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圣道分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三十七菩提分法
  四念住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觉支   
  八正道  

八圣道分巴利语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梵语Ārya aṣṭāṅga mārgaḥ),又译为八正道八圣道、八支正道、八支圣道、八圣支道,佛教术语,是指佛教徒修行达到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故又称八船、八筏。包括:正见解 (正见)、正思惟、正语言(正语)、正行为(正业)、正生活(正命)、正精进、正意念(正念)、正禅定(正定)梵语“正”也有“圆、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将八正道作为戒、定、慧三学的展开,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总结。

字源

在梵文中,Ārya(雅利亚)是圣的意思。aṣṭa是数字八,āṅga是“支”、“分”、“肢体”之意,而mārgaḥ为道。字面直译为八圣道分[1][2]或八支圣道。

汉译本中,为求简洁,通常译为八正道,或八圣道。

内容

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项内容:“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有所不同,它以智慧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见解和正确的思想,这就涉及到人们常说的“慧根”,在起修之前应该先有些许基础,否则会障碍重重、不得要领;然后才属于持戒的范围:语言、行为、谋生都要符合法律、合乎礼仪,这里语言摆在行为之前,可见谨防祸从口出十分重要;跟在大乘“六度”中一样,“精进”贯穿修道的整个过程;跟见解、思想比起来,意念属于深层的心理范畴,处于思想产生之前的阶段,前面粗浅的内容规范以后,才能做到控制深层的微细意识,如果能够控制意念,基本上就可以进入禅定了。从禅定中获取的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层次。因此八个环节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

三无漏学中,正语、正业、正命为,正精进、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维为慧学。

正见

又作谛见。相对于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确的佛理知见,特指具有佛说“为人悉檀”佛法的四谛知见,也就是佛教对于世间谛理与出世间第一义谛法义的如理如实智慧见地。

对四圣谛的智慧就是正见[3]。在八正道中,正见是最基础的内容[4][5]

佛陀将见解分为三类:邪见[6]、有漏正见[7]、无漏正见[8]

在《巴利大藏经》中,舍利弗尊者开示了获得正见的十六种方法。分别为:道德、食、苦、十二缘起支、漏。

  • 道德:指分辨善、恶、善根、恶根[9]。其中不善为十种不善业道,也称“十恶”(杀生、不与而取、邪淫、妄语、两舌、粗恶语、绮语、悭贪、瞋恚、邪见),而不善根是指“贪、瞋、痴”(三毒)。
  • 食:指作为强大助缘以维持(其他法)之法。[10]
  • 苦:是了知四圣谛
  • 十二缘起支:逆向按十二因缘法分别了知其本身、集、灭、道,亦称四十四种智。
  • 漏:其方法为“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灭、知达漏灭之道”。[11],原意为从脓疮流出来的脓,也代表已发酵许久的酒,它们流到最高的生存地或因为它们流到更换种姓[12]。“漏”即是“无明”;而“无明”即是“漏”,它们互为因果

佛陀在谈到如何证得须陀洹果时开示了四种方法,这种方法同样可于获得正见。其中包括: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13]。“法随法行”,是指按八正道修行[14]

正思惟

又作正志、谛念,包括出离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15],其中思惟可分为三种:邪思惟[16]、漏正思惟[17]、无漏正思惟[18]

正思惟指正确思惟,以引导生如理如实的智慧。特指离开世俗的错悟分别,离开邪妄迷谬,而作佛教的纯真的智慧思索,即指闻、思、修、证的第二阶段。

  • 出离,是指远离贪业。
  • 无恚,指灭除嗔怒,生起慈心[19]
  • 无害,是指灭除残忍,生起悲心[20]

正语

又作正言、谛语。指纯正净善的语言,合乎佛法的言论。也就是不妄语(说谎,五戒之一)、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21]

正语的特征为,适时、真实、柔和、有益、慈爱而语[22]。佛陀宣称需要考虑三个要素决定其是否说:话语是否真实、是否对听众有益、是否为听众所喜爱[23][24]

