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话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杭州话
杭州话语
母语国家和地区中国杭州市区及其近郊一带
母语使用人数约130万左右[1](2006年估计)
语系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管理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3
ISO 639-6hgou
Glottologhang1257[2]

杭州话,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但受宋朝汴洛语音的影响很大,且文白异读中多用文读,所以又称“杭州官话”。有南方官话吴语双重特质。[3]杭州话仅分布在杭州市区和近郊,具体为钱塘江以北东至下沙、东北至笕桥乔司、北经拱宸桥及余杭三墩、西至留下、南止于转塘的小片区域,为吴语区内范围最小的方言[4]。保守估计,中国以杭州话为母语的人口在120万~150万之间[5]。但杭州话影响力很大,作为整个吴语区的文读标准。

语音

声母

杭州话拥有30个声母。杭州话完整的保留中古全浊声母,即“巴”、“怕”、“爬”三字声母相互对立。次浊依据声调阴阳两分。与典型吴语不同的是,杭州话里古日母微母多读擦音;古见系开口二等字多读如三等字。

声母表
  双唇 唇齿 齿龈 龈腭 软腭 喉音
鼻音 m   n ȵ ŋ  
塞音 浊音 b   d   ɡ  
清音 不送气 p   t   k ʔ
送气      
擦音 浊音   v z     ɦ
清音   f s ɕ   h
塞擦音 浊音     dz    
清音 不送气     ts    
送气     tsʰ tɕʰ    
近音   ʋ ɹ      
近音     l      

韵母

普通话相比,杭州话韵母多单元音化,如效摄读/ɔ/,而普通话则是读/ɑʊ/。杭州话中保留了入声,但入声韵尾已经合并一律收于喉塞音 /ʔ/。古咸山两摄一二等在杭州话中无别,如“关”=“官”。此格局区别周围吴语,却与淮河以北的官话相若。杭州话的韵母[6]

开尾韵 鼻化韵和鼻尾韵 入声韵 其他
/ɿ/ /a/ /ɛ/ /ei/ /ɔ/ /ou/ /ã/ /ən/ /oŋ/ /aʔ/ /oʔ/ /əl/
/i/ /ia/ /iɛ/ /iɔ/ /iã/ /iɲ/ /ioŋ/ /iɛʔ/ /ioʔ/ /m̩/
/u/ /ua/ /uɛ/ /uei/ /uo/ /uã/ /uən/ /uaʔ/ /ŋ̍/
/y/ /yo/ /yɲ/ /yɛʔ/
/ʮ/ /ʮa/ /ʮɛ/ /ʮo/ /ʮã/ /ʮən/ /ʮaʔ/

声调

杭州话有7个单字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古上声全浊归入阳去,古上声次浊和清音今仍读上声。就调值来看,杭州话中阳声调调值都低于对应的阴声调调值。杭州话有着复杂且丰富的连读变调

杭州话声调
代表数字 声调名称 调值
1 阴平 323
2 阳平 212
3 51
4 阴去 334
5 阳去 113
6 阴入 55
7 阳入 12

文白异读与浙江官话

母语为诸暨话葛明华医生,讲北方官话带明显吴腔。
杭州话母语者的北方官话的吴腔较不明显。影片里的是杭州话母语者傅园慧,以北方官话受访

文白异读指日常语音与读书语音不同的现象。由于历史上自南宋起就一直受官话的直接影响,杭州话文白异读较少,对比其他典型吴语,杭州话在口语中文读较占优势而非白读。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字存在文白异读,如:“大”(一般用文读)、“朋”、“热”、“外”。相比吴语太湖片其它方言(如苏州话宁波话),杭州话显得异类,明显的官话特征以及无处不在的“儿化”现象使吴语区其它方言使用者普遍感到杭州话相较其它吴语方言有一种莫名的违和感。如“白相”(游玩)一词,在杭州话中就成了儿化词“耍子儿”。

