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

頁面被資深編者保護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中國共產黨
成立1921年7月23日
前身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
黨報人民日報》《求是
青年組織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先鋒組織 中國少年先鋒隊
黨員
(2022年底)
9804.1萬
意識形態共產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
國內組織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國際組織
口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官方色彩
紅色

黃色
黨旗
官方網站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共產黨員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
政黨 · 選舉

中國共產黨成立於1921年。自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組成廣泛的統一戰線,推動黨和人民事業沿着正確方向勝利前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1]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形成並不斷鞏固的,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1]

截至2022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804.1萬名[2]

歷史

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根本社會條件[3]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偉大的民族,創造了綿延五千多年的燦爛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由於西方列強入侵和封建統治腐敗,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台,但都以失敗告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3]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3]

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近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3]

建黨之初和大革命時期,黨制定民主革命綱領,發動工人運動、青年運動、農民運動、婦女運動,推進並幫助國民黨改組和國民革命軍建立,領導全國反帝反封建偉大鬥爭,掀起大革命高潮。1927年中國國民黨內反動集團叛變革命,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由於黨內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思想發展為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並在黨的領導機關中佔了統治地位,黨和人民不能組織有效抵抗,致使大革命在強大的敵人突然襲擊下遭到慘重失敗[3]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從殘酷的現實中認識到,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戰勝武裝的反革命,就無法奪取中國革命勝利,就無法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必須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誌着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八七會議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中國共產黨領導舉行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和其他許多地區起義,但由於敵我力量懸殊,這些起義大多數失敗了。事實證明,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人不可能像俄國十月革命那樣通過首先佔領中心城市來取得革命在全國的勝利,黨迫切需要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3]

從進攻大城市轉為向農村進軍,是中國革命具有決定意義的新起點。毛澤東同志領導軍民在井岡山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黨領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古田會議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隨着鬥爭發展,黨創建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海陸豐、鄂豫皖、瓊崖、閩浙贛、湘鄂贛、湘贛、左右江、川陝、陝甘、湘鄂川黔等根據地。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下的白區也發展了黨和其他革命組織,開展了群眾革命鬥爭。然而,由於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黨內的錯誤領導,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經過艱苦卓絕的長征轉戰到陝北。「左」傾路線的錯誤給革命根據地和白區革命力量造成極大損失[3]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長征途中舉行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新階段,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並且在這以後使中國共產黨能夠戰勝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勝利完成長征,打開中國革命新局面。這在黨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3]

抗日戰爭時期,九一八事變後,中日民族矛盾逐漸超越國內階級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在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關頭,黨率先高舉武裝抗日旗幟,廣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對推動國共再次合作、團結抗日起了重大歷史作用。七七事變後,中國共產黨實行正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堅持全面抗戰路線,提出和實施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開闢廣大敵後戰場和抗日根據地,領導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英勇作戰,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直到取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後勝利。這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組成部分[3]

解放戰爭時期,面對國民黨反動派悍然發動的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軍民逐步由積極防禦轉向戰略進攻,打贏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向中南、西北、西南勝利進軍,消滅國民黨反動派八百萬軍隊,推翻國民黨反動政府,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人民支持下,以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同窮凶極惡的敵人進行殊死鬥爭,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歷史功勳[3]

在革命鬥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3]

在革命鬥爭中,中國共產黨弘揚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實施和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提出着重從思想上建黨的原則,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優良作風,形成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三大法寶,努力建設全國範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從一九四二年開始在全党進行整風,這場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收到巨大成效。黨制定《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使全黨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認識達到一致。中共七大為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制定了正確路線方針政策,使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空前統一和團結[3]

經過28年浴血奮鬥,黨領導人民,在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積極合作下,於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也極大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3]

實踐充分說明,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實現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中國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紀元[3]