此外,佛陀在其他经典里列举了佛教修行者应避免的两类话题和应谈论的十种话题。其中应当避免的两类话题为:无益徒劳之论[25]和诤论[26][27][28][29]。而应当谈论的十种话题包括:少欲、知足、远离、离缚、精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30]

正业

参见:五戒

又作正行、谛行。指正当的合乎佛教的活动、行为、工作。也就是不杀生(五戒之一)、不偷盗(五戒之一)、不邪淫(五戒之一),不作一切恶行[31]

正命

又作谛受。指正当的谋生手段,即按佛教的标准谋求衣食住行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32]。于《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佛有清楚的开示,对于修行人应该如何过著正业正命的生活方式有着清楚的说明。谋生手段分类为三种:即邪命、有漏正命、无漏正命[33]

严格的说,应为合于因缘现实,且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的方式,来进行群我关系的互动。

正精进

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治。谓正确的努力,止恶修善、去恶从善,自觉努力。令未生之恶心不生,已生者令断;使未生之善心生起,已生的善心臻于完善[34]

和精进相反的心所是昏沉和睡眠。昏沉是心的软弱或沉重,睡眠是心所沉滞的状态。和正精进相反的是邪精进,为不善心里的心所[12]

正念

参见:四念住内观

又作谛意,正念就是指四念住,即随念于身、受、心、法四种所缘[35]。指经由以上的阶段修学佛法,由闻熏正见离开妄想起始,进而思惟修行正法,除去不如实不如理的妄想分别,精进正行努力不懈,忆持正法,明记佛法,念念不忘进修佛教真理[36]。四念住意即在今生证悟阿罗汉果,或尚有余则证不还位,能证悟阿那含果[37]

正定

又作禅法谛定,有别于外教法的禅定修证,而特别要求佛弟子对佛法要有坚定不疑的定见见谛。指经由以上的阶段修学佛法,而发起了正念定见,对于如实如理佛法决定不疑,而正身端作,专心一志,身心寂静,深入一心,精进禅法与禅定的修证[38]

禅定是禅那(Dhyāna)与三昧(梵文:समाधि samādhi)的汉译“定”组合而成,禅那与三昧是极为相近的,几乎可视为同义词。但是三昧的范围较大,一切心不散乱的状态都可以统称为三昧[39]

