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化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漢化(英語:Sinicizationsinicisationsinofication,或sinification),也稱中國化華化,是指將其他非漢族的語言文化同化成為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文化,或是使用漢族的語言,中文,的過程。漢化被許多人認為是文化同化的一種形式。

概論

漢化,是漢族之外的異民族接受漢族文化的過程。起源自漢朝,當時有胡化與漢化的區別。陳寅恪認為胡化與漢化,不以種族出身來區分,而是以文化認同來區別[1]

歷史上的漢化

廣義上的漢化包括作為中華民族漢族對進入漢地的周邊民族的同化與融合,也被稱作漢化。這個過程一直貫穿著中國的歷史。自古以來,漢人具有發達的政治經濟文化,優越的地理位置,懸殊的人口優勢,因而在民族融合中扮演主導角色。

魏晉南北朝至五代十國

匈奴鮮卑丁零盧水胡等民族紛紛內徙及入主中原。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北魏孝文帝孝文漢化。唐朝昭武九姓遷入。五代中的後唐後漢後晉三個王朝為沙陀人所建立,他們採用漢人王朝的禮樂官制,在用人上番漢一體,與漢人通婚,僅在半個世紀之內這些民族便融入漢族。這些王朝稱為滲透王朝,與後世元、清等征服王朝相對。

宋遼金元

時代,契丹女真族党項蒙古族猶太人維吾爾族回族等民族先後進入中國。到元朝後期,契丹之名逐漸消失,而隨國內遷漢地的女真人與漢人雜居通婚,改用漢姓,提倡儒學,使女真人更加漢化。元初,元世祖忽必烈也提出了「行漢法」主張,並對政治機構進行了許多改革。到元末,居於漢地的女真人和党項族人完全融入漢族。

明朝

明朝朱元璋重新建立漢族政權後,下詔禁止胡服、胡姓、胡語,留在漢地的其他外族為適應新政權的統治,多改漢姓,進一步促進這些民族的漢化。

清朝

清朝時,滿族人雖然在政治及軍事上統治了全中國,在政治上也暗中堅守首崇滿洲原則[2]、對全體漢族實行剃髮易服,甚至在地方下達多種政令箝制地方言論自由[3][4]以及箝制文化[5],因此清朝被批評出現了胡化趨勢; 但另一方面,滿清統治階層持續吸收漢文化,最終滿族在語言和文化上與中國趨同[6][7]。目前只有50餘滿族人尚能操滿語,主要居於黑龍江吉林等地[8]

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琉球

「中國化」一詞也被中國的東亞鄰國朝鮮日本越南琉球所使用,用於描述歷史上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對這些國家的深刻的影響。這些國家都屬於漢字文化圈,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包括儒學道教漢傳佛教文學藝術科技乃至生活習俗等,幾乎是全方位的。近代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衰弱,這些國家為了建立自主的國族認同,脫離對中國的附庸關係,也先後開展了各種形式語言和文化的政治及社會運動。這些運動也被稱作「去中國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政策

推廣普通話

參見:民系漢語方言

雖然漢族使用相同的文字,但其內部有著很多發音與官話有顯著區別的口語語言(在中國被稱為方言)之民系,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強有力的國家機器深入基層,而且高速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浪潮中不同地區的人生活方式漸漸趨同,加之現代社會高效的交通大大推動了人口跨地域流動,各地的本土特色逐漸消逝。自推行普通話北方官話的一支)政策實施以來,官話占有的強勢地位進一步增強,導致很多年輕人使用當地方言的能力嚴重退化。

台灣

台灣的高山族本非漢族,17世紀時,中國等地之漢人移民始將漢文化(以福佬客家文化為主)帶來台灣。

除漢人移民外,台灣經歷過「原住民漢化」、「漢原通婚」的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光復。新一批的漢人移民(在台灣通稱為外省人)也將中國大陸各地文化帶來台灣。加之當局推行的「國語政策」之影響,也帶來閩南語、客家話等方言式微等影響。

參考文獻

  1.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總而言之,全部北朝史中凡關於胡漢之問題,實胡化漢化之問題,而非胡漢種問題。當時之所謂胡人漢人,大抵以胡化漢化,而不以胡種漢種為分別,即文化之關係較重,而種族之關係較輕,所謂有教無類者是也。」
  2.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2012年,ISBN 9787510812675,第144—145頁
  3.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2012年,ISBN 9787510812675,第150頁.
  4.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2012年,ISBN 9787510812675,第151頁.
  5. 可參考《四庫禁燬書叢刊
  6. http://www.china.com.cn/city/txt/2007-07/26/content_8584001.htm 滿語消失的最後一瞬
  7. 捍衛漢化:駁伊芙琳‧羅斯基之「再觀清朝」
  8. https://www.ethnologue.com/language/mnc 滿語現狀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