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谛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四圣谛梵文चत्वारि आर्यसत्यानिcatvāri āryasatyāni巴利语cattāri ariyasaccāni标准藏语བདེན་པ་བཞི།),又称四真谛四谛,四种神圣的,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和苦灭道迹圣谛,简称为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释迦牟尼佛之基本教法,历史上部派佛教,和现代佛教各宗派共同的基本教义[1]

简介

梵语 satya[2]义为真实的道理即真理;古汉语字原义是审知事物的内在含义或者意义[3]。佛教不管支派如何分化,必根本依据四谛,否则将难免流变。四圣谛包括苦的普遍存在、苦的原因、苦的消灭与灭苦的方法。[4]四谛概括了两种因果关系: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这是从表面现象到深层原因的逆推过程。反过来说,就是修道除恶、灭贪嗔痴,就可以离苦,脱离轮回
巴利语sacca,[5]既可以是名词中性, 亦可以是形容词。若是名词,意思是谛、事实或真理;若是形容词,指真实的,真正的。四圣谛(catu-ariya-saccāni)由数词四(catu)、圣者的(ariya)、谛(saccāni)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即指四种由圣者所证悟的真理, 由佛陀所发现的。

四圣谛

释迦牟尼菩提伽耶菩提树下成道后,至鹿野苑初转法轮[6],即为㤭陈如等五位贤者宣讲了四圣谛,五人各有所证悟,而求出家成为五比丘僧。

杂阿含经·三七九·转法轮经》[7]

杂阿含经·三九三经》等记载圣弟子证四沙门果辟支佛果,菩萨果,皆因如实知见四圣谛[18]

南传佛教四圣谛

四圣谛是佛陀阐述他的亲证的一篇经,在波罗捺斯的鹿野苑对㤭陈如跋堤跋波摩诃男阿说示五位沙门宣说。
诸比丘,此是苦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此是集谛。轮回之因是贪,情欲执著彼此,贪着感官享受,贪着存有,贪着无有。
诸比丘,此是灭谛。彻底远离、舍离贪欲,由此得解脱而没任何执取。
诸比丘,此是道谛。即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19]

南传佛教的四圣谛由释迦世尊宣说,对像并不包括后期菩萨教的菩萨。《巴利圣典》中的转法轮经,并不包括任何菩萨及辟支佛。相应部中所记的众生包括天众、人类、魔王、梵天众。

苦谛

参见:苦 (佛教)五蕴

苦谛(Dukkha):经验向佛陀证明,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当然有苦有乐,但使人难以忍受的是诸行无常。生、老、病是众生所必经的,“我”由五种物质与精神(五蕴)合组而成,只是短暂而偶然的产物,没有持久、常住、永恒的东西。[20]

佛陀总结出人生的八大痛苦(“八苦法”):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世间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21],即所谓“苦谛”,是大乘佛教常用的教法,以此说明世间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谓有漏皆苦。

根据南传佛教中的《长部》描述,佛陀也把“苦”分为十一种(“十一苦法”):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最后概括的说“五取蕴即苦”[22]

  • 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还有五蕴中的显现,还有等所感受、获得的内容等,都为“生”[23]。生是许多苦的基础。
  • 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变白、皮肤变质、六根的成熟等各种现象[24]。由于有情的衰老,死亡已进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带来的种种苦痛也将生起[25]
  • 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死亡、灭亡、五蕴的分离等[26]
  • 愁,是指由于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忧愁、哀愁、悲伤等[27]。因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称为苦苦[28]
  • 悲,是指因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欢、悲哀、悲痛等[29]
  • 苦,是指身体的疼痛和疾病不适等[30]
  • 忧,是指心身的不愉快[31]
  • 恼,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气、憔悴、绝望等[32]
  • 怨憎会,是指对不喜欢的、不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与那些意图不好、无意、不安分的人异同交往聚会而产生的怨憎[33]
  • 爱别离,是指对喜欢的、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对希望有利、有益的、快乐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亲戚,却不能和他们在一起、交往、聚会而产生的痛苦[34],总说为生离死别之苦。
  • 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众生,对于以上的各种苦而生的诉求,希望它们不要来到、却无法实现,从此而生的痛苦[35]

佛陀把以上这些苦归纳为“五取蕴即苦”,即五阴盛苦、五蕴炽盛苦,即指这些苦是因为五取蕴而生的[36]。这五法称为“取蕴”,组成了执取的目标[37]。这五取蕴的共相就是“无常无我[38][39]。此外,病苦是指四大五蕴之身,一旦“四大不调”,就会生出种种疾病。

