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縣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劍川縣

沙溪興教寺

劍川縣在雲南省的位置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區劃類別
區劃代碼532931
政府駐地金華鎮
鄉級行政區8
- 5
- 3
地理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16)169,973
GDP27.94億元(2016年)元人民幣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郵政編碼671300
電話區號+86 (0)0872
網站:劍川縣人民政府

劍川縣白語:yit-dut(IPA ʑi31 tu31))是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位於大理州西北部,「三江併流」老君山片區腹地,地貌形態多樣,有着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歷史

歷史沿革

大事記

  • 崇禎十二年(1639年)二月,旅行家徐霞客途經劍川,遊覽了金華山、滿賢林、龍門邑溫泉等地。
  • 明朝著名學者楊升庵與白族學者李元陽於嘉靖年間同游石寶山,寫下詩篇於石窟之中。
  • 1952年,金華鎮古城牆被拆毀。
  • 1949年4月2日,中共滇西工委成功地在劍川舉行武裝暴動,打響了解放滇西北的第一槍。
  • 1998年4月,金庸先生應邀來大理觀光,慕名專程來到劍川遊覽石鐘山石窟,並揮毫題字「南天瑰寶」。

行政區劃

劍川縣下轄5個、3個[1]

金華鎮老君山鎮甸南鎮沙溪鎮馬登鎮羊岑鄉彌沙鄉象圖鄉

交通

地理概況

  • 地跨北緯26度12分—26度41分,東經99度33分—100度33分,總面積2250平方公里,東西橫距58公里,南北縱長55公里。地理位置處於大理麗江迪慶怒江四地州結合部,在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和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大理之間,沿滇藏公路可直達香格里拉縣(原迪慶州中甸縣)。境內通214國道;
  • 地勢最高為雪邦山(海拔4295.3米),地勢最低處為沙溪米子坪(1973米);
  • 氣候屬高原型亞熱帶季風氣候,乾濕分明,雨熱同季。全年平均無霜期213天,年平均降水量739.1毫米,年平均氣溫12.3攝氏度,最冷月平均氣溫6.1攝氏度,最熱月平均氣溫20.5攝氏度。

民族人口

境內有白族漢族回族彝族傈僳族納西族等民族。其中白族佔全縣人口比例高達91.7%,是全國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縣份。

語言

境內日常使用白語(中部方言),通行漢語(主要是西南官話滇西次方言)。局部使用彝語北部方言和西部方言、納西語,以及傈僳語。境內普遍存在雙語人口(主要是白語和漢語)。三語、多語者也有一定數量。

經濟

經濟上以農業生產為主,畜牧業生產條件優越。民間有很多木雕手工藝人,組成合作組織經營木雕製品。

農業

  • 農作物種植常規的有水稻、玉米、大麥、小麥、蠶豆、馬鈴薯等。水果種植有梨、蘋果、李、杏、梅、木瓜、桃、柿子等。乾果種植有核桃、板栗、花椒等。野生菌類、中草藥資源也很豐富。
  • 蘭花養殖歷史悠久,以大雪素小雪素為傳統名花。近年來開發有劍陽蝶等獨特花種,名聲鵲起,多次榮獲蘭花展獎項。

工業

滇西北山地多的原因阻礙了交通的發展,成為發展工業的瓶頸。 劍川縣工業開始於1980年代初期。現在的工業仍然屬於起步階段。主要有拉法基瑞安(劍川)水泥有限公司(法國拉法基集團旗下「外商獨資企業」,主要生產「老君山牌」普通矽酸鹽水泥、中熱水泥)、木器廠,奶粉廠、發電廠和矽鐵冶煉廠等。

木雕產業

木雕是劍川傳統手工業,在雲南各地有一定名氣。坊間有「麗江粑粑,鶴慶酒,劍川木匠天下走」的順口溜流傳

現有兩個木器廠,一個是國營性質的,另一個屬於個體的。

木雕產品主要分為兩大種類,第一是房屋建築類,主要有白族民居中深受喜愛的格子門斗拱翹角的各式樓、台、亭、閣、榭等。格子門多為浮雕,圖案有花、鳥、蟲、魚、龍、鳳、獅、象等。第二是家具類,主要包括桌、椅、茶几、屏風、衣櫃等,其中用青皮木為原材料製作而成的雲木大理石家具,堪稱家具中之上品。
劍川的木雕藝術品曾作為外交禮品贈送國際友人。