参考条目

参考文献

  1. 《杂阿含经》卷28〈753经〉:“阿梨瑟吒比丘白佛言:‘世尊!有道有迹,修习多修习,得甘露法不?’佛告比丘:‘有,所谓八圣道分——谓正见乃至正定。’ ”
  2. 《杂阿含经》(七八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邪、有正。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邪?谓邪见,乃至邪定。何等为正?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正见?谓说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何等为正志?谓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何等为正语?谓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何等为正业?谓离杀、盗、淫。何等为正命?谓如法求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非不如法。何等为正方便?谓欲、精进、方便、出离、勤竞、堪能常行不退。何等为正念?谓念随顺,念不妄、不虚。何等为正定?谓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3.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 《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见呢?诸比库,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导至苦灭之道之智。诸比库,这称为正见。”
  4.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45):“诸比库!随明于有智者则生正见,有正见则生正思惟,有正思惟则生正语,有正语则生正业,有正业则生正命,有正命则生正精进,有正精进则生正念,有正念则生正定。”
  5.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然,诸比库!须先行正见。”
  6.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无施,无供养,无牺牲,无诸善行、恶行业之异熟果,无此世,无他世,无母,无父,无诸化生之有情,于世无诸沙门、婆罗门之正至、正行、自通达、证知此世、他世已而宣说。诸比库!此为邪见。”
  7.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有施,有供养,牺牲,有诸善行、恶行业之异熟果,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诸化生之有情,于世沙门、婆罗门之正至、正行、有自通达、证知此世、他世已而宣说。诸比库!此是正见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者。”
  8.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令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为修习圣道结果之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道支。诸比库!此等为正见之圣、无漏、出世之道支者也。”
  9.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9):“知不善、不善之根;知善、知善之根”。
  10.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9):“知食、知食之集、知食之灭、知食至灭之道”“依欲之集而有食之集。依欲之灭而有食之灭也。其八支圣道是至食灭之道也。”。
  11.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9):“欲漏、有漏、无明漏。”
  12. 12.0 12.1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13.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55章55):佛陀说:“诸比丘!对此四法修习、多修者,则资于预流果现证。以何为四法耶?乃: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是。”
  14.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43):舍利弗尊者说:“由二缘得生正见,由[闻]他声及内思惟也。”
  15.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思惟呢?出离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诸比库,这称为正思惟。”
  16.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欲思惟、嗔思惟、害思惟,诸比库!此等为邪思惟。”
  17.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出离思惟、无嗔思惟、无害思惟,诸比库!此等是正思惟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
  18.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以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修习圣道结果之思择、思惟、专注、细专注、心之专精、语行,诸比库!此等为正思惟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