南传佛教苦谛

苦谛(Dukkha),由前缀的du与名词的kha两词合成。“du”有恶、难、不好的、坏、困难、不舒服之义。“kha”指虚空、空间或天空之义。合在一起的dukkha 有困难、不自在、不舒服之义。[40] 佛陀在《转法轮经》及因缘相应的《分析经》已阐述八苦是苦谛。而《长部大念处经》中的苦圣谛亦是八苦,忧悲苦恼(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是一个复合词,只是翻译此词时,加了标点符号。 此是苦谛。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41]

集谛

集者集起之义,集起苦因,又称苦集谛[42]。集是有关苦的原因。人的苦难来自永恒的生存欲,因为生死流转永无宁日,终日担忧。[43]之所以有这种种痛苦,是因为有产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贪、嗔、痴三毒,这就是“集谛”。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贪”、“嗔”、“痴”三毒,从广则有“十使”。推至最后,众生的本心[44]为“无明”所障敝。

灭谛

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灭产生痛苦的原因“贪、嗔、痴”,这就是“灭谛”[45][46]。佛陀还列举了这些痛苦,其中包括内六处、外六处、六识、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六寻、六伺,并提出了相应的止息[47]。这些痛苦的止息也称为涅槃,即明集谛理,断尽烦恼,则得解脱[48]

道谛

又称为苦灭道圣谛,是说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积聚,乃至于灭坏的修行方法。必须要去修八正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道谛”[49][50]。随顺趣向涅槃之道,细化为三十七道品

四圣谛三转十二行

佛陀在鹿野苑五比丘开示三转十二行,贵霜帝国公元2世纪犍陀罗浮雕。

四圣谛分为三转十二行[51]

  • 初转四行:知苦;观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灭去则苦能灭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从而发展出灭苦的方法。
  • 二转四行:对苦更深入了解;对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经有些许的苦,因为执行灭苦的方法后而灭去;对于灭苦方法积极的执行。
  • 三转四行:知道苦已不再来;苦因已消除完毕;所有苦皆灭尽;灭苦方法已经彻底执行完成。

此处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缘密不可分,而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即为十二因缘从了解到灭尽的过程。四圣谛与十二因缘并非分开的两种理论,是次第和内容的不同面向叙述。

四谛十六行相

北传《集异门论[52]

  1. 苦谛四相:非常(anitya)、苦(duḥkha)、空(śūnyatā)、非我(anātmaka);
  2. 集谛四相:因(hetu)、集(samudaya)、生(prabhava)、缘(pratyaya);
  3. 灭谛四相:灭(nirodha)、静(śānta)、妙(praṇīta)、离(niḥsaraṇa);
  4. 道谛四相:道(mārga)、如(nyāya)、行(pratipad)、出(nairyāṇika)。

南传《小部·无碍解道[53]

  1. 苦谛四相:逼迫(pīḷana)、有为(saṅkhata)、热恼(santāpa)、变易(vipariṇāma);
  2. 集谛四相:堆积(āyūhana)、因缘(nidāna)、结缚(saṃyoga)、障碍(palibodha);
  3. 灭谛四相:出离(nissaraṇa)、远离([pa]viveka)、无为(asaṅkhata)、不死(amata);
  4. 道谛四相:出(niyyāna)、因(hetu)、见(dassana)、增上(ādhipateyya)。