文化教育

教育

現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11所,職業高級中學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完全小學69所,不完全小學6所,教學點150個,獨立的鄉鎮成人文化學校2所。全縣於1996年基本普及六年義務教育,1998年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 完全中學:劍川縣第一中學【劍川縣民族中學】。
  • 不完全中學:金華中學、甸南中學、東嶺中學、沙溪中學等。
  • 完全小學:金華第一小學、西門小學、北門小學等。

文化

  • 本主文化,白族中存在本土宗教「本主」教,每年舉行迎本主的儀式活動。
  • 阿吒力,佛教密宗「阿吒力」派在白族地區影響比較大,「阿吒力」為梵語音,意即「智者」,「師者」,是阿吒力經典、文化藝術的傳承者。劍川「阿吒力」科儀在外地早已失傳,為舉世獨有的佛教文化。
  • 民間音樂有白曲、本子曲、吹吹腔,東山打歌、石龍霸王鞭、阿吒力佛腔、道腔及洞經音樂等。
  • 民間工藝有木雕、石雕、壁畫布扎畫氈、土陶等。

服飾

劍川壩區一部分地方的婦女所着服飾比較獨特,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以紅色和白色為基色白族金花服飾,頭上纏黑色包頭(白語:se jil),上衣(白語:bit jial),圍裙(白語:beix jit),顏色以藏藍色和黑色為主。根據云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段炳昌考證,這些白族服飾跟北方草原的蒙古族有關聯。「比袈(白語:bit jial)」一詞即源於蒙語,這也可以跟蒙古人在雲南元朝以後的存在相對應。

白語稱謂

按:當地白語中親屬稱謂絕大部分已經被漢化。少數稱謂中帶有白語底層殘留

  •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舅舅,舅媽叫法和漢語相近。
  • 無外公,外婆的稱謂,都稱為爺爺奶奶。
  • 父親的哥哥統稱「刀刀(漢語近似音)」[白文:dal dal](漢語對應為大伯)。
  • 父親的弟弟則論排行,「阿不(漢語近似音)」[白文:at buf](漢語對應為叔叔),「二不(漢語近似音)」[白文:airl buf](漢語對應為二叔),「桑不(漢語近似音)」[白文:sanl buf](漢語對應為三叔)等。
  • 父親的姐妹論排行,「大娘(漢語近似音)」[白文:darl niax]/「阿姑(漢語近似音)」[白文:at gul](漢語對應為大姑),「二娘(漢語近似音)"[白文: airl niax](漢語對應為二姑)等。
  • 父親的姐夫妹夫統稱「姑門(漢語近似音)」[白文: gul mex](漢語對應為姑父)。
  • 母親的姐姐論排行,「大務瑟(漢語近似音)」[白文:dort ngvx sil](漢語對應為大姨媽),「二務瑟(漢語近似音)」[白文:airx ngvx sil](漢語對應為二姨媽)等。
  • 母親的妹妹論排行,母親是老大時,從「二姨」[白文:airl yil]開始排,「三姨」[白文:sanl yil]等,母親排行中間時,從母親的排行開始稱呼,例如母親排行老三,則從「四姨」[白文:sil yil]開始稱呼,只有一個妹妹時,稱呼「姨姨」[白文: yil yil]。
  • 母親的姐夫妹夫統稱「阿伯(漢語近似音)」[白文: at borx](漢語對應為姨父)。
  • 岳父稱「抖司伯(漢語近似音)」[白文:dot sit bex]。
  • 岳母稱「抖司門(漢語近似音)」[白文: dot sit mex]。