  19. 《清净道论》第九品:“以维持有情的利益行相为相。取来有情的利益为味(作用),恼害的调伏为现起(现状),见有情的可爱为足处(近因),嗔恚的止息为(慈的)成就,产生爱著为(慈的)失败。”
  20. 《清净道论》第九品:“以拔除有情之苦的行相为相,不堪忍他人之苦为味,不害为现起,见为苦所迫者的无所依估为足处,害的止息为(悲的)成就,生忧则为(悲者)失败。”
  21.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语呢?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诸比库,这称为正语。”
  22.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卷5章198):“比库们,具有五个要素的言语为善说,而非不善;为无疵,不为智者所责备。是哪五个呢?‘适时、真实、柔和、有益、慈爱而语’。”
  23.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58):“如来知其语为非实、非真、不具利益者,其因为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如来即不语此语。又如来知其语虽为如实、真谛、然不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如来亦不语此语。然如来知其语为实、真谛、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对此如来记说其语是知时者也。又如来知其语为非实、非真、不具利益者、虽然彼语是他人所爱、所好者,如来即不语此语。又如来知其语为如实、真谛、不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爱、所好者,此语如来不语此语。如来知其语为如实、真谛、具利益者,且彼语是他人所爱、所好者,对此,如来即言彼说其语是知时者也。何以故?王子!如来于诸有情、有怜憨心也。”
  24.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61):“当你以口作口业已,则应省察你之口业:“我已作之口业,危害自己吗?危害他人吗?自、他俩害吗?为不善、成苦果、苦报吗?”罗喉罗,如果省察时你知道:我已作之口业,危害自己,危害他人,自、他俩害,为不善、成苦果、苦报。罗喉罗!你之如是口业,当对于师长、智者、同梵行者忏悔之、应发露之、应显发之;忏悔已、发露已、显发已、应成就将来之防护。但是如果你省察时你知道:我已作之口业,不危害自己,不危害他人,不自、他俩害,为善、成乐果、乐报,那么你当昼夜随学善法,住喜悦中。”
  25.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有某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无益徒劳之论。例如王论、盗贼论、大臣论、军兵论、恐怖论、战争论、食物论、饮料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香料论、亲族论、乘具论、村里论、乡镇论、都市论、国土论、妇女论、英雄论、路边论、井边风传论、祖先论、种性论,世界起源论、海洋起源论、如是有无之论争。远离如是等无益徒劳之论。此亦为比库戒之一份。”
  26.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又有某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诤论。例如“汝不知此法、律、我如此法、律,汝如何如此法、律耶?”“ 汝是耶行者,我是正行者,”“我言[前后]相应,汝言不相应。”“ 汝应言于前者而言于后,应言于后者而言于前。”“ 汝无细虑而[自]言返复。”“ 汝之立论,堕于负处。”“ 为解汝负说而寻思,若能者即自解!”远离如是等任何诤论。此亦为比库戒之一份。”
  27. 第41卷. 杂阿含经. 大正新脩大藏经. 第2册 No.99 (东京: 大藏出版株式会社,). 1988 [2016-12-04]. [0300c12] 佛告二比丘:“汝知我所说修多罗,乃至优波提舍,汝愚痴人应共诤论,谁多谁胜耶?” [0300c14] 时,二比丘前礼佛足,重白佛言:“悔过!世尊!悔过!善逝!我愚我痴,不善不辩,而共诤论。” [0300c16] 佛告二比丘:“实知罪悔过,愚痴,不善不辩,而共诤论。今已自知罪,自见罪,知见悔过,于未来世律仪戒生。我今受汝,怜愍故,令汝善法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者何?若有自知罪,自见罪,知见悔过,于未来世律仪戒生,终不退减。” 
  28. 卷29. 清净经. 汉译南传大藏经. 第八册 No.4 (高雄: 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1995 [2016-12-04]. [0123a06] 周陀!汝应当学斯和合、喜欢、不诤者。有其他之之同梵行者,于僧伽中说法,若汝等判断:‘此具寿,于义理实是误解,于字句实是误说’时,不应赞成,不应诤论。不应赞成、不应诤论,汝等应如是对彼云:‘友!对此义理,由其字句?或此字句?与何相应耶?或对此字句,是其义理?或此义理?与何者相应耶?’于彼若如斯云:‘友!对此义理,由其字句始为相应,对此文句,由其义理始相应’者,不应排斥彼,亦不应拒否。不应排斥彼,不应拒否;其义理及其字句,应小心善示知之。 [0123a13] 一九 [0123a13] 复次,周陀!有同梵行者,于僧伽中说法,若汝等判断:‘此具寿,对义理 [P.129] 虽实误解,但对字句是正述’时,不应赞成,不应诤论;不赞成、不诤论而汝等应如是对彼云:‘友!对此字句,是其义理?或此义理?与何者相应耶?’彼若如斯云:‘友!对此字句,是由其义理始为相应’者,不应排斥彼、不应拒否;不排斥、不拒否而其义理,应小心善示知之。 [0124a04] 二〇 [0124a04] 复次,周陀!有同梵行者,于僧伽中说法,若汝等判断:‘此具寿,对义理虽实正解,对字句是误述’时,其不应赞成,不应诤论;不赞成、不诤论而如是对彼云:‘友!对此义理,是其字句?或此字句?与何者相应耶?’彼若如是云:‘友!对此义理,其字句,比此更相应也。’不应排斥彼,不应拒否;不排斥、不拒否而对其字句,应小心善示知之。 