参见

参考文献

  1. 长部·大般涅槃经》:“因为未通晓、证悟四圣谛,我与汝等,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何谓四圣谛?一者苦圣谛,二者苦集圣谛,三者苦灭圣谛,四者苦灭道迹圣谛。”
    杂阿含经·三九五经》:“一时,佛住波罗[木*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日月不出世间者,一切众星亦不出于世间,昼夜、半月、一月、时节、岁数、克数、须臾,皆悉不现,世间常冥,无有明照,唯有长夜,纯大暗苦现于世间。若如来、应供、等正觉不出世间时,不说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现于世间,世间盲冥,无有明照。如是长夜,纯大暗冥现于世间。”“若日月出于世间,众星亦现,昼夜、半月、一月、时节、岁数、克数、须臾,悉现世间,长夜明照,出于世间。如是,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说苦圣谛现于世间,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现于世间,不复暗冥,长夜照明,纯一智慧现于世间。””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复告阿难陀:“世尊复于何处说第二经?”时阿难陀以清彻音答言:“世尊亦于婆罗痆斯。”“为谁说耶?”“为五苾刍。”“所说云何?”答言:“作如是说:‘汝等苾刍当知有四圣谛。云何为四?所谓苦、集、灭、道圣谛。云何苦圣谛?谓生苦、病苦、老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若略说者,谓五趣蕴苦,是名为苦。云何苦集圣谛?谓喜爱俱行随处生染,是名为集。云何苦灭圣谛?谓此喜爱俱行随处生染更受后有,于如是等悉皆除灭弃舍变吐,染爱俱尽证妙涅槃,是名苦灭。云何趣灭道圣谛?谓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是名趣灭道圣谛。’说此法时具寿阿若㤭陈如,于诸烦恼心得解脱,余四苾刍离诸尘垢得法眼净。”时具寿阿若㤭陈如,告具寿大迦摄波曰:“如是等法我于佛所亲自听闻,我闻法已于诸烦恼心得解脱,余四苾刍离诸尘垢得法眼净。”“我已结集世尊第二所说经教,于同梵行处无有违逆亦无诃厌,是故当知此经是佛真教。”
  2. 《Monier 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सत्य : n. truth , reality (सत्येन , " truly " , " certainly " , " really " ; क्/अस्मात् स्/अत्यात् , " for what reason , how is it that? " त्/एन सत्य्/एन , " for that reason , so truly " ; यथा-तेन [or एवं] सत्येन , " as-so truly " ; with Buddhists truth is of two kinds , viz. संवृति- and परमा*र्थ-सत्यम् , " truth by general consent " and " self-evident truth " Dharmas. 95 ; for the four fundamental truths of Buddhists » MWB. 43 ; 56) RV. &c
  3. 康熙字典·谛》:【说文】审也。【书·洪范·孔传】必微谛。【疏】听当别彼是非,必微妙而审谛也。【后汉·祭祀志】褅之为言谛也。谛𬤊昭穆尊𤰞之义。又【李云传】帝者,谛也。【注】审谛于物也。【魏志·明帝纪】君谛视之勿误也。【关尹子·九药篇】谛毫末者,不见天地之大。【刘勰·新论·专学篇】心不在学而强讽诵,虽入于耳而不谛于心。
  4. Henri Arvon著,张以群译:《佛教》(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页32。
  5. 《巴汉词典》:【中】 事实,谛。 【形】 真实的,真正的。
  6. 大毘婆沙论》:“云何法轮。答八支圣道。若兼相应随转则五蕴性。此是法轮自性。是我是物是相是性是本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法轮。答此轮是法所成法为自性故名法轮。如世间轮金等所成金等为性名金等轮。此亦如是。……齐何当言转法轮。答若时具寿阿若多㤭阵那见法。问何故复作此论。答前虽显法轮自性而未显作用。今欲显之故作斯论。……何故于婆罗痆斯国乃言初转法轮耶。答转法轮有二种。一自相续中转。二令他相续中转。菩提树下是自转法轮。婆罗痆斯是令他转法轮。佛以饶益他为正事故。依令他转说初转法轮。……问㤭阵那住苦法智忍即应说佛初转法轮。何故乃至道类智时方名为转。答苦法智忍时虽得名转。而未究竟道类智时于转究竟。”
  7. 其他版本有:(一)《相应部·S.56.11-12.Tathātena vutta》 (1-2),(二)《增一阿含经·高幢品·五》卷十四(大正2.618)(三)《转法轮经》大正藏No.109,(四)《三转法轮经》大正藏No.110,(五)《巴利律藏·大品一·六》, Vin. I, 10-12,(六)《四分律》卷三十二(大正22.788),(七)《五分律》卷十五(大正22.104),(八)《十诵律》卷六十(大正23.448),(九)《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十九(大正24.292),(十)《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六(大正24.127)(十一)《法蕴足论》卷六(大正26.479中),(十二)梵文本 Dharmacakrapravartana (Quai Voltaire, Waldschmidt 小经),(十三)藏文译本 (东北31, 北京 747 )。
