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注音符号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粤语注音符号
粤语使用者主要分布图
类型半音节文字
语言粤语
创造者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
使用时期1932年至今
母书写系统
汉字
Unicode范围U+3100-U+312F
U+31A0-U+31BF
注意:本页可能包含Unicode国际音标

粤语注音符号粤拼:Jyut6 jyu5 zyu3 jam1 fu4 hou6),是1930年代至1950年代在中国东南为当地的广东话标音的拼音方案,运用注音符号来直接拼写广东话的发音。

历史

本条目的罗马拼写采用粤拼,准确音值标示采用国际音标

民国政府时期

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于1932年四月初版的注音符号总表中有以注音符号为基础修改而成的广州闰号分表。在国语注音符号的基础上删去了“ㄐ、ㄑ、ㄒ、ㄓ、ㄗ、ㄘ、ㄙ、ㄔ、ㄕ、ㄖ、ㄜ、ㄦ”共12个符号,并新增了“(z)、(c)、(s)、(ng声母)、(a)、(eo及oe)、(aam)、(on)、(ong)、(-m及m鼻音韵)、(ng鼻音韵)”11个符号。并以“(-p)、(-t)、(-k)”附于元音后去记录入声韵。方案包含了15个声母符号以及24个韵母符号(包括用于韵腹和韵尾的符号),共39个符号(声母的“ㄆ、ㄊ、ㄎ”与韵尾的“”分别计算)。

人民政府时期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教厅1950年代颁布了新的粤语注音方案。新增粤语中独有的“(gw)”和“(kw)”符号,用来取代原本“ㄍㄨ、ㄎㄨ”的拼法。“z、c、s”的写法由“”改为“ㄐ、ㄑ、ㄒ”。“ㄟ”代表的音从“ei”改为“ai”(而“ei”则改作“ㄝㄧ”)。“ㄡ”代表的音从“ou”改为“au”(而“ou”则改作“ㄛㄨ”)。“ㄣ”及“ㄥ”改为代表“an”及“ang”——在广州闰号中“ㄣ”和“ㄥ”只作韵尾“-n”及“-ng”,与韵腹元音结合,不单独使用。“eo及oe”的写法更改作“”。同时,删减了广州闰号中的“aam、on、ong”三个符号。韵尾“-m、-n、-ng”的写法由“ㆬ、ㄣ、ㄥ”改为“”。鼻音独立韵改为“ㄇ”和“ㄫ”,弃用“ㆬ”与“ㆭ”。“jung(/jʊŋ/)”也改作“ㄧㄨㄥ”,弃用“ㄩㄥ”。方案包含了17个声母符号、16个韵母符号(并没有计算用于韵尾的“”),共33个符号。

近代

由于后来出现的各种粤语拉丁化方案受到更广泛使用,目前于日常生活使用粤语注音符号的人已很少,只在少数粤语研究者或爱好者之间使用。[1]

同时,由于Unicode并未收录部分粤语注音符号,所以无法在电脑中输入。不过有民间爱好者借用Unicode已收录的台湾方音符号日语片假名等的符号,来拼成完整的粤语注音。2020年3月推出的Unicode 13.0版本,终于补足了人民政府方案的粤语注音符号,用户不必再找其他符号借代。

粤语注音符号

注音符号表

由于Unicode收录不全,符号表以图档为准。若Unicode已收录,则加于图档右旁;若还未收,则只显示图档。

民国政府时期

声母 介音 韵母 辅音韵尾
唇音 舌尖中音 舌根音 舌面音 半元音 单音韵母 复音韵母 鼻音
复音韵母
辅音
音节化
鼻音韵尾 入声韵尾
  • “ㄧ”直书时写作“”,横书时写作“”。

人民政府时期

声母 半元音 韵母 辅音韵尾
唇音 舌尖中音 舌根音 舌面音 圆唇音 半元音 单音韵母 复音韵母 鼻音
复音韵母
辅音
音节化
鼻音韵尾 入声韵尾
  • “ㄧ”直书时写作“”,横书时写作“”。
  • 韵尾的“”本来并非下标,而是在正常大小的注音符号下方加一点,标示它是韵尾。因技术所限,这里用下标来标示。