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3]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戰勝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一系列嚴峻挑戰,肅清國民黨反動派殘餘武裝力量和土匪,和平解放西藏,實現祖國大陸完全統一;穩定物價,統一財經工作,完成土地改革,進行社會各方面民主改革,實行男女權利平等,鎮壓反革命,開展「三反」、「五反」運動,蕩滌舊社會留下的污泥濁水,社會面貌煥然一新。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並肩戰鬥,戰勝武裝到牙齒的強敵,打出了國威軍威,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贏得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捍衛了新中國安全,彰顯了新中國大國地位。新中國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國際環境中站穩了腳跟[3]

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和鞏固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為國家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制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953年,中國共產黨正式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即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4年,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6年,中國基本上完成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上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建立起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黨領導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證。黨領導實現和鞏固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形成和發展各民族平等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實現和鞏固全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各階層人民的大團結,加強和擴大了廣泛統一戰線。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中國一切進步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3]

中共八大根據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的形勢,提出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黨提出努力把中國逐步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領導人民開展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過實施幾個五年計劃,中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變,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有很大發展。「兩彈一星」等國防尖端科技不斷取得突破,國防工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起來。人民解放軍得到壯大和提高,由單一的陸軍發展成為包括海軍、空軍和其他技術兵種在內的合成軍隊,為鞏固新生人民政權、確立中國大國地位、維護中華民族尊嚴提供了堅強後盾[3]

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導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定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尊嚴,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壓迫民族解放事業、新獨立國家建設事業和各國人民正義鬥爭,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徹底結束了舊中國的屈辱外交。黨審時度勢調整外交戰略,推動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打開對外工作新局面,推動形成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黨提出劃分三個世界的戰略,作出中國永遠不稱霸的莊嚴承諾,贏得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尊重和讚譽[3]

中國共產黨充分預見到在全國執政面臨的新挑戰,早在解放戰爭取得全國勝利前夕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就向全黨提出,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新中國成立後,黨着重提出執政條件下黨的建設的重大課題,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加強黨的建設、鞏固黨的領導。黨加強幹部理論學習和知識培訓,提高黨的領導水平,要求全黨特別是黨的高級幹部增強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自覺性。黨開展整風整黨,加強黨內教育,整頓基層黨組織,提高黨員條件,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貪污浪費。黨高度警惕並着力防範黨員幹部腐化變質,堅決懲治腐敗。這些重要舉措,增強了黨的純潔性和全黨的團結,密切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繫,積累了執政黨建設的初步經驗[3]

在這個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提出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正確處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十大關係,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尊重價值規律,在黨與民主黨派的關係上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等。這些獨創性理論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導意義[3]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貫穿於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方法,體現為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個基本方面,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3]

遺憾的是,中共八大形成的正確路線未能完全堅持下去,先後出現「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等錯誤,反右派鬥爭也被嚴重擴大化。面對當時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黨極為關注社會主義政權鞏固,為此進行了多方面努力。然而,毛澤東同志在關於社會主義社會階級鬥爭的理論和實踐上的錯誤發展得越來越嚴重,黨中央未能及時糾正這些錯誤。毛澤東同志對當時中國階級形勢以及黨和國家政治狀況作出完全錯誤的估計,發動和領導了「文化大革命」,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利用毛澤東同志的錯誤,進行了大量禍國殃民的罪惡活動,釀成十年內亂,使黨、國家、人民遭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教訓極其慘痛。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3]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夕,黨領導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3]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3]

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使人民擺脫貧困、儘快富裕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3]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黨深刻認識到,只有實行改革開放才是唯一出路,否則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1978年12月,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實現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黨作出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重大決策。四十多年來,黨始終不渝堅持這次全會確立的路線方針政策[3]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借鑑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

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國內外形勢十分複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3]

中共十六大以後,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

為了推進改革開放,黨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黨明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就是我們的中心任務,提出小康社會目標。黨在各方面工作中恢復並制定一系列正確政策,調整國民經濟。黨領導全面開展思想、政治、組織等領域撥亂反正,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和調整社會關係。中國共產黨制定《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誌着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3]