  8. 阿毘达磨法蕴足论》:“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如是诸苦。名苦谛者。谓此名无常真实。是无常此名为苦。真实是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苦法。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此是无常。此是苦。此是无常性。此是苦性。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故名苦谛。”
  9. 阿毘达磨法蕴足论》:“云何苦集圣谛。谓所有诸。后有爱憙俱行爱。彼彼憙爱。如是略说苦集圣谛。若广说者。则二爱三爱。复有三爱四爱五爱六爱。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等。皆名苦集圣谛。……谓此诸法。皆是过去未来现在。苦因根本道路缘起。广说乃至。此身坏后。由此为因。苦果生起。如说爱等。皆是苦因。能为根本。引众苦故。如是爱等。名集谛者。谓此名爱等真实。是爱等此名为集。真实是集。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集法。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此是爱等。此是集。此是爱等性。此是集性。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故名集谛。”
  10. 阿毘达磨法蕴足论》:“云何苦灭圣谛。谓即诸爱。后有爱憙俱行爱。彼彼憙爱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隐没。如是略说苦灭圣谛。若广说者。则二爱三爱。复有三爱四爱五爱六爱。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等。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隐没。皆名苦灭圣谛。……谓此诸法。若未断未遍知。未灭未吐。后有苦果。相续生起。若已断已遍知。已灭已吐。后有苦果。不复生起。故此永断等。名苦灭圣谛。即此苦灭圣谛。亦名室宅。亦名洲渚。亦名救护。亦名归依。亦名应趣。亦名无忧。亦名无病。亦名不死。亦名无炽然。亦名无热恼。亦名安隐。亦名清凉。亦名寂静。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安乐。亦名不动。亦名涅槃。如说涅槃是真苦灭。是诸沙门究竟果故。如是断等。名灭谛者。谓此名涅槃真实。是涅槃此名为灭。真实是灭。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灭法。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此是涅槃。此是灭。此是涅槃性。此是灭性。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故名灭谛。”
  11. 婆薮跋摩四谛论》:“优波及多《道理足论》(Netrīpada)说。能令至无余涅槃界故。故贪爱尽得名灭谛。虽然有余无余二涅槃界。皆名灭谛。何以故。因灭名为有余。果灭名为无余。由因灭故。故有因灭。如灯尽故光尽。是故二灭皆名灭谛。”
  12. 阿毘达磨法蕴足论》:“云何趣苦灭道圣谛。谓若道若圣行。于过去未来现在。苦能永断。能弃舍。能变吐。能尽。能离染。能灭。能寂静。能隐没。此复是何谓八支圣道。则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如是所说八支圣道。及余无漏行。名趣苦灭道。如说圣行是真实。道究竟离苦趣涅槃。故如是圣行。名道谛者。谓此名圣行真实。是圣行此名为道。真实是道。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道法。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此是圣行。此是道。此是圣行性。此是道性。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故名道谛。”
  13. 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名圣谛者。圣谓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谛。谓彼于此。知见解了。正觉为谛。”
  14. 此处多出“知”字,据宋、元、明三本订正。
  15.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四圣谛者。一苦圣谛。二苦集圣谛。三苦灭圣谛。四趣苦灭道圣谛。云何苦圣谛。答五取蕴。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是名苦圣谛。云何苦集圣谛。答诸有漏因。是名苦集圣谛。云何苦灭圣谛。答择灭无为。是名苦灭圣谛。云何趣苦灭道圣谛。答诸学法无学法是名趣苦灭道圣谛。”
    大毘婆沙论》:“四谛自性云何。阿毘达磨诸论师言。五取蕴是苦谛。有漏因是集谛。彼择灭是灭谛。学、无学法是道谛。譬喻者说。诸名色是苦谛。业烦恼是集谛。业烦恼尽是灭谛。奢摩他毘钵舍那是道谛。分别论者作如是说。若有八苦相是苦是苦谛,余有漏法是苦非苦谛。招后有爱是集是集谛,余爱及余有漏因是集非集谛。招后有爱尽是灭是灭谛,余爱尽及余有漏因尽是灭非灭谛。学八支圣道是道是道谛,余学法及一切无学法是道非道谛。”
