主席任內病逝後又一位在任期內去世的最高級別領導人。當日,新華社在發布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訃告中稱其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3]

生平

早年就讀於家鄉嘉興的嘉善二中(初中,現名嘉善高級中學)和嘉興一中(高中)[1]。黃菊曾於1991年10月為母校嘉善二中題寫校名[1]。黃菊18歲以前都在家鄉嘉興度過。

1956年至1963年,黃菊在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電機製造專業學習。畢業後,黃菊一直在國有企業工作。196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上海人造板機器廠動力車間、鑄鋼車間技術員,廠長秘書;上海中華冶金廠動力車間技術員、車間黨支部副書記,廠革委會副主任、副廠長、工程師;上海市石化通用機械製造公司副經理等職。

1982年黃菊出任上海市第一機電工業局副局長,次年升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工業工作黨委書記,1984年兼任市委秘書長。自1985年起,黃菊出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1986年起兼任上海市副市長,1991年當選市長。1994年黃菊出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並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2002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宣布黃菊調往中央工作,陳良宇出任上海市委書記。至此,黃菊擔任上海市主要領導職務長達十一年。半個多月後,在11月16日召開的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上,黃菊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六),成為正國級領導人。2003年3月17日,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名,國家主席胡錦濤發布第二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4],黃菊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排名第一位。

在中央任職時期

職務和分工

患病

2006年2月22日,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黃菊於該年1月下旬後,因患上胰腺癌而需入院治療。全國政協發言人吳建民證實黃菊住院,但並未說明其所患是何疾病。有認為外間報導把胰腺炎誤傳為胰腺癌。在「失蹤」期間,他偶有通過給某些活動「發賀信」。2006年6月5日,黃菊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會上再次露面[5],但至11月在上海會見以任志剛為團長的香港銀行公會訪問團以後,黃菊再度沒有公開露面。2007年3月7日,黃菊出席兩會上海代表團會議,這是他最後一次的公開露面[6]

2007年5月9日,英國泰晤士報》誤報,黃菊在該日凌晨因胰腺癌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去世。19時左右,鳳凰衛視亦以滾動字幕的方式報導黃的死訊,但在一小時後撤銷報導並致歉。19時30分左右,路透社引述國務院新聞辦發言人稱,有關「黃菊病逝」報導全無根據。

逝世

2007年6月2日早上6時30分,新華社稿公布:「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7年6月2日2時0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9歲。」[7]

2007年6月5日9時,黃菊遺體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按照黃菊生前意願,其遺體被捐獻[8]。其他在世的中共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均到八寶山革命公墓送別。此外,前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尉健行李嵐清等人亦出席了告別儀式。

2015年,黃菊墓從八寶山革命公墓遷至上海市青浦區福壽園公墓。

評價與紀念

黃菊是自1976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去世以來,第一位在任上病逝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官方訃告給予較高的評價,稱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當天《新聞和報紙摘要》首播時中斷正常節目插播訃告;隨後在當天早晨重播的版本中,在播發的訃告之後播出了《哀樂》;央視則滾動播出播音員羅京口播的訃告。新華社配發其側面照片作為「黃菊同志遺像」;新華社還播發《黃菊同志生平》以示哀悼,但《訃告》、《生平》和官方媒體新聞報導中均未公布黃菊的具體病情。在黃菊主政上海期間,上海經歷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快的發展速度,尤以浦東的開發最令人矚目。外界認為,上海的迅速發展除得到中央的政策支持外,也得益於黃菊等人的設計和規劃[9]

2012年12月,由中國共產黨前領導人江澤民題寫書名的紀實畫冊《黃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座談會於12月24日在上海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出席會議。畫冊分為「早年求學、基層工作」;「致力上海改革開放」;「獻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熱愛生活、樸素情懷」四部分,收錄430餘幅照片並配以文字說明,記錄了黃菊的生平和從政經歷[10]

黃菊出生在上海,又在上海工作了40多年,對上海這座城市和上海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在上海擔任市長和市委書記期間,也正是上海改革開放、大發展、大變化的時期,他嘔心瀝血,帶領上海乾部和群眾,為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8]

家庭

  • 妻子:余慧文
  • 父親:黃鳳池(1909年-1982年)。
  • 母親:金靜默(1911年-2001年),共有子女5人,是「德」字輩,黃菊為次子,小名「德菊」。
    • 哥哥:黃德鍾。
    • 黃德鈺(黃菊)。
    • 黃德鋟。
    • 黃德錫(黃昔)。
    • 黃德鉦(黃正)。
  • 表小舅子:郁慕明,新黨前主席。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卸下题字,耐人寻味:家乡嘉善低调宣传黄菊(图). 海外中文網. 2005-06-16 [2012年4月10日]. [永久失效連結]
  2. 黄菊同志生平. 人民網. [2017-10-29]. 
  3. 黄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 人民網. [2019-05-0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2号). 中國人大網. [2021-02-18]. 
  5. 两院院士大会开幕 胡锦涛等九常委出席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新浪網. 2006-06-05 [2017-09-14]. 
  6. 黄菊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重视社会发展. 中國政府網. [2017-09-14]. 
  7. 黄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 新華網 (北京). 新華通訊社. 2007-06-02 [2014-06-05] (簡體中文). 
  8. 8.0 8.1 刘云耕:回忆我的老领导黄菊同志. 東方網. 2016-06-05 [2017-09-14]. 
  9. 讣告:黄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中國政府網. 2007-06-02 [2017-09-14]. 
  10. 《黄菊》画册出版座谈会举行. 新華網. 2012-12-24 [2017-09-14]. 

外部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前任:
李嵐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
(排名第一)

2003年3月-2007年6月
繼任:
吳儀(接管工作)
李克強後一屆
前任:
朱鎔基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長
1991年4月-1995年2月
繼任:
徐匡迪
中國共產黨黨徽 中國共產黨職務
前任:
吳邦國
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委員會書記
1994年9月-2002年10月
繼任:
陳良宇
 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排名順序
前任:
曾慶紅
(位列第五)
第16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位列第六)
繼任:
吳官正
(位列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