風俗節日

  • 婚俗。第一天的任務女方嫁女兒,女方辦酒席,等男方來接新娘子,男方則是娶媳婦,去女方家接新娘子回來,過橋的時候要背過去,晚上有親朋好友參加的「坐座席」儀式,最後新人入洞房。第二天是雙方的會親客(謝親宴),酒席增加為4盤8碗。
  • 喪俗。弔唁,屍殮,請客,出殯,哭喪,棺材過橋時,長子臥於橋上,從上抬過。70歲之下過世之人,對聯為白底黑字,70至80歲內過世之人,對聯為綠底(或者黃底)黑字。80歲之上過世之人,對聯為紅底金字。
  • 八大碗(土八碗)。是白族人請客宴席的標準配置,一般是雞、魚、排骨、酥肉、紅曲肉、粉絲、芸豆、腊味,分別用芋頭、酸淹菜、百合、干瓜絲等墊底的八大碗菜。會親宴增加4個盤,所謂四盤八碗,炒瘦肉,鴨蛋,羊乳扇,臘肉拼盤。
  • 民族節日較多。特有的民族節日有「石寶山歌會」、萬人對唱的「白曲」已載入國際民歌歌目,被譽為「白族歌城」。此外還有白族婦女獨有的正月十五「青姑娘」節,傳統的本主會、繞海會、火把節、梨花會、栽秧會等。此外也過漢族傳統的春節(gop zil wan),元宵節端午中秋(bia wan zaip ngvx),冬至(dvl dvl zeip)。

旅遊資源

  • 石寶山風景區。石寶山屬老君山系。其自然風光綺麗迷人、峰巒疊嶂,谷幽泉美,密林掩遮,古寺深藏,更有堪與敦煌、雲崗、龍門、大足等古代石窟媲美的石雕瑰寶石鐘山石窟。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有海雲居,被譽為南方「懸空寺」的寶相寺,金頂寺。
  • 石鐘山石窟。現共存17窟,造像139軀。內容有4類:一是佛、菩薩、觀音、天王、明王、力士等;二是南詔王及其侍從;三是古代外國人像;四是女性生殖器崇拜石刻。它集中展示了南詔大理國時期社會歷史及文化藝術的各個方面,也充分展現了古代白族人民高度的文化素養和高超的石雕工藝水平。
  • 金華山位於縣城西南1公里,林木蔥鬱,曲徑幽深,古寺壯觀,景物宜人。山頂文風塔高聳雲端,氣象萬千。沿途勝跡眾多,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朝石雕天王像(俗稱石將軍),道教寺觀金華古寺等。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兩度登臨。
  • 劍湖風景區。劍湖為高原構造斷陷淡水湖,是雲南28個高原湖泊之一。水色清幽,湖水純淨,無污染。主要遊覽點有甸南獅河白族木雕村,瀏覽桑嶺梨園、東山寺、大黑天神本主廟等。
  • 劍川古城即縣城金華鎮。劍川古城所在地歷史久遠,曾出土西漢五銖錢。古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至今完整地保留了明朝格局,西門、北門、南門護城河橋猶存。現還完整的保存了景風公園明清古建築群,獨特的古街巷,眾多的明朝古宅和清朝民居。西門街古巷通幽,古宅較多,如七曲巷四合天井的何宅,五馬坊明朝古建張宅、趙藩故居光祿第、原古譙樓下明建武將軍府第魯宅等。
  • 千獅山,舊稱滿賢林,實際上是金華山的背面,兩個地方有路相通。從魏晉以來各個朝代風格的石獅和白族民間紋獅組合的獅群,透射出深邃神秘的文化氣息。主要景點有延青塔、絕壁題字、碧雲坊、摩天柏。
  • 寺登街。2001年10月11日,沙溪寺登街被世界紀念性建築基金會(WMF)入選世界瀕危建築遺產名錄。沙溪(寺登街)區域是茶馬古道上惟一倖存的集市。有完整的戲院、旅館、寺廟、寨門,使這個連接西藏和南亞的集市相當完備。寺登街區域不但完事地保留了茶馬古道上傳統的山鄉古集市風貌,還有至今仍在沿襲的鮮活的阿吒力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和白族民間鄉土文化。主要遊覽點有四方街,興教寺,三層樓魁閣帶戲台,歐陽大院,鹽卡路哨等。
  • 老君山風景區。老君山有雲嶺九寨溝之稱,是山水相結合的人間仙境,有高山龍潭、杜鵑林和草甸,艾布樓古火山堆,古冰川蹤跡,珍稀動植物及老君山本主崇拜,老君廟會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主要有九十九龍潭,森林公園,蝴蝶谷與玉女峰等景點。