粤语注音方案

汉字的粤语注音,由声母、韵母、声调三者组合而成。具体方案见下方三者的列表。

声母表

国民政府
时期
人民政府
时期
国际音标 粤拼 例字 ( 粤拼,汉字 )
/p/ b ㄅㄛ ( bo,波 )
/pʰ/ p ㄆㄛ ( po,婆 )
/m/ m ㄇㄛ ( mo,摸 )
/f/ f ㄈㄛ ( fo,科 )
/t/ d ㄉㄛ ( do,多 )
/tʰ/ t ㄊㄛ ( to,拖 )
/n/ n ㄋㄛ ( no,挪 )
/l/ l ㄌㄛ ( lo,罗 )
/k/ g ㄍㄚ ( gaa,家 )
/kʰ/ k ㄎㄚ ( kaa,卡 )
/ŋ/ ng ㄫㄚ ( ngaa,牙 )
/h/ h ㄏㄚ ( haa,哈 )
ㄍㄨ /kʷ/ gw ㄚ ( gwaa,瓜 )
ㄎㄨ /kʷʰ/ kw ㄚ ( kwaa,夸 )
/w/ w ㄨㄚ ( waa,蛙 )、ㄨ ( wu,乌 )
/t͡ʃ//t͡s//t͡ɕ/ z ㄐㄧ ( zi,支 )、ㄐㄚ ( zaa,渣 )
/t͡ʃʰ//t͡sʰ//t͡ɕʰ/ c ㄑㄧ ( ci,雌 )、ㄑㄚ ( caa,叉 )
/ʃ//s//ɕ/ s ㄒㄧ ( si,思 )、ㄒㄚ ( saa,沙 )
/j/ j ㄧ ( ji,衣 )、ㄧㄚ ( jaa,也 )
  • 例子以人民政府时期写法为准。
  • 零声母的字,不必补上声母符号。韵母表中“ㄧ、ㄨ、ㄩ”行的韵母也同样不用补上。
  • 今天,粤语的三种咝音:“z”(/t͡ʃ//t͡s//t͡ɕ/)、“c”(/t͡ʃʰ//t͡sʰ//t͡ɕʰ/)、“s”(/ʃ//s//ɕ/),每种内部列出的三个国际音标发音,都是同一音位自由变异。可是在二百年前的粤语,每种咝音内部皆分为“精庄组”和“知章组”,换言之有六种咝音。

韵母表

末二行为国际音标,标于斜线间;末行为粤拼。

单元音韵 ㄧ尾韵 ㄨ尾韵 尾韵 尾韵 尾韵 尾韵 尾韵 尾韵

/aː/
aa

/aːi/
aai

/aːu/
aau
国:
人:ㄚ
/aːm/
aam

/aːn/
aan

/aːŋ/
aang

/aːp̚/
aap

/aːt̚/
aat

/aːk̚/
aak
国:
人:ㄟ
/ɐi/
ai
国:
人:ㄡ
/ɐu/
au
国:
人:
/ɐm/
am
国:
人:ㄣ
/ɐn/
an
国:
人:ㄥ
/ɐŋ/
ang

/ɐp̚/
ap

/ɐt̚/
at

/ɐk̚/
ak

/ɛː/
e
国:ㄟ
人:ㄝㄧ
/ei/
ei
ㄝㄨ*
/ɛːu/
eu
国:ㄝㆬ*
人:ㄝ*
/ɛːm/
em
国:ㄝㄣ*
人:ㄝ*
/ɛːn/
en
国:ㄝㄥ
人:ㄝ
/ɛːŋ/
eng
*
/ɛːp̚/
ep
*
/ɛːt̚/
et

