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文殊
维摩诘

维摩诘所说经》(梵语विमलकीर्ति निर्देश सूत्रVimalakīrti-Nirdeśa-Sūtra标准藏语དྲི་མ་མེད་པར་གྲགས་པས་བསྟན་པ),一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经》,玄奘三藏译为《说无垢称经》。现存三译,以鸠摩罗什三藏所传之本,流通最广。

本经基于般若空义阐扬大乘菩萨道,全经以在家居士维摩诘为中心人物,透过与文殊师利等人物共论佛法来宣扬大乘佛理,特别集中在不二法门上,梵文本提到的其中一个经题,就称作《消除种种两重对立[1][2]

在中国甘肃省的敦煌石窟中,有许多维摩诘的变经图画。本经以佛教文学经典著称于世,胡适称为“最美的佛典文学”。

题解

‘维摩诘’为鸠摩罗什的音译词,而后玄奘意译为‘无垢称’。维摩诘的梵语作Vimala-kīrti。维摩(天城体:विमल,Vimala)是清净、无垢,诘(天城体:कीर्ति,Kīrti;巴利语:Kitti)是名声、名望,合起来就是“净名”、“无垢称”。

罗什所翻经名中之‘所说’在梵文为 "Nirdésa",意在“解说”和“宣说”,英文应可翻译为 "EXPOUND",而玄奘则就用‘说’字来翻译。

内容

经中的主角人物是以居士身份出身的维摩诘菩萨:维摩诘居士的家财万贯,平常救助贫民、布施僧侣,乐善好施;而且不执著于外相,为了度化众生,维摩诘居士可以向天神天魔说法,也可以向王公贵族说法,甚至在妓院赌场向贪欢求乐的乡民说法。经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毗耶离的一次法会,叙述维摩诘菩萨与诸位菩萨声闻罗汉满智慧和譬喻的问答。

影响

《维摩诘经》中的故事性很强,例如天女散花、请饭香土等等,故事人物鲜活,想象奇迥,富于文学趣味。用浅近的方法引生大众的信仰,是大乘经典的一大特色。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学士最爱清谈与《维摩经》[3],六朝志怪作品深受《维摩诘经》中佛教教义、文学手法之影响,大量反映恶报、地狱等场面。僧肇在读《道德经》有 “美则美矣,然期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也”之感叹,后来读到《维摩诘经》,决定出家。《高僧传》记载支遁在山阴讲《维摩经》。[4]王安石作过一首《读〈维摩经〉有感》的诗:“身如泡沫亦如风,刀割香涂共一空。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中唐著名诗人王维,从小便因其母信佛的影响,成年后将自己的字就是“摩诘”,故后世也称王维王摩诘

《维摩诘经》的“不二法门”和思想,深深影响了禅宗的“不二”思想。即所谓的“动静不二,真妄不二,维摩明一切法皆入不二门。”[5]《维摩诘经》中的许多典故,多变成禅宗公案。宋朝以后的士子多好禅学,常讲《金刚经》、《楞严经》和《圆觉经》。自此《维摩诘经》的影响变小。[6]

版本

汉译

敦煌《吐蕃赞普传记》写本反面的维摩诘经片段

维摩诘经约在公元100年前后,开始在印度流传。在公元183年,由支谦首次汉译。

目前中文的版本有三种版本,分别由三国支谦罗什玄奘大师翻译,其他版本则不明或未发现。

《维摩诘所说经》曾有七种汉文译本,现存三种[7],分别是

  1. 三国时期支谦《维摩诘经》三卷[8]
  2. 后秦鸠摩罗什 《维摩诘所说经》三卷[9]
  3. 唐朝玄奘 《说无垢称经》 六卷 [10]

其中收于大正藏第14册鸠摩罗什的译本流传最广。

于清朝时,乾隆大藏经有参考藏文版本,收藏于乾隆大藏经(俗称中文龙藏经,以免与康熙版藏文龙藏经混淆):

  1. 龙藏经《维摩诘所说大乘经》三卷

东晋的僧肇南朝梁智𫖮(天台智者)、慧远初的嘉祥吉藏、唐朝慈恩窥基都曾为此经作注解。在日本,有圣德太子等人作注。

维摩诘经在敦煌写本中也有残卷,但由于残破不全,只留了二卷

藏译

8世纪译经僧法性戒所翻译,名为《圣无垢称所说经》(आर्यविमलकीर्तिनिर्देशो नाम महायानसूत्रम्,Āryavimalakīrtinirdeśo Nāma Mahāyānasūtram)。目前收录于德格版、北京版、奈塘版西藏大藏经中。

本经在藏传佛教大藏经当中,则称为《无垢经/དྲི་མ་མེད་པ》。该经典共计三卷(fasicles)十四品(chapters),经名则以维摩诘居士命名。

梵文本

1999年,日本大正大学高桥尚夫教授于西藏布达拉宫进行文献考查时,意外发现《维摩诘经》的梵文写本,并由大正大学梵语佛典研究会出版《梵汉藏对照‘维摩经’》(2004)、《梵文维摩经-ボタラ宫所藏写本につく校订》(2006)。该写本判定为是12世纪(1140年)的手抄本,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维摩詰所说经》的梵本及汉译本的戏剧文学结构 (PDF). 佛光学报. 梵文本末尾还提到该经的另一个名称为《 消除种种两重对立》(yamakapuṭavyatyastanihāra), 但在三种汉译本中皆未言及 
  2. The Teaching of Vimalakīrti. Ānanda, this formulation of the Dharma is called The Teaching of Vimalakīrti (Vimalakīrti-nirdeśa), or The Reconciliation of Dichotomies (Yamaka-puṭa-vyatyasta-nihāra), or also Section of the Inconceivable Liberation (Acintya-dharma-vimokṣa-pari-varta). 
  3. 《鲁迅全集》第五卷
  4. 《高僧传》卷四
  5. 《古尊宿语录》卷三三。
  6. 《六祖坛经笺注》,丁福保居士著
  7. 林怡君,《维摩诘经》研究 ,国语文学系国语文教学硕士班论文,台南大学,2008。
  8. CBETA T14 No. 474 《维摩诘经》
  9. CBETA T14 No. 475 《维摩诘所说经》
  10. CBETA T14 No. 476 《说无垢称经》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