  16. 大毘婆沙论》:“如契经说佛告苾刍。我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相。生眼智明觉。问此应有十二转四十八行相。何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耶。答虽观一一谛皆有三转十二行相。而不过三转十二行相故作是说。如预流者极七反有。及七处善并二法等。此中眼者。谓法智忍。智者。谓诸法智。明者。谓诸类智忍。觉者。谓诸类智。复次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警察义。”
  17. 大毘婆沙论》:“如契经说佛说此法门时。具寿㤭阵那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此中远尘者谓远随眠。离垢者谓离缠垢。于诸法中者谓于四圣谛中。生净法眼者谓见四圣谛净法眼生。问佛说此法门时五苾刍皆见法。何故但说㤭阵那耶。答以㤭阵那先见法故。谓㤭阵那已入见道。余四犹在顺决择分善根位中。”
  18. 杂阿含经·三九三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彼一切所应当知四圣谛法。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修无间等,如此章句,一切四圣谛经,应当具说。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悉应当说。
    • 又三结尽,得须陀洹,一切当知四圣谛。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当知、如是当见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若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于四圣谛如实知故。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当知、如是当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 五下分结尽,生般涅槃阿那含,不还此世,彼一切知四圣谛。何等为四?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 若一切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彼一切悉知四圣谛。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 若得辟支佛道证,彼一切知四圣谛故。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 若得无上等正觉,彼一切知四圣谛故。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9. 巴利圣典(缅甸第六结集)‘‘Idaṃ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ṃ ariyasaccaṃ – jātipi dukkhā, jarāpi dukkhā, byādhipi dukkho, maraṇampi dukkhaṃ, appiyehi sampayogo dukkho, piyehi vippayogo dukkho, yampicchaṃ na labhati tampi dukkhaṃ – saṃkhittena pañcupādānakkhandhā dukkhā. Idaṃ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samudayaṃ ariyasaccaṃ – yāyaṃ taṇhā ponobbhavikā nandirāgasahagatā tatratatrābhinandinī, seyyathidaṃ – kāmataṇhā, bhavataṇhā, vibhavataṇhā. Idaṃ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nirodhaṃ ariyasaccaṃ – yo tassāyeva taṇhāya asesavirāganirodho cāgo paṭinissaggo mutti anālayo. Idaṃ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ṃ – ayameva 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 seyyathidaṃ – sammādiṭṭhi…pe… sammāsamādhi.
  20. Arvon:《佛教》,页33-34。
  21. 增壹阿含经·四谛品》:“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云何苦圣谛?谓生苦、病苦、老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若略说者,谓五趣蕴苦,是名为苦。”
  22. 长部》(卷25):“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
  23. 长部》(卷25):“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诸比库,这称为生。”
  24. 长部》(卷22):“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斑白、皮肤变皱、寿命减损、诸根成熟。诸比库,这称为老。”