/ɛːk̚/
ek

/iː/
i
ㄧㄨ
/iːu/
iu
国:ㄧㆬ
人:ㄧ
/iːm/
im
国:ㄧㄣ
人:ㄧ
/iːn/
in
国:ㄧㄥ
人:ㄧ
/ɪŋ/
ing

/iːp̚/
ip

/iːt̚/
it

/iːk̚/
ik

/ɔː/
o
ㄛㄧ
/ɔːi/
oi
国:ㄡ
人:ㄛㄨ
/ou/
ou
国:
人:ㄛ
/ɔːn/
on
国:
人:ㄛ
/ɔːŋ/
ong

/ɔːt̚/
ot

/ɔːk̚/
ok
国:
人:
/œː/
oe
国:
人:
/ɵy/
eoi
国:
人:
/ɵn/
eon
国:
人:
/œːŋ/
oeng
国:
人:
/ɵt̚/
eot
国:
人:
/œːk̚/
oek

/uː/
u
ㄨㄧ
/uːi/
ui
国:ㄨㄣ
人:ㄨ
/uːn/
un
国:ㄨㄥ
人:ㄨ
/ʊŋ/
ung

/uːt̚/
ut

/ʊk̚/
uk

/yː/
yu
国:ㄩㄣ
人:ㄩ
/yːn/
yun

/yːt̚/
yut
国:ㆬ
人:ㄇ
/m̩/
m
国:ㆭ
人:ㄫ
/ŋ̩/
ng
  • “eu、em、en、ep、et”是口头语音,不存在于传统读书音中。原方案并无此音,今按其体系类推。
  • “jung”为“j”声母跟“ung”韵母的组合,但在国民政府时期不写作“ㄧㄨㄥ”而写作“ㄩㄥ”。

声调表

注音符号总表指,声调可不标注,如必须标注时可用下列方法,标于末尾符号的右上角。

名称 阴平声 阴上声 阴去声 阳平声 阳上声 阳去声 阴入声 中入声 阳入声
粤拼 1 2 3 4 5 6 1 3 6
调值 55 / 53 35 33 11 / 21 23 22 5 3 2
国际
音标
˥ / ˥˧ ˧˥ ˧ ˩ / ˨˩ ˨˧ ˨ ˥ ˧ ˨
符号 ˉ
通常不标
ˇ ˋ ˊ ˘ ˆ ˙ 不标 ʻ
横向
例子

通常不标
竖向
例子


通常不标











范例

1932年注音符号总表广州闰号分表范例语句

ㄧㆿㄨㄧㆿㄨㆿㄣㄅㆿㄈㄨㄥㄊㄨㄥ ㄧㄊㆿㄨㄏㆿㄧㄙㄩ ㄗㄤㄌ¥ㄣㄅㄧㄣㄍㄛ ㄍㄝ ㄅㄨㄣㄙㄧ ㄉㄞ
ㄧㆿㄗㆿㄣㄊㆿㄧㄍㄧㄣㄧㆿㄍㄛ ㄏㄤㄌㄡ ㄍㄝ ㄧㆿㄣㄙㆿㄣㄙ¥ㄥㄗ¥ㄗㄩ ㄧㆿㄍㄧㄣㄘ¥ㄥㄇㄧㄣㄆㄡ 
ㄎ¥ㄧㄉㄟ ㄌ¥ㄥㄍㄛ ㄧㆿㄣㄗㆿㄨㄨㄚ 
ㄫㄛ ㄉㄟ ㄊㆿㄧㄅㄧㄣㄍㄛ ㄋㆿㄥㄍㆿㄨㄙㄧㄣ使ㄙㆿㄧㄋㄧ ㄍㄛ ㄏㄤㄌㄡ ㄍㄝ ㄧㆿㄣㄗ¥ㄥㄎ¥ㄧㄍㄝ ㄘ¥ㄥㄆㄡ ㄊㄩㄌㄛㄌㆿㄧ ㄚ 
ㄗㆿㄨㄙㄩㄣㄅㄧㄣㄍㄛ ㄍㄝ ㄅㄨㄣㄙㄧ ㄉㄞ

(注:为排版之便,“”借用形似的“¥、ㄗ、ㄘ、ㄙ”表示。)

