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繁体转换模式
出自求聞百科

求闻编者留言 | 貢獻於2022年6月19日 (日) 08:00所做的修訂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楷書,亦稱今隸[1][注 1]真書正楷楷體正書,是漢字書法中常見的一種手寫字體風格。相傳由漢章帝王次仲漢隸作楷法,是隸書的變體,其字形較為平直正方,去除隸書筆劃尾部的挑法及蠶頭燕尾的筆法,不寫成扁形,結構不合「六書」原則[2]。在現代,楷書仍是漢字手寫體的參考標準。

歷史

北宋《宣和書譜》:「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認為楷書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據傳:「孔子墓上,子貢植的一株楷樹,枝幹挺直而不屈曲。」楷書本筆畫簡爽,必須如楷樹之枝幹也。

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鍾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觀其特點,誠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東晉以後,南北分裂,書法亦分為南北兩派。北派書體,帶著漢隸的遺型,筆法古拙勁正,而風格質樸方嚴,長於榜書,這就是所說的魏碑。南派書法,多疏放妍妙,長於尺牘。南北朝,因為地域差別,個人習性、書風迥然不同。北書剛強,南書蘊藉,各臻其妙,無分上下,而包世臣康有為,卻極力推崇兩朝書,尤重北魏碑體。康氏舉十美,以強調魏碑的優點。

唐代的楷書,亦如唐代國勢的興盛局面,真所謂空前。書體成熟,書家輩出,在楷書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其楷書作品均為後世所重,奉為習字的模範。

名稱

楷書在古代又稱正書。「正書」一詞的由來,最早可見於宋朝的《宣和書譜[3]。「正書」和「真書」同音。「正」字從「止」從「一」[注 2]。因此「正」字有建中立極,不偏不倚,止於最好的地步的意思。

分類

1─2厘米的為小楷(小字),5厘米以上的為大楷(大字),之間的為中楷。但這僅僅是籠統的分法,實際上出現過10厘米的小字和大到1.8米的大字[4]

小楷

小楷,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於三國時的鍾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出的權威大家,所作楷書的筆意,亦脫胎於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動之致。惟結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仍存隸分的遺意,然已備盡楷法,實為楷書之祖。到了東晉王羲之,將小楷書法更加以悉心鑽研,使之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國小楷書法優美的欣賞標準。

大楷

大楷,指用毛筆書寫的較大的楷體字。語出元 鄭杓 《衍極·學書次第之圖》:「大楷:《中興頌》、《東方朔碑》、《萬安橋記》。」

楷書名人

楷書四大家

楷體書法最為著名的四大家是:

其他

楷書學習

古人學書法有這一種說法:「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顏為法,中楷以歐為法,中楷既熟,然後斂為小楷,以鍾王為法」。(豐坊《童學書程》)

初唐三大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書,都最適宜作中楷的臨摹範本。

印刷字體

印刷用的楷體是從楷書發展而成。發明雕版印刷術時,負責書寫和刻製雕版的人就是當時擅寫楷書的佛經「寫經生」,楷書因而成為雕刻印刷最早期參照的字體[5]

電腦字體

  • 中易楷體(SimKai),隨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 [6]Office軟件發布[7]
  • 標楷體 (DFKai-SB (Windows)/BiauKai (Mac OS))
  • 全字庫正楷體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所製作,若發現BUG也在一段時間後修正。
  • 華文楷體(STKAITI.TTF),隨微軟Office軟件發布[8]
  • Kai(Mac OS 簡體中文字體)
  • 楷體-繁(KaiTi-TC)(Mac OS 正體中文字體)
  • 文鼎PL中楷及文鼎PL簡中楷,文鼎公共授權自由字體,由文鼎科技釋出,現時大部份Linux分發版本默認附帶。
  • 文鼎PL新中楷及文鼎PL新中楷 Mono,文鼎公共授權自由字體,由開源社群將文鼎科技釋出之兩套自由楷書字體合併而成[9]
  • AR PL 中楷(AR PL UKai) – 文鼎公共授權自由字體,由開源社群將文鼎科技釋出之兩套自由楷書字體合併而成,現時大部份Linux分發版本都有。
  • I.顏體 – 基於王漢宗的一款顏體字體開發,GPL授權。
  • 自由香港楷書(Free HK Kai),自由香港字型專案依據香港教育局《常用字字形表》2007年重排本中的小學生常用字及修改台灣全字庫楷體而成,以共享創意署名4.0國際授權條款釋出。

參見

注釋

  1. 另一說:秦隸也叫「古隸」,漢隸也叫「今隸」;漢隸,又稱今隸、八分書,是在秦隸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變化,逐漸發展而成的一種隸書。
  2. 「一」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一,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止」者「足」也,引申有達到,止於至善之意。

參考資料

  1. 陳靖. 老年大学统编教材 篆隶书教程: 新学堂数字版. 2015年12月1日: 152 [2017-11-04]. ISBN 9787532874590. 
  2. 教師入口網--千古追蹤--文字的演變. 
  3. 《宋·宣和書譜》謂:「在漢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書作楷法,所謂楷法者,今之正書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於是西漢之末,隸書石刻間雜為正書,降及三國鍾繇者,乃有《賀克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晉王羲之作《樂毅篇》《黃庭經》一出於世,遂為今昔不貲之寶。」
  4. 書法奇人指握13斤巨筆寫小字
  5. 廖潔連. 中國字體設計人:一字一生. 香港: MCCM Creations. 2009年7月: 第43頁. ISBN 9789889984304. 
  6. How to install fonts that are missing after upgrading to Windows 10. Windows Documentation. [2020-05-25]. 
  7. Cloud fonts in Office. Microsoft Support. [2020-05-25]. 
  8. STKaiti font family. Microsoft Typography. [2020-05-25]. 
  9. 存档副本. [2012-04-06].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