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此文具有原創性,併兼顧知識豐富性,獲「好文章」評定。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959年拍攝的人民大會堂全景
1959年4月 – 1964年12月
主席團常務主席朱德林伯渠李濟深羅榮桓沈鈞儒郭沫若黃炎培彭真李維漢陳叔通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賽福鼎程潛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何香凝劉伯承林楓
常委會委員長朱德
常委會秘書長彭真
組成人員全國人大代表:3040名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97名
歷次會議
第一次會議:1959年4月18日 – 4月28日
第二次會議:1960年3月30日 – 4月10日
第三次會議:1962年3月27日 – 4月16日
第四次會議:1963年11月17日 – 12月3日
1959年4月28日,第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閉幕。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由1959年至1964年,期間召開過四次會議。

歷次全體會議

第一次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於1959年4月18日至4月28日在北京召開[1]。開幕式由毛澤東主持[2]

會議上通過了周恩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1959年國民經濟計劃、1958年國家決算和1959年國家預算的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西藏問題的決議》,完全同意國務院對於原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層反動集團舉行叛亂後所採取的措施[3]。此外會議通過關於撤銷司法部監察部的決議[4][5]

在會議前,中共八屆六中全會曾根據毛澤東的多次建議通過了決定,同意毛澤東提出的關於他不做下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候選人的建議[3]

選舉/任命結果

第二次會議

1960年3月30日至4月10日在北京舉行,朱德委員長主持了開幕式。毛澤東、劉少奇、宋慶齡、董必武、周恩來等出席了會議[6]

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李富春、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李先念分別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了《關於1960年國民經濟計劃草案的報告》和《關於1959年國家決算和1960年國家預算草案的報告》,人大常委會向大會作了書面工作報告。大會還聽取了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所作《為提前實現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而奮鬥》的報告,並通過了《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7]。在4月10日的大會上,周恩來總理就目前國際形勢和我國對外關係問題發表了講話。大會最後通過和批准了李富春、李先念和譚震林三位副總理的報告以及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報告[8]

第三次會議

1962年 第二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

1962年3月27日至4月16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舉行。由朱德委員長主持開幕,毛澤東、劉少奇、宋慶齡、董必武、周恩來等出席了會議[6]。出席會議的代表共有一千一百九十七人[9]

周恩來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對「大躍進」以來政府工作中的缺點錯誤作了檢查,並且總結了幾年來統戰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受到各民主黨派和與會代表的好評。大會通過《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批准《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1960年國家決算的決議》,通過了預算委員會關於1960年國家決算的審查報告、提案審查委員會的關於提案審查的報告,通過了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提案審查意見。任命蔡廷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0]

第四次會議

1963年的第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

1963年11月17日至12月3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舉行[6]。毛澤東、劉少奇、董必武、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出席了會議。出席大會的代表共有一千零一十二人[9]

李富春副總理作《關於1963年國民經濟計劃執行情況和1964年國民經濟計劃草案的報告》,李先念副總理作《關於1963年國家預算草案和預計執行情況、1964年國家預算初步安排和報告》,彭真作《關於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說明》[11]

12月2日,周恩來總理就國內外形勢和任務發表講話,並且解答了代表們在討論中提出的問題。12月3日,會議批准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報告,通過關於國民經濟計劃和國家預算的決議,關於第三屆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議[12]

參考文獻

  1. 本書編委會編 (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 第2卷 1954-1959. 北京: 團結出版社. 1996: 2450. ISBN 7-80061-610-X. 
  2. 本書編委會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 第2卷 1954-1959. 北京: 團結出版社. 1996: 2376. ISBN 7-80061-610-X. 
  3. 3.0 3.1 李學昌主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典 1949-2009. 世界圖書上海出版公司. 2009: 156. ISBN 978-7-5062-9488-1. 
  4. 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 历史的丰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 1 政治卷. 北京: 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4: 495. ISBN 7-5073-1612-2. 
  5. 韓泰華主編. 新中国50年 上. 北京: 紅旗出版社. 1999: 317. ISBN 7-5051-0423-3. 
  6. 6.0 6.1 6.2 李宇銘主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词典. 北京: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89: 668. ISBN 7-80035-191-2. 
  7. 本書編委會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 第3卷 1960-1966. 北京: 團結出版社. 1996: 2650. ISBN 7-80061-610-X. 
  8. 李學昌主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典 1949-2009. 世界圖書上海出版公司. 2009: 168. ISBN 978-7-5062-9488-1. 
  9. 9.0 9.1 葛廣智編著. 会议词典. 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1: 437. ISBN 7-5036-0729-7. 
  10. 李學昌主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典 1949-2009. 世界圖書上海出版公司. 2009: 168. ISBN 978-7-5062-9488-1. 
  11. 杭州大學中共黨史教研室 (編).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教学参考资料 3 下. 杭州大學. 1984: 1058. 
  12. 李學昌主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典 1949-2009. 世界圖書上海出版公司. 2009: 169. ISBN 978-7-5062-9488-1. 

參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國家機構
前任: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1959年-1964年
繼任: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