1950年代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教厅粤语注音方案

ㄧㄡㄧㆿㄨㄣㄅㆿㄈㄨㄊㄨ ㄧㄊㄡㄏㄟㄒㄩ ㄐㄤㄌㆾㄅㄧㄍㄛ ㄍㄝ ㄅㄨㄒㄧ ㄉㄞ
ㄧㆿㄐㄣㄊㄟㄍㄧㄧㆿㄍㄛ ㄏㄤㄌㄛㄨㄍㄝ ㄧㄣㄒㄣㄒㆾㄐㆾㄐㄩ ㄧㆿㄍㄧㄑㆾㄇㄧㄆㄛㄨ
ㄎㆾㄧㄉㄝㄧㄌㆾㄍㄛ ㄧㄣㄐㄡㄨㄚ 
ㄫㄛ ㄉㄝㄧㄊㄟㄅㄧㄍㄛ ㄋㄥㄍㄡㄒㄧ使ㄒㄟㄋㄧ ㄍㄛ ㄏㄤㄌㄛㄨㄍㄝ ㄧㄣㄐㆾㄎㆾㄧㄍㄝ ㄑㆾㄆㄛㄨㄊㄩㄌㄛㄌㄣ ㄚ 
ㄐㄡㄒㄩㄅㄧㄍㄛ ㄍㄝ ㄅㄨㄒㄧ ㄉㄞ

电脑支援

目前Unicode支援下列注音符号:

Unicode已收录的注音符号
注音符号
Bopomofo[1][2]
Unicode联盟官方码表(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310x
U+311x
U+312x
注释
1.^ 依据 Unicode 13.0
2.^ 灰色区域为未编配码位
注音符号扩展
Bopomofo Extended[1][2]
Unicode联盟官方码表(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31Ax
U+31Bx
注释
1.^ 依据 Unicode 13.0

字型支援

目前有开源字型一点明体 [2]全字库注音符号修订 [3]支援所有Unicode已收录的粤语注音符号字元。

早期字元替代

起初Unicode并未收录部分粤语注音符号,只有官话用的注音符号。1999年9月,3.0版增加了台湾方音符号;2010年10月,增收了注音字母苗文,却仍缺乏对粤语的支援。直至2019年4月,在陈永聪(Eiso Chan)与内木一郎等人倡议[4],并获恒今基金会(Long Now Foundation)PanLex计划的Ben Yang和议[5]后,Unicode在2020年3月推出的13.0版终于补足了人民政府完整的粤语注音符号,此时才有上表中排最末那数个字元“ㆻ、”。而国民政府方案的“”,目前还未收录。

因此,在Unicode 13.0版前,用户一直无法透过电脑输入完整的粤语注音。不过有民间硏究者借用Unicode已收录的台湾方音符号日语片假名甚至其他符号,来拼成完整的粤语注音。有些甚至改动了原方案的一部分。其中一些做法如:

  • ”借用形似的日语片假名“ハ”表示。现在Unicode已增收“ㆿ(U+31BF)”,可以直接标示,不必以其他符号借代。
  • ”或“”借用形似的货币符号“¥”、西里尔字母“Ұ”、数学符号“⩝”、日语片假名“サ”甚至汉字“廿”来表示,或假借粤语不使用的“ㄜ”。有些方案还会区分“oe”和“eo”,例如以“サ”来表示前者,以“¥”或“廿”来表示后者。现在Unicode已增收“ㆾ(U+31BE)”,后者可以直接标示,不必以其他符号借代。
  • ”借用“ㄗ、ㄘ、ㄙ”表示。
  • ”借用同音的台湾方音符号“ㆰ”表示。
  • ”借用汉字“干”来表示。
  • ”借用同音的台湾方音符号“ㆲ”、垂直符号“⊥”,甚至汉字“丄”来表示。
  • 入声韵尾不论“”还是“”皆借用“ㆴ、ㆵ、ㆶ”表示。这三个Unicode码位的原意是收录前者,但因Unicode作业错误,令初时本来要给“”的码位,变成了“”的形状。现在Unicode已增收“(U+31BB)”,因此可以用“ㆴ、ㆵ、ㆻ”来表示。
  • ”回退到民国政府时期写法“ㄍㄨ”,或假借粤语不使用的“ㄓ”,甚至汉字“广”或“巛”来表示。现在Unicode已增收“ㆼ(U+31BC)”,可以直接标示,不必以其他符号借代。
  • ”回退到民国政府时期写法“ㄎㄨ”,或假借粤语不使用的“ㄔ”,甚至汉字“亏”来表示。现在Unicode已增收“ㆽ(U+31BD)”,可以直接标示,不必以其他符号借代。