  29. 卷12. 天臂经. 汉译南传大藏经. 第十一册 No.5 (高雄: 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1995 [2016-12-04]. [0258a03] [P.245] 时,尊者阿难与周那沙弥至世尊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难白世尊言:“世尊!此周那沙弥作如是言:‘尊者!尼干于波和正命终……乃至……对之不得为归依处者。’世尊!我作如是思:‘世尊入灭后,僧伽将不生诤论。’彼之诤论导致众多人之不益、众多人之不乐,众多人之不利、人天之不益,是为苦”。 [0258a08] “阿难!汝作如何思量耶?我说示得证之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于此等之诸法,阿难!汝二比丘视为异说耶?”“世尊!世尊之说示得证之法,即四念处……于此等之诸法,我二比丘不视为异说。然世尊!此祇对住于尊崇世尊之人;于世尊入灭后,关于僧伽之增上活命、增上波罗提木叉将生诤论。彼之诤论致众多之人不益、众多之人不乐、众多之人不利、人天之不益,是为苦。”“阿难!有关增上活命、增上波罗提木叉之诤论为轻少。阿难!有关僧伽之道,或行道将生诤论,彼之诤论将导致众多人之不益、众多人之不乐、众多人之不利、人天之不益,是为苦。” [0259a02] “阿难!是等为六诤根。如何为六?阿难!兹有比丘有忿有恨。阿难!彼之比丘因有忿、有恨,对彼大师亦不恭敬,住不尊崇。对法亦不恭敬,住不尊崇。对僧伽亦不恭敬,住不尊崇,对学不为圆满。阿难!比丘对大师不恭敬,住不尊崇。对法 [P.246] ……对僧伽不恭敬,住不尊崇。对学不为圆满,对彼僧伽不得生诤论。其诤论将导致众多人之不益、众多人之不乐、致众多人之不利、人天之不益,是为苦。阿难!汝等或内、或外,倘见如是之诤根,阿难!尔时汝等为断此恶诤根,应事精勤。阿难!汝等或内、或外,未见如是之诤根,阿难!尔时汝等应为此恶诤根于未来不起而慎行,如是此恶诤根断,如是此恶诤根于未来不起。 [0259a10] 阿难!复次有比丘,有覆、有恼……乃至……有嫉、有悭……乃至……有谄、有诳……乃至……有恶欲、有邪见……乃至……取著自见、起坚固执、难弃舍。阿难!彼比丘,取著自见,起坚固执、难弃舍,则对彼大师不恭敬,住不尊崇。对法亦不恭敬,住不尊崇。对僧伽亦不恭敬,住不尊崇,对学不为圆满。对彼僧伽不得生诤论,其诤论将导致众多人不益、众多人不乐、众多人不利、人天之不益,是为苦。阿难!汝等或内、或外,倘见如是之诤根,阿难!尔时汝等为断彼恶诤论,应事精勤。阿难!汝等或内、或外,未见如是之诤根。阿难!汝等应为此恶诤根于未 [P.247] 来不起而慎行。如是断此恶诤根,如是此恶诤根于未来不起。阿难!此等为六诤根。 [0260a04] 阿难!有此等之四诤事。如何为四?论诤事,非难诤事、罪诤事、行诤事。阿难!此等为四诤事。 [0260a06] 阿难!又对已生之诤事,予以制止,有此等之七灭诤。即应施与现前毘奈耶,忆念毘奈耶,不痴毘奈耶。应为自言,多人语,求彼语,如草覆地。阿难!如何为现前毘奈耶?阿难!此处有比丘等诤论,或言法,或言非法,或言律,或言非律。阿难!彼诸比丘悉应为和合而集。集之,应以法之规矩为适用。以法之规矩为适用,应一致从之,可止息诤论。阿难!如是为现前毘奈耶。但又如是止息某诤论,即依现前毘奈耶。 [0260a12] 阿难!如何为多人语耶?阿难!若彼等诸比丘之诤论,于其住处不得止息,则应行至较彼等诸比丘更多之诸比丘居住处,于其处彼等悉应为和合而集。既集,应以法之规矩予适用,依法之规矩,一致从之,可止息诤论。阿难!如是为多人语。但又如是之某诤论,为依多人语而止息。 [0261a02] 阿难!复次如何为忆念毘奈耶?阿难!兹比丘等,或为波罗夷,或为近波罗夷,如是重犯故,一比丘被呵责。‘尊者!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对犯如是之重犯与以忆念耶?’彼答言:‘贤者!我不忆念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对犯如是之重犯。’ [P.248] 阿难!如是对彼比丘应与以忆念毘奈耶。阿难!如是为忆念毘奈耶。又如是某诤论,为依忆念毘奈耶得止息。 [0261a07] 阿难!复次如何为不痴毘奈耶?阿难!兹比丘等,或为波罗夷、或为近波罗夷,如是重犯故,一比丘被呵责:‘尊者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对犯重犯者予以忆念耶?’彼答言:‘贤者!我不忆念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对犯如是之重犯。’对彼应自白追及曰:‘尊者!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汝对犯如是之重犯忆念与否、应善知。’彼答言:‘贤者!我心狂乱、颠倒,因狂乱故,我多为非沙门之所行、所言,对彼我不忆念。依痴我为之。’阿难!对如是之比丘应与不痴毘奈耶。阿难!如是为不痴毘奈耶,又如是某诤论为依不痴毘奈耶得止息。 [0261a14] 阿难!次如何应为自言耶?阿难!兹比丘或受呵责,或未受呵责,对己罪忆念、发露、自白。彼至较彼比丘年长比丘处,遍袒一肩,礼足、长跪,合掌告是言曰: [0262a02] ‘尊者!我为此等之犯戒也,我将对之告白。’彼问曰:‘汝见之耶?’‘我见之。’‘于未来护律仪耶?’‘我对律仪应护持。’阿难!如是应为自言。又如是,某诤论为依自言可止息。 [0262a05] [P.249] 阿难!复次如何为求彼罪耶?阿难!兹比丘等,或波罗夷、或为近波罗夷,如是重犯故,呵责一比丘:‘尊者!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对犯如是之重罪忆念否?’