  25. 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26. 长部》(卷22):“诸比库,什么是死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死亡、灭殁、破坏、消失、逝世、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断绝。诸比库,这称为死。”
  27. 长部》(卷22):“诸比库,什么是愁呢?诸比库,若是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愁虑、忧愁、哀愁、内〔心〕忧愁、内〔心〕悲哀。诸比库,这称为愁。”
  28. 《清净道论》第十六品:“身心的苦受,因为自性及名称都是苦的,故说‘苦苦’。”
  29. 长部》(卷22):“诸比库,什么是悲呢?诸比库,若是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哭泣、悲叹、悲泣、悲哀、哀号、悲痛。诸比库,这称为悲。”
  30. 长部》(卷22):“诸比库,什么是苦呢?诸比库,身体的苦,身体的不适,由身触而生的痛苦、不适感受。诸比库,这称为苦。”
  31. 长部》(卷22):“诸比库,什么是忧呢?诸比库,心的苦,心的不愉快,由意触而生的痛。”
  32. 长部》(卷22):“诸比库,什么是恼呢?诸比库,若是由于具足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郁恼、忧恼、憔悴、绝望。诸比库,这称为恼。”
  33. 长部》(卷22):“诸比库,什么是怨憎会苦呢?于此,凡是那些不可喜的、不可爱的、不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那些意图不利者、意图无益者、意图不安乐者、意图不安稳者,若与他们一起交往、会合、共聚、结合。诸比库,这称为怨憎会苦。”
  34. 长部》(卷22):“诸比库,什么是爱别离苦呢?于此,凡是那些可喜的、可爱的、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那些希望有利者、希望有益者、希望安乐者、希望安稳者,母亲、父亲、兄弟、姐妹、朋友、同事或血亲,若不能与他们一起交往、会合、共聚、结合。诸比库,这称为爱别离苦。”
  35. 长部》(卷22):“那些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悲、苦、忧、恼诸法的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这种种的苦法,希望它们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是所求不得苦。”
  36. 长部》(卷22):“诸比库,何谓‘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呢?这就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诸比库,这些称为‘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
  37. 巴利三藏·相应部》(22卷):“无论是哪一类与漏有关及会被执取的色,是过去、未来、现在等,这一切都称为色取蕴。”
  38. 巴利三藏·相应部》(36卷,5章):“诸比库!比库之乐受者,当应见为苦。苦受者,当见为箭。非苦非乐受者,当常见为无常。”
  39. 巴利三藏·相应部》(22卷,15章):“无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
  40. 《PT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41. Idaṃ dukkhaṃ ariyasacca’n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ṃ udapādi, ñāṇaṃ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缅甸第六结集巴利圣典)
  42.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云何苦集圣谛?谓喜(nandi)爱(rāga)俱行,随处生染,是名为集。”
    《舍利弗阿毘昙论》:“云何苦集圣谛?此爱(taṇhā)复有喜欲,彼彼染,是名苦集圣谛。”
    《中部141经》:“而,学友们!什么是苦集圣谛?是这导致再生(ponob-bhavikā)、伴随欢喜与贪(nandī-rāga-sahagatā)、到处欢喜(tatra-tatrābhinandinī)的渴爱(taṇhā),即:欲的渴爱(kāma-taṇhā)、有的渴爱(bhava-taṇhā)、虚无的渴爱(vibhava-taṇhā),学友们!这被称为苦集圣谛。”
    安世高《转法轮经》:“何谓苦习?谓从爱故,而令复有乐性不离,在在贪憙,欲爱、色爱、不色之爱,是习为苦。”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云何名集圣谛?所谓爱欲(tṛṣṇā)、更受后有爱(paunar-bhavikā)、喜贪俱行爱(nandī-rāga-sahagatā)、彼彼欣乐染爱(tatra-tatrābhinandinī)。”
  43. Arvon:《佛教》,页35。
  44. 增支部·一集·第六弹指品》: “诸比丘! 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而无闻之异生,不能如实解,故我言无闻之异生不修心。 诸比丘! 心者,是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得解脱,而有闻之圣弟子能如实解,故我言有闻之圣弟子修心。”