部分适应电脑方案对照

这对照表里列出一部分适应Unicode的方案[6],并附上国民及人民政府时期原方案、国际音标、粤拼作对照。

声母

  国民 人民 冯氏 陈氏 图略 方扩 一脑 国际音标 粤拼
/p/ b
/pʰ/ p
/m/ m
/f/ f
/t/ d
/tʰ/ t
/n/ n
/l/ l
/k/ g
/kʰ/ k
/ŋ/ ng
/h/ h
ㄍㄨ ㄍㄨ /kʷ/ gw
ㄎㄨ ㄎㄨ /kʷʰ/ kw
/ts//tʃ/ z
/tsʰ//tʃʰ/ c
/s//ʃ/ s
/j/ j
/w/ w

韵母

  国民 人民 冯氏 陈氏 图略 方扩 一脑 国际音标 粤拼
/aː/ aa
ㄚㄧ ㄚㄧ /aːi/ aai
ㄚㄛ ㄚㄨ /aːu/ aau
ㄚㄇ ㄚㆬ ㄚㆬ /aːm/ aam
ㄚㄋ ㄚㄯ ㄚㄣ /aːn/ aan
ㄚㄫ ㄚㆭ ㄚㄥ /aːŋ/ aang
/aːp̚/ aap
/aːt̚/ aat
/aːk̚/ aak
ㄚㄝ ㆤㄟ ハㄧ ㆤㄧ ハㄧ /ɐi/ ai
ㄚㄨ ㆤㄡ ハㄨ ㆤㄨ ハㄨ /ɐu/ au
ハㄇ ㆤㆬ ハㆬ ㆤㆬ ハㆬ /ɐm/ am
ハㄋ ㆤㄣ ハㄯ ㆤㄣ ハㄣ /ɐn/ an
ハㄫ ㆤㄥ ハㆭ ㆤㄥ ハㄥ /ɐŋ/ ang
/ɐp̚/ ap
/ɐt̚/ at
/ɐk̚/ ak
/ɛː/ e
ㄝㄧ ㄝㄧ /ei/ ei
调* ㄝㄨ ㄝㄨ ㄝㄨ ㄝㄡ ㄝㄨ ㄝㄨ ㄝㄨ /ɛːu/ eu
舔* ㄝㆬ ㄝㄇ ㄝㆬ ㄝㆬ ㄝㆬ ㄝㆬ /ɛːm/ em
圆* ㄝㄣ ㄝㄋ ㄝㄣ ㄝㄯ ㄝㄣ ㄝㄣ /ɛːn/ en
ㄝㄥ ㄝㄫ ㄝㄥ ㄝㆭ ㄝㄥ ㄝㄥ /ɛːŋ/ eng
夹* /ɛːp̚/ ep
坺* /ɛːt̚/ et
/ɛːk̚/ ek
/iː/ i
ㄧㄨ ㄧㄨ ㄧㄨ ㄧㄡ ㄧㄨ ㄧㄨ ㄧㄨ /iːu/ iu
ㄧㆬ ㄧㄇ ㄧㆬ ㄧㆬ ㄧㆬ ㄧㆬ /iːm/ im
ㄧㄣ ㄧㄋ ㄧㄣ ㄧㄯ ㄧㄣ ㄧㄣ /iːn/ in
ㄧㄥ ㄧㄫ ㄧㄥ ㄧㆭ ㄧㄥ ㄧㄥ /ɪŋ/ ing
/iːp̚/ ip
/iːt̚/ it
/ɪk̚/ ik
/ɔː/ o
ㄛㄧ ㄛㄧ ㄛㄧ ㄛㄟ ㄛㄧ ㆦㄧ ㄛㄧ /ɔːi/ oi
ㄛㄨ ㄛㄨ ㄛㄨ /ou/ ou
ㄛㄋ ㄛㄣ ㄛㄯ ㆦㄣ ㄛㄣ /ɔːn/ on
ㄛㄫ ㄛㄥ ㄛㆭ ㄛㄥ /ɔːŋ/ ong
/ɔːt̚/ ot
/ɔːk̚/ ok
/œː/ oe
サㄩ ㄜㄟ 廿ㄩ ¥ㄩ ¥ㄧ /ɵy/ eoi
サㄋ ㄜㄣ 廿ㄯ ¥ㄣ ¥ㄣ /ɵn/ eon
サㄫ ㄜㄥ サㆭ ¥ㄥ サㄥ /œːŋ/ oeng
廿 /ɵt̚/ eot
/œːk̚/ oek
/uː/ u
ㄨㄧ ㄨㄧ ㄨㄧ ㄨㄟ ㄨㄧ ㄨㄧ ㄨㄧ /uːi/ ui
ㄨㄣ ㄨㄋ ㄨㄣ ㄨㄯ ㄨㄣ ㄨㄣ /uːn/ un
ㄨㄥ ㄨㄫ ㄨㄥ ㄨㆭ ㄨㄥ ㄨㄥ /ʊŋ/ ung
/uːt̚/ ut
/ʊk̚/ uk
/yːn/ yu
ㄩㄣ ㄩㄋ ㄩㄣ ㄩㄯ ㄩㄣ ㄩㄣ /yːn/ yun
/yːt̚/ yut
ㄇㆬ /m̩/ m
ㄫㆭ /ŋ̍/ ng