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必須以理論創新引領事業發展。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黨領導和支持開展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徵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3]

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變化,從中國發展新要求出發,一以貫之對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全面部署,並召開多次中央全會專題研究部署改革發展穩定重大工作。中國改革從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率先突破,逐步轉向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並全面鋪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黨堅決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同時進行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領域體制改革,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形成和發展符合當代中國國情、充滿生機活力的體制機制。黨把對外開放確立為基本國策,從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開發開放浦東、推動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陸中心城市對外開放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經過持續推進改革開放,中國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3]

為了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中國共產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實施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人才強國等重大戰略,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鼓勵和支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制定新憲法,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尊重和保障人權,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黨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黨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改善人民生活,取消農業稅,不斷推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黨提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總目標,把軍事鬥爭準備的基點放在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上,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3]

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中國共產黨毫不動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決排除各種干擾,從容應對關係中國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一系列風險考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成功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等經濟風險,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戰勝長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嚴重洪澇、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災害,戰勝非典疫情,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抵禦風險和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3]

中國共產黨把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為歷史重任,為此進行不懈努力。鄧小平同志創造性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科學構想,開闢了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新途徑。經過艱巨工作和鬥爭,中國政府相繼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洗雪了中華民族百年恥辱。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後,中央政府嚴格按照憲法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中國共產黨把握解決台灣問題大局,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推動兩岸雙方達成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推進兩岸協商談判,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啟兩岸政黨交流。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堅決遏制「台獨」勢力、促進祖國統一,有力挫敗各種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的圖謀[3]

中國共產黨科學判斷時代特徵和國際形勢,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國共產黨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調整同主要大國的關係,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深化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友好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關係新格局。黨積極促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有利於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旗幟鮮明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定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促進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榮[3]

中國共產黨始終強調,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聚精會神抓好黨的建設,開創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制定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健全民主集中制,發揚黨內民主,實現黨內政治生活正常化;有計劃有步驟進行整黨,着力解決黨內思想不純、作風不純、組織不純問題;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大力選拔中青年幹部,促進幹部隊伍新老交替。黨圍繞解決好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先後就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繫、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重大問題作出決定,組織開展「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教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等集中性學習教育。黨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高到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3]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黨中央隆重舉行慶祝大會,習近平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四十年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強調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發出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偉大號召。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舉世矚目,中國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3]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指引中國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3]

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朝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3]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中國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3]

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並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全黨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明確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戰略佈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這些戰略思想和創新理念,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深化和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3]

習近平同志對關係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中國共產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3]

改革開放以後,黨和國家事業取得重大成就,為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中國共產黨清醒認識到,外部環境變化帶來許多新的風險挑戰,國內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長期沒有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以及新出現的一些矛盾和問題,管黨治黨一度寬鬆軟帶來黨內消極腐敗現象蔓延、政治生態出現嚴重問題,黨群幹群關係受到損害,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受到削弱,黨治國理政面臨重大考驗[3]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3]

組織制度

中央組織

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選舉中央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任期五年。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至少舉行一次。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委員會執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黨的全部工作,對外代表中國共產黨[4]

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4]

中央書記處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的辦事機構。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召集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並主持中央書記處的工作。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由中央委員會決定,實行主席負責制[4]

地方組織

中國共產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代表大會,設區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會,縣(旗)、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的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選舉同級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地方各級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至少召開兩次。地方各級委員會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執行上級黨組織的指示和同級黨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本地方的工作,定期向上級委員會報告工作[4]

地方各級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常務委員會和書記、副書記,並報上級委員會批准。地方各級委員會的常務委員會,在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委員會職權[4]

中國共產黨地區委員會和相當於地區委員會的組織,是省、自治區委員會派出的代表機關[4]

基層組織

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黨的基層組織,根據工作需要和黨員人數,經上級黨組織批准,分別設立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基層委員會由黨員大會或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總支部委員會和支部委員會由黨員大會選舉產生[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