知名人物

  • 趙藩(1851—1927)
  • 趙式銘(1873—1942)
  • 周鍾岳(1876—1955)
  • 張海秋(1891—1972)
  • 張伯簡(1898—1926)
  • 張子齋(1912—1989)
  • 楊元壽,白劇作家。
  • 張明德,民國時期著名民間白曲歌手。
  • 楊蘇,當代作家;
  • 歐小牧,當代作家;
  • 張紀域,民盟中央委員

特產

  • 魚腥草,草本植物,在多水的土壤環境中養殖,食根莖。常用來拌涼菜,加入醬油、食醋、辣椒粉等調料,因有獨特強烈刺激性味道,只有部分的人喜歡吃,不喜歡吃的人則即使少量也無法接受。
  • 牛角洋芋(白語 nged gv yap yuib),只產於東山山頂高寒區域,中間粗,兩頭尖,彎曲成牛角狀,橫截面可見紫色條紋,煎炒炸煮皆可,澱粉含量高,口感較壩區產洋芋潤滑,香甜。由於產量低,當地民眾不願意再種植,再加之交流的日益頻繁,品種開始混雜,純正品種土法栽種的牛角洋芋近年來幾乎已經見不到了。
  • 松茸,野生菌類的一種,民間叫法為「雞棕」(白語geil zvnl),生長條件極為苛刻,所以產量稀少。一般加入鮮瘦肉爆炒,口感嫩滑,菌香濃烈,營養價值豐富。也可曬乾,做成「油雞棕」,常作為麵條,米線,餌絲等的調料。
  • 乳餅(白語 yond bap),將鮮羊奶煮沸後兌入適量野生奶藤水,凝固包裹紗布擠壓成餅狀。煎吃濃香撲鼻,蒸吃營養豐富,口感絕佳。
  • 地參(白語 genx ze zix),是野生草本植物,也種植於劍川各地。洗淨,蒸後曬乾,類似於蟲子。過油煎炒,甘甜酥脆,味道可口。
  • 龍鬚菜又稱樹鬍子。長於高大的樹木之上,狀似鬍鬚。夏天搜集,洗淨曬乾。食用時用開水浸泡,濾除水份,配上酸醋、醬油、花椒等調料,常作為涼拌菜。
  • 荷包豆

特色食品

  • 燒餌塊 (sit kuil) 切成片狀在炭火上烤制而食,一般輔以豆豉腐乳等。
  • 餌絲 (sit hex) 餌塊的面狀形態,同麵條一樣的做法,由於是米制,口感,味道俱佳於麵條,為很多雲南人的早點必食之物。
  • 豌豆尖湯 (det cid jinl) 豌豆苗的尖端,只有一小段時期內是很嫩,可以食用的。味道不同於其他的蔬菜,很獨特,鮮嫩。
  • 吹肝 臘月里殺完豬之後,將新鮮肝臟吹入空氣,令其故障,然後陰乾而成,可保存經年,有多種烹調方式,可切成碎塊同粥一起熬,有敗火的功效。也可切成三角片狀,用清水泡開,加入辣椒麵,醬油,醋,涼拌而食,亦有清熱敗火的食療效果。
  • 豬肝乍 (deip ganl tvl)用豬的腸,肚兒切碎混合辣椒麵,油,鹽,酒醃製而成的拌飯佐菜,蒸飯的時候一起蒸熟食用,有紅油滲出,咸辣伴有有肉,酒的混合香味,讓人胃口打開,是深受白族人民的喜愛。
  • 米灌腸 (sit zond) 用糯米作成臘腸。
  • 黃豆粉 (det fvt) 淡黃色,香味較清水粉濃郁。
  • 清水粉 (qianl xuix fvt) 青白色,半透明。味道較淡,常以3:1(黃3白1)的比例和黃豆粉混合。
  • 蘇裹梅 做法是用紫蘇葉包裹一個無核梅子,加入花椒蜂蜜紅糖等原料,然後裝入陶罐,再放少許白酒,密封貯藏,貯藏多年也不會變質。酸、甜、麻、香、醇五味俱全,有生津健胃的藥用功效。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