杭州长期作为浙江省会,其方言也影响省内其它地方的语言,而在钱塘江上游的金华、衢州等地区更是深受以杭州话为基础的“浙江官话”的影响,将杭州话转化为地方的文读系统[7],而发源于浙江绍兴的越剧也在历史演变中由吴语转变为浙江官话,成为了长三角地区的流行戏曲[8]

词汇

  • 人称代词:杭州的人称代词由于官话的影响,今采用的是北方式,即“你、我、他”作为人称代词,复数加“们”。
  • 名词:杭州话的名词基本上是分为官话式、自有式和吴语式,其中官话式的占大部分。
  • 动词:杭州话的动词普通话有较大区别,如“拿”称之“驮”等等。但相较其他吴语则要小些。
  • 虚词:杭州话的介词语气词虚词完全不同于官话,如表示处所的“唻咚”,表示动作完成的“好”等等。
  • 疑问词:杭州话的疑问词,啥个(什么?)、借个(怎么)?借个套(怎么了?)

语法

历史

外来影响最大的要数宋朝迁都临安。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从建炎元年(1127年)到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30年间,外籍居民已超过土著。当时南渡士民带来以汴梁为主的北方“官话”,对南方本地话施加影响。终于使杭州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起了不小的变化,染上了浓厚的北方话色彩。

其次,清政府被推翻后,旗下营被迫解散,数量众多的旗人子弟和随军家属便混入杭州的普通百姓之中,他们浓重的北京“官话”,进一步使杭州话受到影响。

再次,对杭州话影响较多的是绍兴话。绍兴有句谚语:“经济人断勿得杭州路”,是说绍兴人来杭贩卖物品或经商定居的多。杭州也有一句谚语:“杭州萝卜绍兴种”,是说有很多杭州人的祖籍在绍兴。绍兴人多了,绍兴话对杭州就有了影响。

以下是杭州话与北京话及周边吴语的区别示例:

杭州话与南北方言的异同比较
普通话 北京话 杭州话 典型吴语
(若有括号,括号外为上海话,括号内为苏州话绍兴话温州话
说 明
时间 时候儿/多偺/多早晚 辰光 辰光 与吴语相同
脖子 头颈 头颈
你、我 你、我 你、我(偶) 侬(内,乃)、阿拉(偶,吾) 与北方方言相同
脸盆 脸盆儿 脸盆 面盆
脸儿 脸(面)孔 面孔 吴语、官话杂糅
傍晚 擦黑儿 晚快边儿 夜快边 与吴语相同但有儿化
吵架 吵架 闹架儿 吵相骂(杀相骂) 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儿化
玩儿 耍子儿 孛相(白相)
筷子 筷子 筷儿 筷儿(ng)
零食 零嘴儿 消闲果儿 小食
今天 今儿个 今朝 今朝(该日,今日天光) 和太湖片苏沪嘉近似
不要,不行 不要,不行 嫑,不来塞 弗要,弗来塞(弗来塞哉,弗能ng)

另见

参考资料

  1. 浙江省的汉语方言_爱学术. www.ixueshu.com. [2019-10-15]. 
  2.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杭州話.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3. 罗杰瑞. 关于官话方言早期发展的一些想法. 《方言》. 2004, (4): 295,298. (p.295) 用这三个标准,可以说明现在的杭州话是一种保守的南系官话。(p.298) 虽然杭州话具有一些吴语的特征,它基本上还是个古老的官话方言。八、九百年跟邻近吴语的接触无疑给杭州话涂上了一层吴语的粉饰,但是基本上须把它看作一种官话。 
  4. 杭州话有哪些特点. www.hangzhou.com.cn. 杭州网. 2009-05-08 [2018-12-17]. 
  5. 杭州话. 数字中国. [2012年11月]. [永久失效链接]
  6. Yue, Yang; Hu, Fang, Vowels and Diphthongs in Hangzhou Wu Chinese Dialect (PDF), Proc. Interspeech, 2018: 207–211, doi:10.21437/Interspeech.2018-1225 
  7. 浙江方言的田野调查. www.chinanews.com. [2018-12-26]. 
  8. 晶报|越剧的前生今世. news.ecnu.edu.cn. [2018-12-26]. 

外部链接