    舍利弗阿毘昙论·绪分·假心品》:“心性清净。为客尘染。凡夫未闻故。不能如实知见。亦无修心。圣人闻故。如实知见。亦有修心。心性清净。离客尘垢。凡夫未闻故。不能如实知见。亦无修心。圣人闻故。能如实知见。亦有修心。”
    杂阿含经·二六七经》:“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使染。瞋恚.愚痴使染故。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长阿含经·坚固经》:“比丘。犹如商人臂鹰入海。于海中放彼鹰飞空东西南北。若得陆地则便停止。若无陆地更还归船。比丘。汝亦如是。乃至梵天问如是义。竟不成就还来归我。今当使汝成就此义。即说偈言。‘何由无四大。地水火风灭。何由无麤细。及长短好丑。何由无名色。永灭无有余。应答识无形。无量自有光。此灭四大灭。麤细好丑灭。于此名色灭。识灭余亦灭。’”
  45. 巴利三藏·长部》(22卷):“凡世间有喜色、悦色者,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中部141经》:“而,比丘们!这是苦灭圣谛:就是那渴爱(taṇhā)的,无余褪去与灭(asesa-virāga-nirodho)、舍弃(cāgo)、断念(paṭinissagga)、解脱(mutti)、无依住(anālaya,无阿赖耶)。 ”
    《舍利弗阿毘昙论》:“云何苦灭圣谛?彼爱无余(aśeṣa)离欲(virāga)、灭(nirodho)、舍、出、解脱、无宅(anālaya)、已断不复生,是名苦灭圣谛。”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云何苦灭圣谛?谓此喜爱俱行(nandī-rāga-sahagatā),随处生染(tatra-tatrābhinandinī),更受后有(paunar-bhavikā),于如是等悉皆除灭(aśeṣa-prahāna)、弃舍(pratiniḥsarga)、变吐(vyantībhāva),染爱俱尽,证妙涅槃,是名苦灭。”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云何灭圣谛?所谓爱欲(tṛṣṇā)更受后有,喜爱相应攀缘染著。为灭坏休息,永没离欲故,修八正道。”
    安世高《转法轮经》:“何谓苦尽?谓觉从爱复有所乐,淫念不受不念,无余无淫,舍之、无复、禅,如是为习尽。”
    《中阿含分别圣谛经》:“诸贤!云何爱灭苦灭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若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
    安世高《四谛经》:“何等为,贤者!苦尽贤者谛?有,贤者!为人六自身中种入,为不受,得从是解,不共更,已断已舍、相离已尽、不复望、已灭、寂然,是苦灭。”
  46. 《法蕴论》:“云何苦灭圣谛?谓即诸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隐没,如是略说苦灭圣谛。”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复言世尊,云何此爱永断无余?世尊告曰:见修所断烦恼断故,下分上分诸结断故,毕竟断故。未来苦果诸爱断故,现在苦果诸爱断故,是名此爱无余永断。复言世尊,云何弃舍?世尊告曰:诸见所断(梵 darśana-heya)烦恼断故。复言世尊,云何变吐?世尊告曰:诸修所断(梵 bhāvanā-heya)烦恼断故。复言世尊,云何永尽?世尊告曰:诸下分结已永断故。复言世尊,云何远离?世尊告曰:诸上分结已永断故。复言世尊,云何永灭?世尊告曰:毕竟断故。复言世尊:云何寂静?世尊告曰:未来苦果爱永断故。复言世尊,云何隐没?世尊告曰:现在苦果爱永断故。”
    《瑜伽师地论》:“复次无余断者,谓是总句。永弃舍者,诸缠断故。永变吐者,随眠断故。言永尽者,过去解脱故。永离欲者,现在解脱故。言永灭者,未来解脱故。永寂静者,由见道故。永灭没者,由修道故。当知此中由二种道断烦恼事显无余断。”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何等差别(paryāya)故?谓无余永断(aśeṣa-prahāna)永出(pratiniḥsarga)永吐(vyantībhāva)尽(kṣaya)离欲(virāga)灭(nirodha)寂静(vyupaśama)没(astaṅgama)等。何故名无余永断。由余句故。何故名永出。永出诸缠故。何故名永吐。永吐随眠故。何故名尽。见道对治得离系故。何故名离欲。修道对治得离系故。何故名灭。当来彼果苦不生故。何故名寂静。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何故名没。余所有事永灭没故。”
  47. 巴利三藏·相应部》(12卷):“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有行灭。由行灭,有识灭。由识灭,有名色灭。由名色灭,有六处灭。由六处灭,有触灭。由触灭,有受灭。由受灭,有爱灭。由爱灭,有取灭。由取灭,有有灭。由有灭,有生灭。由生灭,有老死、愁、悲、苦、忧、恼等灭。如是全苦蕴之灭。”
  48. 巴利三藏·中部》(26卷)“予所得此法,甚深难见、难解、寂静、殊妙、虑绝、微妙,而唯智者所能知。然此众生实是好执、执于爱著、欢喜执。而以好执、执于爱著,欢喜执者,此事,是依于缘,难见缘生(之法)。此事即静止一切行,舍离一切依,以灭渴爱,以去贪欲,灭而难见涅槃者。予若说法,其他者不能解此者,予唯有彼疲劳,予唯有彼困惑而已。”
  49. 巴利三藏·长部》(22卷):“诸比库,何谓导至苦灭之道圣谛?此即八支圣道,这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云何趣灭道圣谛?谓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是名趣灭道圣谛。”
