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自治县

巴里坤镇(右上角)和巴里坤湖的卫星图片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地图
概览
国家 中国
隶属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
区划类别自治县
区划代码650521
政府驻地巴里坤镇
乡级行政区12
- 4
- 8
地理
人口及经济
总人口(2002年)10万
其它
时区UTC+8北京时间
电话区号+86 
车牌首号新L
网站: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政府网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语باركول قازاق اۆتونوميالىق اۋدانى/Баркөл Қазақ автономиялық ауданы/Barköl Qazaq avtonomïyalıq awdanı维吾尔语باركۆل قازاق ئاپتونوم ناھىيىس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总面积为36947平方公里,有哈萨克、汉、蒙古、维吾尔、回等民族。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以巴里坤马闻名。

历史

巴里坤古称蒲类国,西汉神爵三年(前59年)属西域都护府管辖,北魏属柔然高车。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建蒲类县,属伊州。元代属别失八里行省东境,始称巴尔库勒。明代属瓦剌和硕特部。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哈密内附,改巴尔库勒为巴里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置巴里坤直隶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设镇西府。巴里坤是清朝前期平定准噶尔的区域性指挥中心,建立乌鲁木齐城之后,巴里坤的地位才为乌鲁木齐所取代。清咸丰五年(1855年)裁府改设镇西直隶厅。民国二年(1913年)撤厅设镇西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划归哈密行政区。1954年恢复巴里坤县名,成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隶属哈密市。

地理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平均海拔1650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部是巴里坤山,中部是莫钦乌拉山,北部是东准噶尔断块山系。巴里坤山位于县境南沿,为天山山脉东段,绵延县境内160多公里,平均海拔3300米,最高峰是奎苏西南的月牙山,海拔4308.3米。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分布着大量的冰川。巴里坤县中部是天山支脉莫钦乌拉山,莫钦乌拉山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中部高,西部陷没,全长70公里,海拔在2800-3200米之间。最北部是东准噶尔断块山系,东西走向,逶迤县境内170多公里,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属温带大陆性冷凉干旱气候区,平均海拔1650米,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光照充足,四季不分明。年均气温1℃,极端最高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43.6℃。无霜期98~104天。年降水量仅220毫米左右,蒸发量1638毫米。

行政区划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下辖5个、7个[1]

巴里坤镇博尔羌吉镇大河镇奎苏镇三塘湖镇萨尔乔克乡海子沿乡下涝坝乡石人子乡花园乡大红柳峡乡八墙子乡良种繁育场黄土场开发区巴里坤县山南开发区兵团红山农场

交通

气候

属大陆性冷凉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6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3.5摄氏度,无霜期98至104天。

民族及人口

民族 人口(人) 百分数
总人口 102,564 100%
汉族 64,506 62.89%
哈萨克族 35,876 34.98%
蒙古族 1,505 1.47%
其他 677 0.66%

政治

1954年4月2日,原巴里坤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筹备成立民族自治县。10月1日,自治县正式成立。

首届人民政府主席为扎里甫(哈萨克族),副主席为王培锦(汉族);人民政府委员会,由张志宽等十九人组成,委员中,哈萨克族十人、汉族七人、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各一人。

县长 族籍 任期
扎里甫 哈萨克族 1952-1957
木哈买什 1957-1965
依加汗 1965-1968
文化大革命
依加汗 1973-1974
赛提哈吉 1974-1978
克木里江 197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概况》编写组,1984,《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概况》。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