彼答曰:‘贤者!我不忆念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犯如是之重罪。’对彼应自白追及之曰:‘尊者!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汝对犯如是之重罪忆念与否?应善知。’彼答曰:‘贤者!我不忆念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犯如是之重罪。贤者!我忆念犯如是之轻罪。’对彼应自白追及曰:‘贤者!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汝对犯如是之重犯忆念与否,应善知之。’彼答言:‘贤者!我对此轻犯者、自认而不与问,我如何对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犯如是之重罪,问之而不自认耶?’彼告曰:‘贤者!汝对犯此之轻犯不问而可不自认,如何对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犯如是之重罪问之而欲自认耶?’‘尊者!汝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犯如是之重罪,忆念与否,应善知。’彼答曰:‘贤者!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对犯如是之重罪我忆念。或波罗夷、或近波罗夷、对犯如是之重罪我不忆念,如是言之我为嬉戏。我为躁急。’阿难!如是为求彼罪。又如是某诤论为依求彼罪止息之。 [0263a04] [P.250] 阿难!复次如何为如草覆地耶?阿难!兹比丘等住于议论、斗诤、论诤时,多行非比丘之所行、所言。阿难!彼等诸比丘悉为和合而来集,集之后,于一方之比丘众中、较聪明之比丘由座起立。偏袒上衣一肩,合掌对比丘唱曰:‘尊者!愿僧伽听我言,我等住于议论、斗诤、论诤时,多作非沙门之所行、所言,若对僧伽有机可乘,则此等尊者之所有犯戒与己之所有犯戒,为此等尊者,又亦为己,我于僧伽中以如草覆地指示。唯重罪与在家相应者除外。’复次,他之反对比丘众中、较聪明之比丘由座起立,偏袒上衣一肩,合掌、对僧伽唱曰:‘尊者!愿僧伽听我言,我等住于议论、斗诤……唯重罪与在家相应者除外。’阿难!如是为如草覆地,又如是某诤论为依如草覆地止息。 
  30.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卷10章69)
  31.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业呢?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诸比库,这称为正业。”
  32.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命呢?诸比库,于此,圣弟子舍离邪命,以正命而营生。诸比库,这称为正命。”
  33.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诸比库!如何为邪命?以欺骗、饶说、占相、骗诈、利之热求,诸比库!此等为邪命。诸比库!如何为正命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于此,诸比库!有圣弟子断邪命,正命以养命。于此,诸比库!有正命有漏而福分、有持依果者。诸比库!如何为正命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诸比库!成就彼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修习圣道之结果,邪命之不乐、离乐,别离乐、远离,诸比库!此等为正命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
  34.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
  35.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盘,此即是四念处。”
  36.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念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诸比库,这称为正念。”“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年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还位!”
  37.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天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还位!”
  38.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定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而住;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具足第三禅而住;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具足第四禅而住。诸比库,这称为正定。”
  39.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初禅五禅支为: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二禅三禅支为:喜、乐、心一境性;三禅两禅支为:乐、心一境性;四禅两禅支为:舍、心一境性。”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