声调

  国民 人民 冯氏 陈氏 图略 方扩 一脑 国际音标 粤拼
ˉ -- -- ˋ ˉ 或 ¹ ˉ ˥ 或 ˥˧ 1
ˇ -- -- ˊ ˇ 或 ² ˋ ˊ ˧˥ 2
ˋ -- -- ˋ 或 ³ ˪ ˋ ˧ 3
ˊ -- -- ˚ ˍ 或 ⁴ ˊ ˍ ˩ 或 ˨˩ 4
˘ -- -- ˇ ˬ 或 ⁵ ˇ ˏ ˩˧ 或 ˨˧ 5
ˆ -- -- ˎ 或 ⁶ ˫ ˎ ˨ 6
˙ -- -- ˋ ˙ 或 ⁷ ˉ ˥ 1
-- -- ˚ 或 ⁸ ˋ ˧ 3
ʻ -- -- . 或 ⁹ ˙ ˎ ˨ 6

参见

参考资料

  • 赵雅庭:《民众识字粤语拼音字汇》,广州:广州神州国光社,1931年。
  • 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注音符号总表》,北平: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1932年4月。
  •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敎厅:《广州音农民速成识字课本》,广州:华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
  •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敎厅:《广州音职工速成识字课本》,广州:华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11月。
  • 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秘书处拼音方案工作组:《全国主要方言区方音对照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
  • 冯田猎:《粤语同音字典》,香港:东联学供社,1974年。

注释

  1. WANG Hai QIN Yiou YIN J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Illustrations of Men and Things in Kwangtung Based on The Chinese Repository[J]. CJJC, 2016, 38(7): 41-58.
  2. 存档副本. [2020-03-11]. 
  3. 存档副本. [2020-03-11]. 
  4. Eiso Chan: Preliminary proposal to encode four extended Bopomofo letters for Cantonesein BMP (PDF). [2020-03-11]. 
  5. Ben Yang: Proposal to encode Cantonese Bopomofo Characters (PDF). [2020-03-23]. 
  6. 中文字元資料頁:粵語注音方案 (PDF). [201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