  50. 巴利三藏·相应部》(56卷2章):“诸比库!出家者不可亲近于二边。以何为二边耶? (一)于诸欲以爱欲贪著为事者,乃下劣、卑贱、凡夫之所行、非圣贤,乃无义相应。(二)以自之烦苦为事者,为苦,非圣贤,乃无义相应。诸比库!如来舍此二边,以中道现等觉。此为资于眼生、智生、寂静、证智、等觉、涅槃。”
  51. 瑜伽师地论》:“复次由五种相。转法轮者当知。名为善转法轮。一者世尊为菩萨时为得所得所缘境界。二者为得所得方便。三者证得自所应得。四者得已树他相续。令于自证深生信解。五者令他于他所证深生信解。当知此中。所缘境者。谓四圣谛。此四圣谛安立体相。如前应知。若略若广如声闻地。得方便者。谓即于此四圣谛中。三周正转十二相智。最初转者。谓昔菩萨入现观时。如实了知是苦圣谛。广说乃至。是道圣谛。于中所有现量圣智。能断见道所断烦恼。尔时说名生圣慧眼。即此由依去来今世有差别故。如其次第。名智明觉。第二转者。谓是有学以其妙慧。如实通达我当于后犹有所作。应当遍知未知苦谛。应当永断未断集谛。应当作证未证灭谛。应当修习未修道谛。如是亦有四种行相。如前应知。第三转者。谓是无学已得尽智无生智故。言所应作我皆已作。如是亦有四种行相。如前应知。此差别者。谓前二转四种行相。是其有学真圣慧眼。最后一转。是其无学真圣慧眼。得所得者。谓得无上正等菩提。树他相续令于自证生信解者。谓如长老阿若㤭陈。从世尊所闻正法已。最初悟解四圣谛法。”
  52.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复有四智。谓苦智、集智、灭智、道智。苦智云何。答于五取蕴。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起无漏智。是名苦智。集智云何。答于有漏因思惟因、集、生、缘所起无漏智。是名集智。灭智云何。答于诸择灭思惟灭、静、妙、离所起无漏智。是名灭智。道智云何。答于无漏道思惟道、如、行、出所起无漏智。是名道智。”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名行相。行相是何义。答于诸境相简择而转是行相义。问何故名苦广说乃至何故名出。答(1)伤痛逼迫如荷重担。违逆圣心故名为苦。(2)由二缘故说名非常。一由所作。二由属缘。由所作者。诸有为法一刹那顷能有所作。第二刹那不复能作。由属缘者。诸有为法系属众缘方有所作。(3)违我所见故名为空。(4)违于我见故名非我。(5)如种子法故名为因。(6)能等出现故名为集。(7)令有续起故名为生。(8)能有成办故名为缘。譬如埿团轮绳水等众缘和合成办瓶等。(9)取蕴永尽故名为灭。(10)有为相息故名为静。(11)是善是常故名为妙。(12)最极安隐故名为离。是离自体非有离故。(13)违害邪道故名为道。(14)违害非理故名为如。(15)趣涅槃宫故名为行。(16)能永超度故名为出。是能出性非没性故。复次(1)麁重所逼故名为苦。(2)性不究竟故名非常。(3)内离士夫作者受者遣作受者故名为空。(4)性不自在故名非我。(5)引发诸有故名为因。(6)令有等现故名为集。(7)能有滋产故名为生。(8)有所造作故名为缘。(9)性不相续尽诸相续故名为灭。(10)三火永寂故名为静。(11)脱诸灾横故名为妙。(12)出众过患故名为离。(13)是出要路故名为道。(14)能契正理故名为如。(15)能正趣向故名为行。(16)永超生死故名为出。”
  53. 元亨寺译《小部·无碍解道》:“于苦有害之义、有为之义、烦热之义、变坏之义、遍智之义,于集有存续之义、因缘之义、结之义、障碍之义、断之义,于灭有出离之义、离之义、无为之义、不死之义、现证之义,于道有出之义、因之义、见之义、增上之义、修习之义。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
    叶均译《清净道论》:“如何依如实之义而四谛一时通达呢?依十六行相的如实之义而四谛是一时通达的。即(1)逼迫义,(2)有为义,(3)热恼义,(4)变易义,这是苦的如实之义;(5)增益义,(6)因缘义,(7)结缚义,(8)障碍义,这是集的如实之义;(9)出离义,(10)远离义,(11)无为义,(12)不死义,这是灭的如实之义;(13)出义,(14)因义,(15)见义,(16)增上义,这是道的如实之义。依此等十六行相的如实之义,则四谛为一摄。此一摄为一性;那一性由一智而通达,所以说四谛是一时通达的。”
    清净道论》:“此中:“什么是苦的智?即由苦缘所生起的慧及知解”,由此等方法,亦即以一一谛为所缘而说谛智。又依这样的方法:“诸比丘,见苦者亦见其集”等,是说以一谛为所缘,亦得完成在其余诸谛的作用。此中:以一一谛为所缘之时,先由于见“集”,亦得明暸于其自性的“逼迫”相的苦的“有为”之义;(何以故?)因为这(苦)是由于增益相的集所增益、作为及聚集的。又因为道是去烦恼之热而极清凉的, 所以由于见“道”,而明暸它(苦)的“热恼”之义;正如尊者难陀,由于见天女而明暸弥陀利的不美。其次由于见不变易的“灭”,而明暸它的“变易”之义,更不必说了。同样的,由于见“苦”,亦得明暸于其自性的“增益”相的集的“因缘”之义;正如因见由于不适的食物所生的病,而明暸食物是病的因缘。由于见离系的“灭”,亦明暸(集的)“障碍”之义。同样的,由于见不远离的“集”,亦得明暸“出离”相的灭的“远离”之义。由于见“道”,明暸(灭的)“无为”之义;然而此瑜伽者,虽于无始的轮回而未曾见道,但因为彼(道)是有缘故有为,所以无缘法(灭)的无为而极其明白。由此见“苦”,亦明暸此(灭的)“不死”义。因为苦是毒,而涅槃是不死。同样的,由于见“集”,亦得明暸于“出”相的道的“因”义,即知此(集)非(至涅槃之)因,而此(道)是得涅槃之因。由于见“灭”,亦明暸(道的)“见”义;正如见极细微之色者,明暸其眼睛的明净说:“我的眼睛实在明净”。由于见“苦”,亦明暸(道的)“增上”,义,正如见种种病痛贫穷之人,而明暸自在之人的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